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的態度真讓小弟折服
明明已經是超弩級的器材了,但是還保持著著開放的態度來面對各種音樂的重播,就像技巧卓然的音樂家在音樂面前所展露出來的謙卑與恭敬。
衷心期盼將軍大更進一步的比試
可列印查看
有空來參觀我的收藏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3c/daily001080.jpg
%304f++
Eton 大大,
謝謝回覆,論CAS經驗,我只是後學而已,Eton大大才是領頭羊。 在我的safari bookmark 裡面第一個華文CAS site 就是大大的『雲中來的音樂」拜讀文章,獲益良多。
大大提到的幾個軟件我也玩過一會兒。
Jriver MC19 在MAC 的平台上的確相對易用。
Amarra 尚不能支援DSD 原生播放,與時代脫節。
Pure Music 的Bug 太多了,而且介面非常奇怪。
AudioGate 免費軟件,走的是Studio 路線,聲音有點前衝,有on your face 的感覺。
Audirivana 是相對地各方面平均的軟件,1.4.6 以前聲音比較Digital,現在改善了很多。
.
詳細的報告,還有待Eton大大的深入探討。
.
在CAS上另一個玩法是NAS streaming ,將軍大大之前用過的CH Precision 會在 即將來臨的 2013 RMAF show 上面正式展示首個軟硬件支 援native DSD streaming 。如果介面做得好,應該比MAC, Windows, 更加易用,聲音也應有一定水平。這個讓人有點期望。
k500a 兄果然如我所料,是起步很早的 CAS 發燒友,我在試用中的的播放軟體都有體驗了!也謝謝分享聽感與使用簡要心得。
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的使用對一般不玩電腦的發燒友又是一大門檻,我在 My Hiend 最近一集電子雜誌,
寫了德國 Certon Integrita NAS 的評論是為發燒友設計的,CAS 用家音檔越來越多,NAS 大容量這一定是個趨勢,但 NAS 又涉入了家裡區域網路的“音響需求“,
對追求極致的發燒友是要去講究,音響級的: 網路線,Router ,供電,噪訊管理等技術問題,我還沒開始這方面的深入涉獵,因為電腦內置的 SSD 1T X 2 還夠,
但 NAS 是早晚的事,您有心得歡迎分享。
將軍前輩真是走在時代尖端
精益求精的態度令人佩服
以電腦播放及數位流這幾年真是百花齊放
P900是以優化及特製化的播放
來完善CAT或CAS
優化是完全去除震動源於機殼外
加上降低電腦內的電氣活動以減少電源干擾
這首先是從BIOS內降低電腦的工作頻率及電壓
最主要是從OS內將無關於播放的所有程式完全移除
並且將播放設成唯一且首要的工作
而當我們下達播放指令時
P900是將須要播放的資料
先複製到RAM並且利用類似DEFRAG指令
將這些資料在RAM中排整齊
再由RAM去播放
另外P900將DRIVER層的指令改造
讓所有跟播放有關的硬體去使用音效卡的CLOCK
而其他與播放無關的CLOCK去使用電腦的CLOCK
我們認為
目前最好的傳輸是AES/EBU
最爛的是USB
所以我們選擇使用音效卡轉成AES/EBU輸出
同時使用音效卡可以讓我們在OS內控制它
外接式的無法控制
當然USB目前有許多方式也可以改善
將軍前輩如果願意
我們可以全套搬到府上讓前輩品嚐
或者是前輩願意移駕到小弟寒舍指導
最近
我一直專心在CAT上
很久沒聽黑膠
上週聽了一下黑膠嚇一跳
怎麼黑膠變那麼爛
趕緊調整一下
這次我將增益及阻抗再作一些更動
馬上黑膠就遠遠將CAT拋在好幾個車位後
原來CAT進步竟然也刺激我的黑膠進步
目前我們的機殼即將完工
應該比較有外貿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