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想法不是在看器材有問題
有時候評論者與聆聽者的功力也要用點科學方式去輔證!
可列印查看
這樣的想法不是在看器材有問題
有時候評論者與聆聽者的功力也要用點科學方式去輔證!
有時候高頻變的不刺耳,不見得是飆不上去或不見,有可能剛好相反,是上去的更厲害
不同的聆聽者就會有不同的結論
但此時測試數據就可當參考用了
yes.......劉sir點出重點了........
這就是我一直以來想要表達的其中一點
專業?專業寫文章?
如果要比較,最好是有一套標準可以依循,不然的話,就是各自的測試結果,各自表述,最後只是流於廣告效果而已。就如同一樣是量測頻率響應,有人用pink noise,有人用Sweep,雖然都可以量得,但是因為採用的方式不同就會有在結果上有差異。量SPL,有人抓RMS,有人抓peak,有人抓特定頻段,有人抓特定頻率,這樣的結果也會有差異。
會害怕量測的原因,或許只是長久以來沒有一套標準可以與自己的耳朵相對應吧。
管機測量數字要好看真的很難,尤其是高頻方波(還好我們並不把聽10kHz方波當作一種享樂),我想常看這些測量報告的讀者們應該都已經了解,我也不覺得那算是大毛病。
至於Harbeth的箱體共振,我坦承我第一次聽到Alan Shaw告訴我他的薄箱體理論(其實也不是他的,是BBC的)時覺得這人瘋了,很多年後我才理解那是很有道理的。(blush)
另外一個好例子是Ayre的數位訊源都有「聆聽」與「測量」兩檔可切換,擺明告訴你好聽的那檔不適合拿來測試。
我也很喜歡看測試圖表,但是我總會記得Roksan總裁Touraj Moghaddam告訴我的:唯有問對了問題,你才可能得到對的答案。我們找到了這些測量數據與聽感之間的關係之後,這些數據才會有意義。
distortion 好不好? 真空管機會溫潤悅耳大多來自於偶諧波失真!
Harbeth的箱體共振的確滿不錯的, 不過似乎僅限於弦樂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