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PEDISK 的階段結論:可以用SATA,但是........
WIPEDISK 的階段結論:可以用SATA,但是........
這個才是大家最關心的吧?......(giggle)
因為找了學生來幫忙試聽,兩個人盲目測試的情況下,確認了以下現象:
WIPEDISK 的效果很像是RIP 差異,越正確的數位播放應該越減小差異!!
首先我前一天把外接硬碟改成 SATA內接,電源來自CAT本身的1500W 銀欣電源。切出3個FAT32的32GB硬碟,1個FAT的850M。前三個32GB在SATA下各自GUT 5次、3次、一次,因為GUT的速度高達 60M/S所以沒有等到死。後面850M使用 USB 進行『兩次GUT』,1.25M/S慢死了!!
今天學生到了後,把同一個硬碟裡己經GUT後一個多月的音樂檔,COPY到以上四個硬碟,然後斷電重新開機,開始測試。
在單一CAT的情況下,RIP差異非常明顯,GUT差異也非常明顯,學生不到三秒就用耳機系統抓到最好聽的是 USB兩次GUT > SATA五次GUT > SATA一次GUT > 原始己經GUT一個月。
在雙CAT的情況下,慘了,不但無法區分 USB兩次GUT 與 SATA五次GUT ,甚至還常誤判 SATA五次GUT > USB兩次GUT!幸好,還能抓到 USB兩次GUT =:= SATA五次GUT > SATA一次GUT =:= 原始己經GUT一個月。
以上聽感與我完全一致,所以可以下定論了:
第一、不必慢慢使用USB去GUT了,使用內接SATA就好了!!!但是.........
第二、但是,你要先保證你的數位播放可以正確地降低 RIP 差異,不然的話,SATA GUT多個十次看看??
第三、嗚嗚嗚嗚嗚....GUT的效果一個月就減小了.............
第四、他XX的,FAT32只能32GB,exFAT 不支援 WIPEDISK,只能一個一個慢慢分類......(angry) (angry) (angry)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