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也是! 只要不是全吸收的空間應該都會有反射能量抵消的頻率, 我較傾向兩個可能的方法:
1. 用低頻陷阱吸掉反射波的30Hz能量
2. 加一對超低音喇叭, 調整擺位與頻率的向位 (Phase) 補上30Hz
但是到目前為只, 動機不高, 考慮的是; 音樂在 30Hz 頻率的重要性與付出的代價, 還有可能還帶來其他未知的負作用
兩年前建構新音響室時, 當初只想獨立出一個音響專用的配電箱與專用接地, 請雅士音響幫忙, 用盡猛料。
主配電箱雖然也換新, 是請搭配裝潢的電工施作, 當初卻沒想到, 音響用的電, 還是源自於主電箱!
週末在雅士張總的建議之下, 把主電箱裡的接地線 (Ground), 還有水線 (Neutral) 的配電匯流排換上 雅士 PG-16, 這是純銅鍍銀、再鍍鈀、加超低溫處理過的製品。
附件 20132
設計特點是此配電匯流排是隔離於主配電箱外殼的, 不會讓地線與金屬外殻導通產生電磁波雜訊的天線效應, 這理念完全與音響專用的配電箱一致!
附件 20133
結果如何? 好安靜! 例如: Van Cliburn 彈的 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 1 SACD 第一個音符出現前的空間底噪好清楚! 這是以前沒有那麼明確的。動態增加, 卻不緊張、反而輕鬆, 音像還更明確!相信是兩配電箱之間的水線連接因為 PG-16 導電性更好的緣故。早知如此, 兩年前就上了。只能說有錢難買早知道!
附件 20134
音響電源接地永久化、優化的工程!
如果您的音響系統有“完全供電" 系統,“完全" 所指的是專用的:
電表、電力配線、配電箱、接地、插座、電磁波干擾控制裝置...
"完全"與其他用電分開,再加上您居住的地區巿電供應充沛、穩定(很多用電量超大的工、商業區,電力品質是讓發燒友沒輒的),那就像是滿壘的全壘打!這樣的音響發燒友真是超級幸福!
個人的親身體驗,優值的供電系統可以為好聲加分多多,把器材的潛能發揮到極致。就算是重金砸下去的超弩級設備,也要好電來賜候,像蓋高樓需要又深又強固的地基支撐一樣。
有條件實踐 "完全供電" 系統的發燒友幾稀呀!不是錢的問題,很多是居住環境不允許,還要您有沒有決心搞好供電的事?此外,有沒有願意這樣陪您玩的電工?真的!不信請看下文...
不管當初是用什麼工法施作的接地工程,埋在土裡的接地棒或金屬接點,難免都有機會與土壤的水份、酸鹼特性接觸,有些沒有良心的業者,為了接地工程驗收時的阻抗數據漂亮,還加了鹽水,讓接地線、接地棒更快速的銹蝕,甚至整個被土壤分解掉,用戶的接地效果完全喪失而不自知!除非有接地量測儀表,定期檢查接地阻抗與排放電流量,有病立刻找對醫生,用正確的方法醫治,否則,音響的播放品質、純淨度一定是隨著時間,接地效能劣化而大打折扣的!
找麻煩的源起,就是雅士音響民生東路展示中心最近向電力公司申請另一個電表、專用電力配線,給音響室專用的過程中,把埋入土裡三年多的接地挖出來,猛然發現,那超過一公分直徑,鎖在接地板中心那鍍了不易氧化金屬層的純銅棒,竟然被銹蝕掉一大半!而且當初施作時也有使用發泡填充劑隔離水與土的,我看了嚇一大跳,土壤的侵蝕力真是可怕!
附件 20230
馬上想到的就是我的接地,埋入土裡也有兩年了,一定要想個一勞永逸的方法,讓接地金屬的部份不會被銹蝕,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挖出來處理,也一併優化接地效能。
以下作法是台灣首例,是雅士張總、張經理與我三人共同討論數次後定案,雅士自已的展示中心要用的新接地作法,先在我這裡實驗。9月10日為此請假在家,早上九點開工至下午五點完工全程參與,照片分享給大家參考,如有達人願指點高招,那就有機會再精進!
16. 再用紅土覆蓋接地板,像三明治的作法
附件 20248
雖然接地數據不是甚麼幾歐姆那種超級規格,聽感:一切辛苦是值得的!才開聲幾個小時,很明顯的改善是:
1. 平衡!所以想開大前級的音量,沒有任何飆出來、不能控制的頻段
2. 超越以前任何ㄧ次改善達到的能量感、速度感,但是卻又發聲的更軽鬆3. 很一致的高、中、低頻傳達到聽覺神經的感受,尤其是爆棚,爽!
完工24小時後追蹤報告 - 音響電源接地永久化、優化的工程
9月11日下午再次量測接地的性能 - 阻抗 與 排放電流
哈!如預期中的現象,接地板與土壤更密合,更吸收土壤中的水份,正向的事情發生了!
阻抗從埋入土裡,到再次量測,剛好 24 小時,接地阻抗從 23.8 Ohm 已降到 18.15 Ohm (改善 24%)
附件 20259
接地與水線之間的電壓差,還有音響系統接受到的電磁波干擾信號,需要接地當作能量釋放出口, 排放的電流從 4.5 mA 增加到 6.6 mA (改善 47%)
附件 20260
希望隨著時間還可以繼續進步!
既然聽感與接地特性量測都有正面的提昇,也用示波器確認,供電的波型是否端正? 這是數個月來我未曾公開的內容,原因無它,波型不夠好看!
雖然我家的市電,量起來像信號產生器輸出的 60Hz 正弦波沒什麼兩樣,但是混合在電力線裡電磁波干擾不是示波器可以量出來的。
既便我家市電波型好看,但耳朵可以明顯聽得出 Furutech Flux-50 的 AC Power Filter (共模濾波設計) 的好,所以最終我每一部器材全都用了。My Hiend 雜誌創刊號裡,我也大大的讚譽過 Furutech。
我同時也是雅士 204 4孔濾波排插 (差模濾波設計) 的使用者,兩年前隨著整套雅士電源系統引進的,每一條電源線都先插在 204 差模濾波的排插上,再經過 Flux-50 進入設備,很明確的是,沒使用 204 濾波,只用 Flux-50 濾波,聲音的表現就是沒有那麼極致。
就是在買了示波器以後,才發現 204差模濾波線路在有負載時正弦波的波型是會變型的?我去請教電子線路設計專家為何如此?至今的瞭解是,差模濾波設計有它濾波規格的長處,但是也對零件材料物理特性誤差相對明顯,這是要聽感好、量測漂亮優先順序的問題,行文至此,大家知道我的選擇是先求好聽、再求量測漂亮。過去幾個月,雅士張總把我的系統當作"未來產品試用中心",光是 204 4孔濾波排插,就試用了好幾個版本,今天有了更好的接地品質,竟然也讓 204 的有負載時輸出正弦波型變美了?!現在,我覺得現也是時機,ㄧ直沒公開那些看起來不好看的 204 波型讓大家看看,讓大家知道接地改善了有多麼重要!
2012/06/20 - 雅士 204 四孔濾波排插 V3 改良版 輸出正弦波, 負載 dCS Scalatti DAC & Gryphon Sonata Dual Mono Pre-amp
附件 20261
2012/06/24 - 雅士 204 四孔濾波排插 V5 改良版 輸出正弦波, 負載 dCS Scalatti DAC & Gryphon Sonata Dual Mono Pre-amp
附件 20262
2012/09/11 - 雅士 204 四孔濾波排插 V8 改良版 輸出正弦波, 負載 dCS Scalatti DAC & Gryphon Sonata Dual Mono Pre-amp
幾近完美!
附件 20263
Eton兄的發燒精神讓我非常欽佩。(y)贊!
My Hiend 這站名取得真好 - 去實踐自己的極致! 能實踐與分享是幸福的。
Byang兄, 以及覺得我寫這些東西有用的朋友們, 謝謝大家!
Carsound兄在前文對 Omnimic 量測結果提醒到:Impulse Response 第一個波怪怪的,怎麼是向上,不過這有可能是軟體設定的問題,也有可能麥克風電路問題,不過正常來說,若喇叭極性沒有問題,第一個波是向下的。
這讓我去檢查音響系統的絕對向位 (Absolute Phase) ,從訊源到喇叭是否有接反向的可能性?結果是 - 絕對向位是正確的。
所以 Omnimic 可能某處與 Carsound 兄用的量測工具不同, 這我再研究為何Impulse Response 第一個波是向下的?我也的確把喇叭的正、負極性反接,再用 Omnimic 量測的結果 Impulse Response 的第ㄧ個波就變成向下了,但是這是錯誤的絕對向位,如 Carsound兄 或 各位高人知道音響系統的量測 Impulse Response 第一個波是向下的道理也請指點,先謝謝了!
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如何檢查自己音響系統的絕對相位是正確的?
正向 (In-phase) 及 反向 (Out-of-phase) 在幾乎所有的音響測試信號片都有,檢驗的重點是;是否左、右聲道的向位是否接成"不同向位"的問題。
辨認自己的音響左、右聲道接錯造成 反向(Out-of-phase) 的問題其實不難,甚至不見得需要音響測試信號片,只要用熟悉的唱片,人聲定位在音場中央的就可以聽出來,反向的現象,就是人聲的發聲點無法凝聚,沒有具像的輪廓,從喇叭外側發聲,那就是確定反相了。
現在要探討的問題是絕對相位 (Absolute phase),那就不是那麼簡單可以發現了。
一個自然樂器發出聲音傳達到耳朵或是麥克風的第ㄧ個波型ㄧ定是正半波先發生的,因為自然界聲音的“發聲方式“是以壓縮再疏鬆空氣反覆振動的聲波形成的,例如鼓槌敲打鼓皮,產生的聲波一定是先擠壓鼓皮,造成擠壓 (Compress) 空氣,鼓皮上下振動造成空氣的壓縮、疏鬆 (Decompress) 反覆振動,如振動是規率的就是固定的頻率,那就是基頻,成倍的頻率我們叫泛音或諧波。從錄音到重播的整個過程,都沒有造成任何絕對相位的反接,那麼喇叭的第ㄧ個位移,ㄧ定是往外推(擠壓空氣) 再往內收 (疏鬆空氣) 的。
找到方法了!例如使用 Nordost System Set-up & Tuning Disc 測試片的第十五首 - Bass Drum,非常單純的低音鼓一鎚ㄧ鎚的敲,把喇叭面網拿下來看低音單體,如果第ㄧ個位移是往外推(擠壓空氣) 的那您的音響系統的絕對相位就是對的!您也可把左、右喇叭線的正負極各自對調反接 (兩隻喇叭的喇叭線正、負極對調),這時低音單體第一個位移就是往內收 (疏鬆空氣) 的,就是絕對向位錯了,聽得出來嗎?可以!
與各位分享我自己的聽感:
絕對相位正確 :
音場 3D 立體感明確、開揚。
絕對相位錯誤:
整個音場下降,例如樂器、人聲平常在眼平高度的下降了ㄧ到二尺,有些唱片的音場都快貼地了,音場 3D 立體感萎縮,尤其是低頻輪廓較模糊。
絕對相位錯誤的情形下,所有的樂器發聲方式在喇叭的振膜運動從"先推氣"反過來變成"先吸氣"!正確的重播,是不會違反自然現象的,雖然,理應所有的音響器材的絕對相位都不該出錯,但是線材就難說了,該在乎絕對相位嗎?
Eton 兄, 問題是無法保證唱片公司有確保錄音與 mastering 過程所用的系統絕對相位 (Absolute phase) 是對的。市面上的唱片的絕對相位可能 50% 對的 50% 錯的。小弟以前用的 YBA1 和現在用的 Spectral DMC30SS Series 2 前級都有 Invert Phase 的功能。而我也的確發覺有些唱片 invert phase 比較好聽,有些唱片不 invert phase 比較好聽。Keith Johnson 在XLO test disc track 12 有談到絕對相位的問題,許多但不是全部的人都能聽到絕對相位對與錯的差別。
Kee兄的講法在一些外國的討論中也看到了,我沒想在上文中提起,是不想去強調此事造成每張唱片都要去確認哪個向位正確、好聽,這太累了。
50%對的、50%是錯的,那對錄音工程界的專業也真傷哩,還是把自己系統該弄對的確認吧!
http://www.audiocheck.net/blindtests_abspolarity.php
這個網頁有個絕對向位盲目測試,我在 iMac 上完全聽不出來。用大系統、熟悉的唱片正、反向 ABA Test 很容意分辨。
看了Eton大的接地工程處理,真的是一步一腳印,尤其完工時與等待24小時後的量測,數據的變化也非常明顯;當反映在聽感與量測波形的變化,也是正面的時候,更凸顯了穩固基礎的重要性。鉅細靡遺的照片記錄,也讓自己對於整個過程更有進一步的認識。
非常感謝Eton大的分享!!實在是太優了!!!
2012/09/11 音響電源接地永久化、優化的工程完工, 週末有空再量測一次接地阻抗與排放電流,
基本電學 的"能量"計算方程式 (於此就是接地排放能量) = 阻抗 X 電流的平方
26 Ohm X (3.5mA X 3.5mA) = 318.50 mWatt - 09/11 以前, 只有ㄧ塊接地板, 埋放近兩年
23.8 Ohm X (4.5mA X 4.5mA) = 481.95 mWatt - 09/11 完工後, 增加成兩塊接地板
18.15 Ohm X (6.6mA X 6.6mA) = 790.61 mWatt - 09/12 完工24小時後
15.29 Ohm X (5.1mA X 5.1mA) = 397.69 mWatt - 09/22 完工11天後
附件 20367
附件 20368
阻抗降低是好事, 因為兩塊接地板並聯, 好像廢水排水管加了ㄧ倍, 排放阻力小了!
咦! 排放電流 (能量) 為何不是上升趨勢?反而從 790.61 mWatt 降到 397.69 mWatt?
今天"接地器" 內部的零件也有調整, 不要小看ㄧ顆電阻阻值的調整, 僅僅 0.1K Ohm 的變化,
因為無法量測, 我猜, 有更多的接地排放能量在 "接地器"裡轉換成熱能?!
聽感有何不同? 可以像換ㄧ條高階價碼的線材的改變!
暫態速度再加快 + 頻率響平衡, 有些凹陷的頻段補上達 3-5dB! 例如: 500Hz ~ 1KHz, 10KHz ~ 20KHz
音樂的表情豐富度增加了。
這隻我也真的差點買下去..............
*35
小葉買的是海神.........
看了開箱後
覺得好low.............@@
http://www.nordic.com.tw/store/main/...=445&catset=30
這種東西4萬元你買得下去.........靠.........真的是號角耶!!!!!!
4萬?........................凹嗚!
Eton買的狗狗high end太多了
狗狗好可愛啊!敢放它進音響室,應該是很乖的!
是苦海............................女神龍嗎
這段 Video 把 Doggy Radio 的質感拍得很清楚!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aAllVDSjtY
http://www.naradoggyradio.com/
Wow! 美國官網賣 US$2,500.!!
從來沒有 "粉絲追星" 的經驗,首次獻給了 王羽佳!她真是讚。
王羽佳的第一張鋼琴協奏曲 CD,這張唱片不錯聽,浪漫、炫技、錄音也夠發燒!
近來趕 My Hi-end 電子雜誌 No. 3 稿件, 也同時在尋求更佳的音響系統表現。
還記得今年音響展時看到笙凱小林的新產品, 厚的像裝甲車的電源蓋板, 用料相當威猛,
車工也很細膩, 那一吋左右的罩杯深度, 應有相當程度的抑震與隔離電磁波的效果,
一直印象深刻, 三個星期前想到這東西, 只是沒有在台北的音響店問到這產品,
就去電詢問小林是否可試用看看?
他熱心的寄了兩個給我試用, 我用給 Gryphon Antileon Signature Power Amp 的兩個獨立電迴路,
取代我那兩個已經很厚實的, Oyaide 碳纖與航太級鋁製壁插蓋板。
改變前
附件 21242
改變後
附件 21241
改變前, Siltech Ruby Hill Power Cord 換 Furutech FI-50 碳纖頭
附件 21240
改變後, Siltech Ruby Hill Power Cord 換 Furutech FI-50 碳纖頭
附件 21239
黑檀木角椎 換 Goldmuld 角椎
附件 21238
笙凱壁插電源座蓋板換上以後我反覆 AB Test Oyaide 蓋板三次,
很明顯的笙凱的結構厚實,也讓聽感覺得中低頻與極低頻的能量與密度增加!
我知道, 我想留下笙凱壁插電源座蓋板, 整個系統的頻率平衡可以往增加高頻與極高頻的方向調整,
以獲得更優的頻寬表現。
因此, 依序做了幾個步驟, 每做ㄧ步, 驗收ㄧ次效果, 得到正面成效才繼續做下ㄧ步:
1. Power Amp 使用的 NBS Monitor 0 Power Cord 換成 Siltech Ruby Hill Power Cord - 低頻瘦身塑型, 增加高頻量感
2. Siltech Ruby Hill Power Cord 的 Wattgate 頭換成 Furutech MI-50 碳纖接頭 - 隔離電磁波干擾, 加黑背景顏色, 增加極高頻細節
3. 轉盤下黑檀木角椎換成 Goldmuld 鐵質 (中心灌類似矽膠物質) -縮短暫態時間, 提高整體明亮度, 甚至是音樂的音高 Pitch!
與大家分享一重要心得, 沒有任何ㄧ件音響產品配件是沒有個性的, 現在不適用的東西, 不代表以後用不到,
我這次用了笙凱壁插電源座蓋板, 以前不適用的線材、配件都變成了絕配!
真是太用心的前輩發燒友~~~~
%308++
與大家分享 OmniMic V2 量測出來的頻率響應 (黑線: 改變前, 紅色:改變後) 對應 上回的幾個調音動作的聽感, 還滿接近的! :}
1. Power Amp 使用的 NBS Monitor 0 Power Cord 換成 Siltech Ruby Hill Power Cord - 低頻瘦身塑型, 增加高頻量感
2. Siltech Ruby Hill Power Cord 的 Wattgate 頭換成 Furutech MI-50 碳纖接頭 - 隔離電磁波干擾, 加黑背景顏色, 增加極高頻細節
3. 轉盤下黑檀木角椎換成 Goldmuld 鐵質 (中心灌類似矽膠物質) -縮短暫態時間, 提高整體明亮度, 甚至是音樂的音高 Pitch!
附件 21338
007 被宣佈 Agent Down 之後的第一句台詞是 : Double O Seven Reporting to Work
這集 007 Skyfall 天降危機藍光碟在除夕前一天發片,剛好也才從小葉站主手裡領到 My-Hiend 重量級電壓表,序號也是 - 007。
今天大年初四,祝 My-Hiend 朋友們 - 蛇來運轉、曲直向前、金聲日日、得心自在!
问下楼主有没有试过neotech的纯银同轴线?
我感觉用了nevd-2001做时钟线以后音乐味大幅增加了。
小雨哥, 恭喜新年好! 這消息好, 會找機會去試, 再與大家分享。
台南走馬瀨熱氣球嘉年華,難得的 7 顆全上,完全沒有重疊,Lucky 7!附件 2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