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免空hotfile還活著,速度快,每個檔案不能超過400MB。
2.bitshare,單一檔案可達1GB,下載速度約200K~300K左右。
以上免空不需要帳號就能上傳或下載,萬事拜託,多謝。
可列印查看
哇~
現在才知道有這篇
我最近才開始接觸USB DAC這東東
上來獻醜一下~
地線部分是有做隔離...
不過還在研究中...
http://img853.imageshack.us/img853/7651/dsc08244u.jpg
《音樂與音響》走向超值而極緻的 HI-FI電腦訊源 之四:USB訊源的極緻歷程(二)
因為 USB界面是針對電腦設計的,不是針對音響設計的;造成 CAT音響玩家必需辛苦研究出讓 USB裝置達到最高音響性能的方法,所以符合科學精神的廣泛討論變得非常重要。在此要強調,習於道德主義的中國文化總是把科學精神理解成是非對錯、甚至當成真理判準;其實從科學哲學史可以明確看出來,當身為世界頂尖科學家的博蘭尼與孔恩投入科學哲學後,馬上發現真正的科學精神不是倫理教條,而是『能有助於產生科學結果的才是科學精神』。也就是說,沒有產品或成果,一味地批判或質疑,這不是科學,而且是反科學!因此,我透過與 MY-HIEND諸多網友共同討論分享出來的 USB音響現象,完全無心力去找到合宜的科學理論而解釋,只能保證『聽感經驗上的一致性』;但若以為這樣子就不是科學精神,那就是身陷道德主義式的反科學而不自知了。
這些我認為極其重要無比的USB音響現象,我自編一個名詞,稱為『USB解決方案』;可以保證讓兩仟元的USB音效卡+JPLAY+本方案,就可以達到『音色的正確性』打倒任何超高價位的CD轉盤LP的能力。這也意謂著對於無法聽到像樣的現場演奏之愛樂友,憑著這樣子的音響重播能力,『作曲家想要的聲音』是什麼,就可以八九不離十地精確掌握了。當然了,絕大多數的發燒者與愛樂者不見得想要聽到作曲家真正想要的聲音,因此音響或音樂的方向會與我不同,這就各取所需了。
我定義『USB解決方案』如下:CAT => 第一段USB電源分離線 => USB HUB => 第二段USB電源分離線 => USB音效裝置。合格的電源分離線可以DIY,也可以使用音響廠商現成的產品,目前最便宜的合格商品是露天拍賣上 YU-STUDIO廠商所推出約780元的USB電源分離線。每一段分離線都必需外接電源,最超值的方案是使用電流輸出安培數越大越好的交換式電源,網拍上200元可以買到5V/3A以上的產品。USB HUB 如果使用 USB 2.0規格,則『只能』使用 NEC晶片的 HUB;USB 3.0 HUB 的聲音更佳,但是有些小問題要解決;請注意USB HUB本身的外接電源孔絕對不可以接上任何電源。參考很難看的照片如下:
http://www.my-hiend.com/psycho/USB/usbhifi1.jpg
這麼簡單的答案,經歷過多麼辛苦複雜的討論交流過程?從頭說起...........
一、發現電腦輸出的usb訊號有問題:
故事是從拿我的二號CAT去欺負 rendzaw店家開始,因為他電腦程度不夠強,組裝CAT沒有我快....:P
話說我的二號CAT是 drkao高醫師幫忙組成的,使用可以開核的 AMD sempron 140 與技嘉 890GPA主機板,記憶體是金士頓 HyperX 4GB DDR3 1600 (KHX1600C9D3K2) 一條,海韻無風扇 X400 電源,segate 320g 企業級傳統硬碟。輸出則同時使用樂之邦 monitor 01 usd 與 digitimes pci音效卡。灌 WINDOWS 7 64 並優化,使用jplay播放程式。這套二號 CAT當然沒有一號 CAT那麼極緻(請注意這是JPLAY派與drkao派的先天差異),但是拿出來電 CD轉盤 與 LP 己經夠用了。因此拿到新竹 rendzaw店裡,在場還有一位蔡姓友人,當場 ab test實測,結果:
第一步,使用超大型 TAD號角喇叭測試,同一家樂之邦,digitimes pci音效卡 真的完全不是 monitor 01 usd的對手,甚至也沒有比 rendzaw販賣的 TE7022L次級 USB晶片好多少。
第二步,人人知道 USB的電源供應很差,所以無所不用其極地使用電源分離線的概念加強電供,這是正確的。我們當場使用 usb電源分離線,一端接到 3.5A的交換式電源,一聽之下當場讓兩人傻眼.....效果遠勝過高級 USB線材太多了。
最後,usb的『訊號端』出現詭異的現象!CAT => 第一段USB電源分離線 => USB HUB,第一段USB電源分離線外接電供,為什麼會產生巨大的改善效果?在我們的聽感,第一段與第二段的聽感進都是一樣的:就是暫態變佳、聚焦變好。我個人是猜測,usb的『訊號端』本身電流強度不足或其他原因太差,導致USB本身就規範其訊號只能跑五公尺;這意謂著加上 USB HUB等於加強其訊號,造成了發燒世界極罕見的『多個香爐少隻鬼』的現象。
所以我的前文也映證了:『......至此己經發現 USB音效裝置的第一個寶貴現象:直接使用電腦本身的USB接孔,不知何故『音色就是會不夠正確』,似乎USB的訊號本身受到很大的污染。而使用USB延長線或USB HUB,再接上USB音效裝置,似乎可以『重整』USB訊號,導致『音色的正確性』出現天差地遠的強烈進步。然而,這個動作可能造成電力損耗,所以與『加強供電』的外接電源聯手,便可以花極小代價讓USB音效裝置得到極緻的超值成果。』。
二、以 Bladelius USB DAC 為判斷指標:
我是從 Bladelius USB DAC入門電腦播放的極緻水準的,不過科學是進步的,隨著我對CAT的理解,越來越清楚 Bladelius USB DAC的優點與缺點,因此拿它當成一個判斷指標,正好檢驗我發現的『USB解決方案』是否可靠。先檢驗『超值』,所以使用最便宜、最簡單的音響系統,訊源只用到 ASUS U80V筆電 + JPLAY,鑑聽則使用 AKG K601耳機與 G & W AT-F100耳擴,然後擔配兩萬多元的『音響商品 Bladelius USB DAC』或五仟元的『電腦商品 MONITOR 03 US』;結果似乎可以把類比端與數位端的『聲音優劣』徹底分開來。
Bladelius USB DAC 雖然也是夠先進的非同步USB,但是也許沒有 MONITOR 03 US 那麼先進。可以確定直接相比之下,Bladelius USB DAC 的電源處理完全打爆 03 US,完全是不同等級!導致聲音的質感就是遠遠贏上一截。雖然前者的 DAC晶片是WM8741,後者是 PCM1798;但是我很肯定電源的好壞才是上述聲音差異的關鍵,理由後述。
相對的,MONITOR 03 US 的 USB解碼應該比較先進(我亂猜的),因此樂器的個別音色、合奏音色都比 Bladelius USB DAC正確了一截。可惜供電或類比端設計不佳,聲音的質感輸好大的一截。以上是使用 USB線材從電腦直接單純上兩台 USB裝置的結果,Bladelius USB DAC >>>>>> MONITOR 03 US,價格也是。
第一步,加上 NEC 晶片延長線,這個無法加強電力供應,只能增強USB訊號的正確性。結果對 MONITOR 03 US 的改善幅度遠遠大於 Bladelius USB DAC,簡直就是前者的救命良方,在此之前根本不是同一等級的東西。這證明了 03 US 的供電己經爛到會影響 USB『聲音訊號』的正確性,所以使用『USB延長線』重整 USB訊號後(也可能電源也被重整過),聲音改善幅度大增!但是電源還是不足(U80V筆電只有 USB 2.0),聲音還比不上前者。
第二步,加上 07080722 的 USB電源分離線與 5V/3A的交換式電源。OK!這下子難分好壞了。原先電力不足,大場面的交響曲會亂掉,鋼琴聲音會不夠生動;增強電源後,問題就減小了很多;如果進一步使用線性電源的話應該會很精彩。
(本篇分享寫完約一個月後,我正式使用 5V10A的線性電源來測試,結果.....當然是......)
最重要的是,Bladelius USB DAC 真是『完成度很高』的『音響商品』,電源幫你處理了,類比端幫你搞定了,再怎麼加強各種CAT密技,改善的效果就是沒有那麼大。
而 MONITOR 03 US 簡直就是『音響的完成度極差』之『電腦商品』!它就好像是給你一個最高速的SSD,再來PC使用者會不會調整是你家的事,不會用的人使用BIOS預設的模疑IDE模式就糟了,最高級的玩家就懂得『對齊』甚至使用 RAMDISK來輔助。所以使用這種產品,直接接上當然能聽,但也只能聽到幾仟元等級的聲音而己。透過『USB解決方案』之後,原廠沒有花錢處理的『音響特性』就得讓我們 CAT玩家自行一點一滴建立起來。
但是『電腦商品』最大的優點正是:它只談性能,不談什麼好聽順耳,所以它是音色最正確且不加料的高傳真聲音。當然因為價位太便宜或音響性能考慮不周會產生很難聽的『躁感』,但是這是後天DIY改裝或各種密技方案可以解決的。很多高手懂得DIY、換零件甚至改線路來增強音響性能,但是我以一般使用者的立場,動到烙鐵焊錫的都算太進階;雖然我可以找 rendzaw這種高手幫忙改裝,但是還是以『使用現有商品就能解決』為最方便的手段。因此我發現這個『USB解決方案』完全符合『超值』的立場,而且是不必動到烙鐵就可以達到極端正確聲音的好方法,值得提出來大力推廣。
結論是,完全懶得自行動手的燒友,請買 Bladelius USB DAC,真的很方便就得到好聲音。但是像我一樣的『正確音響之追求者』,總共不到一萬元的花費下,絕對可以讓 MONITOR 03 US的類比輸出在『錄音藝術』上狠狠打趴 Bladelius USB DAC,也意謂著可以在『音色的正確性』狂電超高價位的CD轉盤或LP。
三、USB電源分離線必需『徹底分開』:
在這裡要向 07220708 網友致敬!幫我製作了很多道具來深入檢驗這個『USB解決方案』;因此我在MY-HIEND網站聲明,這個『USB解決方案』的著作權是由我與07220708網友共享的....:)
為了深入研究USB電源分離線的意義,我請07220708網友幫忙製作兩種完全不同的『USB電源分離座』:
第一型是:兩個A公頭轉一個A母座,所以可以先加強供電,再經過AUDIOQUEST CARBON USB線直入USB,形同電源與USB訊號都經過 CARBON線這種頂級USB線材的『處理』。
第二型是:電源端為A公頭,訊號端為B母座,轉成B公頭接USB音效裝置。所以是先經過 CARBON線『處理』過 USB的訊號,再隔掉電源,讓外接交換式電源直入 USB音效裝置。
兩者相比明確可以聽出來:前者質感佳、但是不夠HI-FI;後者質感略次、但是超級HI-FI。換句話說,伍仟元級的AUDIOQUEST CARBON USB線不愧是我測試多種線材後最認同的線材,也就是它的聲音正確性最高。但是,即使聲音如此正確的線材,只要電源與訊號共處一線,就是會傷害到聲音正確性,也就是說:從音響的立場,USB線把訊號與電源共處一線是絕對錯誤的設計!不管你是多麼厲害的線材大廠通通一樣。
後來我現更強烈的證據,這是在我使用比200元交換式電源乾淨很多的5V/10A線性電源(向露天YU-STUDIO訂製)當成usb電分離的外接電供時,發現的誇張結果。
從 USB HUB到 01 USD,先接 AUDIOQUEST CARBON線,再使用第二型『USB電源分離座』外接線性電源,OK,毫無疑問聲音特優。最精彩的是,從 USB HUB 先使用第一型『USB電源分離座』外接線性電源,再接上 AQ CARBON 才進入 01 USD,結果.....咦.....我是不是接錯了、接成交換式電源了??仔細一看,沒接錯啊......??
即使是 AQ CARBON這種還算高等級的USB線,居然照樣可以把 USB的電源污染地這麼嚴重!讓線性電源聽起來完全變成交換式電源了。如果線性電源的A數不足,完全可以預測的,這種組合的聽感將會比交換式電源還要糟。
請別說 AQ CARBON不好,我可是測試了非常多條比它還要貴兩倍的其他廠牌線材,最後才從HI-FI性能的角度買下它呢!這個意思就是說,其他USB線材保證死得更難看。也就是說,只要USB的四條線做在一起,兩根USB訊號、兩根USB電源;『我的猜想是』極可能因為『USB訊號』是數位訊號,善用晶片重整就安全了。而USB電源是類比的,會輕易受到污染與染色。所以就算是我聽起來最中性的 AQ CARBON,照樣死得很難看。
然而,發燒友早己經下手的頂級USB線該如何是好?先不要丟掉,有很簡單的方法可以讓『USB解決方案』不只超值,而且走向音響性能同時『極緻』的HI-END境界。
四、USB線材的正確使用方式:
過幾個月後我下重本買了一萬兩仟元級的 USB頂級線材:AUDIOQUEST COFFEE DBS72V USB線,是透過先前的honeybeer網友之介紹,直接向嘉義醉音音響店家購買的,在此也推薦這店家。在此之前,先向露天店家 YU-STUDIO 訂購『2B母座轉1B公頭』的轉接頭,目的是測試USB線材適合當成訊號線還是電源線。眾所皆知,設計電源線的方法與設計訊號線的方法當然不一樣;然而 USB線既是訊號線又是電源線,不肯做分離線的線材廠商(真是笨喔!),其USB線會偏向訊號線還是電源線?
拿AUDIOQUEST開刀,因為它是我目前測試過聲音最正確的USB線材,所以直接賭了買到COFFEE這一級,BINGO!果然我的預測一點都沒錯,它就是比CARBON更高一級的聲音,音色的正確性完全一樣。
先測試 CAT => CARBON => HUB => COFFEE => 03 US。真是悲慘,沒有使用本人與07220708網友精心研究的『USB解決方案』,就算使用了前後近兩萬元的頂級線材,還是排最後一名!當然了,AUDIOQUEST頂級線材可以保證音色比較正確,細節也比較多;但是沒有使用『USB解決方案』,聲音就是平的、沒有深度層次,動態是被壓抑的、一點活生感都沒有。可以說,雖然我認為 AUDIOQUEST是我所試過聲音最正確的線材,但是跟我的『USB解決方案』一比,完全被平價電腦線打死打爆。如果訂價一萬兩仟元的usb線都輸這麼慘了,就不必跟我說有什麼『沒有電源分離』的usb線材是正確的設計了。
再來是 CAT => 『USB解決方案』電腦線外接交換式電源 => HUB => 『USB解決方案』電腦線外接交換式電源 => 03 US。請看,這就是最便宜最超值的『USB解決方案』;前後兩段分離線就算以 YU-STUDIO 的780元商品計算,花費不到三仟元,幾乎所有音響性能都是徹底狂電前述兩萬多元的頂級線材!因此我才會感嘆,USB不是音響,所以使用USB要用得妙真的要多方研究,音響大型廠商都不見得比我們更懂。
不過,AUDIOQUEST 終究是聲音正確的線材,它只是『使用方法不正確』所以被電腦線材欺負而己,因此我事先預料這種情況下請 YU-STUDIO 幫我設計前述 2B母轉 1B公的電源分離轉接頭,請大家自行向他訂購吧!不然手上的USB線無論多昂貴,都只會被電腦線欺負而己。
於是目前測試出最佳的結果就是:CAT =>『USB解決方案』CARBON線外接線性電源 => HUB =>『USB解決方案』COFFEE線外接線性電源(電源線接CARBON) => 03 US。
最令人驚奇的是,USB的電源線也是非常敏感!我從線性電源的出口接一條YU-STUDIO製作的USB接頭電源線約一公尺,這段線就是大約600-800元左右的等級。從USB口到 2B母轉 1B公的電源分離轉接頭這一段原先是使用 30 公分的電腦線,後來改用 1.5M 的AUDIOQUEST CARBON線,不得了!聲音又再進步一級。
一個有趣的測試是,好的USB線應該接在訊號端還是電源端?其實這時才終於出現取捨問題:訊號端的進步是音色的正確與細節增加,電源端的進步則是能量感與背景乾淨度,兩種組合都不錯,詳細測試必需等日後再說。
因此,聲音正確的AUDIOQUEST,只要同樣使用在『USB解決方案』的架構中,它就真的很強了。但是如果膽敢不使用 『USB解決方案』,就會比電腦線還不如。至此真的可以小小虧一下音響廠商對 USB架構有點不夠了解,快快把這套學回去。於是我敢斷言,這是USB線材的正確使用方式,讓『USB解決方案』不只有『超值』,還可以隨著投資金額的增加而達到『極緻』。
五、外接電源與 usb hub的正確使用方法:
正因為有上述『超值且極緻』的基礎,很快地發現使用usb電源分離與usb hub的『正確使用方法』;之所以特別提出來,是因為很多網路上的發燒友所分享方法是不夠正確的,因而常常出現相反的聽感現象。
人人都知道便宜的(一顆兩佰元新台幣左右)交換式電源聲音不夠好,所以動腦筋到電池供電或線性電源;但是網路上的分享結果卻是差異很大,有的有效有的沒效。我仔細分析這些心得,隱隱發現又是『正確錄音』與『正確音響』的巨大問題。
如果使用加料錯誤錄音,那麼電池供電或線性電供的乾淨度會被誇大,電池供電會動態不足、線性電源安培數不足會暫態反應失真的嚴重問題會難以發現。相對的,使用正確錄音,除非音響系統極高價,否則很容易忽視交換式電源的躁感,很容易辨認出交換式電源的動態與暫態皆特優。
除非像中和羅啟良先生那種電池供電的研究高手,否則一般電池供電往往動態不足;DIY者經常使用交換式電源設計的穩壓晶片,不但毀掉電池供電的音質,還保留動態不足的缺陷。為此我故意浪費錢去買了一個高電量的『USB行動電源』進行預知失敗的測試,結果......天啊!比『不外接電源』還要難聽,完全錯誤到了極點。
因此我幾經考慮,決定賭『超高電流量的線性電源』,向露天店家yu-studio訂購一台 5V/10A 的線性電源與USB供電頭。結果,還真的賭對了!但是也因為電流太大,電源處理不良的超低價USB 2.0裝置與部份USB3.0裝置,一不小心就會有燒機器的問題!!所以使用線性電源的發燒友請注意一個絕對原則:先開線性電源,再開電腦!其他各式各樣的燒機器慘劇請自行參考MY-HIEND網站上的悲慘事件...:P
測試結果,線性電源當然音質(躁感)遠遠高一大截!連樂器的殘響或泛音也變得豐富起來。我還隱隱覺得10A不過是夠用而己,如果當初省錢買5A的,應該會被兩顆3A的交換式電源狂電。最重要的是『音色正確性』的結果.....完全沒差!JPLAY+CAT 造成驚人的『錄音分辨力』與『演奏分辨力』,完全不受交換式電源的影響,只要安培數夠大,最多只影響音質而己。
這個約八仟元的投資超不超值呢?八千元不是小數目,我可以保證的是『極緻』,而且聽起來一定是舒服的聲音,因此就留給玩家自行決定了。不過,新竹店家 rendzaw正在研究使用交換式電源而音質不會輸給線性電源的方法,到時就可能出現比較超值的選擇了。
然而這的確是『極緻』的結果,正因為有這種『極緻』的聲音,讓我的CAT訊源己經害我完全不想開CD或LP了 ── 真的是完全聽不下去!....:P
也因為如此極緻,我才發現外接電源與 usb hub的正確使用方法。
為了嚴謹測試,買一條 USB 轉 5.5/2.1 的電源線,把相同的線性電源自由選擇是從USB分離線灌進去、還是從 USB HUB 本身的外接電源端灌進去。結果答案是非常清楚的:從 USB HUB 本身的外接電源端灌電源,比起從USB分離線電源端灌電源,就是百分之百會吃動態、毀掉暫態!就算是5V10A也沒救。而早在此之前,我就發現即使使用最頂級兩仟伍百元的鐵殼USB HUB,通通使用交換式電源,只要敢接上USB HUB 本身的外接電源端,聲音立刻就會動態不足;也就是說,從 USB HUB本身的外接電源端進行電源改善,有可能是一個完全錯誤的方向。
因此我己經可以大膽說:USB HUB的正確使用方法,就是『USB解決方案』;也就是HUB『絕不可以』外接電源,而是要透過『USB電源分離線』外接電源。因此我還要提出一個大膽的預測:USB音效卡,是使用音效卡本身的外接電源孔比較好?還是使用USB電源分離線比較好?說不定也是後者為佳喔!
六、CAT 玩家的音樂音響樂趣何在?
至此己經把 USB的超值面與極緻面都分享地差不多了,最後是一個『電腦性能』與『音響性能』的知識論哲學議題,下篇再說。在此我想從這些在MY-HIEND網站與眾多族繁不及備載的同好們分享交流後,對於CAT玩家的『音樂音響樂趣』做一點描述。
第一、CAT的超值是HI-FI鑑聽性,若是走向舒適耐聽的CAT可能無法太超值(也許高明的DSP套件可以做到?)。
第二、我個人己經認為 CAT 的 HI-FI鑑聽性己經是『無上限價位』的 CD轉盤一定比不上的了(請注意我可沒有說音響性能可以全面性K掉CD轉盤),找一天來PK百萬級轉盤....:P
第三、正因為 CAT的超值優勢就是HI-FI鑑聽性,所以喜歡玩 CAT的燒友應該很容易會走向 HI-FI鑑聽性的音響玩法或音樂欣賞,這正是我要努力提倡CAT的主因!讓我們不再被錯誤唱片、錯誤錄音與錯誤演奏所宰制。因此我想跟相同走向的CAT玩家同好們分享如下:
A、不管你聽到的唱片號稱是多麼發燒的錄音,請絕對優先相信CAT與你的耳朵:CAT 會比絕大多數極高價位音響資深玩家更客觀判斷出什麼叫做『正確的錄音』,號稱發燒的錯誤錄音到處都是,你好不容易才可以透過極其便宜的 CAT辨認出來,不要再回頭上當了。
B、『正確的錄音』與 LP或 CD之載體完全無關,當然也跟 44.1K還是 192K完全無關;使用 CAT 的話,錄音正確的 128K MP3 照樣可以狂電 192/24 的錯誤錄音。
C、請試著學會發現除了『舒適耐聽』外,CAT的聲音最像現場;如此一來,音響只要很少很少的花費就可以達到『像現場一樣』的極緻水準了。
D、如果就是要質感與舒適耐聽.....建議放棄CAT,改走CDP或LP。因為後者的音響走向己經有太多前人的研究支持了,CAT再厲害也不可能在這點贏過前人數十年來的努力。
E、小心被CAT搞得讓你全面懷疑過去買的、聽的唱片都是垃圾,因為CAT對有缺陷的演奏是毫不留情的!你開始發現你崇拜的大師之演奏不好聽了嗎?請相信你的耳朵,因為那些本來就是欺騙大師,是透過錯誤錄音修飾出來騙人的!不要相信任何媒體或樂評,CAT比他們還要更客觀太多了。
F、幸好我的耳朵從來都聽不懂什麼叫質感、什麼叫做耐聽......所以我最適合玩CAT了....:D
(END)
你的 USB音效裝置 有真正 RUN 開嗎?
昨天跑去 rendzaw 教他玩最正確的『USB解決方案』,結果玩出一個嚇死人的現象;可惜完整文章發出了,寫在這裡讓所有my-hiend的網友同好們注意了....:D
USB音效卡(或者hub)跟喇叭一樣,有『性能太差的播放會無法完整run開』的可怕問題!....:O :O
眾所皆知,你如果都是使用錄音不良、頻寬太小或樂器太專一的唱片來run喇叭或耳機,後果就是喇叭或耳機的最高頻或最低頻會明確聽出很生澀、沒run開,甚至以我殺音響錄音一測試,還會破聲。我使用殺音響唱片最高紀錄是證明了新台幣『六百萬元』的超貴喇叭,照樣沒有run開!因為這麼頂級的喇叭,一般低水準的錄音是run不開的,只有我推廣的『正確錄音』才有可能run開。
這個可怕的音響現象常常害我推薦的唱片被嚴重誤解,因為只有音響科學精神較高的人,才會發現我推薦的唱片在他的超高價音響『出現破聲』不是唱片有問題,而是喇叭沒有RUN開。
理所當然我們也會猜想,說不定CDP、LP、擴大機甚至線材,都會有這種『沒RUN開』的現象;沒想到在我的『USB解決方案』證明了這個普遍原則....:D :D
話說 rendzaw 店裡的音響早就被我逼得不得不RUN開了,因為我每次遇到最殺音響的唱片都會先去他店裡吐槽.....:P 然而在整個研究『USB解決方案』的過程,因為小孩子綁住了,rendzaw的電腦程度又不高,所以一直沒有好好教會他這一套;其實心裡也很好奇想看看不會這一套會造成什麼離譜結果?結果還真是離譜!
rendzaw 是 電腦 => nec hub(使用內建外接電源) => monitor 03 usd或其他。ok,他聽出很多問題,然後把03 usd其差無比的『音響性能』好好改良,改裝出一個rendzaw版的03 USD,當場經過我的驗收,百分之百過關!
OK,然後我接上『USB解決方案』,當然讓rendzaw下巴掉滿地、拼命罵我為什麼不早教他...:P 於是在使用『USB解決方案』的情況下,我們更確定了改裝版03 USD > 原版03 USD> 改裝版 01 USD新版。這時我就想,把改裝版 01 USD舊版接上來聽看看吧?!不得了!01 USD 舊版 >>>>>>>> 01USD 新版!仔細一聽,01新版就好像電腦性能最高的樂明DAC,192/24不是蓋的;但是01舊版就是MICROMEGA DUO DAC,老晶片可是聲音比你正確太多了、質感大勝、平順感大勝、動態細膩變化大勝......
rendzaw直說不可能,應該是新版01還沒有改裝完畢;但是我越聽越覺得怎麼聲音品質還贏過 03 USD啊?於是接回改裝版03 USD,不得了!!!答案出來了!!
03 USD原本 >>>>>> 01 USD,但是前者 rendzaw換新零件後,從來沒有被『USB解決方案』操勞過!也就是說,它沒有經歷過最正確的usb使用方法,所以它的聲音會變緊、動態拉不開.....怎麼聽就是『沒有run開』的悲慘現象,就算rendzaw己經聽了好幾百個小時了都沒有救,沒run開就是沒run開。
同樣是換新零件後的 01 usd舊版,因為被我的『USB解決方案』操勞好幾百個小時以上了,所以它是完全run開的;雖然電腦性能與音響性能都不是03 usd的對手,但是run開的聽感就是贏了 03 usd一大截!....:D
這個意思當然不是叫大家買01 USD就好,你只要把 03 USD 狠狠 RUN 開就不會被 01 USD 嘲笑了嘛!....:P
這下子事情可真的大條了!全世界的樂之邦USB音效卡,很可能只有個位數的用家是如此正確RUN開它的,所以全世界所有對樂之邦的評價還是太低估....:O ....?
這也意謂著,全界幾千萬台超高價或平價 USB DAC,該不會都沒有真正RUN開吧?尤其是越高價 USB DAC,那些高性能零件越需要RUN開否則反而不好聽,但是我們只有使用最錯誤的直入電腦接法,該不會根本沒有任何發燒友正確評估過 USB DAC的真正實力?....:P
手中有高價位 USB DAC的,只要三千元而己,請試試看用在你的高價位 USB DAC,該不會也映證了『根本沒有RUN開』的慘劇吧?....:) :P
psycho大USB3.0 HUB送修回來了嗎?有興趣玩以下這個嗎?
台灣磁浮高速七線道 伽利略 USB3.0 HUB 報價699 NT(含稅)
http://www.coolpc.tw/phpBB2/viewtopic.php?f=81&t=93647
預告一下
大伙有用過 DPC Latency Checker 測試您 CAT 延遲數據嗎
我目前的 RAMOS 系統設定後,待機延遲可維持 2~3
另外 極聽 4.0 調整最佳延遲後,聲音表現嚇我一大跳 !! 遠大於我換 POWER 、換線性電源
那感覺大到不像軟體設定,像空間擺位調整,主人聲直細橢圓形更加成形
極聽作者自跨說「JPLAY 拍了馬也追不上了」
相關 檔案、設定 我整理後分享上來
看了這篇又看到scs那個伙居然宣稱這樣子改迥的 01 USD可以追上03,我才不信!剛剛電話問過 rendzaw,才知道被追上的是『沒有改過的 03 usd』,勝之不武啦!...:D 03 USD 是不敗的....:P
什麼磁浮也嚇了我一跳!我的 3.0 HUB送修還沒回來,可能再重買一個了。而那個伽利略的有以下嚴重缺點:
第一、電腦到HUB是固定線,無法使用最佳的分離線。<= 這個最致命!!
第二、699元一個,外殼當然不夠穩重,會被鐵殼HUB虧啦!....:)
DPC 我都有使用,不過,電腦正在JPLAY,或執行過 JPLAY之後,DPC都會出現亂七八糟的現象喔!所以無法正確測量一台CAT正在跑 JPLAY時,其DPC到底是多少....:)
因此對 JPLAY派的CAT來說,DPC測出來的值不是那麼重要。例如說,同一台CAT,用在OFFICE之OS DPC大約20,而candy7lite之 jplay專用OS其 DPC 卻高了一截是26左右。結果後者的聲音還是遠遠勝過前者....:) 我相信 DPC的值非常重要,問題是跑 JPLAY時無法測量真正數值啦!....:D
至於極聽可不可以剁掉JPLAY,這要請大家測試並分享了!大家加油!....:)
我知道 chen3058曾經以業內人士的知識分享過晶掁的實質內容與優劣,不過我個人是傾向耳聽為憑 (blush),就好像我分享的『usb解決方案』一樣,你要問我為什麼usb晶片外接大電源就會好聲甚至run開,我一點都不懂!只知道真的如此.....(blush)
而改電容是指晶振?還是01 usd本身?如果是後者,那可是相差十萬八千里!...:D 因為樂之邦USB音效卡是低價電腦商品,音響性能真的太差了,非常欠改....:P
http://carmans.myweb.hinet.net/myav/01usd-9.jpg
為求美聲放棄保固%300++
我們 CAT族的挑戰大了喔!.....:O :O
請參考: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838#post178838
數位下載檔的問題不要管,重點是『以藍光轉盤當成數位輸出』。依我看很多CAT玩家應該贏不了這台藍光,我猜,沒有用到CAT(只用筆電)、沒有使用JPLAY、沒有使用『USB解決方案』,應該都會被這台藍光轉盤狠狠打槍。
人家只要四仟元而己,真是麻煩了....(blush) :O
我自己是很高興有如此強勁的對手啦!從此我知道只要我的CAT沒有贏過這台藍光,就要重來。
不好意思完全忘了回應這篇,不知道 rgv網友有沒有上來看?....(blush)
由圖片看起來,是使用usb電源分離外接線性電源,非常發燒!HRT 是來自美國的便宜非同步usb dac,卻接上如此麻煩的線性電源,走向跟我自己是蠻像的,歡迎分享更多聽感!....:D
我找了半天都沒有找到相關討論......你該不會就是作者本人吧?不然我怎麼都在對岸找不到任何相關討論?...:D 如果真的有考慮到『記憶體連續性』,這下子很拼了!不過,先試試看能不能通過我上文的『藍光轉盤的挑戰』如何?
基本上 JPLAY 的 BEACH模式比較獨特,而RIVER模式與這些FOOBAR XA、極聽或簡聽就是類似走向了,它們都面臨藍光轉盤的可怕挑戰;幸好我是玩BEACH模式的....:P
XILINK晶片上面那個用紅線接著的就是啦!
真的很有趣!數位輸出部份比較接近電腦性能,這個東東一定是大廠萬歲;因為他們才有錢研發出性能最強的CPU、晶片與讀取機構,DIY族能搞的東東真的不多、輸得也很慘;等著看看rendzaw發現自己精心改裝的cd轉盤被藍光轉盤電的慘劇....:P
但是DAC部份就是音響性能了!這也意謂著DIY玩家有可能贏過大廠;因為音響性能一定牽涉到『取捨』,大廠限於經濟問題一定得滿足大眾喜好,偏偏大眾喜好的唱片錄音一定是錯誤的,這就造成音響性能總是不免要加料.......
DIY族就可以不鳥錯誤錄音了...:)
因此音響性能強悍的小廠商或DIY玩家,其DAC就可能非常正確且超值。我之前買過 rendzaw 兩萬元級的 dac附cdrom,使用老晶片的tda1541a,非常滿意!但是後來CAT程度爆漲,數位訊號太正確了,結果把二手價一萬元級的 MICROMEGA DUO DAC硬是拱上打敗這台 rendzaw DAC。結果黃老大受不了我的嘲笑,發狠又改良了這台DAC;現在推出的 1541A DAC 附 CDROM 是兩萬五仟元,裡面用了不知密技的改裝,X的又把我的MICROMEGA DUO DAC 踢到外太空.......所以我才感嘆,DAC是音響性能為主,小廠商與DIY族都可以很厲害!....:D
所以要問新品與保固,而且不是像我一樣起肖完全只看『電腦性能』的話,音響性能與電腦性能綜合考慮,我會推薦這一台『第二代』DAC附CDROM。理由是雖然很多一萬多元的192K晶片之現代DAC,我個人也很喜歡;但是便宜貨的音響性能是有限的,一個超低音大動態一震,低頻就完蛋了。要能夠耐震的,必需是音響性能很強的DAC才行,這一點我得推舉 Bladelius USB DAC 的音響性能的有一套,它居然可以做到耐震呢!不過價位超過兩萬元,而且電腦性能己經不滿足我的要求了。
如果花不起兩萬五仟元,那就放棄低頻的正確性,走向萬元級的192K性能之小型DAC吧!
如果錢夠多,而且要求聲音質感、好聽,我早就說一定花大錢了!rendzaw 為此設計了一套真空管後端,讓dac出來的聲音在『沒有減損正確性的情況下』,達到耐聽與質感都提高的音響性能hiend水準。但是,這下子要『多花』約兩萬元......所以要當省錢小氣一族,還是得放棄耐聽與質感,否則真的只好走向錯誤的加料聲音了....:P
幸好我一向不在乎質感與耐聽,我是窮人之首....:D :D
暫時 "極聽" 新版作者只分享在 QQ 簡聽.極聽.FANS 群內,需加入才看到相關討論,依他的習慣都會等內測到一定程度才公開, 不然天天更新版本一般人那受得了
我 RAMOS 優化 及 "極聽" 延遲設定 整理好了,壓縮檔就有 "極聽" v4.2
http://115.com/file/c2n6qez7#
https://hotfile.com/dl/163848972/63cf8a4/JETset.7z.html
以上擇一下載即可
"極聽" 音色的正確性 及 RAMOS 是否對 CAT 有明確的幫助 ,這兩個問題對我而言都有很大困難
修正一個 RAMOS 問題
我分享的 menu.lst 內容
map --hook
載入兩次
這會造成 裝置管理員 → 磁碟機
有兩個 RAM Disk
把第一個 map --hook 刪除,留下面即可
提供一下,窮苦人家敗家資訊...
就是塔型散熱器...x白的生活工場有個特價,雷神枝垂...699而已
買回來裝...sepmpon 140摸起來冰冰的.
分享 "極聽" 新版
JEPCore.7z
https://hotfile.com/dl/165631262/564...EPCore.7z.html
強烈建議系統用 Win8 x64
"極聽" 版本 10.8 大部分人應該會比較喜歡
如果想聽最精準聲音試試 9.9HD
"極聽"只支援 wav 其中win32版 單檔 wav 最大 700M,x64 為 4G
"極聽"目前只是JEPCore 支援兩種播放方式
1.把 wav 檔托到 JEPCore.exe 上
2.把 wav 開啟程式關連改成 JEPCore.exe , 雙擊 wav 播放
"極聽" 9.3 之後版本多了內核鎖定功能,如不能關機或執行其它程式,雙擊 JEPCore.exe 即可解開
樂之邦新版驅動,正式支持Win8,此版在Win8下的聲音非常強悍,音響性十足,幾乎等於換了一張音效卡,煩請各位測試過發表心得。
http://dl.musiland.cn/MlCyMon_2.4.0.0_build20120731.exe
小弟爬文看了很久,也有點大概的概念,似乎重點是如下
USB 供電分離:
來談談最近很紅的 USB 供電分離, USB供電分離從最近非同步USB DAC 以及USB轉同軸
的產品越來越多,相關討論也越來越多,不論是MYAV MY-HIEND 或 PTT 基本上
都頗為支持此派做法 , 比較發燒的做法大概如下
線性電源(電源端) (線性電源DC端)
---->HUB線(供電分離)--->鐵殼HUB--->器材線(供電分離)--->DAC
主機版(只送訊號)
但這樣的玩法 簡單的說至少要兩台線性電源(或一台雙輸出)+ 2000以上的鐵殼HUB
+ 兩條品質還不錯的USB供電分離線 ~算算大概10K往上跳~
這是指DAC 走純USB的部份 還沒考慮如果要走 同軸 或其他數位輸出的情況
在這邊我提供簡單解法試解看看....
5V 大電流變壓器 (5V大電流變壓器DC端)
---->HUB線(供電分離)--->HUB--->器材線(供電分離)--->DAC
主機版(只送訊號)
HUB選擇以NEC晶片為佳,沒有的話 基本上就是找變壓器電流(A)越大越好的,
亦可從網路上買5V 大電流(3A以上)的變壓器
綜合花費如下:
5V大電流變壓器*2 (約$200*2) + USB供電分離線*2($800~1500*2) +
一般HUB*1 ($300~500) = $3000~5000
聽起來是不是花費似乎低上不少? 事實上 一般HUB 有些可以不用主機版端上
接電源只接訊號亦可工作, 因此可再省下一個電源輸出的費用
usb 分離線也可考慮把5v貼掉的做法...還是有機會更省錢的
補上USB HUB選擇的幾個重點:1. 外接供電變壓器 電流(A)越大大多越好
2. NEC 晶片普遍評價較好
3. USB 3.0 > 2.0
4. 盡可以找供電分離
~
的確線性電源的效果是很好,但是真的不便宜,前面有提過,整台PC主機
除了本來的功能(上網+文書)外 多餘的費用我視為數位輸出投資的一部份
如果過度投資時 我還是會先升級後端的部份...因沒有財力與時間
一一 A/B test 先升級哪一樣是cp最佳選擇 純粹是後端系統等級不夠
想依照預算分配比例原則下去玩而已
最近爬文才發現,HUB端的外接電 建議不要外接電源,只用主機版端的供電分離來供電就好,這一點其實跟我之前的理解真的是不一樣...
原來前面一直做錯~冏
也就是說 我原本的接法是
主機版2.0---->供電分離(不接電)---->USB HUB(外接電源)----->HIFACE
原來這種接法是錯誤的,正確的應該是
主機版2.0---->供電分離(接5v變壓器或線性電源)---->USB HUB(不接電)----->HIFACE
如此一來,hub的主機版端是否需供電才能使用就不影響了! 因為好聲的方式就是在主機版那端做供電分離~!!hub 的dc端皆不外接電源
(nec hub 主機版端必定需供電才能使用,一般hub有些主機版端不供電即可使用)
~~~~~~~~~~~~~~~~~~~~~~~~~~~~~~~~~~~
剛剛回了好長一篇結果當機了.... 想請問版友,以下的接法何者較安全跟好聲呢?
1.主機版本身USB 3.0 --->供電分離(5V之霸或線性電源)---->鐵殼3.0 hub--->供電分離(5V之霸或線性電源)---->樂之邦03 USD(似乎必燒...)
2.主機版本身USB 3.0 --->不供電分離---->鐵殼3.0 hub--->供電分離(5V之霸或線性電源)---->樂之邦03 USD(不確定是否燒機)
3.主機版本身USB 2.0 ---供電分離(5V之霸或線性電源)----->鐵殼3.0 hub--->供電分離(5V之霸或線性電源)---->樂之邦03 USD(不確定是否燒機)
4.主機版本身USB 2.0 ---不供電分離----->鐵殼3.0 hub--->供電分離(5V之霸或線性電源)---->樂之邦03 USD(不確定是否燒機)
5.主機版本身USB 2.0 ---供電分離(5V之霸或線性電源)----->鐵殼2.0 hub--->供電分離(5V之霸或線性電源)---->樂之邦03 USD(不確定是否燒機)
以上組合,小弟爬文知道,1幾乎是必燒 5是最安全,但音質輸給使用USB3.0的組合
如果想使用鐵殼3.0 hub 要怎麼使用為較安全跟音質較好的接法呢?
最近忙著寫稿,大約寫了一萬字!不知道兩大主編會把我刪掉多少廢話.......大家還是要多多分享啊!....:)
我被你們說 WIN8 很好的友們說服了!可是只要想到要安裝系統......等我有空....:P
首先,真的很佩服天鳥弟(我應該比你老很多)到處轉貼這些心得,也許有人會覺得煩,但是因為我堅持音響就是科學,所以凡是增加資訊流通或添加詳細心得的,不論對錯,都要好好佩服的!...:D
再者,不知道是不是我廢話太多,導致你常常沒有看到關鍵重點....(blush) 你與另一網友在PTT耳機板上的討論,犯了以下幾個錯:
1、線性電源不是最必要的!....:) 基本上,使用大A數的交換式電源就可以攻頂了!使用線性電源,不是為了『超值』,而是為了『極緻』,而且還不見得一定成功哩!所以從頭到尾,線性電源反而是最不重要的....:D
2、最重要的是 HUB 與前後電源分離線,而且絕對不可以接HUB上本身的電源。
3、只要是使用交換式電源,3.0 絕對不會燒!安心用啦!....:D
4、所以以露天拍賣上的 USB 3.0 HUB 499元 + YU-STUDIO 兩條USB電源分離線 780X2=1560 + 200 一個交換式電源(另一個HUB本身就有了),總共『才』兩仟元多一些些,就己可以讓任何USB音效裝置都脫胎換骨了!....:) 請注意,線性電源不是必要...:P 再加上 MONOTOR 01 USD 不到五仟元,那有你們說的那麼貴?....:P
再高級上去的音效卡我不敢講,但是這樣子搞不到五仟元,RME9362 絕對不是對手,所以我才說超值哩!....:D
最後,有任何問題都歡迎你與其他年輕燒友來此交流分享喔!這樣子就可以彼此學到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