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5621
瑞鳴音樂的德國版CD,中間那張“琴”是最新出品。
可列印查看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5621
瑞鳴音樂的德國版CD,中間那張“琴”是最新出品。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5623
天狼唱片的發行由環球授權的爵士樂CD,還有一些價格更吸引一套10張才100元人民幣。但品質比這些稍差一點。
一般引進版的CD一般只授權在中國大陸發行,所以港澳臺的樂友如果喜歡也只能在這裏購買,廣東音像城裏有物流服務,可辦理世界各地空運、海運及快遞。代辦DHL和UPS速遞業務。像音像製品快遞到臺灣門對門服務三天內就可到達,香港是隔天,可以說是十分方便。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5620
順便介紹一本書,中文譯名是《構築家中音樂廳》,是由廣州《視聽前線》雜誌社負責翻譯的,售價人民幣50元。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5634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5635
《雨果發燒碟14》LPCD1630示範碟首版限量版
專輯介紹:
四月底雨果唱片發行了LPCD1630 示範碟首版限量版,雨果承諾任何CD機均可播放,內含同曲目普通CD對照。《發燒碟14》除了為我們帶來好聽發燒的音樂之餘,還給我們帶來了雨果最新推出的母帶處理技術——LPCD1630。雨果之前推出的LPCD45,LPCD33,LPCD45則是採用母盤直刻技術,當然沒有經過印碟環節所以損失是極少的,每個發燒友買到回去等於買了張母盤。然而LPCD45價格是相對較高,而且有部分CD機不能正常讀取,成為了部分發燒友的心頭之痛既愛又恨。
而雨果這次推出LPCD1630的目的在於告訴我們其實壓盤出來的CD也能造得很靚聲。LPCD 1630技術核心在於採用U-Matic 1630母帶,這個U-Matic1630母帶可以說是幾乎被遺忘的數碼產物,在早年的CD生產上所有公司都離不開採用這個U-Matic 1630母帶作為交付壓盤廠進行壓盤的母盤之用。老易向我們解釋道,為什麼早年的大家所謂的“鐵芯版”“西德版”好聲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歸功於這個U-Matic 1630母帶。後來因為U-Matic 1630母帶設備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則是我們現在用得最多的CDR作為母盤之用,CDR雖然方便,但是在製作玻璃母盤的過程損失卻是加大了,這是聲音劣化的原因。
在這張《發燒碟14》裏面一共收錄了14段音樂,包括中樂,交響樂,女聲,男聲,小提琴,一次過可以全面測試這個LPCD 1630帶來的音效提升。另外老易還很有心思地在唱片最後加入了兩段煲機訊號,一段是5HZ一段是20KHZ,可以讓發燒友在買回新器材或者長時間沒有使用時作煲機之用。不過特別提醒一點,大家要注意音量,有部分檔次較低器材可能因為Cd機或者功放的原因不能重播出5HZ的低頻,這時候切勿刻意調大音量可能會導致燒機。
關於LPCD1630:
普通CD的壓制要求製作方用音頻資料刻錄出CDR(我在前面提過的像英國HHB的CDR),經幾次電腦的格式轉換後製作玻璃盤,而LPCD1630則是用資料直接製作玻璃盤,這樣必然使原始資料經過的工序減到最少, 資料的畸變也就最少,聲音當然就越好。不但這樣,LPCD1630全程使用雨果自行開發的LPCD電源處理技術,因此,LPCD1630在聲音的保真上自然遠勝普通CD。
眾所周知,頭版CD與再版CD在聲音上有所不同,壓制的CD數量多,後面壓制出來的CD損失的信息量就越多。而LPCD1630玻璃母模用1倍速刻錄,由玻璃模所製作出來的每個金屬模只壓制1000張CD,這無疑降低了信息量的損失,保證了CD的品質。相對于普通CD,LPCD1630的售價只稍高些許,也算是物美價廉。為了讓CD延年益壽現在各唱片公司老闆個個都是絞盡腦汁,那些技術名字多得有點讓人眼花繚亂。
[QUOTE=fjialo;48418]以上介紹的唱片可以在機場路廣東音像城裏可以買到
Thanks for the info,
will visit the place the next time I visit Guangzhou,
is there a subway station nearby??
:)
I usually go to RED CD in 上下九
廣州的唱片行算比較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