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列印查看
先決定喇叭,5成是有必要的 再來擴大機 2成以上 再來訊源 2成 最後線材.......1成以下
引用: 作者: 小葉 先決定喇叭,5成是有必要的 再來擴大機 2成以上 再來訊源 2成 最後線材.......1成以下 葉兄漏了空間,墊材/配件及軟體的預算..?:D:^)|-)8) 線材的預算可能要看系統?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葉兄漏了空間,墊材/配件及軟體的預算..?:D:^)|-)8) 線材的預算可能要看系統? 常常 預算的比例會和實際花費大不相同...:D 喇叭和訊源通常比較難省...
這個不在規劃內,不然數字會嚇死人 就像電視一般不含在AV裡,要另外報 我的預算規劃原則是:先求有,再慢慢升級 除非是很明確一次搞定,不換了 那比例就會變成較平均來處理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葉兄漏了空間,墊材/配件及軟體的預算..?:D:^)|-)8) 線材的預算可能要看系統?
引用: 作者: lyyoung 常常 預算的比例會和實際花費大不相同...:D 喇叭和訊源通常比較難省... 預算分配有新解讀嗎?如何配置比例呢? 對的,陸大說得對,實際花費大不相同. 但心裏得抓一下,可別偏離太多. 預算分配有技巧嗎? 平均分配? 有些東西一次到頂?
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預算分配有新解讀嗎?如何配置比例呢? 對的,陸大說得對,實際花費大不相同. 但心裏得抓一下,可別偏離太多. 預算分配有技巧嗎? 平均分配? 有些東西一次到頂? 私以為數位訊源部分因為進步得很快,所以個人會選擇有"專業背景"公司的中堅機種。如EmmLabs or dCS的一體機。擴大機方面盡可能一次到頂。喇叭有時會受限空間,變數比較多。 一點淺見.......
引用: 作者: 小葉 先決定喇叭,5成是有必要的 再來擴大機 2成以上 再來訊源 2成 最後線材.......1成以下 然後~~~軟體另外~~100%~~~(sweat):D
硬體跟軟體不用混著談啦.....軟體是屬於"經常性消費"
引用: 作者: 小葉 硬體跟軟體不用混著談啦.....軟體是屬於"經常性消費" 對很多人而言, 硬體也是屬於"經常性消費"...:D:^)|-)|(|-:P
小弟發現也有網兄用的預算配置喇叭的部份可能只佔了2成到三成,最近覺得這樣的配置好像也是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