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政府現在要做的事
1. 全面體檢核電廠,再提高標準,人民一定贊同,不要打嘴炮了事,寫跟說的都很漂亮,做起來根本有問題
2. 馬上進行大規模狀況災害模擬,包括核電廠內與民眾疏散演練,人民一定配合,不要打嘴炮了事,寫跟說的都很漂亮,做起來根本有問題
3. 盡力援助日本,連我媽都在開始跟我們募款.....;(
可列印查看
我覺得政府現在要做的事
1. 全面體檢核電廠,再提高標準,人民一定贊同,不要打嘴炮了事,寫跟說的都很漂亮,做起來根本有問題
2. 馬上進行大規模狀況災害模擬,包括核電廠內與民眾疏散演練,人民一定配合,不要打嘴炮了事,寫跟說的都很漂亮,做起來根本有問題
3. 盡力援助日本,連我媽都在開始跟我們募款.....;(
歷史
西元1896年(日本明治29年)6月15日,日本釜石東方約200公里的海底發生地震,引起一場大海嘯,巨浪襲擊日本青森縣尻矢崎至宮城縣牡鹿半島的沿海各地。岩手縣的宮古於當日19時33分感到地震,震度不強,可是所引發的海嘯,襲擊三陸沿岸,流失房屋10,370棟,死亡人數27,000人,其他的堤防、道路、漁船的毀損、流失不可勝計。
大海嘯開始於當日19時50分(海水初向後撤的開始時間),初時海水先後退,20時左右開始回升,接著海水又向後撤,海面再次升高,捲起了巨浪橫掃陸地。襲擊宮城縣吉濱的浪高,曾達到了24公尺的紀錄,襲擊續黑灣的浪高,更達到了30公尺。
別錄
位處地震帶上,岬灣甚多的日本,近百年來對海嘯的記憶,主要的四場巨嘯:一八九六年(明治廿九年)六月十五日,一九三三年(昭和八年)三月三日,一九六○年(昭和卅五年)五月廿三日,發生在本州東北臨太平洋海岸三縣的三場海嘯(前兩場簡稱三陸海嘯,後一場簡稱智利海嘯);其次最近一場則是一九九三年七月十二日(平成五年)的北海道海嘯。這四場巨嘯,分別死了兩萬兩千零六十六人、三千零八人、一百一十九百人、兩百零二人。
四場巨嘯中,最令人聞之色變的便是明治廿九年的三陸海嘯,打到陸地上的巨嘯,在現在的宮城縣仙台巿以北的日本三景之一松島附近的綾里灣臨海地區,留下了可怕的38點2公尺浪痕。日本本州東北地區經常受海嘯侵襲,一般之所以稱之為三陸海嘯,主要就是明治時期的這場巨嘯讓世人難以忘懷而沿用其舊稱,統稱該地區的海嘯。所謂三陸,就是當地舊小國名陸前、陸中、陸奥的總稱。
海嘯 vs 台灣
據歷史記載,台灣自公元一六六一年起疑似海嘯紀錄有六次之多
1。德人海卜脫(Herport)著旅行記稱:「一六六一年一月某日晨六時開始地震,約歷三十分,居民均以為地將裂開。安平房屋倒塌二十三棟,海地(今安平)城破裂多處。大震之後仍不斷有輕微地震,使人如置身舟中,約三小時,無一人能站穩。其時適有三傳船入港,在水中亦激烈震動,一若即將覆沒者。此次地震中,有一事最可驚奇,即海水曾被捲入空中,其狀如雲。此次地震,無論海中,在陸上,人身均能感覺,共歷六星期。」
2。王必昌,重修台灣縣志「雜誌•祥異」:「十二月庚子(一七二一年 一月五日),又震,凡震十餘日,日震數次,房屋傾倒,壓死居民。」 。明清史料戊編載朱一貴供詞有云:「因地震,海水冷漲,眾百姓合夥 謝神唱戲。」。由上述的「因地震,海水冷漲」看來,海水上漲可能與地震有關,有地震海嘯的可能。
3。台灣采訪冊「祥異。地震」:「鳳港西里有如藤港(今屏東佳冬附近),……乾隆四十六(一七八一)年四、五月間,時甚晴霽,忽海水暴吼如雷,巨湧排空,水漲數十丈,近村人居被淹,皆攀援而上至尾,自分必死,不數刻,水暴退,人在竹上搖曳呼救,有強力者一躍至地,兼救他人,互相引援而下。間有牧地甚廣及附近田園溝壑,悉是魚蝦,撥刺跳躍,十里內村民提籃挈筒,往爭取焉。……漁者乘筏從竹上過,遠望其家已成巨浸,至水汐時,茅屋數椽,已無有矣。此次海嘯,並無地震報導,故有可能是由遠地地震所引起。
4。台灣采訪冊「祥異•地震」:「壬子(一七九二年),將赴鄉闈,時六月望,泊舟鹿耳門,船常搖蕩,不為異也。忽無風,水湧起數丈。舟人日:『地震甚。』又在大洋中亦然,茫茫黑海,搖搖巨舟,亦知地震 ,洵可異也。」
5。阿瓦力茲(Alvarez)著「福爾摩薩(Formosa)」一書中云:「一八 六六年十二月十六日晨八時二十分,發生地震,約歷一分鐘,樹林、房舍及港中船隻,無不震動;河水陡落三尺,忽又上升,似將發生水災。」
6。一八六七年十二月十八日,台灣北部地震,是日有十五次連續地震, 基隆(雞籠頭,金包里)沿海山傾,地裂,全島震動,基隆全市房屋倒壞,死者數百人,基隆港海水向外海流出,港內海底露出,瞬間巨浪捲進,船隻被沖上市內,釀成重大災害,處處發生地裂,山腹大龜裂,噴湧泉水,淡水也有地裂,海嘯,數百人被淹死,房屋部分倒壞。
強震之後爆發核災,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每天數次出面解說處理情況,不眠不休的敬業形象讓日本民眾油然敬佩,在網路上發起「枝野長官,請您睡覺吧」的串連呼籲後,昨天枝野終於回到官邸睡了8小時,網友隨即製作一張他抱著泰迪熊沉沉入睡的照片,以KUSO方式表達對他的敬意。
這張照片名為「工作105小時後,枝野幸男終於睡覺了」,並貼上他連日來越來越憔悴的大頭照;據《華爾街日報》導,枝野幸男向日本媒體報告最新災情,頻繁到有時一天每個小時都出現,有時甚至一小時出現好幾次。
日本網友說枝野幸男著藍色制服、雙手緊抓桌邊,靠近麥克風堅定回應問題的健壯身影已深植民心,且每次發言都是親自回答,沒有只照稿唸,網友還砲轟日本媒體別再對他問愚蠢問題,「浪費他的精力!」
北京新浪報導,日本時事評論員加藤嘉一昨日接受央視訪問時表示,擔心全日本官員和民眾,都已陷入一種「集體疲倦」的情緒,「在不清醒的情況下,很擔心官員會做出不理智的決策判斷。」
枝野幸男是在今年1月14日被總理菅直人延攬為內閣官房長官,此職位又稱「總理的賢內助」,負責對中央政府各部門施政作出綜合調整,枝野並兼任國務大臣;另外,菅直人昨日緊急臨時任命前官房長官仙谷由人任官房副長官,以協助救災工作。
http://udn.com/NEWS/MEDIA/6219397-2534609.jpg
這位官防長官真的是未來前途一片光明!!!!!!!!!:O:o
他的耳垂超級大!!!!!!!!:O
而且真的這次看到人家"敬業"的表現~~~所有記者會長官一率是~!~!
工作服!!!
ABC的新聞
http://www.abc.net.au/news/events/japan-quake-2011/beforeafter.htm
把滑鼠指標在圖上左右移來移去
就知道前後的差別..
輻射塵往菲律賓 周六前對台暫無影響
http://udn.com/2010/images/linedot.gif【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2011.03.22 10:55 am福島核一廠危機未除,未來幾天輻射塵會不會飄來台灣?據中央氣象局22日凌晨2時最新公布的「日本輻射外釋未來五天分析圖」顯示,輻射塵將先往太平洋東南方再轉西南,往菲律賓方向前進,周六前距離台灣還有1850公里,國人暫時不用擔心。
據氣象局預報員表示,目前日本吹西風,加上高壓南下,風向將轉為偏西北到偏北,所以輻射最有可能落在太平洋上。而最有可能遭到污染的菲律賓,昨日已在首都展開防災演習。
圖/擷自中央氣象局日本輻射外釋未來五天分析圖
【2011/03/22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
我的問題是:是要等到飄過來再想要怎麼做嗎?
我的意思是要趁機訓練防範教育
而不是想不可能
日本也沒想到有這天!
日本這次地震時,小弟剛好在北海道旅遊
3/11是第一天,當地時間下午1點多到機場,記得
遊覽車剛到第一個景點天鵝湖時,發生地震,搖阿搖(感受為三級)...
搖一搖就沒事了,繼續逛~~
當晚回到飯店看日本新聞時才知道這次這麼嚴重,其中隔天要去函館的百萬夜景
行程也就取消了,不過其餘北海道各地都不受影響,正常運作中。
當時臺灣的新聞報的很嚴重幾乎世界末日,但日本卻蠻冷靜的。
現在想想真幸運,要是當時發生地震時,還在飛機上可能就取消日本行
或者第一天就去函館,住當地飯店,我可能也回不來了~~
所以慶幸之下買了好多oyaide製品...好便宜
冒著危險拍的北海道風景,給大家欣賞啦!
震後第一個景點-天鵝湖
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92/...034f9c6f_z.jpg
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58/...8db2a669_z.jpg
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14/...5453931d_z.jpg
蝦夷 棕熊
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176/...eb9c90a6_z.jpg
地獄谷
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15/...6692940b_z.jpg
真漂亮~~~~感謝分享!!!!!!!!
這幾年我那個"賤內"說都不准去~~~糗
日本福島核災事件外洩輻射物飄向太平洋,學者今天(28日)舉行記者會,評估輻射物對台灣造成的影響;台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教授施信民說,輻射物總有一天會到台灣,直接或間接影響食物鏈。
根據媒體報導,台灣環境信息聯盟28日舉辦「三哩島核災32週年悼念暨福島核災對台灣人民的安全影響評估」記者會,出席記者會的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詹長權認為,現在說日本福島核災污染不會影響台灣,是太早論斷。
詹長權認為,日本福島核災的嚴重程度是人類史上第一次,根本無前例可循,而且輻射已汙染到海洋,無論是藉海水洋流或水中生物游經汙染區而受污染,這些影響都需要長時間評估。
台灣大學教授施信民說,日本福島核災影響面積多大,尚待日本政府詳實公布,真相目前並不清楚;輻射污染不是從空氣飄散,就是由海洋擴散,「總有一天會飄到台灣來,只是時間和濃度的問題」,最後污染可能直接影響台灣漁獲、或間接藉食物鏈累積污染到大型動物中。
日本發生核災後,美國、南韓政府不受影響仍宣布要繼續建核能電廠;但歐洲的反應很強烈,盡管德國政府立即下令暫停七座老舊核電廠,民眾還是不放心,昨天廿五萬人上街頭反核,要求關掉所有的核電廠。
德國是環保意識很強的國家,風力、水力、太陽能發電……都發展得很好,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的十六趴以上,幾乎就是台灣的核電比例。
台灣的「開發至上」派總是說,再生能源成本高,高電價會影響經濟發展。不過,德國卻剛好相反,發展再生能源創造廿五萬的就業人口;電價高逼使產業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技術升級,國際競爭力更強。目前,德國是歐盟經濟發展最好的,近幾年,其出口總金額都在全球排名前三名內。
美國則是相反的例子,人民環保意識不佳,消費主義當道。全球溫室效應美國人至少應負一半之責。浪費能源慣了,由奢入儉難,想不依賴核能,談何容易?
不過,美國人命好,地廣人稀,就算搞出幾個「三哩島」,也傷不了筋骨。
我們與日本條件類似,都是地震帶上的海島國家。人煙之稠密更勝日本。如果九級地震加海嘯發生在台灣,災情會更慘。就條件論,我們當然不該依賴核電。
台電說,現在不能關核電廠,因為沒有替代能源。不過,德國能把再生能源搞高到十六趴,我們為何不行?努力一下,大家不要擔心受怕,不是很好嗎?
福島核災連東京也受災,這個距離約300公里左右
台灣如果核災發生我想應該沒有地方可以撤吧!
日本核災的影響是全球,地球生命鏈緊緊相扣....
大量的幅射進入了海水與大氣當中....透過自然的循環與流通........
其實再一陣子就會影響到你了
目前日本核災似乎還在"慢慢地"擴大無法抑止....這是非常可怕的
愚蠢的人類..........
舉個例子,
今秋iPad 3就會上市了, iPad 2才上市多久而已?
這類的資源浪費還要持續多久? 人類到底要怎樣才會覺悟?
雲層擴散風吹落雨的範圍是最恐怖的.......
人類已把自己弄到沒有地方可以逃了....
現沒事打開 D D D 一直在響著[過去響兩聲就停了],但還好是在最低指數:|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ictureid=14051
枝野幸男:土含鈽 事態嚴重
http://udn.com/2010/images/linedot.gif【中央社╱東京29日專電】
2011.03.29 01:12 pm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昨晚宣布,福島核電廠設施內5處的土壤中測到鈽元素,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今天上午表示,這顯示核燃料有某種程度的熔毀,事態嚴重。
枝野表示,核電廠周邊土壤偵測出含鈽是很嚴重的事態,將盡全力解決。被問到鈽是否有擴散的危險時,他表示,將確實進行周邊區域的監測,如果進行更廣範圍的監測,就可做出某種程度的判斷。
福島第1核電廠2號機被發現渦輪建屋外和有高濃度輻射物的水,枝野強調,灌水冷卻作業不能停。雖然讓燃料冷卻的灌水可能導致污染水增多,但如果停止灌水的話,燃料棒溫度增高,會變成乾燒的狀況,一定要先阻止這狀況。
土壤有鈽 水有碘 日輻危延燒
【中央社】
日本首相菅直人上午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的會議中表示,政府因為福島第一核電廠危機,正處於「高度警戒狀態」。
「時事通信社」報導,菅直人說情況「仍難以預測」,但政府「保持在高度警戒狀態,隨時解決問題」。
東電昨晚宣布,在福島核電廠設施內5處地點的土壤中偵測到鈽元素;不過,濃度還不到危害人體健康的程度。
東電發言人說:「5處地點的土壤樣本當中,我們相信至少有兩個極可能與目前的反應爐意外有關。不過,我們相信未達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濃度。」
發言人說,檢測出的鈽濃度,與過去北韓和中國等鄰國進行核子試爆後,日本國內偵測到的濃度差不多。
「時事通信社」報導,官房長官枝野幸男表示,土壤偵測到鈽元素,顯示「燃料棒有一定程度的熔解,是非常嚴重的事,為了避免影響擴大,將全力控制。」
報導指出,枝野指示要「繼續監控事態發展」,並強化對土壤的檢測。
同時間,福島第一核電廠週遭的地下水、水庫和海水,可能遭核電廠外洩高量輻射「嚴重污染」,情況發展令人憂心該地區可能爆發的健康危機,美國核子和環境科學家對危機前景評估更加黯淡。
用來冷卻反應爐和核廢料池的海水和淡水,被放在核電廠的貯水箱,但專家說,這些水箱都已經裝滿污水或溢出。
美國科學工作者關懷聯盟(UCS)物理學家暨核電廠設計專家黎曼(Edwin Lyman)表示:「很難看出如何才能不造成海水嚴重污染。」
專家表示,他們需要日本當局提供更多資訊,才能準確評估會對環境及人體健康帶來的確切影響。他們並沒有說,這起最新事件是否能解釋為何東京自來水裡驗出微量輻射物質。
但他們的評論比起幾天前黯淡。當時科學家表示,廣大的海洋會稀釋輻射,不會危害健康。
防衛大臣北澤俊美今天上午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表示,目前福島核電廠的地下輻射污水清除作業,「基本上是東電在處理,但若有合理理由,一定需要自衛隊協助,自衛隊將積極處理」。
菅直人今天同時表示,未來不排除能募得賑災基金的任何手段,包括增稅或取消降低企業稅的計畫。
他告訴國會,要如何增稅取得賑災基金,他腦中尚無定案,但表示增稅是選項之一。 「讀賣新聞」報導,日本當局今天決定,清除東北強震屋瓦殘骸的費用,將全部由國庫支出。 根據日本廢棄物處理法,災害後的廢棄物原本該由個市町村處置,國庫最多補助五成。但這次強震中,地方政府也受災慘重,範圍遍及數縣,因此將比阪神大地震時的97.5%清理補助更加提高,由政府全額埋單。
福島核能廠外洩輻射物質,鄰近日本的中國與南韓今天(29日)發布於境內偵測到放射性同位素碘131(iodine 131),越南、菲律賓也發現到輻射同位素,這些國家均強調輻射量並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相對於鄰近國家有相同警示,台灣莫非有「防護罩」?原能會說,至下午確實尚未檢測到「異常人工核種」,但是不保證未來幾天還是這樣的情況,也就是說,台灣不會免除於外。
在日本福島核電廠因強震及大海嘯發生氫氣爆炸導致輻射物質外洩後,鄰近國家南韓江原道大氣中檢測出輻射性物質銫(133Cs),28日首爾也檢測出輻射性碘(131I)。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韓國原子力安全技術院指出,從28日上午10時開始,在南韓全國12個地方輻射能檢測站採集大氣中的懸浮物質,檢測是否含有輻射性物質,獲得上述結果。
原子力安全技術院院長尹哲浩今天在簡報中指出,對南韓全國12個地方輻射能檢測站進行的檢驗分析結果,大氣中含有極其微量的輻射性物質,是人體每年限度輻射量1毫西弗(mSv)的20萬到3萬分之1,幾乎對人體無害。原子力安全技術院指出,首爾環境輻射能監視中心的初步檢測結果顯示,首爾大氣中含有0.356mBq /立方公尺的輻射性碘,這僅為自然界中含有天然輻射性物質的3萬分之1,不會影響環境和人體健康。
菲律賓政府表示,菲國境內偵測到少量來自日本毀壞核電廠的輻射同位素,核子研究院發言人賽伯利斯(Tina Cerbolis)強調,「民眾無須驚慌」,因為「它們在空氣中的含量微乎其微。」核研院發布警報通知表示,輻射來自日本福島(Fukushima)核電廠。自11日強震與海嘯重創日本以來,核電廠即有輻射外洩危機。
越南「青年報」今天報導,專門負責分析日本福島1號核電廠的特別工作組表示,越南核能研究院觀測站發現空氣裡出現I-131輻射同位素,但比例非常小,不會影響人體健康。核能研究院表示,這些少量的輻射不容易被發現,同時也不會使越南境內的輻射發生變化。
越南國家資料中心環境輻射報告指出,28日至29日,輻射雲仍未波及越南,這些輻射雲可能會飄到越南領土的附近地區,如中國海南島與若干海上島嶼。根據東南亞地區輻射雲模仿圖顯示,目前輻射雲繼續向印尼與馬來西亞轉移。大西洋海域上的輻射雲正在往東飄移,波及歐洲;太平洋海域上的輻射雲則正往南飄,侵入美洲。
至於太平洋另一端,美國西岸數州均已測到I-131輻射同位素,微量極輕,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當局也呼籲民眾毋須恐慌。
依南韓、菲律賓及越南相關的報導,均已測得極其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碘131,台灣位在這些國家之間,難道有「防護罩」?原能會至下午尚無相關報告或訊息發布,輻射防護處科長王重德表示,大自然界本來就有很多輻射,例如來自外太空的鈹74就是其一,對於福島核能事故,各國檢測到的碘131確實是異常人工核種,原能會所偵測的就是這些放射性物質,至下午仍未檢測到,但是不能保證未來幾天還是檢測不到。
王重德表示,原能會全國環境輻射監測各地的數字,均在一般背景輻射範圍以內,針對「異常人工核種」部分將進一步檢測。
原能會輻射偵測中心於全台各地建置完成的輻射監測站計30處,地點包括宜蘭、新北市石門、石崩山、茂林、陽明山、三芝、金山、大鵬、野柳、大坪、萬里、貢寮、澳底、龍門、雙溪、三港、台北市、桃園龍潭、台中市、阿里山、台南市、高雄市、恆春、後壁湖、大光、墾丁、龍泉、台東、離島金門及蘭嶼等。各站均全天候 24小時全程自動化監測當地的環境輻射量,即時將監測結果傳輸至資訊監控中心,並透過網站公布即時資訊,以達到資訊透明化的目標,同時透過網路提供原能會核安監管中心即時監測結果,以強化核子事故緊急應變能力。
日本核電廠輻射塵隨風四處飄散的問題惡化,包括中國、南韓、菲律賓與越南周二都表示已在境內偵測到輻射,儘管各國政府都表示輻射微量,但恐加深全球對健康遭受輻射污染的疑慮。
此外,美國各州也相繼淪陷,美國環保署日前表示,該署已接獲麻州與賓州等地通報在雨水中偵測到放射性物質,不過此情況在預期之內,且不至於對人體健康構成危害,俄亥俄州周一也發現雨水遭受輻射污染。
311強震後迄今已逾2周,但各國對於受到日本輻射外洩影響依舊保持高度警戒,不但擔心吃到日本輻射污染食物,也擔心四處飄散的輻射塵。事實上亞洲許多國家相繼表示已偵測到來自日本的輻射塵,所幸輻射微量,不會構成任何健康風險。
菲律賓核子研究所發言人薩波利斯表示,該國已在空氣中偵測到境外輻射,「但大眾也不要恐慌,因為輻射量極微。」
韓國核子安全院院長尹哲浩向媒體表示:「我可以保證,偵測到的輻射量極小,完全不會對韓國一般民眾的健康造成任何影響。」
由於輻射污染危機升高,亞洲臨近國家的政府與民眾皆採取一連串的預防措施,包括各國政府對於日本進口食物進行輻射檢測、禁止進口福島附近種植的蔬菜與在機場對從日本入境的旅客進行輻射檢測等等。
中央電視台報導,中國國家環保部網站公布,繼本月26、27日在黑龍江省東北部監測點的氣溶膠樣品中,檢測到極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物質後;28日東南沿海江蘇、上海、浙江、安徽、廣東、廣西壯族自治區等部分地區的監測點氣溶膠樣品中,也檢測到極微量的放射性核素碘131,核洩漏危機進一步擴大。
央視報導,在東南沿海各省市監測到的核素碘131,其濃度均在每立方公尺10-4貝克量級及以下。環保部門負責人表示,結合近年來當地輻射環境監測資料分析,初步確認所檢測到的碘-131來自日本福島核事故。
泰國公共衛生部則宣稱,在從日本進口的一批75公斤的番薯中驗出放射性同位素碘131,但含量還在安全水位之下。
南韓官員周二表示,由於擔心輻射污染擴大,該國甚至已開始就在韓國海域捕獲的魚進行相關的檢測。
日本一名5歲的小女生接受輻射檢驗。
(路透)
日本東京都政府廿八日宣布,東京自來水抽樣已無放射性碘超標問題,不過幼稚園孩童廿九日仍喝著以瓶裝水煮的麥茶。
(歐新社)
東京電力公司董事長勝俣恒久卅日在記者會上就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向日本民眾致歉,並表示依目前的狀況來看,一至四號機組已不得不報廢,核電廠事故處理可能趨向長期化。日本官房長官枝野幸男宣布,目前處於冷溫停止狀態的五號及六號機也將報廢。 東電社長清水正孝日前因過度勞累而病倒,廿七日回到工作崗位,廿九日又突然因極度暈眩、高血壓病情惡化而住院。東電因而決定將搶救核災的最高領導人工作,交由七十一歲的勝俣接手暫時代理。緊急住院的清水在身體康復便會重回第一線指揮救災。
東電已否認被政府收歸國有的傳言,至於今後是否還能維持經營,勝俣說狀況非常嚴峻,雖已接受來自各家銀行逾二兆日圓的緊急融資,但目前的狀況是不管有多少錢都不夠,但東電會努力不讓資金短缺。
東電股價卅日連續第三天暴跌,收在四百六十六日元,比前一交易日下挫一七.七%,與地震前三月十日收盤價相比,等於公司市值大幅縮水八○的%。
留言和迴響
蘇聯花掉700多億才暫時停止車諾比浩劫
日本要報廢也得蓋石棺來處理
真是花費不少
核能還是真的很棒
報廢這一座核電廠之後呢?
=======
再蓋一座新的嗎?
再蓋一座新的嗎?
再蓋一座新的嗎?
=========
既然台灣 蓋核電廠 技術一流 又安全,
今後我們 應該幫日本 蓋新核電廠!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33100059.html
日本新潟縣妙高市的航空照片拍攝公司「Air PhotoService」,20日和24日以小型無人駕駛飛機拍下約150張福島第一核電廠的照片,清晰記錄因氫氣爆炸嚴重破毀損的廠房,以及地震海嘯侵襲後一片狼藉的廠區。(美聯社)
原子能委員會昨日強調,因應福島輻射塵可能「空襲」台灣,已每天派員到北中南東進行環境採樣,並研擬比照《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辦法》,近日內訂定受到鄰國輻射塵擴散影響時,停止辦公上課劑量標準。
國人恐福島核電廠外洩輻射可能飄向台灣,又對原能會提出數據有所質疑,原能會副主委黃慶東昨日表示,「沒有就是沒有」,原能會量測輻射值的技術經過實驗室認證,每年也跟國際原子能總署進行比對及競賽,檢測能力沒有問題。
黃慶東說,原能會從三月十五日開始連續進行輻射檢測,至今沒有檢測到任何數據,將視日本福島核電廠狀況,必要時可適度延長監測時間。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也表示,日本核電廠輻射直接影響台灣的機率非常微弱,預測福島核電廠昨晚八時釋出的輻射塵,四月三日起較接近台灣,距離約六百公里,研判不會直接影響台灣。
原能會輻射防護處長李若璨也說,政府已建立標準應變程序,遍布全台的環境輻射偵測網廿四小時監控環境輻射變化,昨日起並每天派員在台北、台中、高雄和宜蘭採集空氣、雨水、海水和土壤等環境樣品,放射性核種監測分析。
他表示,海巡署也派遣兩艘巡航艇,每天輪流到台灣北部海域取樣偵測,輻射塵在到達台灣陸地前,就會被偵測發現,當輻射劑量超過每小時○.二微西弗,就發布警訊,建議民眾採取個人防護措施,盡量減少外出。
李若璨強調,如發布警訊民眾仍須外出,最好要戴帽子、穿長衣長褲、戴口罩,回家後,立即淋浴沖洗,同時盡量不要飲用曝露戶外的水源和食物。
此外,跨部會已有共識,原能會正加緊研擬因應輻射塵擴散影響停止辦公及上課劑量標準,由人事行政局評估比照《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辦法》,把輻射塵視為「類天然災」,停班停課範圍與警戒值可望近日定案。
儘管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已暫時停止向太平洋洩漏高放射性廢水,但奉命前往日本協助搶救的美國工程技術人員稱,這座「百孔千瘡」的核電廠已在無窮隱憂,很可能在未來某個時候發生「爆炸」!
日本核危機實際情況可能比想像中嚴重。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NRC)報告指出,福島核電站目前仍面對最少三大危機,包括圍阻體結構內注滿輻射水,容易破裂;海水注入後產生的氫氣和氧氣增加爆炸風險;反應堆內鹽分和燃料棒熔化殘留物積聚,影響冷卻功能。
有核專家認為,報告顯示危機遠比當初預想嚴重。報告於上月26日提交,當中很多分析相信是NRC根據日方所提供資料而作出。文件屬機密性質,但由《紐約時報》取得並公開。
《紐約時報》透露,美國方面做出上述推斷的原因是,在福島第一核電廠的3座反應爐內都注滿了高放射性冷卻水(海水),這種震後採取的臨時性緊急降溫措施給反應爐外殼造成了極大的腐蝕和壓力。與此同時,海水沸騰後產生的氫氣和氧氣也可能再度發生爆炸反應。
美方技術人員擔心,如果福島第一核電廠附近再度發生地震,那麼將至少有一座反應爐的外殼(圍阻體)因「不堪內外重壓」而破裂。如此一來,核反應爐裡的放射性污水和早已融化了的燃料棒將「奔湧而出」,整個事態會變得無法收拾。
美國專家根據日本方面提供的數據指出,在此之前發生的反應爐廠房爆炸中,設在反應爐頂部的廢燃料池遭破壞,大量廢燃料碎片跟著衝擊波四處飛濺,最遠曾落在距反應爐1.6公里處的地方。 這意味著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放射性污染遠遠比日本政府對外公佈的嚴重。
東京電力公司6日宣布,福島第一核電廠的高污染水已停止洩漏。該公司仍將繼續向洩漏的2號機組取水口附近的豎坑注入「水玻璃」強化堵漏效果。 同時,東電已開始向1號機組的圍姐體內注入約6000立方公尺氮氣,以避免再次發生「氫氣爆炸」。
不過,福島第一核電廠2、3號機組因反應爐內壓力過大,暫時不會注入氮氣。救援人員正在繼續從中排出約數萬噸低輻射性冷卻水。 負責向福島第一核電廠提供核燃料的法國「阿海琺」公司指出,在反應爐心嚴重受損的情況下,想去除冷卻水中的放射性物質「難若登天」。
由於地震引起的海嘯將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冷卻系統全部摧毀,因此造成四座反應爐中燃料棒溫度過高。搶求人員只能透過注入海水這種既原始、同時又破壞性強的方法來降溫,而且採取一邊注水,一邊排水的方式工作,結果產生了大量輻射超標的廢水卻又無處存放。
分析人士指出,解除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危機,需首先讓核反應爐自身的冷卻系統恢復正常工作。不過,由於電廠內很多地區都有大量的放射性污水,搶修冷卻系統的工作遲遲不能展開。 即便修復了冷卻系統,管道內因注入海水產生的鹽,也會大大降低冷卻效果。
很多國家擔心,洩漏到太平洋的放射性污水可能對海洋生物產生嚴重影響。不少西方專家指出,日本「主動排污」的作法是鑽「國際條約」的漏洞(並未從船隻上排放),不過,廣袤的大洋可能將福島第一核電廠這次排放的污水「稀釋到無害程度」。
原文網址: 不定時炸彈 福島第一核電廠未來可能爆炸! | 國際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4/07/33...#ixzz1It6Z2Vy5
山茼蒿 驗到微量碘131 首例輻汙菜北海岸失守
在檢測確認北海岸相思樹和野草樣本受到輻射雨汙染後,原子能委員會昨日緊急派員到北海岸農地採集山茼蒿、紅鳳菜和蘿蔔嬰等葉菜類進行輻射檢測,證實在石門和三芝附近採集的山茼蒿也受到輻射雨汙染,在菜葉偵測發現極微量碘一三一。
- 中國時報
- 【李宗祐/台北報導】
這也是日本福島核電廠發生輻射外洩後,我國首度偵測發現農作物受到輻射塵汙染案例。
原能會昨日上午以「隨機取樣」方式,在北海岸鄰近三芝和石門交界處,以及萬里附近採集農民種植的紅鳳菜、山茼蒿、蘿蔔嬰等八件葉菜類樣品,送到核能研究所檢測分析,結果三芝和石門附近採集的山茼蒿偵測到微量碘一三一放射性元素,濃度為每公斤二.四九貝克,遠低於我國商品輻射限量標準每公斤三百貝克。
原能會輻射防護處環境科長王重德指出,受到汙染的山茼蒿,經過清水沖洗後,已偵測不到碘一三一。民眾若直接食用未經清洗的山茼蒿,依農委會統計國人每人每年平均攝食三十七公斤葉菜類估算,每年造成輻射劑量約二微西弗,必須連續食用十年才會相當於照射一張胸部X光的劑量,幾乎對人體不會造成影響。
原能會研判,昨日採集的山茼蒿,與四月三日和四日在北海岸金山、石門、萬里和貢寮採集的相思樹和野草樣品一樣,都是因北部下雨把輻射塵沖刷到地表而受到汙染。
除了山茼蒿以外,紅鳳菜及蘿蔔嬰均未測到碘一三一等人工放射性核種,並未受到福島輻射塵汙染。此外,農委會派員到基隆採集的葉菜類樣本,因昨日下午才送到核研所,檢測結果今日才會出爐。
防輻現漏洞 不但侵台 還提早
氣象局四月二日曾預測,日本福島核電廠輻射塵可能在五天後直接侵襲台灣,經媒體報導後,原能會與氣象局隔兩天共同以福島核電廠在四月二日、三日並未有輻射外洩為由,澄清原先預測的情形不會發生。未料,原能會前天證實,北海岸部分植物受到輻射雨汙染,顯示輻射塵不但侵台,還提早到達,意外暴露我國面對福島輻射塵威脅的輻射防護漏洞!
- 中國時報
- 【李宗祐/台北報導】
原能會證實,四月三日和四日在北海岸金山、石門、萬里和貢寮採集的相思樹和野草樣本,偵測發現放射性元素碘一三一,研判是福島核電廠外洩輻射塵被雨沖刷,沉降到植物表面後,昨日上午緊急派員到石門和萬里等地菜園採集日本茼蒿等葉菜類進行輻射分析。
雖然原能會副主委謝得志強調,在相思樹和草樣檢測出碘一三一濃度極輕微,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也直言,輻射塵被雨沖刷到海裡,被魚類吃進肚裡;或被雨沖刷到草裡,被乳牛吃了,再被擠出牛奶等,是否會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是我們比較關心和擔心的!」
原能會原本保證預測的輻射塵飄台灣情形不會發生,為何三日和四日在北海岸從石門向北沿著金山、萬里到貢寮全受到輻射雨汙染,被雨沖刷下來的輻射塵究竟從何而來?原能會相關官員昨被媒體問到啞口無言!
謝得志表示,我國面對福島輻射塵威脅的輻射防護網確實有漏洞,三日和四日侵台的輻射塵,究竟是直接從福島擴散到台灣,還是繞地球一圈後、再飄到台灣,「我們還要跟氣象局請教,進一步合作研究!」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研判,這波輻射雨應該是三月廿八日從福島外洩後,經過七到八天飄移直接擴散到台灣,且四月一日飄移到台灣北部海域時,剛好碰到從日本延伸到台灣的低壓雲系,在四月三日到四日被東北風吹到北海岸所致。
http://www.phileweb.com/news/photo/201104/songs.jpg
3月11日に発生した東日本大震災を支援すべくiTunes Storeで3月26日に配信を開始したチャリティアルバム「SONGS FOR JAPAN」。収益金はすべて日本赤十字社に寄付する。レコード会社の枠を超えてトップアーティストが集結したことも話題となった。
本作品のダウンロード数や収益金などが、今回明らかになった。日本はもちろん、アメリカ、フランス、ドイツ、オーストリア、スウェーデンなど18カ国の iTunes Storeで1位を記録。ダウンロード数は発売1週間で、世界で25万を超えた。収益金は、同じく発売後1週間で200万ドルとなったという。
【SONGS FOR JAPANの収録アーティストと楽曲名】
1. John Lennon "Imagine"
2. U2 "Walk On"
3. Bob Dylan "Shelter From The Storm"
4. Red Hot Chili Peppers "Around The World"
5. Lady Gaga "Born This Way"
6. Beyonce "Irreplaceable"
7. Bruno Mars "Talking To The Moon"
8. Katy Perry "Firework"
9. Rihanna "Only Girl (In The World)"
10. Justin Timberlake "Like I Love You"
11. Madonna "Miles Away"
12. David Guetta "When Love Takes Over"
13. Eminem "Love The Way You Lie"
14. Bruce Springsteen "Human Touch"
15. Josh Groban "Awake"
16. Keith Urban "Better Life"
17. Black Eyed Peas "One Tribe"
18. Pink "Sober"
19. Cee Lo Green "It's Ok"
20. Lady Antebellum "I Run To You"
21. Bon Jovi "What Do You Got?"
22. Foo Fighters "My Hero"
23. R.E.M. "Man On The Moon"
24. Nicki Minaj "Save Me"
25. Sade "By Your Side"
26. Michael Buble "Hold On"
27. Justin Bieber "Pray"
28. Adele "Make You Feel My Love"
29. Enya "If I Could Be Where You Are"
30. Elton John "Don't Let The Sun Go Down On Me"
31. John Mayer "Waiting On The World To Change"
32. Queen "Teo Torriatte (Let Us Cling Together)"
33. Kings Of Leon "Use Somebody"
34. Sting "Fragile"
35. Leona Lewis "Better In Time"
36. Ne-Yo "One In A Million"
37. Shakira "Whenever, Wherever"
38. Norah Jones "Sunrise"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相關人士表示,已決定把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的危機等級,上修到國際核能事件分級表(International Nuclear Event Scale,INES)的7級,上修後的等級,和1986年前蘇聯車諾比核災相同。
日本當局最初評估福島核災危機是第4級,後來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把1到3號機組反應爐危機升高到5級,而法國和美國核安專家都認為應該是6級。全球發生7級核災事故的,之前只有車諾比核電廠。
依照嚴重程度,國際核能事件分級表共分0至7級(8個等級),0級完全無安全顧慮,7級是最嚴重;1979年美國賓州三哩島核災是5級,1999年日本茨城縣東海村JCO臨界事故是4級。
5/14~5/16 Weiss (Kent Poon) AZ (Asia Weiss Japan Control Center) 在日本將進行高解析的Jazz慈善錄音
http://www.az-audio.jp/pg177.html
http://www.az-audio.jp/_src/sc853/A4...15B8CB48D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