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頻域的聲能不是救回,是經由空間反射的聲能增益.(其中含有時相關係)
這是一個無甚大意義的問題,除非是想賣東西者,故易去區分它什麼主被動,什麼高下.
對於有習於聲學相關專業的設計者、工程師而言,聲學問題解決是需要經由一定的手段及工具進行的.
這些手段及工具各有其優劣與專性,所能解決的問題面各有其特性差.
因此不管是聲空間的整治到DSP(DRC)、EQ...等的微調,都是聲學設計者、工程師的全系列手段及工具.
這是一系列的處理,有的是根莖與枝末之別.
其開展之序請見
http://tw.myblog.yahoo.com/jw!Cg_XOX...=766&l=a&fid=5
無碼、有碼都好,兩個都有恰恰好,只有一個不嫌少,呵呵 :D
Eton兄
小弟不知您所謂的聲音是言何?
聲音的本質就是振動,其可為頻率的函數表示,可為時間的函數表示,可為空間源的座標函數表示...等.
那張圖以頻率與聲壓級進行表示.
若兄指的聲音是那種許多音響愛好者言的那種主觀感受,非常抱歉,那是神人之為,小弟所習無能此為.
若網上有許多這樣的神人,小弟手中有不少測量DATA,可請如此神人來看圖說那種主觀感受.
測量下的DATA就猶如人的三維、身高、體重、GTP、GOP、血壓、骨質密度、TC、TG、紅血球數、白血球數...等DATA.當一位醫師僅給它這些DATA要去他評論人的外表給他觀感受上的美醜,有可能嗎?若有可能,那他就是神人.若哪個醫師真有此神能,可請健檢單位提供100名~500名的DATA,讓醫師評判美醜看看.看能準多少?
小弟對於那張圖要闡述的是,那張圖就猶如白血球數,但是要去評估暫態得由TG的DATA去評估判斷,因此無法以白血球數就去論TG.
器材;空間處理 如同相機好壞跟格式(JPEG或RAW)
EQ好比修圖軟件
照片等同聲音
有台好相機,照完修一修,讓照片看起來更自然順眼真實(其中幾個目的),沒什麼錯的,也有人修圖是抽象說故事的。
相機好壞的差異大家也知道,懂得在拍當下怎麼做最好的設定也很重要,拿JPEG跟RAW修的差別也不多說了,本來調整色彩光影參數,也不能太過離譜,不然嚴重傷害畫質本身。
用好器材、搭配得當、空間盡可能做到完善後,再拿EQ做最後的微調。
空間在處理的時候本來也就聽感跟測量數據要一直持續的互相印證的,不好偏薄某一論點,當然到最後,再怎麼辯論,還是耳朵在收貨的。
跟修圖一般,有些人好亮一點、有些人好色彩強烈偏紅,主要喜好外,每個人眼睛本來就有色差的,跟耳朵一樣,音響是服務自己耳朵的,注定適合你未必適合他人。
認真找出自己喜歡的聲音,盡自己努力專注玩出自己聲音,知道自己喜愛的聲音,這個態度就是hi end,音響不是一套符合大家就好的東西,怎麼玩出自己莫名其妙的一條路,這才是樂趣所在,胡搞也許也是某人轉移專注力的方式,燒友要研究的是人,交流才是大馬路啊。
小弟我很受不了空間處理弄到房子醜醜的,在能容忍的情況下盡量擺放 ‘適當’ 的空間處理套件,EQ或軟體再來做最後一步的修正,才是王道啊!
很多興趣雖說是不同領域,但是道理還是能互相輝映的,端看自己能不能把它們連起來,大多興趣的內容包括不外乎器材、周邊跟技術,道理都差不多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1KHz到3KHz之間,兩條曲線略有不同。這段是人耳相當敏感的頻段,這會不會也影響到您的聽感呢?
的確聽感是我要的改變,量測就是如此囉。
使用 CAS 的朋友們。
我後知後覺,2013年1月的 CES 就發表了 US$600. 2.5吋 1TB 固態硬碟
等了四年,公司的工程師告訴我,可以直接在 pchome 買到了,台幣兩萬ㄧ顆。
技術意含是可以把電腦裡的最大機械震動源,耗電元件 - 硬碟,徹底拿掉!
而且存取快、省電、容量又大。現役中的 Mac Mini Server 2009 年末版,外接儀器級直流供應,RAM 加到 8GB,播放軟體隨時在進步,再換兩顆 1T SSD 進去,
容量 2TB 扣掉系統使用空間,約可 Rip 3,000. 張無壓縮 CD,或是 600張 PCM 24/192 或 700張 DSD 2.8M 錄音室母帶檔!真是令人心動!
這又是什麼聽感意含?
Hi-end DAC 可直播 DSD 檔 (dCS Vivaldi),那是什麼夢想境界?
素質可能比唱 SACD 還要高...
附件 22157
附件 22158
Eton兄準備迎娶哪台DSD DAC哩?(wasntme)
讓達文西來為Eton兄解答吧!
R2R的DAC解PCM, Delta-Sigma解DSD。這是我目前看到分開處理DSD和PCM的,真是非常極致的做法
http://www.lightharmonic.com/
這又是什麼聽感意含?
Hi-end DAC 可直播 DSD 檔 (dCS Vivaldi),那是什麼夢想境界?
素質可能比唱 SACD 還要高...
dCS Vivaldi DAC 規格有 DSD over PCM (DoP) 用 USB port,還有:
1x SDIF-2 interface on 2x BNC connectors, will accept up to 24 bit PCM at 32, 44.1, 48, 88.2 & 96kS/s or SDIF-2 DSD (auto-selected).
太強了!
剛搶到ㄧ顆世界上第ㄧ款 1TB 固態硬碟,標示 960GB,其實有 1024GB,預留下來的空間,用來自動置換有損壞的單元,聰明!
台灣四月中旬上市,搶光光,代理商:貨全部出完了,現在的訂單工廠講不出交貨期。
想找貨要趕快!還有一顆正從南部調貨,期待中。
附件 22160
兩年前進了 Antelope 10M 銣時鐘時,也進了 Locus Design 的 Core v2 digital 75 Ohm BNC to BNC cable,連接 dCS Master Clock,驚為天人!鐘要穩與準,用不同的線同步時脈真的聽感也是落差很大,Locus 好鮮銳、有凝聚的音像與細節表現!非常惋惜,要買第二條,Locus Design 的主持人 Mr. Lee Weiland 辭世,手上的這條成為唯一的寶貝線,此後沒有認何ㄧ條 75 Ohm BNC cable 能超越 Locus。
最近無意間發現了 Viard Audio Design 線材的廣告,其中一款 75 Ohm BNC 線材叫 Silver HD Master Sync Clock Link,這法國廠真了不起的專門啊!只給時脈信號傳輸使用?!
聽過,再加量測過後,Viard 真是兩年來我遍尋不著的好線,能與 Locus 在傳遞時脈訊號平起平坐!我決定留下了,現再還在等 Viard 第二條從香港寄來 (dCS 用家就是要ㄧ大堆線)。
看看 Viard 的 75 Ohm BNC 頭,沒見過的構造,一看就知道不是用 50 Ohm 充數給你,航太鋁車出來的調音套筒很精密,一看就喜歡:
附件 22161
沒有線材廠家是這樣公佈用料與測試數據的,超級誠實:
附件 22162
用示波器看兩條線的 44.1KHz 時脈方波 (5 micro second, 20萬分之一秒ㄧ格),好正!
附件 22163
當示波器在時間軸上局部放大 500 倍來看方波的上升緣的部位(10 nano second, 1億分之ㄧ秒ㄧ格),開始有些扭曲,兩條線不太一樣了,還是都很規矩:
附件 22164
時脈傳輸只傳固定頻率,這一條線最專門,可能也是市場上唯ㄧ的一條。好聲!
謝謝Eton的分享,我真在考慮要賣日本Acrolink 7N2070iii的時鐘線。
是否能給小弟一些寶貴的意見?
謝謝 eddylws 兄的分享,Acrolink 7N2070iii 我沒 Google 到,Acrolink 官網裡也沒找到 7N2070iii 芳蹤,找到的是 Acrolink 7ND5070III 叫 Digital Cable 沒用 Master Clock / Work Clock / Reference Clock 等字眼定位他,Esoteric 的官網裡找到一條 Reference 級的 7N-DA6100 有帶 BNC 頭給 Word Clock 使用,Acrolink 代工的產品,可惜我沒聽過。日本人一向愛用國貨,如果東京最 Hi-end 的音響店 Dynamic 5555 推薦 Viard 搭配 dCS,dCS 用戶也把 Viard 當作參考級標配使用。我相信日本發燒友是有定評的...
http://www.squarewaveltd.com/main/viard-audio-design/
謝謝您的解說。
真的不好意思都是我的大意7N2070III 是訊號線,您說對7ND5070III 是Digital cable 而它家的官網也沒說明能給時鍾輸出用,因為有朋友在用著效果也很不錯所以也在考慮著。
DA6100這條時鍾線是Arcolink OEM 給Esoteric,我所知道Esoteric DA6100是和Esoteric的時鍾機一起售的,而Arcolink也沒有售這一條DA6100的時鍾線。
看了您的報導后就對Viard產生了興趣,因為小弟也是用DCS。
以下有些疑問想請教一下各位大大。
數碼線和時鍾線若要用在時鍾輸出這會有很大的差異嗎?
時鍾輸出能否支付110ohms嗎?
如果數碼線有在時鍾輸出會有什麼損害或會失真嗎?
時鐘用綫與數碼訊號綫還是有不同之處。
音響領域使用的時鐘信號絕大多數都是用 75 Ohm BNC接頭的同軸信號綫傳遞,我的 dCS 992 時鐘雖也有 110 Ohm 平衡頭的接口,但我真是沒看過時鐘信號是用 110 Ohm 平衡綫互連的。所以時鐘使用 75Ohm 數碼同軸信號綫應是標準規格,但是接頭款式不同、綫身不同,聲音表現一定也會不同。時鐘專用的數碼綫,特性就是要忠實傳遞固定頻率的時鐘信號,可見上面的示波器畫面。
數碼信號綫接頭、綫身範圍就大了,傳遞頻率範圍(bit rate) 也比時鐘大,可以有 75 Ohm BNC,110 Ohm AES/EBU, 玻璃光纖,塑膠光纖...等,先求規格正確(阻抗不對,聲音要好,難!),再聽聲音比較才是上策。
賈伯斯在天上有知,應該也會高興 - 他生前的蘋果產品,被改裝成音響發燒友的高階音樂檔案儲存與播放裝置!(angel)
特此感謝 Bruce 幫我把 Mac Mini Server 兩顆傳統硬碟換成兩顆 美光 1T 固態硬碟,事前有他的精密規劃模擬,手術慢工細活,才得以成功,五張附圖會說話。
這應該是現今最高技藝 (state of the art) 的 Mac Mini Server!
1. 實驗室級的高速直流供應器18.5V DC 供電
2. 沒有硬碟旋轉機械振動
3. 低排熱
4. 低耗能
5. 低噪訊
6. 高速存取
7. 高密度儲存容量,方型便當盒的體積裝入近 2TB,是原設計的加倍
8. Last but not the least, 已經是親切可接受的價格
聽感是否可更上層樓?資料正在寫回中,完成試聽後馬上分享。
附件 22173
附件 22174
附件 22175
附件 22176
附件 22177
eton兄的mini有點年紀了耶,沒考慮新的i7?
就是這款把最好的基因合在ㄧ起,Mac Mini Server 2009 Late,沒有內置光碟機,多ㄧ顆硬碟空間,是最後一款可外接直流電源的版本,這真的很重要!之後用內置的 Switching Power Supply 心裡總覺得 Noisy。
操作系統也可安裝到最新的 Mountain Lion OS X 10.8.3。CPU 一點都不會嫌慢,Memory 還可加到 8GB,單ㄧ工作只唱音樂游刃有餘,我建議喜歡 Mac 的朋友去網路標,真的好!
剛開聲,真是令人興奮!明顯的細節與動態提升,非常凝聚,空氣中的懸浮微粒都可看到似的。
SSD 真是給力!!! 光是開機就縮短一半以上的時間,Amarra load 整張唱片到 Memory Play 超快。電源供應器上可讀出 18.5V DC的供電,用硬碟時平均是 1.3 ~ 1.5A 電流,現在換了SSD 降到 0.8~0.9A,節能了約 40%,好現像。
原來 CAS 欠缺的是 SSD 這種超快速的 I/O。
這投資太值得了。
Eton兄,新款的mac mini 也可裝外接的線性電源啊!小弟正使用中。
Kriss兄 & Seltel兄:
謝謝分享。
1T SSD 現在只有 Micron 一家有。
您說 Mac Mini Server 2012 嗎? 剛再看了一次規格,是插交流電的。Mac Mini 2009 年末版 之後就沒有 Mac Mini 是插外置的18.5V DC 直流電源供應器了。
現在用的 HP6621A 直流電源供應器不算是個單純的 "線性" 電源了, 您可看一下此連結:
http://www.home.agilent.com/zh-TW/pd...s?cc=TW&lc=cht
是改機的,拿掉內部交換式電源,改成外接線性電源,
例如 http://www.audiocircle.com/index.php...topic=100340.0
機內機外線也都可改用發燒線,試過Siltech太粗不行,Crystal就OK,也可找Telos用黃金線做,應當都會比一般制式MAC MINI 2009還發燒
哈!這是挺侵入性的摩機,不簡單,好猛的用線(clapping)
請問有照片可分享嗎?這供電是幾伏特的直流?
外部線性電源我也是從國外網站爬文開始的
http://www.audiocircle.com/index.php?topic=69863.0
之後又在台灣訂作了兩顆外部線性電源,最後定案在 HP6621A。
Mac Mini 2013 新款有 Thunderbolt 高速介面,您的改法很漂亮,HP6621A 又可繼續使用,
一定跟進,謝謝分享。
seitei 兄可否分享一下照片?謝謝。
Eton兄,
去ifixit網站看看mac mini拆解的照片,其中有PSU的近照。我的是2011版的。是12V.
您可看看最新版的。
http://www.ifixit.com/Teardown/Mac+M...ardown/11262/1
找到了,是12v 7.1A.
其實我改的也沒甚麼特別,應當有不少人有改了
例如版上Sancoba兄(臭酸石頭兄好像也是)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ad.php?2413-我的調音紀錄以及分享(Begin-with-RPG-Flatfussor)/page89
http://my-hiend.com/markho/2013-4-26...(1024x768).jpg
Sancoba兄用KECES線性電源
MAC到線性電源的連接線不知是否就是用Telos黃金線(因有看到Telos黃金環,還是那是上面LP的電源線?)
機內線就不知是否有改了(若連接線用得很發燒,看到機器內的線竟然很遜,大概就會有一股衝動要改了)
我的RAM裝16G (2011版可支援到16G),512G SSD(看到現在1TB出了可能會換),內灌Amarra 2.4(尚未更新2.5版),外接硬碟有開關,聽音樂時關掉
使用2米定價10700美元的PAD 25周年電源線,HRS壓鎮,BDR墊材,FE Master Reference音響架,電源處理也是高規格對待
Sancoba兄用M2Tech三件式的DD Converter
我是用Weiss錄音室專業版的AFI1(可接Wordclock時鐘,獨立電源線,可Dual wire雙線輸出192K給dcs,直接跟老闆Daniel Weiss訂的,並請他測Jitter,OK才請代理商進給我買的)
Firewire線請R大用Siltech G7以最發燒的做法做,R大說太難做以後不做了,目前只有我和OS大有
算是盡量嘗試以發燒的方式對待以探索電腦訊源的可能性
聲音是有相當的水準
不過即使這樣
我覺得整體而言還是比不過之前用的旗艦轉盤如Burmester 969,Goldmund 36+,Esoteric P0s
尤其前兩者的人文味是電腦訊源缺乏的,電腦訊源還是比較mechanistic
調整好的高級LP也比不過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經驗,也還在摸索,還不能就此下結論,僅供參考
國外有全套改的,連內部的供電都增加濾波:
http://www.coreaudiotechnology.com/mac-mini-upgrades/
這段更有趣:
OSXis another source of noise in the Mac Mini system. While optimizations can be done to OSX, there is very little benefit to them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our new IPFs and power supplies. The better solution is to installWindows 8. If you've seen ourKryptos Serversyou will notice the focus on a windows-based system. Simply,Windows just sounds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