請問wjhuang大師,您金洲還抱著嗎?
謝謝wjhuang大師^^
4417和2636看起來除非財報有利多消息,以現在的量能來看,可能要盤整一些時候了。
這張陳蔭羆得來不易
我覺得作品非常漂亮
http://i.minus.com/jbgW17FUFITWCI.jpg
oneyDJ新聞 2015-02-06 09:42:51 記者 林詩茵 報導
戶外運動休閒鞋代工廠商F-鈺齊(9802)去(2014)年12月營收衝破10億元大關,達到10.8億元,改寫新高,表現並讓市場驚豔,法人估,該公司元月營收仍將維持高檔,將站穩10億水位,雖2、3月將進入產品轉換淡季,但整體第1季營收仍將改寫新高紀錄。F-鈺齊表示,公司去年9月接獲新客戶The North Face訂單,11月開始出貨、12月和元月為交貨高峰,有助第1季表現。
F-鈺齊為兩岸專業休閒 鞋代工廠,客戶多為國際大廠,包括NIKE、Columbia、法國迪卡農(DKL)等,而主要產品為運動鞋、登山鞋、雪地鞋、打獵鞋、溯溪排水鞋等,去年9月接獲美國VF集團旗下The North Face訂單,11月底出貨,12月放量致營收達到歷史高峰。
對元月營收,F-鈺齊表示仍在結算中。F-鈺齊說明,由於該公司屬接單計劃生產,客戶訂單多能事先掌握,舉例來說,每年12月至5月接秋冬訂單,而6月至11月接春夏訂單,訂單能見度長達4、5個月,不過2、3月和9、10月均為季節轉換的相對淡月。今年來看,第1季因有新客戶加入,營運可望較去年同期、甚至去年第4季佳。
法人則樂觀預期,F-鈺齊新接The North Face訂單有28萬雙,而去年11月底開始出貨,因此去年第4季的實際出貨量尚不高,高峰將落在今年首季,預料元月營收仍可維持10億元高峰,2、3月仍有6億元以上水準,淡月不太淡;而今年首季營收上看23億元,將較前季寫下的22.48億元歷史新高紀錄為佳,連續第二個季度改寫新高,季增2%,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成長近14%。
法人並預估,F-鈺齊第1季EPS將站穩1元,上看1.2元,優於去年第4季的1元左右水準。
而展望第2季,F-鈺齊除新客戶將持續挹注訂單成長外,該公司近年持續佈建新產能,柬埔寨今年第2、3季還將開出3條產線,推升公司總產能再成長10~15%。
法人以此估算,該公司今年第2季營收成長5~10%,續創新高,第3季雖再度進入淡月,但營收仍將維持高檔水位,第4季則有機會再挑戰新高;全年營收估可較去年成長1~2成,營收有機會挑戰百億大關。
除了The North Face訂單成長外,F-鈺齊去年新的Gore-Tex生產技術「SURROUND」,已完成客戶認證,相關效應將在今年更放量,有助毛利率提升。公司表示,去年「SURROUND」製程產品佔公司全年營收比重不到1%,今年有機會大幅成長,由於SURROUND技術將使休閒鞋更大面積使用Gore-Tex材質,達到更防水、更透氣的要求,單價也較高,對公司的營收、獲利提升效益也更大。
法人估,F-鈺齊去年營收85億元,EPS約在3.2元左右,而今年營收估在95~100元間,全年EPS有機會突破4元
光環納入投資組合
需求旺 光環訂單至少兩個月
2015年02月04日 04:10
記者鄭淑芳/台北報導
受惠於中國大陸光通訊市場需求強勁,光環(3234)今年展望樂觀,光環指出,現訂單能見度約兩個月,法人指出,首季受限於農曆春節,工作天數減少,營收下滑在所難免,不過相較於去年同期,仍呈現淡季不淡。
中國大陸光通訊市場需求強勁,牽動光環營運成長,去年獲利大爆發,經結算,去年累計前3季營收達16.7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83元,相較於2013年同期的營收14.1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7元,呈現跳躍性成長,尤其是獲利部分,去年在產品組合轉佳下,去年第3季毛利率更攀上25.35%,創下歷史新高,連帶拉抬前3季平均毛利率穩在24.43%的歷史高檔。
由於光環去年11及12月連兩個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單季營收也以7.3億元同步登頂,季增29.4%,在產品組合無太大變化下,法人推估,光環去年第4季毛利率仍可望穩在24%至25%之間,單季每股獲利有機會超出0.8元,全年EPS約在2.7至2.9元間。
對於法人的獲利推估,光環不予置評,僅強調,去年財報現還在結算中,預定3月發布,目前尚無自結數可以提供。
除了基本面改善外,前兩年拖累光環營運的業外投資虧損部分也見改善,法人指出,光環去年上半年虧損已大幅減少,僅餘1,000萬元,不單去年全年、就連今年,認虧金額也可望大幅縮水。
當藝術作為生命歷程的倒影
-對陳蔭羆藝術道路和文化認同的體察
文〡李思賢
西方人用眼睛來作畫,中國人用心靈來作畫。
-- 陳蔭羆
楔子
像是從湮滅的歷史堆裡挖掘平反似的,華裔旅美藝術家陳蔭羆(George Chann, 1913-1995)在他過世的數年後,通過藝術市場機制的推介突然地回返到歷史的舞台。陳蔭羆細密厚重且帶有強烈古文明神秘感的抽象畫作,讓人猛然驚覺我們怎麼讓這樣一位帶有濃烈文化鄉愁的藝術家沈寂這麼長的時間?從目前在海外持續發光發熱的趙無極(1921-)、朱德群(1920-),到從歷史堆裡脫身進而擠身大師之林的潘玉良(1895-1977)、常玉(1900-1966),再到同樣在近年讓人「回神」的趙春翔(1910-1991)、唐海文(1927-1991)、朱沅芷(1906-1963),陳蔭羆「出土」的意義並不在於就此加入「海外華裔大師俱樂部」,也不全然在不致落為「遺珠」的幸運,而是他從對自我身份意識和文化認同轉換出來的創作歷程的特殊性。
陳蔭羆作品中積澱了對母體文化的強烈傾慕,並藉以作自我身份的辯證與認證,或許這是多數旅外華裔藝術家的心靈體悟,但作為一位小移民者的陳蔭羆,由社會寫實轉折至中國紋式抽象的藝術脈絡,必然有著獨特的生命軌跡值得我們探尋。但由於陳蔭羆重獲藝術界關注的時日仍不算久遠,在可考資料有限的基本侷限下(註一),捨棄史料爬梳與知識傾倒而回歸畫作本身去理解和感受,當是與觀者心靈最為直接的接觸渠道,這也將是本文所將依循進入陳蔭羆藝術世界的路徑。因此,試圖從陳氏藝術中同理感受他創作過程裡的文化認同位移狀態,將是筆者所欲以探討的重點。
繪畫手法的易轍
從陳蔭羆傳世的畫作類比來看,若以繪畫型態作為區分基準,陳蔭羆的繪畫風格大體可粗分為社會寫實與抽象表現兩個階段,且明確地以五○年代為分野;而整整佔了他三分之二藝術生命的後者,也因此成為了今日我們認證陳氏的準確風格(註二)。有趣的是,陳蔭羆這兩階段天淵之別的創作形式與內涵,卻恰恰各自代表了西方美術中古典與現代的典型。如此狀態的吻合,儘管體現了陳蔭羆完整的西式美術養成,然而卻不盡然等同其藝術審美的全然西化;問題的關鍵所在,便在於深藏於他內心中「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身份認同。
屬中國早年移民家庭的陳蔭羆,自年少隨父徙美以來,雖仍舊生活在華人家庭和華人社會的環境中,但他從洛杉磯奧蒂斯藝術學院(Otis Art Institute)所開展的基礎藝術養成,讓他接受了完整的西方美術教育。是此,傳承西方繪畫傳統的學養脈絡,對年少的陳蔭羆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了。陳氏早年的題材多以貧困的華人、黑人及墨西哥裔孩童的肖像為主;以《女孩》一畫為例,原本應是天真無邪的荳蔻女童,眼神底盡是蒼茫,整幅畫作籠罩在一片昏黃的暗赭色調下,帶有濃稠的人道主義情懷。「充滿人文主義色彩」、「充滿悲天憫人的胸懷」、「透露人道主義的溫情與關懷」…是陳蔭羆此一時期畫風所受到的一面倒的評述(註三)。
但如此風格就在經過短短三年(1947-1950)重回祖國的「中國經驗」後改弦易轍,大幅度地翻轉為盛行於當時的抽象表現畫風。然而契合藝術風潮,或有同儕交遊的激勵影響、或有整體氛圍的感染因素,但這些都並不代表他就是對主流的盲目追逐。陳蔭羆回返闊別22年的中國,必然有著內心難以言說的震動與感動。「作為一個中國人」這事兒,是否就此提醒了(或強化了)陳蔭羆自我身份的認定尚不得知,但無疑的是,陳氏1950年代以降的作品顯示了他已由甲骨文、篆、隸、楷、草等書法筆形、筆觸中,萃取抽象意味濃厚的視覺元素作為他創作的基底,開創了陳蔭羆帶有「中國式抽象內涵」和「中國意韻」的風格典型,並以此開展了他畢生認證文化身份的藝術工程。
此番來自對「中國意象」的追尋,美國藝評人麥可.布朗(Michael D. Brown)在其文中深刻地述道:「影響陳蔭羆矢志不移,堅持抽象畫的藝術理論基礎是什麼?根據他自己的解釋,從研究商朝甲骨文,引發了他創作抽象畫的靈感。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字,很能表達先民的抽象藝術觀。陳蔭羆認為,唯有抽象畫才能表達他的藝術哲學理念。他想畫的,是他的『感覺』,而不單是他所『看到』的。」(註四) 文中來自對陳氏訪談的來源若轉傳無誤的話,那末上述這段文字顯示了兩個意義:其一,陳蔭羆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甲骨文字的「抽象藝術觀」和西方抽象繪畫的「抽象」之理;其二,當陳氏的內在心靈處在一個無可言傳、無以名狀的混沌狀態時,抽象繪畫的文本語境成為了「畫感覺」的絕佳的宣洩管道與出路。陳蔭羆心中所積累的「中國意象」,便因此幻化為一幅幅精神沈煉、情意飽滿的抽象畫作。以此對陳蔭羆繪畫之所以大幅度轉彎作出解釋,或較有相對合理之處。
藝術生命的憑藉
然坦言之,陳蔭羆由社會寫實而抽象表現的藝術轉折並非常態,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寫實與抽象的主體關注不同之故。先談前者,寫實性的描繪一切以眼前看得到、聽得到、摸得到的等感官的物質實證為對象主體,是付諸在極其科學的態度之上的一種詮釋法,因而多有高度理性經驗法則的性格。西方美術的寫實傳統,無論是古典時期的視覺性的寫實主義(realism,如16世紀的M. Caravaggio),或近代認知和觀念上的寫(現)實主義(realism,如19世紀的G. Courbet),畫家與作畫的對象間往往維持著一個極其密切的內在關係。因此,寫/現實主義系統的創作狀態經常帶有濃厚的人文性格;或行雲流水般地描繪與敘述,或直搗黃龍般地揭露和控訴,都在在顯示「寫實」的另一層意涵與土地情感的深切關連。
就此我們可以理解,對陳蔭羆來說,「寫實」絕非僅是由學院習作轉為真正藝術創作的第一步,而是一種深植於對成長環境切身感受與反省的反射。陳蔭羆年輕時期以後期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風格筆法所完成的一幅幅帶有清苦神情的人物畫像,便是來自於他對當時他所生長地區人們的關懷,是西方傳統藝術語境下懷抱著濃烈土地感的創作典型。此時「作為一個中國人」這個概念對年輕的陳蔭羆來說,相信是「知道」(knowing)多過於「瞭解」(understanding)的;唯一能使其有所感的,是當時美國為防止大量移民所定下的「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這個政策導致陳氏一家被迫拆分,必然在其幼小心靈留下陰影。陳蔭羆基本同情同為非白人族群的黑人與墨裔,顯示了他早年創作的根源是來自於對社會的不滿情緒,是一種唯有落地紮根才會產生認同的土地情感。
而相對地,抽象並無須建立在理性客觀的科學根據上,它允許僅憑著心靈天馬行空地去感受精神,它將原本實際的事物通過冥思而產生另類的幻想知覺。德國美學家沃林格(Wilhelm Worringer, 1881-1965)就曾在其名作《抽象與移情》中表示,「抽象」是藝術創作的另一種反向衝動,因此有許多抽象作品多帶有逃避現實和社會虛無主義的傾向,但相對也有藝術家在追求一種對於未來的憧憬。具體的說,正如沃林格所述:「抽象衝動並不是通過理性的介入,而為自身創造了這種具有根本必然性的形式,正是由於直覺還未被理性所損害,存在於生殖細胞中的那種對合規律性的傾向,最終才能獲得抽象的表現。」(註五)
是此,陳蔭羆往抽象的轉向,必然是建立在一種對祖國懷想的混沌狀態下的結果,而混沌的另一層含意便在於訴諸非理性的直觀,以及連創作者本身也說不清、道不明的飽滿情感的想像。最終透過抽象繪畫的塑形渠道,藉由某種獨創的藝術形式,將其內心對未來或對祖國的憧憬和想像幻化成具永恆價值的作品。
故國符碼的傾靠
通過冥想便能實現,「抽象」的呈現因此多出現在「離地三尺」的相對「漂浮」狀態上。1947年關鍵的「中國經驗」,使陳蔭羆清晰了自我的「中國人」身份,但在短短三年後(1950)卻又旋即被迫離開那塊心靈夢土,因而注定了一生的漂浮。建構於如此基礎上的、足堪表達內在情感的「抽象」,自此便如同風箏的線,緊拉著他。
打自五○年代起,陳蔭羆的作品便開始呈現一種結合古中國符碼的意象。他的諸多作品中,多蘊含一股濃烈地揉合了深邃神秘的青銅饕餮文、書法的斷簡殘片和斑剝風蝕的石刻等中國古文物的歷史感,再加上以細沙、紙糊、裱貼等材質堆砌與塗抹所形成的厚重肌理,使得陳蔭羆的抽象作品非但有塑造中國意象的意味,還多了一絲絲灰飛湮滅的歷史感傷,彷彿在千年後隔空憑弔著文明的逝去,以及為身為一位後世而未能參與榮光所發出的喟嘆和惋惜。例如創作於五○年代的《蛻之甲骨》、《無盡藏II》等作,畫面或仿造碑帖構成置放畫心正中、或光源自外向畫面中心攏聚,都有一種意圖往中心聚合處深入的渴望。然而介乎觀者和畫心那道無形存在、若即若離的距離,卻又讓畫面所呈現的視覺意象停留在彷似是遙拜神主牌位般的敬乎、懼乎狀態,有一種狂烈的熱情,卻同時也有倏然的冷峻。
陳蔭羆對故國的想望,讓人不禁聯想起晚年自黑陶紋飾、青銅饕餮、碑帖印篆幻化出新式抽象水墨的台灣畫壇耆老吳學讓(1924-)的「故國神遊」系列。筆者嘗云該系列「彷彿是畫家鬱積多年的懷鄉情感,一次完整而大規模的傾洩。…古老的太極與銅器銘文的造型符號亦隱身其間,畫面透出一種肅穆寧靜的氣氛和凝斂穩重的氣質」,「畫家雖援引了古代的藝術元素作為創作來源,但卻不拘泥於其中…」;那些古老的文化圖騰雖然讓創作者傾慕,然事實上真正吸引畫家的是「青銅器所散發出的歷史內蘊和神秘氣質,而非有意耽溺在其多姿蜿蜒的複雜文飾之中,因此僅借用了青銅銘文的部分重要特徵,作為個人內在情感的抒發與懷想罷了」(註六)。這裡所謂的個人內在情感,對吳學讓來說是離家半世紀的懸念和感懷,在陳蔭羆身上便是對故國血緣的尋根溯源,以及對「作為一個中國人」身份的認證與宣示。
從陳蔭羆傳世的畫跡看來,他內心對故土濡慕的強烈情感,無疑是根源自一種來自潛層意識底下的聲聲呼喊。專研文化哲學的比利時裔美國人類學家賈克.瑪奎(Jacques Maquet, 1917-)曾說過:「對多數人而言,無意識(unconscious)這個詞喚起深度的意象(an image of depth)。它就像海洋的深度,從表面一直延續到無法觸及的底部。潛意識就在表面之下,常常因注意、回憶或詮釋而變成有意識。」這倒不啻為是理解陳蔭羆凝塑意識並轉換為抽象創作的一條渠道。而「象徵符號(symbols)和意指(signified)間所具有的共通點就是自然(nature)、本質(essence)和認同(identity),它們相互言說完成了符號與意義間的交互指涉和補充。」(註七)因此這裡我們毋寧相信,陳蔭羆的抽象繪畫裡所滲入的書法、甲骨、篆書,以及後來開設專營珠寶玉石、骨董字畫的「農夫市場藝廊」(Farmer’s Market Art Gallery),都可視作為是用來確立文化身份認同的「象徵符號」。這些「象徵符號」所指涉的對象—中國,和陳蔭羆的出身來源相同,陳氏依此類比而達到確認自我文化身份的目的。同時,在抽象表現主義流行的當時,找到一種與眾不同的表現語彙,亦能收到一定程度的加溫之效。
文化身份的顯影
對走過八十餘生的陳蔭羆來說,三年間(1947-1950)的回歸祖國時光儘管極為短促,但相信這已經讓他對「作為一個中國人」有了更深的體悟。賈克.瑪奎曾在提及理解「經驗」時曾指出:「經驗(experience)與知識(intellectual knowledge)是相對的。」而在「知道」和「瞭解」之間,「一般認為,後者比前者更豐富、深入也更親切,因為它包含感受與細節,這是知識無法傳達的。」(註八)由此推斷,陳蔭羆短暫的回國讓他「經驗了」中國,使其中國人身份由「知道」轉換為「瞭解」,並以此確信了未來憑藉著某種文化象徵或文化符號作為辯證身份認同的新生之路。
行文至此,從諸多意向的堆砌中已明確地指出,陳蔭羆抽象畫的成形在某種意味下顯示了創作心理學中所說的內在心理「需求」。對此,叱吒於台灣五、六○年代抽象運動的劉國松便曾表示:「在創作思想上,我覺得透過抽象形式的最大理由,是在內心有種急切的需求,那就是探求自然的本體,探求可見與可感事物中一些主要的意義,抽象即是探求自然內部的本性,精神與力量的一種蒸餾法…。」(註九)劉國松所謂內心的「急切的需求」,指涉的是一種直觀力量下回歸原始的需求狀態,也就是達到完成前文述及沃林格所云的「具有根本必然性的形式」的目的。
我們嘗試透析陳蔭羆後期畫作中所普遍浮現的神秘古國意象時,將不難理解追求此種意象與氣氛的完成或可規範在兩種心理狀態上:其一,因無知而漫無目的的鑽探文化無底洞;其二,濃烈到化不開的一種鄉愁。陳蔭羆的創作顯然是後者,因為根據可考資料顯示,他並不為任何展覽而創作,全然是為了一種自我的完成。陳蔭羆的這種創作的超越性動機(metamotivation),契合了美國人本心理學大師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Z理論》(Theory Z, 1969)中的第二類:「超越的自我實現者」(transcending self-actualizers)。這類創作者意圖超越經驗,以精神性生活為旨,能明晰地覺察到存在本身與其價值。這種「存在需求」(being needs)亦正好是馬斯洛「動機理論」中數個不同「需求層級」(Need Hierarchy)中的較高級。
在形而上的「存在需求」裡,包含了「自我實現需求」和最高等的「無為的動機」,這兩個層面都以生活不虞匱乏為前提,並且與個人心性的成長與成熟有著極大的內在聯繫,因此也稱為「成長需求」(growth needs)。陳蔭羆在面對自我文化身份逐步顯影的同時,顯現高度「成長需求」的傾向,意味著陳氏對追求藝術的目的僅僅在於那是一種一生必須完成的志業;而對商業取向行為冷感的性格,更是「無為的動機」的典型。台灣藝術教育學者王秀雄認為:「世上有少數藝術家,其創造的目的不是為了展覽,也不是為了銷售,而是為了享受創作時所帶來的喜悅而已。享受創作過程的快感與喜悅,不為其他目的而專體驗這種自我陶醉的樂趣,可以說是創造動機的最高境界。」(註十)陳蔭羆並不偉大,也無須偉大,但他追求理想實踐的信念與執著,著實已在他八十餘載的生命歷程倒影中浮現了一種風範。
結語
藝術美學大家伍蠡甫曾區分定義「抽象藝術」和「藝術抽象」兩種概念,他表示:「藝術家吸取客觀事務的形象,通過藝術形式美而進行藝術概括,以表達事物的本質和藝術家的感受、情思、意境,從而塑造藝術形象、藝術典型;這又可稱為藝術抽象。」在伍蠡甫眼中看來,「藝術抽象」是具象範疇,而「抽象藝術」才是抽象範疇。與中國書法一樣,是「導源於藝術抽象而發展為抽象藝術」(註十一)。從具體對中國藝術的理解,到具中國意味的抽象作品的完成,陳蔭羆的抽象繪畫若要嚴格定義,伍蠡甫的「藝術抽象」之說或可以為參照。陳蔭羆藝術所能探討面向極多,心理與動機絕對有高乎一等的重要性,若單就陳氏「抽象」以為問題核心,無論花多少氣力在陳蔭羆和龐大的抽象表現主義體系之間劃出分明的逕渭,以若所?,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總的來說,陳蔭羆最大成就的抽象繪畫由「中國經驗」而來,而最終又在超越經驗,目的僅僅只是欲使屬於自己的文化身份顯影,在異鄉用藝術確立「作為一個中國人」的真正價值和對自己的意義。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Lev N. Tolstoy, 1828-1910)曾說過:「科學與藝術的活動,只有在不享受權利,只認識義務的時候,才有好的成績。」(What Then Must We Do, 1886)此與「無欲則剛」這句千年古話,要人不忮不求、忠於自我的道理頗有跨越時空的內在呼應。陳蔭羆如此,所以歷史沒有湮滅了他,最終還是還了他應有的歷史地位。
【註釋】
註一:現存可考的陳蔭羆相關史料與評述,主要包括1981年加州政府藝文人士普查計畫對他的訪談錄音、麥可.布朗(Michael D. Brown)與楊芳芷合撰的〈藝術世界中的清教徒陳蔭羆〉(《雄獅美術》#287,pp. 94-100,1995.1)和過去加州地區性報紙的展訊等斷簡殘篇。對陳蔭羆做出的評論專文,晚至近年陳氏被介紹出土後才逐漸出現;其中以「大未來畫廊」分別於2000年和2005年所出版的二本《陳蔭羆 GEORGE CHANN》同名畫冊為主要,專輯專文分別由王嘉驥、石瑞仁、尚輝主撰,而2005年版專文亦同步登載於《今藝術.典藏》#154(2005.7)中。
註二:若以陳蔭羆的藝術樣貌為劃分標準的話,可將此二者再細分為「樸素現實主義」、「黑白色系抽象表現主義」和「彩色色系抽象表現主義」三個階段(參見尚輝:〈華裔畫家對中國美術史的意義—陳蔭羆抽象表現繪畫的中國意蘊〉)。然筆者以為,後二者繪畫樣貌雖有所改變,但衍生藝術的基本成分相同,故本文將之合併為一。此外,藝評家石瑞仁在獨視陳氏後期抽象畫為前提下,亦將陳蔭羆畫藝分成三類風格:一、東方旨趣鮮明的「文字畫」 (50-60s初);二、中國文符依稀但整體形式已呼應抽象表現主義精神(60s);三、強化演色效果且打破文字間架、最具「綴錦性格」的畫風(60s~)(見石瑞仁:〈藝海獨游,半生浮沈—畫家陳蔭羆的人與藝〉)。
註三:此類評論例如1947年的《紐約時報》說道:「陳氏的兒童肖像作品,充滿了悲天憫人的胸懷…,他對生命影敏銳的感觸與深刻的了解…」(布朗文,pp. 97-98)台灣藝評家石瑞仁認為:陳蔭羆比起他的師長們有著「更多社會關照及人道主義的意向」;而王嘉驥則表示,陳蔭羆那些在1940年代前期畫窮苦人家、墨西哥人、中國難民景象的圖「一定程度透露了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溫情與關懷」。
註四:揭麥可.布朗&楊芳芷文,p. 99,參見註一。
註五:參見沃林格(Wilhelm Worringer):《抽象與移情》(Abstraktion und Einfuhlung),魏雅婷譯,p.51,台北:亞太圖書,1992。
註六:關於筆者對從懷想故國的壓抑而迸發出的創作之完整論述,詳見拙著:〈故國神遊—俯瞰吳學讓的當代水墨美學創見〉,收錄《故國神遊:吳學讓八十回顧展》圖錄,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另有相關短文刊載於《藝術家》#349 (2004.6),pp. 488-491。。
註七:賈克˙瑪奎(Jacques Maquet):《美感經驗》(The Aesthetic Experience),伍珊珊等譯,p. 147,台北:雄獅美術,2003。
註八:揭前註,p. 153。
註九:見劉國松:《臨摹‧寫生‧創造》,p. 60,台北:文星書店,1966。
註十:參閱王秀雄:《美術心理學》,pp. 50-53,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1。
註十一:見伍蠡甫:〈藝術抽象與藝術形式美〉,收錄《伍蠡甫藝術美學文集》,pp. 128-129,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金學智的《中國書法美學(上)》對此亦有所著墨,值得參酌(pp. 129-131,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
這張郎靜山作品還蠻特殊的
大家欣賞一下囉
http://i.minus.com/jTMnWwrABCt0Y.jpg
一個世紀的見證-郎靜山其人與其藝
周郁齡
台南藝術學院
如果你想到下個轉角去,我會在那裡等你。
~郎靜山
第一次聽到郎靜山的名字,是在高中課本第二冊的「真善美的新境界」中得知的,隱約記得當時他神乎其技的集錦攝影,奇蹟般的在南橫車禍中存活下來的事蹟,以及一襲長衫身影,是怎麼樣的人物在教本中成為經典,以及在身後作品缺乏妥善保存而有變質之虞,這樣的落差反應的問題需要我們正視。
新舊交接
郎靜山(1892~1995)浙江蘭谿人,生於江蘇淮陰,父親郎錦堂將軍,喜好蒐藏藝術品,照相也是興趣之一,每每外出都會帶回一些旅遊照片,或許喜愛中國書畫、攝影的習性便是從小種植起的。至於攝影術的啟蒙者,正是12歲時,在上海南洋中學的圖畫老師-李靖蘭,教授攝影原理、沖洗與曬印技術,自幼以來對中國藝術與攝影的接觸,讓郎靜山認定即便用西方的攝影技術為工具,在表現上應該多研究國畫精神旨趣:「我主張在技巧上,應吸收西方科學文明,使照相不在是件難事;但要談到藝術視界,無論取景或色調,我都認為應多研究國畫中蘊含的旨趣。」(注一)
1911年郎靜山19歲,正式踏入新聞界,在上海《申報》工作,當時報刊還未具備專業攝影記者,擔任的是廣告業務的工作,拍照多是閒暇之餘的消遣,1926年他又到上海《時報》,擔任的就是攝影記者的工作,算是中國新聞攝影中最早的新聞記者之一。攝影自19世紀40年代傳入中國後,經過70多年的傳播與技術逐漸成熟,也開始大量以攝影圖片為主的畫報、畫冊,而1919年的「五四運動」中國社會的革新文化、解放運動,令學術界與藝文界空前活躍,開始各種社團與研究組織,攝影團體也在這種時代氛圍下因應而生,「攝影作為藝術」的呼籲也於此時炒熱了起來,然,什麼是「中國的」攝影藝術也開始敲擊著中國攝影家的腦袋,「畫意攝影」在以上兩項主要訴求下產生,一則具備中國水墨意境,讓攝影可以如詩如畫更甚優於文章,二則「洋為中用」的思想很輕易的將西方技術與中國意境內涵結合在一起,郎靜山深具畫意的「集錦攝影」既是畫意攝影的推手也是潮流中的反應者。
1928年胡伯翔、陳萬里、張秀珍等攝影同好在上海發起「中華攝影學社(簡稱華設)」,前後舉辦過4次展出,縱使前後入社者不少,但入社規定嚴格,必須參與展覽會陳列,對攝影藝術有所研究,另,品格必須高尚,在兩年後人氣減少活動力也消退了。
1931年郎靜山在上海開設「靜山攝影室」,專門從事人像與廣告攝影,此年又與黃仲長、徐組蔭合組「三友影會」,當時「三友影會」設會宗旨在將中國攝影作品送到國際沙龍中去,
奠定國際藝壇的中國地位,同時也將中國美好河山與人民生活真實情況向外宣傳,以抵制當時外國攝影家對中國印象的片面獵影。即便爭戰之際,社會動盪不安的時代氛圍下,郎靜山依舊的美好山河,煙波飄邈的山水寄情的確獲得外國沙龍不少迴響,1931年作品《柳絲下的搖船女》(又稱《柳蔭輕舟》)被選入日本國際攝影沙龍,1934年郎靜山第一件集錦攝影作品《春樹奇峰》在英國攝影沙龍入選,往後幾年郎靜山在國際沙龍嶄露頭角,「中國畫與攝影均為平面藝術,理法相通,直接攝影可去經營之法,集錦照片可效傳模移寫之功,而物體影繪安排章法,寫意即是抽象。」(注2)依據東晉畫家謝赫六法的原理進行攝影創作,以西方科技遵循歷代畫家發展的美學法則,這倒是頭一遭,難怪在國外攝影沙龍裡郎靜山的作品總是令人驚豔,也徹底滿足了各國對異國情調的需求與想像。
中國黃山香港搖籃與台北蘆葦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侵華的局勢於此不得不突顯出來,郎靜山舉家遷往後方四川,在往來上海、昆明、重慶之間一方面從事新聞採訪,一方面研究集錦攝影與創作。1949年夏天,郎靜山以應美國新聞處邀請到台灣參加影展之名,搭郵輪至香港轉到台灣定居,當時只帶了四百張底片來台,大部分相機與底片還遺留在中國大陸,來台兩年期間,郎靜山沒有任何發表,可能也是多數創作素材的遺失對他的重大影響。直到1951年郎靜山發表的《煙波搖艇》,以中國黃山、香港搖艇、台灣蘆葦為材料,綜合三地風景遙想中國山河,這也是郎靜山往後的創作模式,擷取台灣景色營造想像中的神州風景。也突顯了郎靜山在尋找定位的過程始終將視野放置在中國國族想像裡。
自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原在上海、南京、廣州、北京等地的攝影同好,以台北為基地重新出發,郎靜山在其中扮演不容小覷的角色,1950年「中國文藝協會」在台北成立,由郎靜山擔任主委。1953年以「中國文藝協會」的名義開辦「第一屆攝影研習班」,而同年3月25日「中國攝影協會」於第十屆美術節在台復會,郎靜山任職理事長42年之久,同年「中國攝影協會」在台北市新聞大樓首次公開展出「祖國山河影展」。1959年中國文藝協會成立文藝獎。郎靜山自第一屆起,持續數十年皆受聘擔任文藝獎章、攝影部門等之評審委員,郎氏又在1966年發起「亞洲攝影藝術聯合會」(The Federation of Asian Photographic Art),來台以後,郎靜山多次擔任要職,攝影界域的聖化機構甚或組織聯盟郎靜山一人獨挑大樑,也難怪郎靜山所領導的「沙龍(畫意)攝影」在台灣主導了十多年的攝影主流,甚至「一代宗師」的名號也響亮的傳頌至今。
晚年與百年之後
根據陳申的研究,郎靜山作品大致可分六類:(1)寫實攝影;(2)紙底作品(注3);(3)集錦作品;(4)人像攝影;(5)女性裸體作品。(6)現代攝影作品。最後一項「現代攝影作品」就是在1950年以後大量出現的作品,以實物投影方式將物體放置相紙上感光,爾後還出現具有象形會意趣味的文字投影的攝影作品,足見郎靜山創意表現,郎靜山將之歸類為技巧性的「影繪」,這類作品在台北美術館有大量蒐藏。
郎靜山在1995年4月13日逝世以後,由於作品缺乏妥當照顧而有變質之虞,充份的反應台灣文物保存的技術上與組織上的不足,尤其是攝影作品,在2002年還需仰賴法國攝影文化遺產保存局的技術保存。不管有否一代宗師的光環,見證一個世紀的變遷作為文化遺產的藝術作品,就有足夠理由善加保存蒐藏,眼見2003年的今日,台灣還沒有一所保存攝影文獻,甚或典藏彌足珍貴的攝影作品機構,在今年國際視覺藝術中心舉辦的《鄧南光一場未公開原版攝影展》這些以萊卡相機及一九六○年代德國極小型相機 MinoxⅢ所拍攝的作品,以及鄧南光親手放大的原作,還在以萬元左右賤價販賣,眼見珍貴早期人文社會影像因此分崩離析,令人不勝唏噓!如果有固定機制評價進而搜購收藏,我們也會有豐富的影像記憶,甚至攝影史料的建立。的確!只要缺少了影像的助憶,遺忘很迅速也很輕易。
高更作品3億美元成交破藝術品價格紀錄
2015年 2月 7日
分享
高更
法國畫家高更(Paul Gauguin)的一幅油畫以3億美元(1.97億英鎊)成交,創下藝術品最昂貴價格成交紀錄。
這幅題為「你何時結婚?」的油畫是高更於1892年所作,畫中有兩名大溪地女子,原由一位瑞士收藏家所擁有。
未經證實的報道說,買主是卡塔爾的一家博物館。
此前最高價成交的藝術品是法國畫家塞尚(Paul Cezanne)的一幅畫,以1.58億英鎊成交,買主也是來自於卡塔爾這個蘊含豐富石油的中東小國。
高更這幅畫作原本是由瑞士收藏家施特赫林(Rudolf Staechelin)收藏,過去數十年來一直在巴塞爾藝術博物館借展。
美國媒體報道說,由於施特赫林與博物館發生意見不同,因此他決定將收藏的這幅畫出售。
目前還不清楚這幅畫的交易地點在哪裏,但是最先披露消息的《紐約時報》引述消息來源說,賣主來自卡塔爾。
施特赫林對《紐約時報》說,他不會透露買主的身份。
卡塔爾的官方尚未確認這筆交易。卡塔爾王室最近幾年花費巨資購入許多西方藝術。
百和上月獲利 飆增61%
2015-02-12 03:58:34 經濟日報 記者宋健生/彰化報導
台灣百和鬆緊帶、織帶及粘扣帶接單出貨大幅成長,帶動今年1月營收、獲利雙創同期新高。圖為百和董事長鄭森煤展示相關產品。 記者宋健生/攝影
分享
全球汽車、成衣產業景氣增溫,粘扣帶、織帶大廠台灣百和(9938)昨(11)日自結1月營業利益1.27億元,稅前盈餘1.32億元;稅後純益0.73億元,年增61%,每股純益0.25元,是同期新高。
百和今年1月合併營收7.33億元,較去年同期5.89億元成長24.5%,受業績亮眼激勵,百和昨天股價走揚,收58元、漲2.5元,創公司股票2001年掛牌以來歷史新高價。
百和1月業績表現優異,主要因為全球汽車、成衣及製鞋產業持續升溫,帶動訂單明顯成長,其中射出鉤成長93%、鬆緊帶成長54%、織帶及鞋帶成長51%,是營收成長的主要動能。
法人指出,百和今年有多項高毛利新產品陸續上市,集團全年合併營收將挑戰百億元大關,每股純益上看4元以上,營收、獲利有望雙創新高。
百和去年合併營收91.05億元,年增12.3%,是歷史新高。
公司自結稅前盈餘15.51億元;稅後純益11.29億元、年增42.5%;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9.58億元,年增35.8%;每股純益3.22元,優於2013年的2.37元。
展望今年,越南加入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談判,帶動百和接單出貨增溫,隨四面彈性鬆緊帶、一片式鞋面布等新產品放量出貨,台灣廠持續擴充產能,以及印尼新廠投產等效益,集團業績看俏。
百和今年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將低毛利的手機、電子書保護套等3C產品比重,由去年的13.7%降為2%至3%左右,預估第1季營收將較去年同期略低,但粘扣帶、織帶等傳統產品仍有5%至10%增長,平均毛利率可望較去年同期32.5%略增。
圖/經濟日報提供
台驊元月淡季不淡 併購+東協布局 今年成長看好
回應(0) 人氣(156) 收藏(0) 2015/02/12 10:42
MoneyDJ新聞 2015-02-12 10:42:14 記者 陳怡潔 報導
貨運承攬商台驊(2636)元月營收8.7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6.45%,台驊指出,受惠美國景氣回溫、美西塞港等因素,1月營收淡季不淡,預期至農曆新年假期之前,貨量運載需求仍將持續強勁。另外,台驊的新加坡子公司已於近期開業,對上海倉儲物流公司New Concept併購案也將在近期完成,在合併案和東協擴點的效益帶動下,台驊今年業績成長看好。
貨運承攬雙雄之一的台驊,今年1月營收比重為海運59.64%,空運26.94%,內貿物流13.42%;而以地區別營收來看,大中華佔營收比重為74.39%,台灣佔比21.67%,東南亞佔比2.88%,美洲地區佔比1.06%。
台驊指出,美西港口仍處於怠工狀態,造成淡季運價調漲及部分海運貨主轉空運的情況,使1月營運表現淡季不淡,海運較去年同期成長21.57%,空運較去年同期成長52.72%,預期至農曆新年假期之前,貨量運載需求仍將持續強勁,2月表現也持續看好。
台驊也看好美國景氣復甦將持續帶動貨運需求,該公司指出,美國市場景氣持續回溫,據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報告顯示:去年美國消費支出增加3.5%,耐用商品消費支出增加6.7%,零售總額增加3.2%。另JOC-PIERS報告也說明:去年美國貨櫃進口數量增加6.1%,預測今年將增加到6.8%;去年美國國民生產毛額增加2.4%,預測今年將增加到3.1%。
另外,台驊持續強化東南亞布局,台驊表示,鑒於東協經濟共同體(AEC)於2015年底完成設立,將於區域內建立自由貿易區,排除貨品、勞務、資本與人員之流通障礙,未來將對亞洲區域跨境物流造成重大影響。台驊去年整體東協地區營收大幅成長 60.69%,看準AEC商機,台驊今年設立台驊新加坡子公司作為東協區域戰略性營運總部,已於2月初正式開業,扮演東南亞區管理中心功能,支撐該市場物流需求,加速市場拓展,未來不僅有助進一步打開東協市場,還可為日後參與該區域的物流整體布局預先鋪路。
此外,台驊對上海倉儲物流公司New Concept併購案將在近期完成,法人預期,第二季即可貢獻業績,在併購和東協擴點效益,和海、空運客戶持續擴大下單,以及高毛利率的物流佔比提升等因素帶動下,台驊今年業績成長看好;台驊今年內貿物流可望達到逾30%的亮眼成長,今年台驊獲利將有雙位數的成長,EPS有望突破2.7-2.8元。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ixzz3RWxHl5f9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9938百和
加到投資組合
14:30 60.9 60.9 - ▲3.9 7,000 57.0 57.6 60.9 57.5
鈺緯 發動成長雙引擎
2015-02-24 02:11:57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鈺緯董事長陳國森。 本報系資料庫
醫療用顯示器廠鈺緯(4153)董事長陳國森表示,今年產品方面將主打手術房診斷判讀的8MB超高解析度顯示器,配合自行研發的軟體解決方案擴大客戶和市場,行銷上將擴大國際醫療院所的直接通路,加上併購國際通路商以擴大海外布局,點燃產品和通路的兩大成長引擎。
鈺緯為國內少數具備獨門利基的醫材廠,旗下高階醫療顯示器產品線完整,生產的加護病房臨床監測用顯示器為全球領導品牌的唯一供貨商,市占達20%;核磁共振病房內用顯示器則是全球唯二供應商之一。隨著相關產品打入國際大型醫療院所,全球市占率節節升高,去年全年營收9.35億元,年增逾二成,後續成長動能看俏。
鈺緯去年起啟動海外布局,擴大一線國際醫材大廠直接出貨通路,毛利率有望從目前31%進一步衝刺。鈺緯去年併購教育科技廠商富動科技,躍居全國唯一具有醫材、教育雙成長引擎的公司。陳國森強調,未來將積極併購國際通路商;研發端除推動硬體升級,軟體也將推出全系列解決方案,朝國際品牌商地位邁進。以下是專訪紀要: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調整代工策略 搶單一線客戶
問:今年營運衝刺重點?
答:醫療用高階顯示器占營收比近七成,過去主要為一線國際品牌客戶代工,應用在超音波、電子斷層掃描、核磁共振等高階儀器顯像。去年起調整代工策略,逐漸跨過中間商,直接和一線國際客戶交易,今年將持續進行,進階到高端通路業務。
進軍通路業務主採兩項作法,首先是加速軟體上的研發,現階段高階醫學檢測設備強調系統整合,今年研發團隊將推出系列解決方案,滿足客戶端一次購足的需求;再來則是推動產品升級,今年主打手術房診斷判讀的8MB超高解析度顯示器,搭配自主研發的整合性軟體解決方案,擴展新客戶及新市場。
在美德設據點 今年成效更靚
問:拓展通路業務的具體進展?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答:在挺進國際醫療院所等客戶方面,先前只能吃到小塊售後服務市場,但如今已在美國與德國成立子公司,運用團隊力量搶進當地大型醫療系統,在有能力提供全方位服務下,今年會有更具體的成果。
在進軍國際通路部分,現已打入高階國際醫材通路商供應體系,有助縮減中間商費用,還可強化產品滲透率,促使客戶從購買單一機種進階到多元機種,可望對今年營收、獲利貢獻發酵。公司也將以併購國際醫材通路商的方式強化業務,目前潛在併購對象有兩家歐美公司,最快上半年就會啟動。
問:併購富動科技的成效?
答:富動科技專注全球教育市場,主攻幼兒教育至大學研究所各式學校電子化互動教具及教育軟體,以取代教室、會議室內老師或演講者手上的粉筆、不合時宜的投影機及其背後的黑板,協助老師、演講者扮演傳遞知識的重要角色,為國內少數在大尺寸觸控式面板整合技術及教育市場業務領導廠商,前景看好。
富動科技去年全年營收3.5億元,今年受景氣復甦及標案挹注帶動,營收有望持續擴大,自1月下旬已開始挹注鈺緯的營收及獲利,後續雙方將持續發揮資源整合綜效,提升整體戰鬥力。
台灣百和全年營收力搏100億元 今創新天價2015/2/25 鉅亨網提供 回應(
0
)列印轉寄討論推薦▼生產粘扣帶等產品的織帶大廠台灣百和(9938)2015年營收向上挑戰100億元,其自結2015年1月稅前盈餘為1.33億元,而依照台灣百和的29.8億元股本計算,每股稅前盈餘為0.45元,台灣百和今天盤中股價62.9元創2001年掛牌以來新高價。
台灣百和自給的2015年1月營收為7.34億元,營業淨利1.28億元,營業利益率為17.43%,自給1月稅前盈餘為1.33億元,每股稅前盈餘則為0.45元。
而台灣百和今天股價價量齊揚。
台灣百和2014年全年稅前盈餘達15.52億元,創2010年來新高,依照台灣百和的29.8億元股本計算,每股稅前盈餘為5.2元;而依台灣百和2014年1-9月的財報稅率推估,其2014年的每股稅後盈餘約3.24元。
台灣百和受惠全球汽車及成衣產業的景氣回升,帶動業績走升,2014年全年營收91.06億元,年增率達12.32%,其自結稅前盈餘為15.51億元,較2013年財報稅前盈餘11.24億元大幅成長37.99%,依照目前台灣百和的29.8億元股本計算,每股稅前盈餘為5.2元;而依台灣百和2014年1-9月的財報稅率推估,其2014年的每股稅後盈餘約3.24元。
台灣百和由於中國大陸汽車座椅射出鉤訂單成長加上四面彈性鬆緊帶及一片式鞋面布也開始依訂單出貨,也推升其第4季獲利的成長,而在台灣百和2015年的業績持續擴張之下,全年營收並將突破100億元。
F-鈺齊Q1淡季不淡 股價大漲再飆新高2015/2/25 鉅亨網提供 回應(
0
)列印轉寄討論推薦▼戶外休閒鞋大廠F-鈺齊(9802)受惠North Face持續助威下,營收持續維持高檔水位,首季呈現淡季不淡,法人估計首季營收為23億元,季增率2.31%,年增13.88%,吸引買盤進駐,今(25)日股價再度飆上歷史新高59.7元,臉紅逼近漲停,進一步叩關60元關卡。
F-鈺齊2014年營收為85.55億元,年增率23.29%,法人估稅後盈餘4.19億元,年增率57.42%,每股盈餘3.3元,可望配發2.5元現金股利。
目前F-鈺齊4大生產基地福建泉州、越南河內、福建長汀與湖北襄陽,合計生產線34條,月產能128萬雙,另外越南鈺齊月產能20萬雙,主要生產戶外鞋,產能趨於滿載;柬埔寨廠一期產線陸續投產,月產能可達10萬雙,因此進一步推升營收創高。
目前F-鈺齊將持續推動產品組合優化專案,積極進行全球化的布局策略,訂單能見度看到下半年,並持穩擴增產能,預估柬埔寨新廠可在2015年中完成產能倍增目標。
4417金洲
加到投資組合
14:30 28.80 28.80 - ▲1.85 1,917 26.95 27.00 28.80 26.95
焦點股:陸風電需求佳+補助金入帳,上緯獲利挑戰一個股本,股價創掛牌新高
2015/02/25 11:21 財訊快報 陳信璁
【財訊快報/陳信璁】風力葉片樹脂廠上緯(4733)受惠中國風力裝機需求持續強勁,元月營收衝上7.28億元,月增0.86%,年增189.6%,連續5個月寫下單月歷史新高,法人指出,中國官方大力發展風力發電,今年風電裝機量可望突破20GW,優於去年度的19.5GW,上緯與中國風機大廠金風合資的江蘇新廠,在今年第三季投產後,在中國的風電葉片樹脂市佔率可望進一步從去年25%提升。
另外,在國內離岸風電部份,預計今年底將先完成兩座示範機組,政府1.75億元的補助金將陸續入帳,法人預估,在本業展望樂觀加上補助金入帳下,上緯今年獲利可望挑戰一個股本,續創年度獲利新高。
霧霾+風電商機 上緯前二月營收亮眼
回應(0) 人氣(168) 收藏(0) 2015/03/03 11:09
MoneyDJ新聞 2015-03-03 11:09:18 記者 陳怡潔 報導
霧霾議題在兩會前再度引發中國大陸輿論熱議,樹脂廠上緯(4733)因投入排煙脫硫煙囪結構強化樹脂業務,可望繼續受惠抗霧霾的環保商機;另外,上緯主力風力發電葉片樹脂部分,則受惠大陸下調風電價格定案後持續發酵的搶裝潮,上緯累計前二月營收達到11.14億元,年成長114%;法人預估,上緯今年展望續樂觀,EPS有望上看10元,目前本益比已達17倍。
風力發電葉片樹脂和複合材料廠上緯,去年營收約五成來自風電樹脂,逾四成來自環保耐蝕樹脂,上緯為亞洲唯一通過GL認證的風力葉片用樹脂廠商,客戶包括金風、華銳、東汽等大陸前十大風機葉片廠,以及西門子等歐美客戶。
「穹頂之下」紀錄片在兩會前夕曝光,引爆大陸輿論熱議霧霾問題,市場預期,兩會期間官方將再宣示環保相關政策。而在抗霧霾的需求下,上緯的排煙脫硫煙囪結構強化樹脂業務也料將持續升溫,上緯也預期,該業務的客戶可望從目前火力發電廠擴展到化工、冶煉等產業,未來持續看好。
而在風力發電部分,去年下半年因市場預期官方將調降風電價格,在去年下半年即出現風機搶裝潮,而隨著1月時官方對2016下調風電價格正式定案,調降幅度也小於市場預期,搶裝潮因而持續發酵,加上大陸官方在去年底全國能源工作會議的會後聲明中,對於風力發電的表述由先前的「有序發展」改為「大力發展」,顯示官方對風電態度轉趨積極;市場預期,今年風電裝機量有望上看22 GW-27 GW,將優於去年的19.5 GW,更遠高於前幾年11-13 GW的水準。
在風電和排煙脫硫煙囪強化用樹脂業績均亮眼帶動,上緯2月營收雖因春節較上月下滑47%到3.86億元,但仍較去年同期成長44%,累計前二月營收達到11.14億元,較上年更大幅成長114%。
展望今年,上緯預期風電樹脂成長持續看好,去年上緯在大陸風電樹脂的市占率已由20%升至25%,加上與大陸風電龍頭金風(002202)合資新廠的新產能將在第三季開出,而煙脫硫煙囪結構強化樹脂業務也將持續升溫。另外,上緯今年雖不像去年有售地的業外收益,但預期將有苗栗離岸風力發電開發案的第二期與第三期補助款共約1.75億元入帳。
法人預期,上緯去年EPS將上看8.5元,創歷史新高,且今年獲利仍將較去年成長,EPS有望上看10元。在大陸環保題材帶動下,上緯目前股價已突破170元而再創新高,本益比已達約17倍。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ixzz3TKYNu3qZ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台灣百和印尼廠 加碼擴產
2015年03月03日 04:10
記者劉朱松/台中報
台灣百和(9938)董事長鄭森煤昨(2)日表示,旗下印尼廠2期,占地面積5,000坪,集團再砸下5、6,000萬元,購置包括走馬帶機、平織機,及染整機等設備,共計逾100台,預計6月可逐步量產。
至於旗下印尼廠1期,占地面積2,000坪,共設置80部設備,目前生產作業,已由1班制,逐步改由2班制,預估至第2季時,可進行3班制生產,藉以擴大印尼廠的產能。
法人認為,依工廠的機台數及未來24小時全天候生產來看,台灣百和印尼廠今年營收上看3億元,且印尼廠2期新增設備,預計今年第4季營運效益可發酵。
法人粗估台灣百和旗下印尼廠去年虧損約100萬美元,今年在擴產與訂單增加的助威下,可望轉盈。
加快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
附件 27833
3541西柏
加到投資組合
11:06 120.5 120.5 - ▲7.5 460 113.0 112.0 120.5 111.5
西柏破紀錄擬配6元股利 股價上演直拉漲停秀
鉅亨網記者張旭宏 台北 2015-03-04 11:41
國內最大影音轉換器製造廠西柏科技(3541-TW)去年稅後淨利將達2.9億元,年增173.58%,每股盈餘達7.5元,法人估計公司將配發6元股利,其中股票股利將達1-1.5元,因此激勵今(4)盤中上演漲停直拉秀,成功收復120元。
西柏去年在HDBaseT矩陣產品拉貨強勁及AV影音主板出貨成長挹注下,營運暴衝,加上併購英國公司陸續發揮縱效,去年營收達15.19億元,年增40.64%,由於出貨產品為毛利產品,推升稅後淨利達2.9億元,年增173.58%,每股盈餘達7.5元,營收獲利均創下歷年新高。
西柏的HDBaseT採用傳統RJ45 傳輸介面除提供影音傳輸功能,同時還具備乙太網路供電/網路連結/紅外線功能,是建構物聯網的高速傳輸產品,在物聯網需求快速增加,今年營收比重可望超過4成,加上今年將完整認列英國子公司業績,每月貢獻近3000萬元營收,法人估計,今年營收有機會挑戰20億元。
台灣百和、F-百和去年財報優 2代接班態勢明確
2015年03月04日 00:11
劉朱松
台灣織帶、鞋帶龍頭廠商台灣百和(9938)及F-百和(8404),今(3)日經董事會通過去年度財報。其中,台灣百和因有所得稅利益挹注,使去年度EPS為3.29元,不僅優於法人預期的3.24元,也高於前年度的2.37元。會中,兩家公司的第二代,今日都接下副總經理職務,展開第二代經營布局。
台灣百和去年度合併營收91.15億元、年增12.44%,因傳統的織帶、鞋帶及新產品的射出鉤等產品毛利率較高,使得去年度營業毛利率33.5%,優於前年度的30.78%。
因有所得稅利益挹注,台灣百和去年度稅後盈餘為9.79億元、年增38.87%,EPS為3.29元,高於前年度的2.37元。台灣百和今日通過去年度股利,每股擬配發現金股利2元。
同樣地,F-百和去年度合併營收36.73億元、年增8.4%,因3C電子保護套的毛利率,只有15%上下,公司去年度降低3C電子保護套營運比重,由前年度的25%,再降至2成,並增加傳統的織帶、鞋材及新產品射出鉤訂單,使去年度營業毛利率約33.54%,高於前年度的30.37%,稅後盈餘3.76億元,年增27.93%,EPS為1.69元,高於前年度的1.32元。
會中,F-百和也通過去年度股利,每股擬配發現金股利1.2元。
因應公司營運發展需求,排行老大的台灣百和董事長鄭森煤,其長子鄭誠褘,及次子鄭程綜,原均擔任公司總經理室專員,今日起,分別升任總經理室副總經理,及業務部副總經理職務,讓台灣百和第二代接班,已逐漸浮上檯面。同時,台灣百和執行協理葉桂珠,及特助施明宗,均升任總經理室副總經理。
同樣地,排行老三的F-百和董事長鄭國烟,其長子鄭程嘉,及次子鄭新隆,原均擔任總經理室特助,今日起,分別升任總經理室副總經理,及業務管理中心副總經理職務。
此外,已故排行老二的鄭國禎,其長子鄭智瑜,今日也擔任印尼百和董事長,掌管印尼廠的營運大權。
上緯現金股息7元 殖利率3.83%2015年03月05日 15:30
工商即時
彭暄貽
上緯(4733)去年營運突破新高,每股獲利逾8元,董事會決議配發現金股息7元;對照5日收盤價182.5元,現金殖利率達3.83%。
上緯今年因大陸風力龍頭金風拉貨比重從原先60%提升至80%,加上新增大陸2個前三大業者訂單,訂單能見度達第二季。
上緯指出,第一季因風力新單加持,營運呈現淡季不淡,毛利率上看20~25%。 今年風力、樹脂出貨能量可望延續去年穩健表現;其中,風力業務期望將大陸市占從20~25%
焦點股:營運能見度高,市場資金追捧,F-鈺齊(9802)股價創掛牌以來新高
2015/03/09 12:27 財訊快報 陳信璁
【財訊快報/陳信璁】戶外休閒鞋代工廠F-鈺齊,受惠全球運動休閒風氣盛行,來自品牌客戶的訂單需求持續增加,目前上半年春夏鞋款接單完成,營運能見度相當高,今年柬埔寨新廠第一期擴建計劃也將於上半年完工,擴產效益將陸續顯現,法人預估 鈺齊去年EPS約達3至3.2元,今年在新產能、新訂單貢獻,全年合併營收將挑戰百億元,EPS則上看4元,可望雙雙寫下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製鞋類股受到市場資金追捧,包括豐泰(9910)、寶成(9904)、F-鈺齊股價都持續向上墊高,今日不畏加權指數走弱,鈺齊盤中股價攻上漲停,再創上市掛牌以來新高。
請問WJ大,如果持股中有些持續上漲,但是有些陷入虧損,
請問對於虧損持股的作法?
新手上路,還請不吝指導,謝謝!!
我給你一個數據
蘆葦推薦的股票裡面
有一個2011/05/06推薦的上緯
當時股價是67塊...後來一直狂跌,最低來到28塊...
我都放著
因為蘆葦都沒有喊出
到現在...上緯你看有多少塊..
只要蘆葦沒喊出
放著就對了
蘆葦的股票看的是長期
如果怕...就不要跟..
投資本來就有賺有賠..賺了..蘆葦也沒跟你收顧問費
賠了,就賠了...畢竟這是自己的選擇
幫藍教主按個讚!幫藍教主按個讚!
對了!跟蘆葦的股票真的很考驗人性
明明漲很多了,卻還是沒叫出
後來跌了...懊悔自己怎麼高點沒賣出
又過了一陣子...蛤!破新高...
峰迴路轉
ㄟ...三頂帽子這種沒人性的價格..還不如拿來投資...
新產品發功 鈺緯今年營收爆發強2015年03月10日 04:10
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小字型 中字型 大字型 309 點閱 2/10 我要評比
鈺緯近4年營運表現
鈺緯(4153)在新產品、新客戶發酵,及併購富動科技開始挹注業績下,2月營收以9,800萬元衝上歷史次高,預期首季即可交出令人驚喜的佳績,全年營收可望有逾8成的大躍進,獲利則將再創歷史新高。
鈺緯自結2月營收9,800萬元,年成長高達1.14倍,月增6.9%。法人預估,3月營收將從1億元起跳,單季力拚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5成。
由於營運出色,激勵鈺緯昨(9)日股價轉強,終場以110元作收,創下今年新高。
鈺緯主要從事醫療用、工業用及專業色彩應用顯示器的研發製造及銷售,產品走小量多樣、客製化的利基市場,擁有不少知名國際大客戶。
目前鈺緯開發的加護病房臨床監測用顯示器,是全球 領導醫療設備品牌廠商GE Healthcare唯一供應商,市占率高達20%;而核磁共振病房內用顯示器,鈺緯與比利時Barco更是全球唯二供應者。
法人表示,鈺緯今年將推出8MP高解析度的手術室用監視器等新品,並持續拓展新客戶,除了原有的主力客戶GE Healthcare之外,已再新增Roche、Philips、Siemens、DTX等大廠客戶,也打入美國醫材大廠Medtronic供應鏈,新客戶與新產品將是鈺緯今年的主要成長動力之一。
目前鈺緯已打進4家大廠,除GE從間接供貨逐漸轉為直接,隨著機種增加,滲透率將漸漸提升,另3家大廠的貢獻度也逐步提升。手術房的新產品線今年也會發酵,單一營收可望成長25%。
法人預估,鈺緯今年首季營收約3億~3.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6成,EPS約1.7~1.8元。由於併購效益和醫療用顯示器持續成長帶動下,全年營收上看17億~18億元,EPS挑戰7元。
美西塞港囤貨待去化 台驊股價走高
2015/03/11 11:00:22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2015年3月11日電)美西塞港怠工危機解除後,仍有許多囤貨需去化,台驊(2636) 2月營收年增4成,中菲行(5609)年增12%,不過股價兩樣情,台驊股價挑戰新高,中菲行走軟在23元附近整理。
台驊2月合併營收新台幣8.19億元,年增39.63%;累積前2月合併營收為16.99億元,年增32.48%。
就地區別營收分析,累積前2月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營收12.65億元,年增37.21%;台灣地區3億5265萬元,年增11.04%;東南亞地區6269萬元,年增130.66%;美洲地區1827萬元,年增18.46%。
就業務別分析,累積前2月海運進出口業務10億4126萬元,年增33.75%;空運進出口業務4億5045萬元,年增44.37%;物流業務2億697萬元,年增7.99%。
台驊表示,雖然2月受到農曆年因素工作天數減少,但因美西塞港後囤貨待解決,貨運需求仍較往年農曆年後的淡季高,使海空運業務均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中菲行自結2月營收10億8993萬元,月減18.13%,年增11.92%;累計前2月營收24億2129萬元,年增7.95%。
散裝貨運業者正德(2641) 2月營收5666萬元,年增32.57%;累計前2月合併營收1.2億元,年增14.11%。
台驊股價6日創下41.95元歷史新高,今天開高走高挑戰歷史高價,盤中最高價40.65元,漲幅3.96%;中菲行股價開平走低,盤中最低下跌1.07%,股價23.1元;正德走平高在平盤10.5元游走。
將裕日車自投資組合中剃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