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is所言之傳真派也就是個人認為的還原派,盡其所能是還原錄音的真象為何?可是真象是什麼是沒答案.所以設定在音場的完整 編排 樂器分別...., 聲音接近耳朵聽到現實聲音與音階的正確性.應該是還真的美聲.
jimis兄剛也提過木質是會減少2端和音場內的高音空氣.
可列印查看
越看越起勁~ 我這剛好用木質的音響架也用上含金的線材,希望能從你們這多吸取些心得與經驗~
我是比較美聲派的
我聽人聲的片子很多
我很在意唱歌的人的感情我是不是體會到了
jazz人聲的的片子通常樂團都不多
舞台越樂器和歌手相對位置的鋪陳...是我調整聲音的重點
我的空間不大
低頻一定要潛下去..收的很快...不然量出來了... 很容易駐波跟著來
中頻人聲一定要夠飽滿浮凸....音像大小大概是一公尺直徑是我喜歡的大小和深度
中高頻要有延伸還要兼顧厚度...這個比較麻煩
沒有厚度我進場聆聽耳朵會受不了
延伸不夠 ....音場的高度和深度空間感都會不足...活生感也大打折扣
如林兄說的
用多了木頭...聲音溫潤了...高頻延伸會差一些...低頻會變的有量..但是Q度和下潛度較不足
唯一正面的改善是中頻豐潤寬鬆...舒服耐聽啦
金屬用上了<特別是航太鋁>
高頻的延伸真的好上一大截.......空間感也開闊很多
低頻的速度快一些...下潛度好...收的也快一些
我自己覺得任何調音的方式都像一種雙面刃
他只能在 上中下 給你較全面的2個面
要全面一些還是得各種方式的互補
然後在中間找出適合自己大部份聆聽音樂和個人喜好的美聲
碰音響到現在發現其實調音不該是神話
我覺得調音像是調整整體EQ,只是校正工具改成人耳,可是自己躲在家裡聽呢,通常會調出以偏蓋全的自我無敵,
講到這表達的是,擁有好全面的聲音,平衡的聲音,得先從認識毒舌派好友開始
音色的部份保留自由的喜好就很ok
題目是高音我也來講高音
身邊幾個朋友機器到一定程度的幾乎聲學東西都拆光光了,這招跟東方不敗的武林覺學有關
練神功需先自宮(沒把吸音材拆掉,很多好東西都被吸掉了)
走硬派要一路到底,才會改變觀念的新耳界
器材篇:
當然一分錢一分貨的字眼又出現啦!除了各家音色不用討論外 在來就是各家聲音厚度暫不討論.而是原廠數據都有到多少k,那是延伸 而非延伸的是有厚度,所以往往器材內的用料 線材 其他零件都會影響.當然高級機種相對用的比較好,所以才這麼貴.
最怕是器材本身強調某一頻段是特別凸出或凹陷,那就問題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