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這裡的人都不會輕易上當的,都是自己跳進去的.....不要太擔心:D:D:D
可列印查看
andy, 跟你買會比較便宜嗎?
其實有些東西到現在都沒人敢說....怕引起爭論,而又沒有實質的證據證明
自己在家要求測量正確到底對使用者有沒有參考價值?
為什麼連喇叭、器材有這麼明確的標準,各家各廠都還是要做出跟別人不同的東西?
到底什麼是know how?
到底掌握了什麼叫做know how?
現場、錄音、壓制的流程....正相反向正確? 什麼叫正確?
其實講這麼多都白講的,累積了這整個流程的誤差(時間跟經驗),嘗試並設計最後該怎麼呈現給使用者,這就是know how......
高中低音單體設計正相或是刻意的反向,不存在的空間感? 不被認同的空間感? 聲音只會從前面過來? 音場不該超過兩支喇叭? 現場的定位? 環繞感? 一般所謂的定位明確?
就算錄音室沒有聽到的資訊就代表不存在? 就算不存在,重播後有,是否可能廠家想讓錄音都更接近現場? 到底存不存在?
東西買了,不認同他的聲音,該怎麼辦? 改變它?
循規蹈矩的.....就永遠量下去吧
前面的問題只是提供大家思考的空間,再說的就是我個人自己的觀念跟想法,就不提出來誤導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