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專程買回來聽聽看.可能我木耳聽起來個人來說還不錯聽.
可列印查看
那也不錯啊!:D:D 這些曲子比起Brahms的其他作品算是冷門一些,多聽一些音樂總是不錯的.
昨晚趁睡前的空檔,比較了下面幾個版本,(用隨身聽+AKG701)
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500_AA240_.jpg
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500_AA280_.jpg
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500_AA240_.jpg
Rostropovich的版本還是很怪. 剛開始只覺得中低音時大提琴似乎長大了一兩倍. 其他兩個版本都沒這個問題(或是沒這麼嚴重). 突然靈機一動,在聽其他兩個版本的時候,按下 ”加重低音 “(extra bass)的功能. 哇!現在Du Pre 和 Piatigorsky的大提琴的聲音跟Rostropovich的一樣了!
結論: Rostropovich的這個錄音很明顯的是中低頻特別加強版. 在小喇叭上可能聽不出加料的多嚴重(我猜是在150Hz以下加料).
結論: Rostropovich的這個錄音很明顯的是中低頻特別加強版. 在小喇叭上可能聽不出加料的多嚴重(我猜是在150Hz以下加料). 以前在ProAc Supertablet 上聽不出問題. 這對小喇叭在100Hz以下就衰減的很嚴重. 在卡帶 (我先買卡帶)上更是聽不出來.
好就是好,坏就是坏. 糊涂混钝都一色骇死人... ...$#@!^&%$*&^%
我看完後,覺得他的結論和我一樣。
但是ayre MX-R是不是最好的單聲道後級(或是世界最好的擴大機)我是認為可待商榷啦!先注意一件事:世界最好的擴大機如果推一個普通的喇叭,與一個優良的喇叭,那一個會得到最好的聲音?也就是說:從訊源到喇叭,其實許多環節在影響最後的結果。
另外我也在思考一種比喻,就像將軍的車一樣,一台數十萬的車與一台數百萬的車,雖然加的油可能一樣,跑的路也一樣,但是跑起來的感覺就是不一樣。一台八萬元的印度車,或許會有輪子,或許會跑,但是坐起來不見得舒服;一台八十萬的camry,坐起來就是舒服;一台一百八十萬的Audi,也許不但坐起來舒服,開起來更是愉悅。這種能在有限空間或是時間中提昇聆聽者感官的滿足度的音響,正是它的價值之所在。
當你有好的與不夠好的音響時,可以做的比較就是:錄音不夠好的音樂在不夠好的音響上就是可以聽而已,然而在好的音響上,可以多出更多好聽的細節;那錄音夠好的音樂,既然在不夠好的音響上聽起來已經不錯了,想必在好的音響上,可以得到更豐美的享受!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好的音響,大多數會讓你更愛音樂!(至少對我來說就是如此)
我突然發現一個有趣點
錄音不好,很糟糕,音樂很好,很喜歡
那麼算好聽還是不好聽?
有這例子嗎
給錄音打分數:
超級Hiend音響(如將軍的,有多套超級LP和高價CD) 1分------99分
好的Hiend音響(只有一套高價LP和CD) 1分-------89分
好的音響 20分-------79分
一般的音響 30分-----69分
不好的音響 40分-----59分
壞掉的音響(發不出聲音的) 0分
這張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500_AA240_.jpg也到手一陣子了...可能最近都找軟體吧...這張對我而言已經不錯了...
我也買到了,其實還蠻不錯的,好像還不會太糟。
我個人覺得,好的音響,就算是爛錄音,聽起來也會比較普通的音響聲音好。很多卡拉揚在DG或EMI的唱片錄音評價並不高,但在好的系統放起來,聲音就是比以前哪普通的系統好多了。數位板的lp更是誇張,例如卡拉揚和潔西諾曼那張華格納,雖然許多人對其錄音評價不高,但是換個唱頭,Goldfinger V2 就是比一般板更悅耳。 也許這個比喻並不適當,因為很難買到真正爛的唱片。
越好的音響,越爛的錄音導致聲音越難聽,我還沒有經驗,不過應該不致於吧?
突然想到一個例子跟大家分享。我也用過dv拍小朋友唱歌,這錄音夠爛夠沒水準吧?而且不是在錄音室。但是我的Goldmund就是能把我爸的Elac, Diatone,我弟的Wilson幹掉,聲音自然多了。
比喻真恰當。再同意不過。
其實我一直很好奇為何系統會越調整結果原本不好聽的片子越難聽?
不知是否有沒有網兄或前輩談談分享這方面的經驗或是片子?
可以試試潘越雲專輯的舊情人與情歌~~~:D:D
和去年音響展送的CD第12首一樣是潘越雲的歌比一下~~
我自己認為錄音好壞馬上知道8)8)我認為居然後著比較好:O:D
羅時豐的唱歌的人~~國語與台語專輯比一下也馬上就知道8)
我還是認為均衡比什麼都重要!!!!!
以前我一直追求低音一定要拳拳到肉!!節棍還要再節棍!!!
但是當改放流行樂時(大聲催下去)駐波會下死輪喔(sweat)(sweat)
當時結論~~~~錄音怎麼這麼差!!!
但真的是錄音差還是我走偏了~~~~~|-):O
也許可以分享一個大家難以置信的現象....:)
dv 的錄音,如果不後製不剪接不加料直接燒成cd;在我個人的經驗中,遠比一大堆發燒片『更真實』,因為這是『動態不壓縮』的錄音正確之唱片。所以在 E60M5網友這個例子中,對我而言反而是證明了『好錄音』更能突顯『好音響』優點。
也就是說,很可能這個DV錄音在Goldmund與Diatone的聽感差異,會遠大於其他不正確的唱片錄音造成的聽感差異。不過我不清楚 E60M5網友的音響系統特性,所以這個預測不見得準確就是了....(blush) (blush)
至於『越好的音響,越爛的錄音導致聲音越難聽』,我覺得這句話太容易因為心理現象而不容易產生共識,我個人建議修改成:
『越好的錄音,越容易造成等級不夠的音響系統播放成很難聽的結果。』
這樣子或許比較容易有共識....:D
這是個無厘頭的問題.聲音是否好聽,本來就是由錄音的好壞來決定.這好比攝影,如果技術差勁,拍出來的照片或影片,怎會好看.即使你用最好的沖洗設備,或最好的顯示器,都不可能改變事實.
嘿嘿嘿~]:)>:)
所以psycho兄我已經有盤算了...
http://www.sony.jp/pcm-recorder/prod...D50/index.html
http://wqsky.com/hk/list/4233.htm
幾天用功下來,發現它比我現役的MD有更好的優勢,加上我也認為這樣的軟體存放方式對我而言是更減少了為擷取軟體而必需的物理作動〈播放〉過程,也減少音訊損失!
〈目前是播放CD轉錄到MD,再讀取MD傳到電腦,再燒成CD拿到車上聽,我是覺得每次的“播放、讀取動作”都是一次的損失,而且MD本身就是破壞性壓縮,這台則是無壓縮錄音〉
當然我目前的音訊來源還是CD,而這部是有光纖輸入,唯一的擷取動作應該就是播放CD傳輸至機子,再過來有需要的話應該都是電子傳輸的過程!
我的玩法可能都跟一般不同,實際效果如何還是要真的玩過才知道了!:^)
不過可能還得等年終到手再說吧!:D:o
壞的錄音在好的音響上要好聽?
這邊的好的音響指的是音樂性好還是音響性好?:O
目前壞的錄音..(或rip不好的...)
在個人器材升級的過程中...
只是越來越能聽到缺點...
(當然基本上因為音響性上的提升連帶有多享受到一些)
(要看問題是不是常跑出來..如小爆音等等..(sweat))
現在我都用好的器材聽好的錄音
而在好的器材無法入耳的錄音..
就交給普通的器材...就聽不到缺點..(也少聽到優點|(|-)
不過就能入耳了...:D
音響越好,越能欣賞到更多錄音真正的美...
把所有cd變成可以聽是我發燒的終點
那大大可能會一直燒不停.........
嘿嘿嘿~~~現在我常在聽外加蕭敬騰的喔~~8):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1sM90aQkTQ
最重要還是音樂本身的旋律對我們心中有好的共鳴,如果加上錄音質感很好,那更容易產生共鳴,那才是用音響聽音樂的目的,如果只是一味追求錄音品質的細節,那就是在玩音響,而非聽音樂了,
其實音樂好不好聽那也因人而異的
很多人聽電音,聽重金屬,會很high,但對我們來說,是接受不了的,所以有很多音樂,錄音不優,但聽起來還是很愉快的,因為旋律好,
好的音響當然是不可能撥什麼錄音都要好聽
那很奇怪
錄音差就是錄音差,怎麼放成好聽
但要注意的是系統越好,越能發現更多的好錄音....
另外~好的音響會~弦樂好聽~~鋼琴不好聽??或是反過來??
古典好聽~~爵士流行樂不好聽???或是反過來???:O:^)
個人認為還是要均衡!!以前我大力抨擊過潘越雲的錄音!!但現在~~好像還可以聽~~:D(blush)
andy哥哥要不在試試周杰倫~~~~~:D:D
比數差距越來越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