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Richard 兄分享,
很少用 DVD 聽音樂不太清楚,
不過 hi-end cd 的強項應在:
1.穩定的機械結構,
2.良好的類比放大及輸出,
3.高價位的設計.
一般級數的 DVD, 可能很難打敗 hi-end cd .
當然,高價的 DVD plater , 可能就不同了.
這和 SACD 一樣的道理.
可列印查看
何兄真有興趣,也只能在二手市場找了.由於LD片已經停產.機器自然也已停產.以LD機來播CD片,其實是殺雞用牛刀.又大又重的LD片,轉速可高達一千七百轉,不是輕薄短小,轉速慢了許多[最高500轉]的CD片能相比.必需使用高扭力馬達,及大軸心.整體承盤結構,自然是超重量級.避振系統也不在話下.所用的伺服系統,也更為精確.這些都是好聲的來源.光是高情報量,也無法保證好聲.更重要的是:各個樂句的音樂表情要具美感.這牽涉到極其細微的輕重徐緩與起承轉合間的變化.少了這些要素,音響或許清徹無比,定位精準,震撼十足,卻是呆板木訥,毫無生氣.重播熱門流行音樂,無法展現接近現場的熱烈氣氛,鄉村音樂沒有鄉土味,古典音樂也沒古典的感覺.音響調整的方向,最後還是由每個人對音樂本身的體會,與對聲音研判的能力來決定.
你的TT2怎麼兩側是金屬?我的是壓克力,聲音有差別嗎?
您的系統/空間夠敏感嗎?
微小的改變聽得出來嗎?
系統/空間要夠敏感,
簡單的說就是要誤差夠小.
當總體的誤差太大時,
修改其中一個小誤差,改變很難被察覺.
反而有時候不修改,要比修改好聽.
此乃負負得小正.:D
加上這個圓板,
上下也是用 BDR 墊片和角椎固定起來.
transrotor 放在BDR 墊片上,可一動也不動呢..
聲音如何呢?
最近在弄空間,改天再上來報告..(blush)|-)|(|-
搞不好他是故意說環境不好下他也有辦法好聲
我很認同一句話~那些日本仙輩級人物~"到一定年紀之後或許耳朵已不太靈光!但他們有的可能已經到不用聽~~用看的就知道一二..........":O:O
單一變數的 a,b test,要十分小心.
在黑膠調整,
單一參數的變化,往往得搭配其他參數作微調才客觀.
在空間調整更是如此,
空間加入一吸音材,可能得移另除一不同材質,不同地方的吸音材.
是要花些時間嘗試的.
diana krall 的聲音很迷人,
她的唱片錄音非常棒.
這張Quiet night,會令人心情放鬆.
何時聽都十分合適,深夜聆聽更是醉人.
不應錯過.
http://img19.imageshack.us/img19/6142/51mkpwnsl.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