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4009
可列印查看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4048
雲雀之聲
來自東方的天籟之聲---《雲雀之聲》
合唱:小雲雀合唱團
發行時間:2008年08月02日
唱片發行:柏菲唱片
童聲合唱精品CD專輯《雲雀之聲》共收有15首各具特色的歌曲,其中包括以《牧歌》等為代表的中國民歌精品,以《五彩繽紛的大地》等為代表的現代精品,以《讓音樂伴隨我一生》等為代表的世界精品。不僅題材多樣、風格迥異,還有四首是各聲部音準和各演唱者素質要求極高的無伴奏合唱,其中的《八駿贊》更是甚少童聲合唱團能駕馭的高難度作品。負責本碟演唱的,是廣州小雲雀合唱團的近70位“小雲雀”,他們是從全團900多名成員中遴選出來的尖子。其演唱聲音純美亮麗,情感真摯,各聲部和諧協調,童聲特有的高頻泛音分外漂亮。雲雀之聲是一張還原美好的人聲,有充分延伸的空氣感,和觸手可及的舞臺定位的童聲合唱的精品大碟。。
擔任《雲雀之聲》指揮的是著名指揮家、廣東省合唱協會會長徐瑞祺;負責鋼琴伴奏的是星海音樂學院附中鋼琴主課教師、青年鋼琴家朱曉蓓;主理錄音的是“中國十大錄音師”之一的陳珞。錄音地點是在廣州星海音樂廳。
專輯曲目
01.朝霞
02.美好的地方
03.牧歌
04.雕花的馬鞍
05.雨後彩虹
06.青芒果
07.八駿贊
08.南國春雨
09.伊犁姑娘
10.採茶
11.翠竹樓
12.夜
13.讓音樂伴隨我一生
14.雪花
15.五彩繽紛的大地
廣州小雲雀合唱團介紹:
廣州小雲雀合唱團成立於1981年,聘請中國著名的國家一級指揮、中國合唱協會副理事長、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原廣州樂團藝術指導徐瑞祺任藝術指導及指揮,並聘請原廣州樂團女中音歌唱家黎耀琿擔任聲樂指導,權延紅擔任團長。該團現有團員600多人,分屬三個不同層次的組隊,成員來自廣州市各中小學品學兼優的學生,少年宮的教師負責日常組織和培訓工作。
廣州小雲雀合唱團是中國最優秀的童聲合唱團之一。成立以來,曾獲得驕人的成績,包括:1983-200 4年連續九屆榮獲廣州市中小學合唱節少年宮組優秀獎、示範演出獎。1987年參與廣州樂團演出貝多芬第九交響樂,由中國著名指揮家嚴良指揮,榮獲“天使般的音響”的高度評價;同年赴上海演出,得到著名音樂家賀綠汀、馬革順、周小燕等專家的好評,在上海音樂界引起轟動。1989年廣東省慶祝建國四十周年優秀文藝作品評獎中,小雲雀合唱團演唱並錄音的童聲合唱組曲《大地讚美歌》獲優秀作品一等獎。1991年10月,小雲雀合唱團參加中國文化部、中國音樂家協會、北京市政府等單位主辦的第三屆北京合唱節,以成功的演出奪得一等獎,被全國音樂界高度評價。2000年小雲雀合唱團參加美國德克薩斯國際合唱節榮獲總冠軍。2002年小雲雀合唱團榮獲文化部主辦的全國歌詠比賽金獎。2006年7月小雲雀合唱團參加“第四屆世界合唱比賽”獲得有伴奏民謠組金獎金牌;獲得童聲組金獎銀牌。該團建立以來,經常接待來自英國、美國、日本、冰島、俄羅斯、菲律賓等國家的音樂家,並同台獻藝,海外人士盛讚該團具有國際水準。
中國著名女指揮家徐瑞祺介紹:
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合唱協會會長,廣州樂團藝術指導,合唱團常任指揮,國家一級指揮,1978年任廣州樂團合唱指揮至今。
她多年以來致力於合唱藝術事業,排演過大量中外合唱作品。如大型清歌劇海頓《創世紀》、莫札特《安魂曲》、威爾第《安魂曲》、福利《安魂曲》、勃拉姆斯《命運之歌》及貝多芬的《幻想合唱曲》、《歡樂頌》等。
1996年作為省合唱協會會長,她與省文化廳策劃聯合主辦了“首屆廣東省合唱大賽”,推動了廣東省群眾合唱藝術的蓬勃發展。她熱心于兒童合唱事業,對童聲訓練有顯著成就。
十多年來,她率領小雲雀合唱團赴上海、廈門、汕頭、深圳、香港、澳門、美國、新加坡等地演出獲得高度讚揚。現在她是國際童聲合唱藝術協會會員。徐瑞祺有扎實的音樂功底,指揮手勢嚴謹自然、熱情酒脫、含蓄生動,在她出色指揮下,合唱團展現了多種音樂風格和絢麗的色彩。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4050
“中國十大錄音師”之一的陳珞在介紹柏菲合唱系列唱片錄音製作過程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4049
純色絕美空靈的《純美之聲》
專輯:純美之聲
演唱:Tian Kong合唱團
出品:柏菲音樂
發行時間:2009年3月6日
專輯介紹
屢獲殊榮,揚威國內外的50人女聲合唱團
超高水準,展現中國天籟之風采
華師音樂廳現場錄製,展現寬廣音場
模擬器材後期製作,不放過任何細節
難以言喻的美,只有聽過才能體會
“Tian Kong”合唱團不拘于傳統的合唱演唱風格,勇於創新,特別是在合唱聲音訓練、合唱音響、音樂表現及演唱現代合唱作品方面,有獨道的創意。合唱團充分發揮女聲合唱的演唱特色,將作品的深刻情感與內容融進純真與甜美、空靈與質樸的音色之中,音樂魅力表現得淋漓盡致。
華中師範大學“Tian Kong”合唱團是由華中師大音樂學院等部分院系學生組成,團長:劉宏達,田曉寶教授任藝術總監兼指揮。“Tian Kong”,一個如此聖潔又美好的名字,它讓人聯想到蔚藍的天,潔白的雲,輕盈的天使在五彩的雲間愉快的歌唱……而事實的確如此,這個純色絕美的女生組合已用自己的靈性與努力獲得了太多的光環與榮耀。
“Tian Kong”合唱團曾獲2001 “全國大學生藝術歌曲演唱比賽”專業組一等獎;2003年在湖北大劇院舉辦“雨後彩虹”專場音樂會獲得成功。2004年“第三屆奧林匹克合唱比賽”女聲無伴奏和現代合唱兩項銀獎,2005年“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專業組一等獎,2002年演唱錄製合唱精品《大漠之夜》CD碟,並獲得2005中國唱片金碟獎和最佳合唱演唱獎。2004年應中國合唱協會邀請晉京系列音樂會展演,受到嚴良堃、楊鴻年等指揮大師的高度讚揚;2005年錄製《絕色女聲---tiankong合唱專集》CD出版發行。2008年錄製天空新專輯即將發行,2007年獲中國音樂“金鐘獎”—合唱演唱銀獎,2008年獲中央電視臺第13屆全國青歌賽合唱比賽亞軍,獲“湖北省青年五﹒四獎”
“Tian Kong”合唱團不拘于傳統的合唱演唱風格,勇於創新,特別是在合唱聲音訓練、合唱音響、音樂表現及演唱現代合唱作品方面,有獨道的創意。合唱團充分發揮女聲合唱的演唱特色,將作品的深刻情感與內容融進純真與甜美、空靈與質樸的音色之中,音樂魅力表現得淋漓盡致。
“Tian Kong”之父田曉寶說:“合唱是傾聽,只有傾聽別人的聲音,傾聽整個聲部的聲音,傾聽自己在團隊的聲音,才會調整自己。所有的人都在聽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個整體。”
專輯曲目
01.燕子
02.葡萄園夜曲
03.Away from the roll of the sea
04.生死不離
05.山在虛無縹緲間
06.送你一支玫瑰花
07.喀秋莎
08.小桃紅
09.去吧,到我要你們去的地方
10.愛的使者
11.春潮
12.工尺譜遊戲
13.雨後彩虹
14.馬桑樹
15.春天來了
16.櫻花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4090
浪漫醉人紫荊花
紫荊花又叫紅花紫荊、洋紫荊等,花朵呈紫紅色,形狀像蝴蝶般美麗。紫荊花開得十分繁茂,又很耐煙塵,適合做行人道樹,在華南地區比較常見,其葉未出花便先開,可謂是早春的搶眼花。雖然紫荊花是香港市花,但反而在廣州開得更加熱鬧繽紛些,早春時節,紫荊聞春而綻,豔麗的花朵密集地爬滿了整棵樹的每個枝條;那花有玫瑰一樣的顏色,形如一群翩飛的蝴蝶,密密層層,滿樹嫣紅。很多小街小巷都能尋其芳蹤,紅紅的,粉粉的,也有白色的。廣州市人民北路上種滿了紫荊花,每逢三月開滿了一條馬路兩邊。走在花樹下,令人心曠神怡。看上去,不是櫻花,卻疑是櫻花,姿態嫋娜仿如二八年華的少女,讓人神往。景像可與日本櫻花媲美。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4082
紫荊花的歷史:
洋紫荊首先在1880年左右于香港島薄扶林的鋼線灣被一名法國外方傳教會的神父發現,並被他以插技方式移植至薄扶林道一帶的伯大尼修道院。1908年,當時的植物及林務部總監鄧恩(S.T. Dune)判定洋紫荊為新物種,並於《植物學報》(英國及外國)第46卷,324至326頁(Journal of Botany)發表有關資料。洋紫荊的拉丁文學名的種加詞被命名為'Blakeana',以紀念熱愛研究植物的第12任香港總督卜力(Sir Henry Arthur BLAKE)伉儷。現存于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植物標本室編號Hong Kong Herb. No.1722的模式標本相信是最初發現的原樹標本。
1965年,洋紫荊正式被定為香港市花。此特有種在1967年引入臺灣,並在1984年成為嘉義市的市花及市樹。
1997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繼續採納洋紫荊花的元素作為區徽、區旗及硬幣的設計圖案。區旗的洋紫荊圖案花蕊以五顆星表示,與中國國旗上的五星相對應,寓意中國與香港緊密的關係,雖然洋紫荊原為紫紅色,區旗只用紅白兩色,象徵香港實踐一國兩制,故洋紫荊圖案被改成白色。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4081
在中國古代,紫荊常被用來比擬親情,象徵兄弟和睦、家業興旺。於是寫手足親情的詩歌裏它便成為思念親人的知音。
受命別家鄉,思歸每斷腸。季江留被在,子敬與琴亡。
吾弟當平昔,才名荷寵光。作詩通小雅,獻賦掩長楊。
流轉三千里,悲啼百萬行。庭前紫荊樹,何日再芬芳。
——竇蒙《題弟臮〈述書賦〉後》
杜甫的這首也異曲同工:
風吹紫荊樹,色與春庭暮。花落辭故枝,風回返無處。
骨肉恩書重,漂泊難相遇。猶有淚成河,經天複東注。
——杜甫《得舍弟消息》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4098
禾雀花
禾雀花又名百花油藤、雀幾花,為大型木質藤本花卉。它花開四瓣,花托似禾雀頭,兩旁各有一粒似眼睛的小黑點,正中一瓣彎彎似雀背,花內有一撮細長略彎的花蕊則是其“內臟”。
每年二月底三月初,漫山的禾雀花次第開放,粗圓如巨蟒,柔細如腰帶的藤蔓攀岩走壁,匍地而過,繞樹而上,如千秋、似蕩繩,飛掛於大樹之間,交織于林冠之上,花朵串串掛在藤蔓上,每串二、三十朵不等,遠看就像一群群禾雀棲息,或嬉鬧于密林之中,可謂“一藤成景、千藤鬧春、百鳥歸巢、萬鳥棲枝”。禾雀花花期有一個多月,花色嫩綠鵝黃,摘下二、三個小時後遂變為褐色,更似禾雀,如損傷花瓣,便有紅色汁液流出來,就像受傷的禾雀流出了血,更為神奇。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4091
“一藤成景、千藤鬧春、百鳥歸巢、萬鳥棲枝”的禾雀花盛開原生景觀引來不少遊客駐足欣賞,歎為觀止。以“禾雀花開、開蘿祥和”為主題的2009年廣州開發區、蘿崗區禾雀花旅遊文化節於3月16日至4月16日在天鹿湖森林公園舉行,向人們發出春天的邀請。
廣州天鹿湖森林公園位於蘿崗區東北部,是廣州市內為數不多的省級森林公園,素有“廣州東肺”之稱。特別是每年春季天鹿湖“千畝禾雀花”盛開的天然美景在廣州地區不可多見,蔚為壯觀。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4092
廣州天鹿湖森林公園禾雀花盛開
越來越精彩.....佩服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4100
禾雀花于每年清明前後兩星期便一串串掛滿枝頭,近看朵朵花“頭、眼、嘴、翼、尾”俱全,盛開者如振翅欲飛,含苞者則如雛鳥待哺,十分有趣。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4097
遠遠看去,美麗的禾雀花像一串串禾雀嘯聚於綠樹枝頭,蔚為壯觀。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4101
古人踏青常道是“遊子尋春半出城”,出城探訪一番春色可是賞心樂事。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4120
游走于古典與現代間《月舞—聆聽中國》
專輯演奏:趙聰
錄音:漢斯·尼爾森
發行時間:2008年03月04日
版權提供:丹麥佛克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出版公司:北京東方影音公司
此張專輯是由青年琵琶藝術家趙聰與年輕音樂製作人馬久越先生、世界著名指揮家Mario Klemens、捷克布拉格交響樂團和中外近百名藝術家傾心演繹共同打造的一張跨界專輯。他們在繼承了中華民族音樂傳統的同時又執著地將中國民樂與世界音樂相結合,走出了一條融東西方音樂精髓之路。趙聰獨具東方神韻的彈奏深深地打動著每個人,《新十面埋伏》中的聲聲鏗鏘,久遠回腸,似乎能穿越時空界限,直沖聽者耳膜,現代電子音樂與古典曲目的結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本碟由有30年錄音經驗的國際著名爵士錄音師、音樂製作人、丹麥錄音師漢斯·尼爾森錄製完成,其世界一流的發燒錄音,最值得用來測試器材。
曲目介紹:
01 春江花月夜5:37
02 新編十面埋伏5:53
03 東方麗人5:34
04 放馬山歌5:27
05 牧5:46
06 天海藍藍4:36
07 月舞5:32
08 夜雨雙唱6:05
09 青春舞曲4:36
10 玫瑰花3:56
這個特別,不知實際音質如何?
《月舞》是2006年3月受丹麥佛克斯錄音製作公司邀請錄製的個人琵琶世界音樂專輯,在技術細節上非常苛刻嚴格,是一張在錄音品質與聲學表現方面都表現出乾淨、細緻、高水準的音樂專輯。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4122
趙聰的訪談《聆聽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東西方交匯
1 《聆聽中國》這張專輯區別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趙聰:這是一張真正意義上東西方文化的交集,我們希望做出的是世界音樂,而不是大家所理解的新民樂。
2 世界音樂與新民樂的區別在哪里?
趙聰:世界音樂是一種全球的音樂形式,它需要共同的語言,大家都在一個遊戲規則裏玩。比如說我們要想交談必須用英語,在音樂中我們也有一樣的東西,比如吉他貝司鼓。甚至還採用了很多西方音樂形式,比如爵士、電子、即興,把他們和我們的民族音樂融合在一起。
3 專輯是在哪里錄製的?
趙聰:專輯中各個部分都是在不同的地方錄製的,交響部分是在布拉格,吉他部分是在丹麥,民族樂器部分是在中國。相應的,這張專輯的製作人和錄音師來自丹麥,作曲家來自布拉格,民樂部分由中國方面的作曲家來完成。
4 專輯發表後,各方的反應如何?
趙聰:我認識一位元中央學院的系主任,他聽過專輯後說非常好,形式不是重要的,內容很好。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
流行音樂圈大家都非常喜歡。外國人都會買來收藏,他們認為這是地道的中國的東西。樂評人也都給了很高的評價,有位格萊美的評委說這是他近些年裏聽過的非常特殊的一張唱片,他非常喜歡。另外英國衛報的記者來中國做調查報告,他接觸了很多老的音樂家和一些流行的音樂人,回去他寫了篇文章說,一些新民樂穿著比基尼把民樂給糟蹋了,但趙聰十分鐘的演奏給了我完全不同的感覺。
5 據說這張唱片的成本非常之高?
趙聰:是的,我們花了100多萬,耗費了3年的時間。在民樂裏它算是奢侈品了,為什麼這麼細緻、不計成本、不惜代價地把它推到世界上,就是想為中國民樂做一點貢獻。
6 你個人最喜歡的作品?
趙聰: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哪個都捨不得,專輯裏演出最多的《新編十年埋伏》,比較流行。這首曲子的首演是在韓國首爾,一個露天3萬人的音樂節,日韓中各派一名民族音樂的演奏家,我代表中國去的,彈了這首當時非常轟動,給了我很多信心。
《東方麗人》裏有很多電子、BASS即興、爵士鋼琴的成分,是老外最熟悉的音樂形式。鋼琴部分我們最初選了一個丹麥音樂學院的教授,後來覺得他彈得太學術了,又找到一個中國的鋼琴家,但製作人漢斯覺得彈出來的是中國人認為得爵士,直到最後我們才選中一個歐洲的爵士鋼琴家,找到了想要的感覺。
《春江花月夜》是最古典的一首,所以MIDI的部分用得很少,老外覺得這是最中國的一首。
《放馬山歌》是一個爵士鋼琴和琵琶的融合,炫技的部分比較多。
《月舞》是這張專輯的副標題,漢斯說這張專輯讓老外覺得很神秘,月亮上跳舞的情景也非常神秘,裏面有二胡和布拉格的交響。
其他歌曲裏還包含了雲南、蒙古、新等地民族特色的音樂元素。基本上把中國民樂典型代表的各個地區的音都採用了,這樣可以讓人們更加瞭解中國的民族音樂。
7 封面看上去很時尚,為什麼採用了這個封面?
趙聰:封面我們也費了很大精力,因為人看專輯先看這個封面,所以你的畫面一定要完全表達你的音樂,很多時候看到封面很多資訊就傳達給人家了。琵琶最早在飛天裏出現,我們想把飛天的內容加進去,試了很多版本,但怎麼看都過於古典。而且我手裏的琵琶拍出照片來也太大了。
當時正好廣西一個千年工藝的琵琶廠送了我一把琵琶,大小非常合適,質地看起來非常古樸,我們就用了這個。你看封面會發現,裙子是露出來腿的,很時尚的感覺,有舞蹈動感的感覺,後面是一個唐卡的東西。如果是純古典、民族的音樂,封面上是不會露腿的。
8 接下來有什麼打算呢?
趙聰:接下來的打算,除了正常工作以外,其他的主要都是這張專輯的音樂會,大概從下半年開始,國內國外都有。聯合國世界銀行已經邀請我了,明天還會有美國巡演,還有德國,都非常關注我,演出時我希望能在現場全方位的向大家介紹中國的文化,會加一些多媒體和視頻的部分。
小葉兄不妨買張聽聽如何?我在這裏介紹的唱片應該在中國音像商務網·臺灣上都可以買到:)
http://www.cnave.com.tw/productdetail.php?pid=144642
看起來真的大有來頭.....弄張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