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myblog.yahoo.com/jw!Cg_XOX...336&l=f&fid=12
可列印查看
另外Studio 裡面的EQ是用來mastering的, 不是用來調整空間問題的, 沒有看過沒有空間處理就來做mastering的studio
這就是使用者的出發點的問題, 工具是人在用的, 沒人規定A工具只能解決A問題不能解決B問題, 但是胡亂使用就不行了
用吸音跟擴散板一樣也要用到量測儀器,要不然會變成明明就是低頻駐波,結果加了反射板讓高音變
強,聽感上低頻駐波是變少了, 但高頻又高了,這就樣一改再改,這樣音響行業才會賺大錢啦!!
我相信音響行業最喜歡不理性的改裝,因為只要一改又可以昇級。
另外,有人說儀器找不到人耳真實的感受,不過儀器卻可以找到器材的問題,把問題解決了,
聲音自然就好了,就像為什麼Hi-END擴大機大多是結構非常強,或是很重,Hi-End廠不是
只是為了外觀著想,也有聲學、電路的考量。
劉主編說曾到Hi-End廠看不到大無響室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有很多Hi-End廠經濟規模不夠大,
如果要建20Hz-20K的無響室,那勢必必需要讓長寬高都要有17公尺才行,但是在聲學上來說
喇叭的量測是屬於自由音場(無響室是模擬自由音場,且噪音較低),很多Hi-End廠的作法是
拿到工廠外空壙較無反射的環境,在夜深人靜時讓喇叭朝天空的方式去測試,又或者使用近場測試
再依聲學法規去作計算,反推回來實際的曲線。
聲學對音響設計是很重要的,像模擬只是減少開發上樣品浪費,Linearx LEAP、ComsoL。
若是儀器真的無用或幫助很少,就不會出現Vifa的尖鼻子高音這類的產品,或是Audionote 4分
之一波長半號角這類的產品,因為這些都是經過精密的聲學計算、儀器量測才證明出來有效果的
產品,如果沒有儀器,用聽的是會出問題的,聽的人感冒耳鼻都會有問題,聽得人剛生完氣,怎麼
聽都覺得不好聽,這樣產出的產品沒有問題。
Hi-End音響設計、調音不是神話,而是一門科學,而不是一門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