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塊嗎 :D:D:D:D
Eton 兄的接地心得十分寶貴!
小弟數年前參與過的一次大型通訊機房建制工程,標準配置須具3種接地系統...電力接地,設備接地及避雷接地,因該區地質為礫石層,最後3 處地網都鋪設在地下8m處,真是悽慘。所幸量測的結果都達到要求,否則再挖就挖到石油啦。
可否請sam兄講述一下這三種接地的差異, 以及對設備狀的影響? 感謝!
其實基本上是依經驗定出所須的接地電阻值
一般對設備地的接地電阻要求較嚴,當時要求須低於1.2 ohm
避雷地的電流洩放速度要求較高,接地電阻一般規矩是<10 ohm ,自訂值須< 3 ohm
電力地在該地質(高電阻地質) 之法規值為 <30 ohm , 自訂值為 < 5 ohm
所以那時記得設備地網得做到約5m × 5m(好像是以熱浸鍍鋅的銅排構成網狀), 而避雷導線則用美國某避雷設備大廠,約 2.5" 寬的扁平銅排×3條。
實際成果則十分令人滿意:設備地低於 0.5 ohm ,其它 2 處接地也都在1 ohm上下。
完工後還真的有被閃電直接命中哩。擊中時整棟機房搖了一下,電子電力設備則完全工作正常。後來看到雷擊counter 從0 變成1 ,好爽,沒有被擊沉。
抱歉離題了。
可惜這是電信機房的應用,實在很難套用於住宅視聽室呀,殘念....
20 ohm 看起來接地阻抗好像偏高了點,一般施工完成如果不是要求太高也應該在10 ohm以內。
一般公寓大樓住宅視聽室接地無法大地開挖施工可以使用鋼筋T接方式。
看樣子我家大樓本身接地阻抗運氣很好....只有0.01
0.01還真夢幻ㄟ......有試過不接地的差異嗎?
可能單位數是千歐姆吧........
這是????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27c.jpg
eton家的美麗的珠寶牙籤盒...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31c.jpg
各式飲料....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33c.jpg
今天準備用上的ASI產品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36c.jpg
喇叭背牆基本4樣安裝:兩組Resonators與1個相位、1個擴散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43c.jpg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44c.jpg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46c.jpg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47c.jpg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48c.jpg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49c.jpg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54c.jpg
銀與其他金屬所用的木頭基座是不同的喔,處處是巧思~~~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56c.jpg
安裝喇叭背牆的左右上下4個角落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58c.jpg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59c.jpg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61c.jpg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63c.jpg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68c.jpg
中線最上方再加一組Resonators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65c.jpg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73c.jpg
在喇叭與聆聽位中間的兩邊牆上方安裝Resonators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75c.jpg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79c.jpg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81c.jpg
最後再加上處理震動的小豆干與後方玻璃的Resonators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82c.jpg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83c.jpg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G_9585c.jpg
才一陣子沒拜訪
ETON的聲音已進步到一個極緻了
好厲害
已經可以當發燒友的導師了!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1b/IMAG3870cc.jpg
馬勒顯神蹟記 - 12/10/2011 馬勒二號交響曲 "復活" 音響演奏會前的奇遇
(By Eton)
100年前,馬勒辭世,那是1911年,還沒發明發燒音響,馬勒早在100餘年前竭盡音響發燒友渴望之能事,
把超大編制的樂團與合唱團在音樂廳玩起了音場,定位,人聲樂器音色,動態,空間感,音樂性..
祂比誰都要早發燒! 還是在現場發燒!!
馬勒離開人世是為了"復活",祂說過: 我的時代即將來到,顯然有意圖來到現代再體驗自己的作品,
在音樂廳與發燒友音響上演奏是否及格?
Hi-end 音響之道,走到這階段,心中有強烈的念頭,來挑戰那馬勒二號吧!
重量級的馬勒二號"復活",將在國家音樂廳12/31 22:30 開始演奏到跨101年,歷史義意重大! 沒有買到票沒關係,
先來個歷代宗師指揮各大樂團的馬勒二號 "復活" 的音響暖身演奏會!
在大家的協助張羅之下弄到了八個版本
Mahler Symphony No. 2 "Resurrection"
No. Year of recording Conductor Orchestra
1. 1948 Bruno Walter Wiener Philharmoniker
2. 1963 Otto Klemperer Philhamonia Chorus & Orchestra
3. 1981 Klaus Tennstedt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4. 1985 Eliahu Inbal Frankfurt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5. 1986 Simon Rattle 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Chorus & Orchestra
6. 1987 Leonard Bernstein New York Philharmonic
7. 1988 Gilbert Kaplan London Symphony Orchest
8. 2005 Pierre Boulez Wiener Philharmoniker
音響暖身演奏會前, 及時取得的另外較近代錄音的兩個版本:
9. 2002 Gilbert Kaplan Wiener Phiharmoniker (SACD Version)
10. 2010 Simon Rattl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Orchestra
音響演奏會前兩天 ( 12/8 ) -
感謝馬勒! 讓新換才兩天的"失壓續跑胎"竟然離奇地在高速公路上讓行車電腦感應到"失壓",我為了保命,
速以 80KM 的"規定速度"繼續在高速公路直奔濱江街原廠檢查,得知沒有扎釘,沒有失壓問題,
只是兩天前的,換胎後"重設胎壓感應"沒完成,得知此設定須保持行車狀態15分鐘以上才確保"設定完成",
引擎不得熄火,於是路過家門不回家,一直在市區裡跑,繞到"老板娘的店","重設胎壓感應"也完成了,找到馬勒二號 DG 錄音,
業餘權威指揮 - Gilbert Kaplan 2002 勘誤數百項錯誤的新版本首演 (他的第三次錄音,被他找到馬勒臨終前一年 1910 親手修改的最後決定樂譜),
只得CD版,在店裡上網查到DG也有出SACD版,老板娘說數年前台灣有進貨,恐怕已斷貨,立刻請好友在博客來上網訂貨,也是缺貨...
音響演奏會前一天 (12/9) -
神蹟出現,Google 找到 Joy Audio 有SACD版,去電問老板 Jimmy,他說SACD賣到只剩一張,環球可能也沒再進貨,
心想這可能是台灣現在有的最後一張了嗎?
在電話上告訴 Jimmy 馬上從貨架上拿下來,下班趕快去搶回來,嘩! 那最有可能聆聽全曲的版本入列! 回家馬上聽:
1. CD版
2. CD/SACD 版 CD 層
3. CD/SACD 版 SACD 層,這選項全面勝出在細節、動態、空氣感、音色、音像輪廓、高低頻延伸,其他版本也沒得比
http://www.my-hiend.com/michael99/Eton/20111210_1.jpg
http://www.my-hiend.com/michael99/Eton/20111210_2.jpg
http://www.my-hiend.com/michael99/Eton/20111210_3.jpg
用聖經紙精製的小冊極有質感,內文寫到 Kaplan
尋找到如馬勒遺囑般的馬勒二號終極板本樂譜,
令人動容!
音響演奏會當場 (12/10) -
寧可相信,從輪胎失壓到取得那唯一的這一張SACD,讓今天的音響演奏會能及時聽到 -
馬勒臨終前,親筆訂正的二號樂譜的首演,那是祂的主意!
那默默存在的力量是,祂要讓你聽到的,就是要最好的、最正確的,我們都領受到 "復活" 的幸福感! 惜福也祝福!!
哇!一下子聽這麼多,這可得花好個一兩天呢!
個人建議,下面這兩個馬勒第二號的版本也可以試試
1:廠牌 EMI - Bertini Cologne Radio Orchestra
2:廠牌 CASCAVELLE - Armin Jordan 指揮 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
請不要小看這兩個樂團和指揮,我個人認為他們的演出(和錄音)絕對不在那些大團之下。Jordan的那張錄的非常自然,馬勒配器的精妙在這張上面很容易可以聽出來。
馬勒二號即將在國家音樂廳演奏...Happy New Year!
做了那麼多功課,感受非常不同
Happy new year
Eton大哥
待會兒見
QUOTE=Eton;163322]馬勒二號即將在國家音樂廳演奏...Happy New Year![/QUOTE]
2011/9/13 ~ 2012/1/2 的四項改善
(By Eton)
各位燒友新年好! 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平安喜樂、音響與聆樂精進有若飛龍在天!
近來因公事繁忙,就只好"季繳"我的改善心得:
1. 原來排名第五名的 DIY BNC 數位線接頭找到了工廠改成 75 Ohm,
照片左邊的廠方確定是 50 Ohm,右邊的是新改的 75 Ohm,阻抗對了,速度與力度提升,聽感非常明顯,
好像是換了 Mono-Mono 擴大機的感覺,就把原來的 BNC 線第二、三、四名全部往下擠,
理論很簡單,就是 75 - 50 - 50 - 75 Ohm 的傳導有許多的訊號因阻抗不匹配而反射、干擾了
所以除了第一名 Locus Core V2 只買到了一條,其餘的 BNC 線全換了,共上了四條!
註 2011.8.2 Po 文:
第1名: 廠線 Locus Core V2,75 Ohm BNC 頭,中心多蕊單結晶銀,金屬編織網銅鍍銀,混合碳纖維,棉花,兩層金屬箔..等材料,使用超低溫冷凍技術處理過
第2名: DIY,75 Ohm BNC 頭,NASA 航太科技同軸線,中心多蕊,金屬編織網都是銅鍍銀,外包白色鐵氟龍絕緣,線身黑色是套了黑色膠網
第3名: DIY, 75 Ohm BNC 頭,NASA 航太科技同軸線,同上,只是線比第2名粗
第4名: 廠線 KCI Falcon,75 Ohm BNC 頭,國外評價 http://forum.audiogon.com/cgi-bin/fr...abl&1205171796 ,但是官網好像找不到此線了,只受注生產 http://www.koolcables.com/
第5名: DIY,BNC接頭阻抗不明 (有白環) 是工廠量產機器以做樣本少量打上的,船用天線使用的同軸線,台製,中心多蕊,澳洲銅鍍銀,
金屬編織網幾乎垂直於線身繞製 (供應者:這很難做,因為應力關係,編織過程易斷線)
2011.08.02 影響聲音表現很大! 怎麼看75 Ohm或50 Ohm BNC 接頭?
http://www.my-hiend.com/michael99/Eton/20120102_01.jpg
2. 先用了三顆 INS-BS plus 金屬碳纖複合腳座放在 INS-CF 碳纖墊片下,解析力有提升,就一組一組的加,
後來能加 INS-BS plus 的全部加了,全系統共用了18顆
http://www.my-hiend.com/michael99/Eton/20120102_02.jpg
3. 把電源線兩頭檔次較弱的 A.R.T. Super 電源線接頭,換上了 Furutech FI-50/FI-50M 頭,用在前級上,高頻延伸更出色,
原來 A.R.T. 老線速度稍慢的特性也有明顯進步
http://www.my-hiend.com/michael99/Eton/20120102_03.jpg
4. 2012.1.2 終於等到了雅士音響的接地器,張總自己經研究了大半年...
接地器原理是個 5Hz - 10MHz濾波器,用被動元件將音響專用電箱的電磁波雜訊在接地器裡轉化成熱能及排放到大地
施作過程:
a. 施作前電箱內 106.9 毫高斯
http://www.my-hiend.com/michael99/Eton/20120102_04.jpg
b. 切開石膏板
http://www.my-hiend.com/michael99/Eton/20120102_05.jpg
c. 從電箱拉出接地線
http://www.my-hiend.com/michael99/Eton/20120102_06.jpg
d. 串接 "接地器" 於電箱接地與大地之間
http://www.my-hiend.com/michael99/Eton/20120102_07.jpg
e. 接地器蓋上隔離外盒後,電箱內的電磁波馬上降到 72.9 毫高斯
http://www.my-hiend.com/michael99/Eton/20120102_08.jpg
f. 接地器的入端降到 59.6 毫高斯
http://www.my-hiend.com/michael99/Eton/20120102_09.jpg
g. 接地器的出端 (大地) 降到 38.9 毫高斯
http://www.my-hiend.com/michael99/Eton/20120102_10.jpg
h. 全部蓋上後電磁波應會更低,只是量不到
http://www.my-hiend.com/michael99/Eton/20120102_11.jpg
接地器真是個開年好禮!
前級音壓可以比原來開大2-3階,好多的空間細節加上更大的空間感與動態,
現在音響是除了現場以外,另外一種令人愉悅的演奏型式!!
期待 Run-in 也將是一個升級過程!!!
為舊線賦予新生命
MIT MI-350 Proline Reference 平衡線
換裝 Furutech CF-601MR/CF-602FR 鍍銠碳纖平衡頭
金屬盒子每聲道共有四個, 重的不得了, 機器不夠威猛, 幾個盒子下垂的重量可以把機器的面板拽到翹起來!
這條線音像凝聚, 有重量感的低頻, 含水份的高頻, 讓我十幾年來沒有念頭把他換下來, 但是長期的下垂應力, 把 Neutrik 平衡頭尾部的橡膠給扯破了,
打開一看, 漆包線隔離網焊接點也從接頭上扯掉了, 莫非是在告訴我 - 該換了?
不, 我還想推薦大家, 有中古貨, 只要價錢合理, 趕快把它買下吧, 他是 MIT 的經典, 當年還得到美國專利有案的製品!
那就換頭吧, 以現在的接頭製造科技, 當然有比 Neutrik High-end 許多的產品, 紛紛看到歐洲廠線都用上了 Furutech 最高階的碳纖鍍銠接頭, 當然就不做第二考慮囉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2a/eton2012220b.png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2a/eton2012220a.png
整形前, 多珍惜呀, 十幾年來塑膠袋都還在...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2a/eton2012220c.jpg
於是到線材小舖找老板娘的焊接好手藝換上了 Furutech CF-601MR/CF-602FR 鍍銠碳纖平衡頭, 像新線吧!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2a/eton2012220d.jpg
Furutech Powerflux Power Cord 開箱照
好像還沒看到國內雜誌評論這條 Furutech 旗艦電源線?
前天有機會排到了代理商唯一的一條測試線,
今天就進了兩條, 加上那條測試線, 尤其是新到的, 現在正在 Burn-in 中,
就請大家先看照片, 聽感容後再補上!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2a...221eton001.jpg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2a...221eton002.jpg
這兩條是打算來 PK. ART Super Limited Edition 電源線, 目前用在 Gryphon Sonata Dual Mono 前級,
幾乎確定 Furutech 本家電源線再套上 Furutech Flux-50Filter 會是我喜歡的用法, 為什麼? 請看下圖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2a...221eton003.jpg
Furutech Flux-50 Filter + Acapella Reference Lamusika 電源線?! 會不會太"門不當戶不對"?
不好意思, 這是多人耳聽為憑, 聽到更寬, 更聚焦, 更平衡的正向改變!
接在 dCS Scarlatti DAC 幾個星期前已定案!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2a...221eton004.jpg
Furutech Power 電源線聽感 - 跟往事乾杯
ART Super Limited Edition/NBS Monitor 電源線再見
就是一個隨口問問的機緣, 竟然排到了 Furutech Powerflux 現役中的旗艦電源線試用
http://my-hiend.com/kib/share/8.jpg
我會有念頭試用全是因為以前對 Furutech 碳纖製品的好印像,
Furutech FI-50/FI-50M 碳纖電源接頭 (買了十幾顆), 和
http://my-hiend.com/kib/share/9.jpg
Furutech Flux-50濾波器 (買了六條)
http://my-hiend.com/kib/share/10.jpg
再加上我要解決一個進退兩難的問題:
Gryphon Sonata Dual Mono 前級用了兩條 ART Super Limited Edition 電源線 (天蠶線) 十幾年一直換不下來,
ART 的致命吸引力就是那“ㄋㄞ" 的要命的絃樂, 金黃色的極高頻, 厚厚的、豐腴又不肥胖的中低頻, 像個漂亮的熟女,
過年前總覺得 ART 接頭有昇級空間, 去換裝 Furutech FI-50/FI-50M 碳纖電源接頭時才驚覺, 十幾年來一直用的是兩條不一樣的 ART! 是個不對稱的使用狀態!!一條七股, 一條五股, 七股的是比較後期的 (內圈膚色那一條), 在交叉比對後, 七股的在我的系統上就是比較飽滿又浮凸的音像, 於是我掉入了進退兩難的情境, 再找一條七股的? 問過現在 ART 代理, 早就停產斷貨了, 在網路上徵求, 有見到五股的, 不會降級退下較優的七股的, 該怎麼辦? 無論如何, ART 換了Furutech 碳纖電源接頭後, 聲音的寧靜度、層次感有顯著的進步, 不愧是研發、材料、工藝水準都高出一截的好東西, 只是價格也高出不少。
Furutech Powerflux 之前, 我真的就是找不到 ART 的替代品!
http://my-hiend.com/kib/share/DSC05319.jpg
迷戀 ART Super LE 電源線的好, 卻又苦於無法找到一對七股的末代版 ART Super LE, 這一切的困擾, 被代理商唯一的一條 Furutech Powerflux 試用線給開啓了新希望!
沒有一對可以試嗎? 沒有, 代理商只開箱了一條給雜誌社、用家當測試線, 而且最多試四天, 之後已有預約測試, 店家如是說! 於是, 我挑了最敏感的那一件器材, dCS Master Clock 的電源線 NBS Monitor 0 換成 Furutech Powerflux, 幾乎在幾分鐘內我已確定, 這樣的聲音改變, 如果再增加相同效應在前級上一定是我要的!
第二天一早我已請店家向代理商叫貨兩條, 直接換下 ART Super LE, 第三天還測試線前又叫貨了第三條, 也把 Master Clock 的 NBS Monitor 0 給換了下來。
串接 Powerflux + Flux-50 使用, 真是要得!
http://my-hiend.com/kib/share/DSC05728.jpg
為什麼? 讓我用最少的字來描述 Furutech Powerflux 的表現 - 平衡、生動、活潑、清爽、細膩!
幾大優勢讓我被迷倒, 退下了 ART Super LE X 2, NBS Monitor 0 X 1
1. 舞台寬度增加 - 這比深度增加難!
2. 舞台深度往喇叭前方增加 - 這比深度往後增加難很多!
3. 樂器之間有空間不沾粘
4. 低頻制動力變快
5. 頻譜分佈勻稱, 從極低, 低, 中, 高到極高頻延伸平順, 細緻, 沒有任何量多擁塞頻段 - 這是我願意掏錢最重要原因!
後話:
原來迷戀 ART Super LE 難以割捨的情愫, 是她熟女的特質, 換上三條 Furutech Powerflux 的特質是, 熟女年輕了十幾歲, 即變是素顏, 就令人傾倒, 化妝品是多餘的, 身材也從豐臾變成玲瓏有緻!好個性、又有青春活力!!
心想, 還有兩條 NBS Monitor 0 也換了 Furutech FI-50/FI-50M 碳纖電源接頭 在 Gryphon Antileon LE Dual Mono 後級上, 怎麼辦? 該不會也被換下來吧?!
http://my-hiend.com/kib/share/DSC05735.jpg
如果如此, 不知代理商會不會頒個"死忠客戶獎"給我?
這條古河什麼價格哦?
訂價貼在盒子前緣, 賣價就麻煩您請較店家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