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耶....每每出國時...就會在腦海裡"重播"聽熟的音樂.:)8)
可列印查看
本來還在疑惑,某些完全推翻個人長年對音響認知的言論,版上的高手們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難道我以前所學所知真的都是錯的?(sweat)(sweat)(sweat)
原來是自己爬文不夠用功。感謝將軍、何大、及其他高手在這裡的解惑。:D:D:D
大賣場有賣一種黏在傢俱腳的羊毛墊
是裁剪好的,有各種尺寸和厚度也可以試試黏在墊材下
不知道台灣有沒有賣。
http://www.amazon.com/Moving-Men-8-P.../dp/B0000645RF
在木板或平滑的瓷磚地板蠻好用的。
clearaudio 正切唱臂現在可分 tt2,tt3.
tt2 要比 dynavector 507 m2 貴一點.
差異在正切,
正切唱臂和支點唱臂有什麼差別?
就是正確,
正確在聲音上的表現就是低音染而多細節.
會有更好的深度音場和兩側舞台細節.
在發燒錄音上,差異更大.能挖出更多感情.
dynavector 507 m2 不難 setup,
在九吋臂裏,和 graham phantom 一樣,均是首選.
dynavector 507 m2 可調水平effective mass,很有趣.
我喜歡用有潛力來形容好玩具.
有潛力是什麽?
就是在您的系統,可輕易調出好聲音.
有的唱臂只能調出60,70分,它可輕易調出 70,80 分,
所以兩者都是很好的選擇.
二手的 Graham phantom ,如果價格不錯,也是很好的選擇.
感謝兩位大大分享心得(bow)
選擇唱臂要考慮什麼嗎?
1.設計理念:單點或非單點.臂長.阻尼?
2.合用嗎? 結構會太大嗎? 轉盤的特性,如軟盤就不適用太重的轉盤.
3.好調整嗎? 設定容易跑掉嗎?
4.適合您的唱頭嗎?
系統進入敏感期,微調方向為何?
1.要判斷系統有那些問題?
2.還要知道要調那裏?
3.再來是要知道用什麼調? 如何調?
4.調完之後,可能還要判斷是否有改善?
5.改善不大,這個調整要不要留下 ?
6.留下此次調整,何時或要不要拿掉之前的調整措施...?|(|-:^)|-)|-)
調音的確花時間的,
您要更專注的聽,再試過許多軟體.
會影響聽音樂嗎?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先來思考如何聽音樂 好了?
1.專心聽,
2.一面作事,一面聽,
3.背景音樂.
三者有不同嗎?:o:D8)
音響調整,主要是喇叭擺位,其它更重要的空間處理及電源,則已事先完工,稍事加減即可.乾淨及充沛的電源,是好聲的基礎,加上良好的空間,就無需在線材或墊板上大費周章.夠水準的線材與天價級線材相比,根本相差無幾.如果在喇叭系統上的解析能力不理想,換上越高價線材,就能聽出明顯差距.
這幾年跑了這麼多玩家的系統,
發覺大訊息量仍是好聽的關鍵.
不過大訊息量仍是來自好器材,
要有相當的財力支援,
可見規格仍是十分重要的.
這和攝影其實也是相同的道理.
沒有好鏡頭,就難有好作品.:)
老鷹合唱團那張1994年的DVD--hell freezes over,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片子.如果拿來比較其中的二聲道與cd版的二聲道,會發現cd版實在粗糙不堪,多細節都無法呈現.同樣的例子也發生在許多現場錄製的演唱或演奏會DVD身上,如果也發行cd,效果都是大打折扣.這就是軟體規格的差異.許多燒友沒有做過比較,就認為所謂hi-end cd唱盤一定勝過DVD,實在是相當愚蠢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