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p???? 還是usb?????
usp???? 還是usb?????
小葉好眼力,是一個 USB B type 輸入母座長在新版的 Scarlatti Clock 上,也把原來的第七與第八個BNC的時脈輸出,改成各一個BNC 與 RCA S/PDIF 輸出,速度可跑到 PCM 24/192 或 DSD Over PCM 24/176.4 (包住 One Bit 2.8224MHz 的 DSD 格式音檔),原來舊的 dCS Scarlatti Clock 的簡稱叫 SCK,此新款叫 SCP。
好複雜喔,為什麼USB會在Clock上...............................
這樣設計是有道理的,以前數位訊源大多用轉盤唱 CD, SACD,時脈只要 44.1KHz 就行了,因為 SACD 也是 44.1K
的 64 倍頻,所以時脈"一檔到底"沒問題。現在用電腦播音檔越來越多了,檔案格式又有 44.1KHz 與 48KHz 的倍頻,餵給每一部機器的時脈是 44.1 還是 48 是要對應每一音檔的取樣率,才會有精確的數位、類比信號轉換。想到以前 48K 倍頻的音檔還是用 44.1K 的時脈這作法並不理想。
所以 dCS 乾脆重新考量這問題,用兩個方法來解決:
1. 時鐘同時餵 44.1K 與 48K 時脈給機器, Upsampler 和 DAC 再以當下訊源取樣率來決定使用那一組時脈頻率,Vivaldi 就是這設計理念。
2. Scarlatti 系列是把電腦音檔的 USB 輸入,直接做在時鐘上,先感知音檔的取樣率,再送出正確的時脈,同時配合 USB 轉換成 S/PDIF 規格的串流輸出,用意明顯!dCS有野心!他們也可單獨賣鐘給所有可以接外來時脈的 PCM/DoP DAC。
所以這台clock已有USB DAC功能了.........................
*22
對,是D/D...............................................
自從 dCS 發表了新旗艦 Vivaldi 四件式的數位訊源播放系統,亮麗的外觀設計無人能比,功能更是非常厲害,CD 可昇頻到 PCM 格式的 DXD 24Bit / 384KHz 等級,電腦播放當然也可唱 DXD 音檔,還可以支援電腦用 DSD over PCM (DoP) 的業界開放標準協定,播放用來製作 SACD 的 DSD 2.8224MHz 原生檔,這是近兩年來火紅的話題,DSD 雖然還是 0 與 1 的數位信號,它的編碼與解碼方式非常 "類比",常被提到可能是未來世代高階網路下載音檔播放的明日之星!辜且不談每個人對於聲音的品味的不同,LP 有著無法取代的味道,數位音樂收錄與播放規格這樣的躍進,讓音樂的重播藝術有非常大的進步可能!十年前我只用中型片幅底片相機,那時我不認為數位相機的發展可能性可以超越類比底片,沒想到,我不再常態性的帶底片機出門攝影也有兩年了。
Vivaldi 雖然優秀,它的售價應該只有小於百分之ㄧ的音響愛好者能進場,dCS 對於現役中的原旗艦 Scarlatti 何時有完整的升級計畫就是我的救贖了。幾個星期前從傑富 David 處取得了 Transport 和 DAC 的升級軟體,啓動了兩件事:
1. 轉盤的 SACD 播放可使用 Dual AES (兩條數位平衡線)直入 DAC,不再只有使用 IEEE1394 界面與線材來傳 SACD 信號
2. CD 也可直接在轉盤內昇頻到 DSD 格式直入 DAC
Dual AES 與 1394 聲音表現旗鼓相當!
我更期待的事,就是 Scarlatti 如何在電腦播放的情境下超越 PCM 24/96 的速限?還有如何播放 DoP?之前就用 eMail 請教原廠的 Mr. Martin Reynolds,在此討論串稍早就已經提過。
8月15日,音響展第一天在傑富的展房見到了 dCS 的 Martin,急著請教他 Scarlatti 新的發展,他說音響展後就有了!這幾天也在網路上爬文,看看國際上有無新消息,不但沒有,甚至 dCS 還暫停了他們的官網。
附件 23011
我運氣好,週末拿到了兩樣東西:
1. 台灣第ㄧ台新版 Scarlatti Clock
2. Martin 留給傑富 David 唯ㄧ的ㄧ張 Upsampler 升級軟體光碟片,什麼文件說明都沒有,不知升級的功能是什麼?
漏夜完成了安裝,我的接法是:Apple Mac Mini --USB Cable--> Clock --BNC Cable--> Upsampler --Dual AES Cable--> DAC,終於 DoP 功能在 Scarlatti 開聲了,第ㄧ分鐘的印象就非常深刻,好清楚的音像、音場、好多的細節... 會不會是勝過了轉盤?!
Pure Music 播放軟體的畫面,小字呈現 dCS Scarlatti SCP Audio Out 64Fs Native DSD Playback Playing from Memory DSP Options Disabled
附件 23007
Clock 上顯示了 USB 界面符號這是從來沒看過的,Auto 是指音檔的取樣率會讓時脈自動切換成 44.1K 或 48K,176.4 是 DoP 假 PCM 傳 DSD 格式的取樣率,SYNC 代表有同步到 Reference In 的外接銣時鐘
附件 23008
Upsampler 上出現了也是從來沒看過的 DSD -> DSD 的字樣,這就是升級軟體的功能,送入的 DoP 業界開放協定特殊編碼的 PCM 176.4 已經被解封包成為 DSD!
附件 23009
DAC 秀了 Dual AES DSD,成功!
附件 23010
因為實在太興奮,想在沒有官方消息的第ㄧ時間把這結果讓發燒友們知道。務實的說,好聽!好聽!好聽!但是要從電腦播放出 DSD 是要做很多的研究,再過五關斬六將去執行ㄧ些技術性的動作,以後有機會再向大家慢慢分享細節。
二手的Scarlatti會變搶手哦.....
Eton兄,dop(on BNC/RCA)經由Scarlatti Clock MKII出來後,不能直接接DA嗎?還要經過Upsampler?
可以,沒有 Upsampler 的用家也被照顧到了,想過 Upsampler 還有定位嗎?44.1, 48, 96K 的電腦音檔播放還是升頻到 24/176.4, 24/192 或 DSD 會比較細膩好聲的哦。
sp007兄反應很快,dCS 佛心來的,用變形金剛法,舊款的 Scarlatti Clock 只要買硬體升級套件配合 Clock Ver. 2.00, Transport Ver. 1.11, Upsampler Ver 1.20, DAC Ver. 1.30 升級軟體,舊 Scarlatti 四件式數位訊源,又是一條活龍,再入列成現役新世代二哥了。我聽到 Clock 硬體升級套件的價格,以 dCS 的產品售價真的很公道,好像是象徵式的收個材料錢。
另外,已經退役的 dCS 老專業機 902 DAC,家用機 Elgar, Elgar Plus DAC,這些 dCS 耐操用不壞的老傢伙們,在這波 DSD 數位電腦播放,都可以在二手市場再復活頂到浪潮上,有售價進入門檻的 dCS,好似有 "協力廠商" 在促成二手市場的活絡!一家叫 exD Audio 公司,受注手工生產:
USB to BNC/Dual AES Converter, 配上 DAC 也可唱到 24/192, DoP!
此機的輸出界面可以包括:
BNC X 1 or RCA X 1:S/PDIF PCM / DoP 輸出可直入任何品牌可解 PCM/DoP DAC
BNC X 2 : SDIF-2 可 DSD 直入 902, Elgar, Elgar Plus 或任何品牌型號有 SDIF-2 輸入的 DAC
AES X 2:SDIF-3 可 DSD/PCM 直入 902, Elgar, Elgar Plus 或任何品牌型號有 Dual AES 輸入的 DAC
Convert 有內置雙時鐘 44.1K 和 48K,給沒有獨立 Clock 的用家,如想要更低的 Jitter 有也有 BNC X 2 輸入,可同時接 44.1K 和 48K 外接時脈 (dCS 992 Clock 也有了新生命,它可以同時輸出不同時脈頻率),可隨 USB 音檔取樣率轉變自動轉換正確的時脈!因為 John925兄給力,我也弄到ㄧ台 (這台沒有 Dual AES SDIF-3 界面) 還沒開始研究,有心得再分享。
下圖是它的局部特寫
附件 23012
我也在比較播放軟體昇頻 與 昇頻器硬體昇頻的效果,沒買 Upsampler 的用戶要省$可 "軟昇頻" 直入 DAC,買了 Upsampler 的用家也別難過,架構上"硬昇頻“就能讓電腦能少做ㄧ件事,就純淨一點,例如: Mac PCM/DSD 皆可播的 Pure Music 軟體可以關掉 DSP 也就是沒能音量控制,不軟昇頻,不做等化,不加插件 (Plug-in),聲音就會乾淨些,又發現了 Less is More 模式就是把 iTunes 軟體與 Pure Music 脫鉤,只用 iTunes 的資料庫讓 iTunes 不需要配合工作,聲音再上一級!此點是 CAS 用家要留意的。數位訊源硬體投資與讓電腦做到哪些事這平衡點,是因人而異的,豐儉由人。
John925兄問及 “DoP 和 DSD Native 的比較”,這問題需要釐清問題是什麼?好讓進入電腦播放 DSD 原生檔的朋友們瞭解,以現今的個人電腦 Microsoft Windows 或 Apple OS X 操作系統皆然,最通用的音訊輸出可與數類轉換器 (D to A Converter) 連接的界面就是 USB 了,不幸,USB 只支援 PCM 音檔規格傳輸,而且是左右聲道以封包的方式走同一條 USB Cable 傳入 DAC 的,如果有 DSD 音檔要從電腦播放,DoP 就是現階段的解決方案了,顧名思義,DSD 是跑在 PCM 上的,或是說 DSD 音檔是被打包在 PCM 封包裡才騙過操作系統傳到 DAC 的,解封包再兜回成 DSD 格式是在 DAC 裡執行,一旦還原為 DSD 格式就可以用 SDIF-2 (BNC 界面) 或 SDIF-3 (AES 界面) 來傳輸,在 dCS 分別是 SDIF-2 和 Dual AES 這兩種界面,在 Upsampler (output) 和 DAC (input) 都有而且可以可相連,所以有 Scarlatti Upsampler 的用家是在 Upsampler 裡把 DoP convert 成 DSD 格式,在直接解碼轉換回類比音樂信號。或是 DoP 傳輸後,轉成 DSD 可再透過 SDIF-2 或 SDIF-3 (Dual AES) 界面送到 DAC 解碼轉類比的,升版後的 Scarlatti Upsampler 其實不只有原來的昇頻功能,也有 DoP 解封包還原 DSD 格式的功能,如果沒有 Upsampler,Scarlatti DAC 也有 DoP 解封包的能力,ㄧ樣可唱 DSD,如沒有 Upsampler 就要依賴電腦播放軟體來做昇頻的工作,聲頻這件事是用數位運算去插補信號,讓波形(聲音)比較滑順細膩 (與原來錄音現場原音波形不見得更接近),我在樓上已講過優劣勢在哪,這是$與電腦播放純淨度取捨的問題。
其實 exD 的 USB (PCM) to BNC/Dual AES (DSD) Converter 也走的是 DoP 1.0 的開放協定,所以 John兄要問的是電腦播放 DSD Native (原生檔) exD Converter 比 dCS Upsampler 的 DoP convertion 功能誰贏?有 Upsampler 與直入 DAC 聽 DSD 誰贏?前一個問題我還沒答案,因為還沒比試,第二個問題我沒聽出 DSD 播放有輸贏,但是沒了 Upsampler 就是缺了硬體昇頻的優勢就是了。
t is important info for those wishing to play DSD files on the Scarlatti DAC, and also those who own Scarlatti stack and wanted to upgrade to the Vivaldi DAC without changing the transport.
The new features are:
1. The AES, RCA and BNC interfaces have been updated to accept DSD data in DoP format.
2. The Dual AES interface will accept PCM data at 352.8 & 384kHz, DSD in DoP format and dCS encrypted DSD (from a Vivaldi transport or Scarlatti transport with software update v1.11 or later).
國外談到的Scarlatti DAC新功能,Dual AES到352.8 & 384kHz....@@
謝謝 John925, jlee, JPL 三位仁兄的給力分享!
在國外網站找到有 DSD over PCM 能力的 DAC 已經好長一大串!(到 2013 年 4 月,現在更多)
http://www.positive-feedback.com/Issue66/dsd_dacs.htm
顯然這 DoP 開放標準的號召力是很夠力的。
可用 USB 傳輸 Native DSD 的 DAC,很用力找,有人分享可行的是:
1. Playback Design MPS-5 (JRiver Wiki 只提到這一台, Playback 官網沒讀出詳細規格)
2. Mytek Stereo 192-DSD (也可用 1394 FireWire)
3. Merging Horus + Ravenna (用 Ethernet Cable)
比較共通的 Native DSD 播放軟體就是 JRiver Media Center 18 Microsoft Windows 版,配 ASIO 2.2了。
顯然果粉 CAS 發燒友,現階段只能用 DoP (PCM 24/176.4) 來傳 DSD 音檔,Mac 的播放軟體可支援 DoP 主要就是 Pure Music 和 Audirvana Plus 兩款,好處是什麼驅動程式都不用。
Native DSD 比較 DoP 在同一台 DAC 上的聲音表現有哪位大大有聽感經驗分享嗎?
Eton 兄
J River一向和PD關係密切,尤其DSD軟體的測試應該就是用PD的機器
PD網站推薦搭配軟體 PC自然是J River,Mac是PureMusic
在下使用PD MPD-3 DAC搭J River,確定Native DSD和DoP皆可,
不過DoP只有第一次安裝完測試點燈與否,就沒選用了
等有空兩者作個比較,看看在下拙耳能否分辨出孰優劣。
PD網站上有篇老闆Andreas Koch發表的文章,還蠻詳細的,有興趣您可讀讀看。
USB Link for DSD Audio via PCM Frames
http://www.playbackdesigns.com/2012/...audio-via-pcm/
mac 應該還無法native dsd…………
腰酸背痛換來的疊疊樂,那尖錐是朝下的,看到朝上是石板的反射。
附件 23013
好奇心作祟,剛剛馬上試聽了幾首作比較,
乍聽都不錯,不過終究還是native DSD勝出,
贏在密度及寬鬆感,人聲及主奏樂器較活生有型體,
DoP相形比較平面,缺了高級DAC應有的感動。
不過我記得上回Kent Poon有提到PD是1bit DAC,
讀1bit DSD檔,本來就應該最直接而且effortless,
用DoP反而有多此一舉的感覺。
"DSD檔案加入Library有問題",其他類型檔案沒問題嗎?
在Windows版,Open file以後,一首或整張多首,
全部High light後按右鍵,最底下應該有個Import Into Library,點選即可。
如果按右鍵後Import Into Library沒有出現在最底下,
表示您先前已經加入 Library 過了,按螢幕左邊Audio,全部都在那,找找看,
有時點選Import Into Library之前,file忘了點選"Genre"音樂類型或者選到別的類型,
只要找到後刪除後重新Open file,High light後按右鍵,Import Into Library應該會出現。
希望對您有幫助,否則建議上JRiver官網Forum搜尋或提問,
http://yabb.jriver.com/interact/index.php?board=31.0
Mac版可能太晚起步,看起來問題的確還很多,可能還得等幾個修正版本才會趨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