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聽到HD800
是B牌052搭配金字塔
線材不詳(沒注意到)
該怎麼說呢...
HD800的音場真的有把我嚇到
但是密度不足的狀況也有發生(可能是因為我聽的時候管子還沒暖好)
總而言之聽得出是一副潛力極強的耳機
T1就改天有機會再聽看看囉:)
可列印查看
最近把原本插在Nordost QX4的Valhalla電源線換下來,改插Acapella Reference電源線,聽了幾天越來越覺得這條線不能被取代,不過更大的驚喜是把Valhalla電源線插上前級,頓時感覺到無比宏大的空間感,這種明顯差異是我從未換插線材感覺到的差異,好似Valhalla電源線是專門為前級設計般,以前把他插在訊源也沒這種感覺,可能Odin都沒有這般差異大。
這可能是在我系統才發生的化學變化,不過有Valhalla電源線的人試試看換到前級上搞不好有別樣驚喜!! 只限電源線喔!:o:o
我的哇哈哈真的是~~~哇哈哈~~~~~:D:D
昨日轉盤所有東西到台灣,趕緊呼叫小高馬上來裝
Musical Life Symphony MKIII 3 motors version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pictureid=8929
3條皮帶帶動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pictureid=8928
磁鐵吸住唱臂,可以拔下來換其他唱臂,Musical Life唱臂有多種材質,都有不同的聲音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pictureid=8931
被女兒拍斷的EMT 5換成了EMT GOLD,果然動態,靈敏度都大幅度超過EMT 5,GAIN有點過大,所以GAIN要調成LOW的。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pictureid=8930
本來不想再動LP系統了,專心RIP CD,把升級LP系統的念頭拋到腦後,無奈的發生慘案,又讓我升級LP系統的念頭死灰復燃,不過升級後都是甜蜜的,終於又可以好好的聽LP了。:):):):)
果然調整好同價位LP系統還是一定要比CD系統好聽的,當您覺得CD比LP好聽的時候,就是要升級LP系統的時候啦,不然,麻煩又難搞,還要比CD系統難聽,那套LP拿去丟掉好了,專心聽CD就好,我之前就是這樣,所以不想搞LP,不過升級後,是更幸福的啦。
所以對用Scarlatti的用戶,不知道要多少小朋友的LP系統才能超越。
未完待续...........
LP部分應該是未完待續吧!:P:D
昨天不好意思喔~(blush)
漂亮喔.........久沒聽LP再聽的時後,是馬上被電到的
最近又聽回Melody管前級,發現管機還是有它不能被取代的味道,尤其換管的樂趣,有幾支6SN7的管子介紹給大家,我是使用1688 Signature前級,別牌的機子不保證好聽喔
Cossor 53-KU: 5AR4, GZ34等可交換使用,這是目前我試過最好搭的整流管,基本怎麼配都不會到難聽的程度。(買到靠運氣)
RCA 5692: 性能好之外不失膽味(E-Bay還有機會買得到NIB或USED,NOB不太可能)
ZAERIX ECC32/CV181: 空間感, Q度, 有韻味來不失性能(要踩到黃金才買得到,傳與Mullard ECC32是一樣的管子,這個就可能有USED)
前ZAERIX, 後RCA 5692, 中間Cossor 53-KU,這是目前這部前級自己認為出過最好聲的搭配,不過我是用晶體後級,膽後級就不知道什麼聲音了。
看了就覺得幸福的LP系統...:D
希望有機會可以聽聽...:)
RCA 5692露天1支$3600,能不能介紹便宜好聽台灣買的到的6SN7,
現在用Mullard CV1988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pictureid=8898
吳大,不好意思,目前只是配出來自己覺得最好聽的,現在也還在找性價比最好的搭配,畢竟如果管子壞了的話,也要有能替代的組合。
Sylvania在某時段生產很多管子,所以到現在還算容易取得,現在價格也算還好,Metal Base,Sylvania Metal Base也是我認為最好的管子之一,棕座也很好,其他型號的質感不錯但是聲音稍嫌陰柔,不過手上4支Metal Base都有接腳的問題,沒插好會自己炒豆。
其實6SN7大概都是40-70年代生產,其實價格都已經因供需數量而決定了,當然好聲的管子就會比較少,除非有些真的在某時段生產超級多的,不然都很貴了。
Mullard CV1988是很好聲的管,而且價格能夠接受,不像CV181要450美金以上才買得到一對配對,mullard搭配曙光管還不錯,曙光雖然便宜但有時有互補的作用,如手上有曙光管不妨試試,我是說如果是Melody前級的話,曙光擺在後面(Melody原廠管)。
請問吳大也是用Melody前級嗎?
沒看錯的話,後面的KT88是金獅嗎?
前後級都是J. C. Verdier,後面的KT88是復刻版金獅,
好聲的管子都很貴,又怕買了備管沒多久換機,有些管子就用不到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pictureid=8114
從以前到現在發覺台灣友人對音響性跟音樂性的區分,都是感性而模糊的,形容起來也都是大概的,我跟新加坡跟香港友人聊天時他們對音響性跟音樂性有很明確的定義。
讓我來分享一下自己的解釋:
音響性應該是在形容音響器材的性能,性能越強音響性就越高,但是一味的最求器材的性能,瓦數, 暫態反應, 音質,這樣的音響就會好聽, 順耳, 似真嗎?
這時人的因素就進來了,音樂性開始發酵,墊材, 配件, 空間調整等因素加入後,聲音開始變得適合人聽了,尤其是自己喜愛的聲音。
所以我認為音響性是單單形容器材的性能,音樂性是形容整套音響含空間給人一整體的表現,當然也有音響系統聽起來,音響性跟音樂性都低的系統,所以我自己覺得這兩個形容詞是相輔相成的,並不是音響性強, 音樂性就一定弱,或是音樂性強就代表沒有音響性,不是一高另一個就低的,不過音樂性好,音響性就不會差到哪。
台灣提到如果說一件器材音響性很強,普遍覺得這個形容詞是貶意,但是一件器材音響性不強,不就代表他性能很低嗎?
聽起來音響性太強的系統,只能說這個空間吃不消這套系統所適發出來的能量,導致音樂性低而不耐聽,所以有些空間不一定要音響性太強的系統,或是加些配件,墊材,跟空間處理就能大大加強音樂性。
過去很多人形容某套音響的音響性太強時,當時個人是認為基本上這套系統的能量根本就沒有辦法滿足這個空間,這時我是認為音響及音樂性兩者皆差。
所以我自己是認為討論音響系統,先討論音響性,合格後再討論音樂性,所以音響論壇的 '音響二十要' ,我認為這是音響性的評價並不是音樂性的。
如果以上解釋是跟大家理解的不同,望能提出來討論,不然我老是跟別人沒共識。(sweat)(sweat)(sweat)
AndyChu 也開始落落長啦!....:D :D
全篇文章我都贊同,不過我比 AndyChu 更『激進』....(blush) 上述的引言,我認為這仍然是『音響性』,因為『空間吃不消這套系統所適發出來的能量』一定反映在音響性能有問題,聽不出這一點,不大可能有正確的音響性。
所以順著這一點,我根本不相信這世界上有任何『音樂性』這種東東,唯一存在的只有『正確的音響性』與『不正確的音響性』。所謂的音樂性,絕大多數都是『不正確的音響性』;只要是『正確的音響性』,就是具有音樂性。
至於為何很多音響性極高的音響系統為何『不耐聽』?一方面可能是評論者不知道它是『不正確的音響性』,更可能是因為『正確的音響性』會證明市面上絕大多數唱片都是錯誤錄音與錯誤演奏,當然照妖鏡之下就會非常不耐聽了.......只是一般而言,音響高手到了這種極緻水準時,常常不敢相信『他自己的音樂水準』早就遠遠超越市面上流行的所謂古典音樂大師了;結果常常為了這些公認大師的錯誤錄音,反而來把自己正確的音響性調整成不正確的音響性,迎合這些錯誤錄音的唱片。
結果,就出現了音樂性與音響性二分的謬誤現象啦...:P
音樂性?音響性?好複雜,個人認為聽音樂這樣最好
http://img190.imageshack.us/img190/2434/l1020234.jpg
這也是一個好方向,在精不在大
在品味不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