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 Puccini 軟體升級 - Part 2
OK, 今天早上已經順利將Puccini軟體升級, 此版本主要有一個顯性更新與兩個隱性更新項目:
顯性更新:
除保留原來的數位濾波功能外, 再加上三種DSP filters: classic, long 及Asym.
但這三種filter是針對CD數據而非DSD. 新版的Puccini出廠時已經具備此功能.
兩個隱性更新項目:
1. 改善舊版本偶會發生的Display-off timeout問題. 這弟也碰過, 若發現無緣無故機器
突然停止運作, 最簡單辦法就是用menu功能, 選擇出廠原始設定就回復正常.
2改善DSD音質, 相信這應該也是由軟體改進的, 但在機器選單上看不出來.
更新完畢, 如何操作與選擇?
有兩種方式, 一用搖控二用面版上面的選單.
用搖控器方法:
1. 按filter鍵, 先依聲音喜好選擇基本濾波一至四任一個: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4332
2. 按Mute鍵, 選擇三種DSP濾波: classic, long 及 asym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4333
Classic: 就是原來的DSP濾波方式, 原廠說明這是一種對稱型(symmetrical)濾波.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4334
Long: 也是對稱型(symmetrical)濾波, dCS說是在原本濾波器再加上"more tapes",
嗯, 有解釋好像也是聽不懂!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4335
Aymmetrical: 非對稱型(symmetrical)濾波, 是以前面Long型濾波為基礎, 再把pre-ringing拿掉.
dCS Puccini 軟體升級 - Part 3
軟體更新完結篇 - 聲音是改變還是改善?
試聽比較軟體: Scriabine preludes/Racha Arodaky彈奏
DSD頻率濾波: Filter 1
比較DSP濾波:
1. Classic: 非常熟悉的表現方式, 感覺不出與以前有明顯差異. 喔, 我忘了,
原廠說明就是原來的濾波程式.............
2. Long: 哇! :O(party)
聲音的色彩濃淡雖然完全一樣, 但立體感與聲音音源的方向位置表現不但有進步,
而是非常明顯的進步!
只好拿原本Classic濾波表現當槍靶來說明, 相對之下,
原來的聲音表現又好似變成很好的罐頭音樂! 什麼叫"很好的罐頭音樂"?
那就是雖然該有的聲音都有, 沒有遺漏高也沒有忘記低, 該有的細節也都有;
但你卻還是知道這是模擬的, 不是真的樂器或現場(PS.1)的聲音!
其中一個指標就是發聲源不夠真實.
但換成Long DSP filter之後, 這個"發聲源不夠真實"的指標就大幅度的進步!
怎麼說? 聽這張CD時, 鋼琴的樂音會自不同的地方迸出來,
不要誤會鋼琴變成整面牆那麼大; 不, 鋼琴的大小以這張來說還是與Classic DSP filter
模式一樣大, 大約佔兩個喇叭之間45%左右的大小.
那怎麼可能"樂音會自不同的地方迸出來"?
鋼琴不同琴鍵位置代表不同樂音音符, 不同琴鍵又連接敲擊到不同的琴弦,
不同琴弦位置是不同的, 藉由響板反射與共振出來的位置也有小差距.
所以這不同的音符置確實會自平台鋼琴不同的位置發射出來!
當然這發聲音源的位置雖有差異但不可能忽左忽右, 以及不可能距離差到超過整個音像比例
的二分之一那麼大, 雖然這距離位置差異不大, 但已大到足以分辨的程度.
簡單講, 就是聲音一下子變活了! 聽音樂過程變的更有趣與生動! 不妨想像鋼琴聲音不在
糾結在一團而是音符跳動而浮突! :)
3. Asymmetric: 前面打太多字, 頸椎已經開始酸痛, 不能再坐在電腦前了!
這filter模式也比classic進步許多, 但與Long差異其實不大............:)
舉例來說: 若Long 與 Classic差80%, 那Asymmetric 與 Long大概差15~20%吧.
PS. 1: 弟無力辯解什麼是現場聲音, 也不是要討論現場聲音好或音響再生好等等
討論不完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