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客氣啦..現在年輕發燒友玩得都比在下用心.反而應該要向 eddie學習所不知處..:)
可列印查看
:|試聽之 eddie 哥~dac2.據悉只算是"陽春"機型.:O
而改機之 theta 雖是舊機.但架構及拓展性都不錯.應該是改機工作者所愛..
若是有機會聽高階型或頂級型..勢必更上層.8)
有人愛"徹頭徹尾"一級作功..機箱~內部一切要最高規格一絲不茍.
有人只管聲音好聽第一.其它可以妥協.
多次切換機試/比.. theta輸出~dac2(一套).. sony輸出~dac2(混搭).. sony直接聽(比較).
說真的.有幾次自己都搞昏|-)..聽以為是甲機..正樂著.走向前一看~竟然是乙機.!
因為2者的音樂性格..真有不少相似處..此回(sweat)..握手啦..:):D
當然.也預留了 機器主人來舍指導/交流時.再一起印證一番..否則以上結果目前為止是在下一方之言而已..請指教囉.(blush):P
是冷門非主流cdp.雅虎一下可查資訊不少..可aes/ebu..rca數位輸出..類比xlr與rca輸出..
輸出值頗大.在下為04'機種08'購入10'換雷射頭.操作便利性佳.音質應適大部份人吧.也有評太直接了點.當初買入(廉).比試過同門cdp..R3.cdp3100感覺是最實惠者(其實是操作最快)沒想到2年多了還未被別機給幹掉...哈.
gitzo 224腳架+1276雲台..用來照相很穩.有時"夜拍"得在野外架上10個小時.
D500屬於Sony錄音室系列,使用KSS-213C雷射頭
就跟大多數的錄音室CDP一樣都有著許多編輯的專業功能
尤其是在時間顯示,快轉,選曲等...
傳輸介面也是一應俱全除了基本類比的RCA和平衡輸出外
RS232C,同軸和AES/EBU的數位輸出也都有,當然也少不了連接Clock的接頭
但妙的是他卻沒有monitor out!?
但這台在Sony錄音室系列裡算是特別
因為他有遙控器!!!
通常在狹小的錄音室裡爲免紅外線互相干擾
機器多半不會設計"內建"遙控功能這個選項
但這台D500就有
錄音室因為傳輸距離長,和需要大動態的檢視
所以多半使用平衡輸出,且一般來說錄音室的機種輸出也都會高一些
這台的聲音沒有錄音室機常有的冷調,卻依舊精準
算是中性偏一點點暖,高頻甜味也不錯,蠻討喜的聲音
厚度密度都有,但在超高和超低的延伸尾韻上差了那麼一丁點
這點我覺得接RCA或是換個線應該會改善很多(畢竟錄音室對線材沒那麼講究)
不過由於是錄音室機種,外觀工藝就沒這麼精細了
專業機種好不好用看個人摟,通常監聽味會比較重
有時候聽一些後製或錄音比較差的軟體會有點痛苦
但在數位輸出的部份多半做得不錯,接台好DAC通常可以得到不錯的效果
而且專業機種多半在外觀上沒那麼講究就是了
可惜現在的唱片製作已不見得完全是製作人或錄音室的想法了
以前的唱片製作的確是製作人或錄音師美學風格的呈現
但在唱片市場萎縮之下,許多的錄音和後製都已被cost down
鎖不鎖clock?是不是Real time?麥克風的選擇?mastering的過程?母帶的選擇?
唱片公司有壓力,製作人有壓力,錄音師有壓力
結果就是compromise
一份好錄音或說一張好專輯
應該是不管放在專業或家用系統都要好聽
只是也許在專業系統裡你會多聽到一些東西或是多知道一些東西
不過站上許多網兄的系統的播放能力早已超過專業系統
能聽到的應該只會更多啦!
BTW,麥克傑克遜的錄音遠比現在許多的發燒片還燒
不管是放在專業系統或家用系統都一樣燒
要能完整呈現麥克傑克遜的錄音的系統可絕對不簡單喔!
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