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的建議!試過了,CR1開不了機。
可列印查看
我主板的BIOS設置找不到Gear Down Mode這個選項,CPU Spread Spectrum本來就是禁用的,在其他設置不變的前提下,我試了,CR1倒是可以跑。延遲稍有下降。附件 33878
怎麼突然可以了? BTW,聽感有差嗎?
内存的延遲,電壓 小參數的提升對 聲音 肯定有 正面幫助,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點 是 cpu 8pin 口的電壓, 這也是個關鍵
其次鍵盤鼠標,這些網綫 和 顯示器 作爲電腦的輸出信號綫,其實電流也會反過來影響輸出電腦。PC這些輸出端最好都做電訊隔離。
我個人建議。最好不使用usb 鍵盤鼠標,老的ps2鼠標鍵盤更快速,更好用。無綫鍵鼠也行,但是不推薦,因爲藍牙有輻射,wifi也有輻射,聼音樂和睡覺時,最好關閉家裏所有無綫設備
另外推薦一個軟體pianoteq pro,只有幾十Mb大小,是一個鋼琴模擬軟件, 用的3d建模理論,體積很小但是和幾十G的采樣類鋼琴軟體也能媲美。
用這個軟件,可以很簡單可以把電腦變成一臺鋼琴。甚至兒童也能用來練琴。 至於到底能相當於多少錢的鋼琴, 其實取決於您的音響水準!
之所以推薦這個音頻采樣軟件,因爲可以模擬真鋼琴,上百種Steinway鋼琴的音色,聽到遠遠超出一般唱片信息量的 ,鋼琴泛音。 低頻超低頻。其實有很多唱片的鋼琴聲音,其實就是從此類音頻軟件 采集而得。并不是真鋼琴演奏再現場錄音。
只聽音色的話,這個理論跟聽感是正確的,但我實際測試CPU/DRAM=4000MHz/4000MHz,暫態比不上4800MHz/4000MHz。
其實要超低電壓的話,CPU/DRAM=800MHz/800MHz也是可以,只是那聲音聽起來...
我的取向是絕對的效能,如果未來有穩定5000MHz全核的CPU,我也是會照上,加上至少360的水冷。
低電壓的組合我都玩過了,好像沒有一定低電壓就比較好聽,甚至有時候聲音會偏虛弱。
一開始我較高電壓的設定組合確實被低電壓電爆,所以我聽了低電壓組合很長一段時間,直到現在我把CPU跟DRAM重新超頻,調高電壓,反過來比以前低電壓更好聽了。
最扯的是,DRAM倍頻比率100:100比100:133難聽,測試了很久。
效能越高暫態越好,電壓越低音色越好,只能在兩者之間擇其一。
https://rog.asus.com/motherboards/ro...-extreme-modelhttps://www.guru3d.com/articles-page...-review,1.html
價格是 1100 鎂:引用:
The ASUS Maximus Z690 Extreme rocks a 24+1 phase power design with, wait for it .... 105A (!) PowerStages.
https://www.momoshop.com.tw/goods/Go...i_code=9509623
https://www.newegg.com/asus-rog-maxi...82E16813119520
https://www.bhphotovideo.com/c/produ...s_maximus.html
基本上是差不多:
https://www.gigabyte.com/Motherboard...-XTREME-rev-10引用:
Direct 20+1+2 Phases VRM Design with 105A Power Stage* and Tantalum Polymer Capacitor
相差 200 鎂:引用:
8-Layer Low Loss PCB
https://www.newegg.com/gigabyte-z690...82E16813145352
但是全球供應鏈的短缺情況並不樂觀,而且 24 相 VRM/16 層 PCB 的 EVGA SR-3 DARK 由原來的 1800 鎂下滑到 600 鎂不等的價位,好像是不錯的選擇:
https://www.ebay.com/itm/133759059224
https://www.ebay.com/itm/144084518186
https://www.ebay.com/itm/185074169755
https://www.ebay.com/itm/265287552306
https://www.ebay.com/itm/265355543154
https://www.ebay.com/itm/265387666405
https://www.newegg.com/evga-sr-3-dar...293-003X-00032
還可以用 SNC 跑 JPLAY 雙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yE-KaMs4PQ#t=8m25s
https://imgur.com/TqBdtZb
https://i.imgur.com/TqBdtZbl.jpg
SNC (Sub-Numa Cluster)
https://www.dell.com/support/kbdoc/e...ake-processors
CPU 供電的 8-pin EPS 有四組,因此可以用這種 12V/24A 的 GaN 電供(就是 AX1600i 那種科技)餵 CPU,合共 1152W(12 × 24 × 4)輸出:
https://www.mouser.com/ProductDetail...DI300G12U-P219
Xeon W-3223 也不是十分貴:
https://www.ebay.com/itm/324859632366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41093482174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41431239091
一查才知道原來Ax1600i早就用了GaN元件,虧大家還一直在苦等大功率GaN,根本早就出了.
seeteeyou網兄方便幫忙看一下還有其他的ATX PSU採用GaN技術嗎?
當初對Ax1600i就很有興趣,沒想到現在才知道他直接用上了GaN.
明天(11/8)要招待 box 與 sam0402來聽中壢音響室,因為環境實在太髒了、所以趁今天好好清掃一番,把 cat 附近堆積的灰塵都吸乾淨...........
不料掃完地後,一開聲...!!天啊!我的音響怎麼聲音變得這麼糊!?!?
只是把蜈蚣串拆開,把灰塵吸乾淨,再重新組裝起來,然後聲音就爛掉了...........(angry)(angry)(angry)(angry)
大驚失色下,開始用各種正確錄音瘋狂大聲操它們,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在被鄰居追殺前,終於把聲音救回95%左右,明天可以見人了。所謂的『大聲』,是旁邊住家的牆壁都會震動的那種大聲,所以再run下去就要被追殺了.....(giggle)(giggle)
真奇怪,只是把usb線拆掉再重裝,聲音就會喪失一大半??
Higuma 兄您好,暫時只有這種完全不同等級/檔次/次元的選擇:
https://audiophilestyle.com/forums/t...omment-1125719https://audiophilestyle.com/forums/t...omment-1112828引用:
Here is a specification sheet of our GaN based DC DC-ATX.
https://audiophilestyle.com/forums/t...omment-1113111引用:
I would LOVE to be able to compare the Taiko ATX to a well reputable (or home grown) linear PSU versus the Corsair AX 1600 as it's 100Mhz switching freq should put interference/noise well out of the trouble zone.
這一位日本的網兄亦曾經比較過 AX1600i 與 Taiko ATX 兩者之間的分別,彼此實力太懸殊了,根本上就不應該拿它們來比較:引用:
I did. It took less than 10 seconds to realize that there is no comparison. They are on completely different levels. The Corsair AX1600i just went back to the gaming system it came from. It belongs to a gaming system, not my music server.
I asked Emile if he knew why. His answer was "The AC side sucks". Apparently, I was way behind on these experiments than him again :). No surprise there. I could not open and mess around with my friend's PSU, but I asked Emile if we could try modifying the AC section on the AX1600i, but he did not think it would be easy or worth it, because of the way it has been designed (i.e. feedback loops, etc.).
https://twitter.com/Lnde20W8kWvMeAM/...36288255598594
https://twitter.com/Lnde20W8kWvMeAM/...20819804622850
https://twitter.com/Lnde20W8kWvMeAM/...78828621631493
https://twitter.com/Lnde20W8kWvMeAM/...81273626615809
https://twitter.com/Lnde20W8kWvMeAM/...10418088579077
https://twitter.com/Lnde20W8kWvMeAM/...53987581145088
https://twitter.com/Lnde20W8kWvMeAM/...58852537577476
他把這個 28V 輸出的 GaN 電供餵給 Taiko ATX,TDK-Lambda PFH05W28-100-EVK-S1 接近 500 鎂,Taiko ATX 就是 €1250,合共 54000 左右:
https://www.mouser.com/ProductDetail...H05W28100EVKS1
https://www.digikey.com/en/products/...EVK-S1/9561161
https://www.digikey.com/en/product-h...-power-modules
日本網兄沒有試過這個採用 GaN 技術的直插式 AC-ATX,他收到小弟於外國網站發給他的 PM 後只是在 Twitter 輕輕帶過:引用:
The PFH500F-28 series utilizes GaN semiconductors, bridgeless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 and digital control, enabling efficiencies of up to 92%. Opto-couplers have been replaced by digital isolators for long term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https://smallformfactor.net/forum/th...ectplug.16380/
或許透過 Discord 聯繫 G 大的話該可以問他是否能夠製作類似的產品:
https://smallformfactor.net/forum/th...2/#post-247544
感謝回覆,看來採用GaN的常規方案還是只有AX1600i了.
當初買ax1600i我就知道是GaN技術了,這顆買回來要run蠻久的。
一開始一定會有點失望甚至覺得不耐聽。
並且會暴露電腦參數設置不當的缺點,就會造成聲音悶縮的問題。
用了這顆電源,原本覺得可以的電腦參數都會變得不一樣,甚至是有些相反,同時電腦對於各項參數的開關會變得敏感,比如CPU的超執行緒關了聲音反而變爛等等...
假如真的沒有碰到任何電源線或者電供,那就視乎有甚麼器材是吃 5V bus power 的,當時教授把 USB 拔除後,器材內的時鐘也會被關掉。
後來教授把 USB 線重裝,器材內的時鐘亦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穩定下來,而小弟剛剛看到這些圖片後也很難猜測到底是哪些/哪一根 USB 線被拔除:
https://www.my-hiend.com/vbb/showthr...538#post228538
https://www.my-hiend.com/vbb/showthr...��精進方案
實際上小弟比較關注的就是 sam0402 兄會不會帶同樹莓派 4B 或者 CM4 呢?
你們這些傢伙,就只想看血流成河嗎?.......(devil) (devil) (devil)
先簡單交待幾點:
第一、最純粹的科學問題:MCFIFO有沒有效?
據說 sam0402是使用完整版的MCFIFO,他認為己經把rip差異問題減小到可忽視。結果同樣的唱片使用sam0402的播放系統,我的RIP >>>>> sam0402的RIP,看起來要讓數位播放不受前端的影響之理想還相差甚遠.....問題來了!那麼主張MCFIFO可以消除數位播放差異的意見是出什麼事了??要不是我信得過的bc大魔王同樣如此主張,我就要判定mcfifo只是不懂音響的神話了。
第二、新天新地派的音響,也可以非常『輕鬆怡人』。
長久以為我一直宣傳『絕對正確的聲音』,所以推薦的唱片或音響也都是殺音響級的東西。因為我完全放棄『輕鬆怡人』的聲音,所以不懂如何調整出這種方向。在sam0402家讓我聽到:有優異的錄音與演奏鑑別力,但是極度的『輕鬆怡人』。也就是說,要從『絕對正確的聲音』轉變成『輕鬆怡人』的聲音,『輕鬆怡人』的效果是更驚人的!因為一般使用方法是讓音響系統過度染色,結果就會『挑樂器』:適合人聲就不適合樂器、適合打擊樂就不適合弦樂.....在 sam0402這裡我撥放所有各種類型的音樂都有極度的『輕鬆怡人』效果,敢保證這是所謂的英國聲或人聲專武的系統絕對做不到的地步。所以,『輕鬆怡人』也是需要正確的hi-fi性能!!
第三、當然了,『輕鬆怡人』還是得付出代價。
走向絕對正確的jplay cat系統,目前仍然是永遠的世界第一......(angel) (angel)
我以下是猜想:
1、pi本身太小了,聲音也因而中氣不足。
2、氮化鎵的瓦數不足,聲音活生感因而受限。
3、MCFIFO本身對『音色的正確性』有一定的偏差:
a、像蕾菲布這種『正確的按鍵音色』,MCFIFO沒有任何問題。
b、像我最近讓很多人嚇死的『踏板音色』,MCFIFO會解析出與JPLAY CAT『完全不同的鋼琴抖音或左腳踏板效果』!!??
由於box使用藍光轉盤,細節相對嚴重不足,所以不容易發現這個問題。sam0402的pi系統解析出來的細節『超級豐富』,結果經過mcfifo後,聽到與我的jplay cat完全不同的『踏板音色』。
而依在場三人的看法,都認為 jplay cat解析出來的比較正確
第四、pi-player還在成長中。
pi-player還在成長的明證,就是:中頻的細節極端豐富,相對的高頻與低頻之細節差距太大。沒錯,這叫做『正確性不平衡』!請注意,這可不是低級的『中頻凸出問題』,犯這種錯的低級系統是入不了我們三人組的耳朵的。不知道是pi的問題還是mcfifo的問題?與我的中壢音響室相比,中頻的細節可以說一樣多(音色差異先不論),但是高頻的細節那就相差一大截。
結論:
我認為 PI-PLAYER 還是需要更多成長,而 MCFIFO 可能會變成 PI-PLAYER不能天下第一的咀咒了。
(END)
看來有人等很久了...(giggle)(giggle)(giggle)
小弟先針對McFifo這個議題回應:「不受前端的影響」我覺得是假議題。
為什麼?小弟稱之為「量子效應」。
教授的RIP >>>>sam042,因為小弟之前RIP的交換式電供太差。
以前兩者的差異我分不太出來,有點木耳,到了小弟pCP8 176版,竟然更明顯。
但小弟一聽,就問教授用什麼電供RIP? 1500W。
這個原理就跟小弟compile pCP8的量子效應一樣。
我猜想,連錄音時,使用的電源供應的音色特質也進去了。
McFifo or FifoPi 只有一個好處,獨立的時鐘和電源供應,教授的原理也是。
所以小弟認為不必執著在Fifo上了。
另外,小弟認為,關於聲音的問題,都是處理電的問題。
有去過教授家的,就知道吃多好!
至於數位端,有高運算單元,需要大瓦數。
即使透過大小顆GaN,5V都是只有3A,大瓦數就是有優勢。
小弟使用的Elecom 65W,優質好聽,但中氣不足。
不過GaN才剛起步,有Apple在後面等著。
所以我一直想試的是用PC CAT裝Sam編譯的Linux核心.光是插斷頻率應該就能直上441K了.
可惜一直沒人嘗試,我自己則是環境不允許.
小弟腦袋比較小,想到的就分次講。
關於這個部份,老實說,小弟經驗不足,還不知教授講的這個差異!
至於『踏板音色』,我本來就猜我的系統一定放得出來,只是忘了請教psycho這部份到底是在聽什麼?
結果教授說是McFifo 和Jplay Cat 的不同。
不過小弟的理解是:
Jplay CAT <-> Roon (or LMS) + pCP8
DT2 + 時鐘 <-> McFifo
以上兩者是相對應的單元。
這樣正確的話,應是DT2 和 Mcfifo 的解析結果不同,
這部份就有點意思了,沒料到會有這種解析差異,只是小弟還沒聽出這部份。
還是實際上是DAC的不同?
另一個實話是:小弟拜訪教授家也有三至四次,這次算是收穫最大的。
因為以前系統播放能力沒到位,去也沒聽懂,水準沒到嘛!
這次就聽懂psycho在玩什麼世界第一的。
教授家的聲音真的是很好的參考基底,當然要到如此境界也是不容易。
對我這個懶人來說,我比較想知道,「踏板音色」要到何種價位的組合才能播放出來。雖然已經從教授的別篇文章知道,25萬是目前已知的最超值的頂級音響系統組合。頂級的意思是可以通過教授的所有音響測試。但以我的角度來說,當然是價位越低越好...(wasntme)
例如:任意一台桌上型電腦 + 樂之邦還買的到的 DDC + Nano dac + Myamp + JMR Bliss Jubile(或更低階的 JMR Lucia) 這組合
不過,Alain Jacquon的Cras並不是我非常喜歡的,所以不聽對我來說也不算很嚴重。
以「我的聽法」,我應該是要求聲音有出來就好,音色不一定要正確。
因為,我在猜,「踏板音色」是屬於或接近「無法腦補的聲音」。它就是要音響播出聲音來。「以我的聽法」我聽到了「似乎不一樣」,於是「還是在腦補」,但它又無法靠腦補,所以就會做白工而且很累。這是我不敢在我這聽的原因。
不像我聽管弦樂團的演奏實力,在我這個音響上,我依然可以聽到美好時代的樂團實力。這類的我歸在「可以腦補的聲音」。或者是鋼琴的「按鍵音色」,這個似乎也是「可以腦補的聲音」。
讓我儘力科學地證明 MCFIFO 的嚴重問題在那裡......(devil)
MCFIFO 或 FIFOPI 的願景,是讓數位播放的差異降低,實際用在藍光轉盤這種低階數位播放也非常有效。但是到了『檔案播放』的層次,別說是用PI了,連我使用一隻五年前的ASUS ZEN3手機+『海貝USB獨佔模式播放』,『檔案播放』的細節量就可以狂電藍光轉盤或數百萬的傳統轉盤,同時就可以直接批判 MCFIFO本身的嚴重問題。
當MCFIFO無法成功降低數位播放的差異,我們就要批判它本身的聲音有問題了!中壢音響室的CAT可以簡化成:ASUS ZEN3手機 => OTG線 => USB分離頭 => DT2(外接時鐘)。也就是說,沒有蜈蚣串、沒有U3TT、沒有電腦,只用 DT2與外接時鐘。
放出來的聲音當然輸給 JPLAY CAT!!最明顯的,就是重量感不見了,跟你那邊的PI問題一致,所以我才會說『PI本身太小』,重量感就完蛋了。
再來就是,因為DT2與外接時鐘都是1500W+超大電容,所以活生感當然狂電你那裡,所以我說氣化鎵瓦數不足是致命缺陷。
最後,用手機播放聲音再差,『踏板音色』的『樣子』與JPLAY CAT是完全一致的走向;例如說克哈斯鋼琴第三曲,第一個音彈出,其踏板音色在0.X秒變化,我的手機與JPLAY CAT的0.X是完全相同,而你那裡完全不同,踏板踩下的時間與次數都不對。
因此我才有很大的信心:MCFIFO本身的聲音就有問題了!!只是,不夠高級的數位播放、類比系統與錄音水準,是無法分辨出這麼高階的問題的;但是只要常來我的中壢音響室聽鋼琴的踏板音色,保證會對MCFIFO的『音色正確性』完全吐血!!
更糟的是,輸給DT2這種變態也就算了,還連 XU208都輸,這.................... 當然一定贏AUDIOMAT DAC上內建的那個義大利垃圾USB界面啦!
所以原先不敢確定的,現在幾乎是己經確定。我認為:PI-PLAYER還是可以玩,氮化鎵一定要找600瓦以上,MCFIFO則是要徹底放棄......(angel) (angel)
下次來中壢音響室的同好,我會當場讓你們看看使用asus手機+『海貝USB獨佔模式播放』就可以剁掉新天新地box的藍光轉盤......(devil) (devil)
務必請注意!!不是隨便用手機就可以,有沒有注意到我強調『海貝USB獨佔模式播放』?這是要命的!
(end)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5TB...ew?usp=sharing
氮化鎵的電供可以達到 1616W,只是不知道如何購買罷了,幸好穩態光電科技是台灣的公司:
https://www.ipros.jp/catalog/detail/601436/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1113397.htm
https://www.transphormusa.com/en/doc...ntai-overview/
https://www.wentaitek.com/tw/product...er/aidan-t1616
https://tw.taiwantrade.com/product/1...�-1768991.html
另外 bchsieh 兄正在使用的 AX1600i 也是氮化鎵的說,通常也是 C19(16A)的國際電壓版本,因此現有的香堡電源線該需要更換插頭,而對岸的 C13(10A)220V 版本則沒有問題:
https://forum.corsair.com/forums/top...i-c14-variant/
https://i.imgur.com/K23GpaU.jpg
假如不超過 640W 就相當於無風扇的電供:
https://www.corsair.com/corsairmedia...Web.pdf#page=4
府上有 220V 專線的話可以達到 1600W,而 110V 則只有 1300W 了,5V 輸出可以達到 30A,那是 USB-C Power Delivery 的十倍,12V 輸出就有 133.3A :
https://i.imgur.com/d1ORQ6Q.jpg
現在對岸的版本也挺便宜的: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84251488185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98734205680
Linux 和 macOS 專用的 OpenCorsairLink 如下:
https://github.com/audiohacked/OpenCorsairLink
https://aur.archlinux.org/packages/opencorsairlink/
https://forum.level1techs.com/t/cors...howto/75829/29
貪圖方便的話則可以使用這個只有 20A 輸出的東西: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29199442290
https://i.imgur.com/lmmslmbl.jpg
https://i.imgur.com/9DlqfHil.jpg
然而樹莓派 4B 只有能夠吃 AX1600i 的 5V/30A 輸出,小弟猜測 sam0402 兄沒有使用 DeSalvo Systems 的 Solid Copper Maker Block Case,又沒有把三顆時鐘改為 OCXO,而且百萬兄的 CM4 只是用來 compile piCorePlayer,倒不如考慮這個吃 12V 的官方 CM4 IO Board:
https://www.raspberrypi.com/products...le-4-io-board/
對岸的微雪還有一些選擇是吃 7V 至 36V 的:
https://www.waveshare.com/cm4-dual-eth-base.htm
另外 chrono3579 兄亦指出 CF 卡就是比較吃虧:
https://www.stsd99.com/phpBB3/viewto...p=20246#p20246bchsieh 兄和 gangster.tank 兄早已指出 latency 的重要性,因此 CM4 IO Board 改用 latency 超低的 Intel Optane 就可以了:引用:
補充下cfexpress記憶卡+ cfexpress讀卡機,跟CF卡聽感上的差異
開聲不用很注意聽,光是三頻量感就超出CF卡非常多,但是細節並未被暴增的能量掩蓋,簡單說就是更為厚實了,尤其是低頻下淺深到令我以為8吋單體變成12吋了
但是這是否代表更好就需要看環境了,因為我的聆聽環境不大,增加的能量讓我覺得太過了,同樣音量下不適合長時間聆聽
還是CF卡出來的聲音適合我的小空間,而且也比cfexpress卡便宜好多好多...
The Raspberry Pi can boot off NVMe SSDs now
https://www.jeffgeerling.com/blog/20...-nvme-ssds-no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Womn10v71s
我就是用C13版本的ax1600i可以AC IN 110V,但最多1300W,不過我們實際上不會用到這麼多,只是要它的「質」。
MCFIFO 的確無法完全消除數位播放的差異,但是MCFIFO也確實可以降低數位播放的差異,直接批判 MCFIFO本身有嚴重的問題也有失公平,依小弟的已往失敗的經驗,MCFIFO 的確容易有中頻過多的傾向,特別是如果電源端在McDualXO沒有很良好的輸出,如果是FIFOPI則會更嚴重。McDualXO這裡一定要有三路低噪訊超大獨立輸出電源,另外強調一下MCFIFO體系的強項是I2S,SPDIF在為動態細節量這裡確實不如I2S,也比較容易凸中頻,使用I2S在我的系統上可以分辨出 ES9038pro 7種濾波的差異,聲音正確性不敢說一定正確,但時域的正確性應該是沒問題的(giggle),另外MCFIFO 也會有關機後聲音跑掉的問題,這可能與電源並的電容有關。
前面寫得太快,其實要強調:『批判 MCFIFO本身有嚴重的問題』,這是一個超高標準!!大概全套音響新品50萬以上、二手20萬以上,才需要考慮的問題。
一個最簡單的測試:就是我先前強調的『鋼琴的踏板音色』:
https://www.my-hiend.com/vbb/showthr...412#post244412
現在給一個範例:
https://www.my-hiend.com/ftp_image/p...za-morbida.wav
請聽鋼琴的右手之較高音的主旋律,每個音符彈下去之後約0.2秒,鋼琴琴弦被敲擊『之後』的振動聲音,能不能聽到?聽不到就沒輒了。
只要能聽到上述的『之後』振動聲音,再來是最簡單的判準:從第一個音到第二個音,中間的『聲音轉折』有幾次?聽不到也一樣就放棄了。
在正確的 JPLAY CAT,中間的『聲音轉折』幾乎都是兩次以上,就算是使用ASUS手機+海貝獨佔,也幾乎是同樣次數。
而我聽到的FIFO,都只剩下一次,這一次發生的時間點還跟JPLAY CAT不一樣。
這個『鋼琴的踏板音色』之所以被我這麼重視,是因為它可以讓我聽音響完全不需要懂任何音樂,直接聽到這種聲音就可以得到性高潮等級的快感了!!為了驗證這一點,我陸續找了一堆各種年紀的男女、音樂演奏家或藝術創作家、還包括了這裡的yuntree。總之,從懂古典音樂到完全不聽音樂音響的,通通找了一輪。結果有多誇張呢?
有些人甚至當場就高潮軟癱在地板上了!!
也就是說,文獻上記載著帕格尼尼或李斯特的現場音樂會能造成暴動,原來是真的!然後我的jplay cat己經可以重現這個歷史事實。
同樣的音樂讓 fifo播放,就是完全無法獲得這種『純粹聲音的美感』。考慮到box店的類比端可是大勝我的中壢音響系統,確定問題就是發生在數位播放層次;再加上多次比較,現在才敢確定問題就是 MCFIFO相關產品。
發生問題的原理是什麼,我當然不知道....(devil)(blush) 不過我會猜啦!如下:
我認為問題就是 I2S 呢!!...(blush)(blush)
I2S傳遞訊號時是最脆弱的,sam0402與這個討論串發現一大堆『量子效應』,通通可以用輻射或量子的型式來污染i2s訊號,導致沒有使用5公分的鉛塊隔離、i2s就是會被數位前端污染....後面是唬爛的....(blush)
相反的,usb to spdif,先是 usb => i2s => spdif,i2s的傳遞路徑『極短』,被污染的程度也就最小。因此,只要spdif之後的解碼夠水準,它就運氣好曚到,反而避免上述問題。
所以才會發生我聽到的『現象』:手機+xu208就算聲音遠遠比不上box的藍光轉盤+fifo,但是『鋼琴的踏板音色』保證一定贏!!
也就是說,因為數位播放太強悍了!!傳統的音響玩家只能考慮到『按鍵音色』的層次,甚至連這個層次都搞不定。但是我們在玩的數位播放己經是遠遠超越他們的想像,鋼琴的『踏板音色』就是一個明證,這是全世界沒有任何傳統音響玩家可以達到的超高水準,只有真正懂現場演奏的人才能聽得到,可惜他們一定不相信音響可以如此正確重播;直到來聽我的中壢音響室,才決定要飛到里昂去跪拜Alain Jacquon大師......(clapping) (clapping)
所以box也發現相同問題:在jplay cat的摧殘下,一百五十萬元的audiomat DAC+擴大機+JMR ORFEO 根本承受不住!明顯發現每個環節都有『被音樂細節撐爆』的消化不良現像,但是要再升級就要挑戰新台幣千萬元級的系統,投降了......(blush)
因此『鋼琴的踏板音色』現在是我認為非常重要的判準。因為沒有人注意到現在的音響系統己經可以絕對地重現現場,也不知道除了正確的鋼琴聲音外、還要考慮『正確的餘音繚繞』才能保證正確重現現場。因此,能正確表現『鋼琴的踏板音色』是曚到,不能正確表現算你運氣不好....MCFIFO就是運氣這麼不好,問題發生在那裡我才不可能知道;要叫他們更改吧?也得先問問他們有沒有能耐聽到上面那段鋼琴就能高潮軟癱在地板上.....(giggle) (giggle) (giggle)
再補充一下,『有些人甚至當場就高潮軟癱在地板上了!!』可不是只有一次!!會高潮軟癱的人,過了三個星期再來聽一次,一樣!又高潮軟癱在地板上了.........
再強調一次,如果你只是入門或進階,請把這篇文章忘掉,那是達不到的超高標準!!但是如果你跟我一樣都捨得花到新台幣一百萬元來玩音響了,那麼我就想再提醒一次:MCFIFO本身是夠正確的,但是有一個絕對致命而且可能無藥可救的缺陷,會讓音響無法真正重現歷史與現場。
(end)
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有那麼一種場景:在國家級音樂廳裡頭用Jplay系統,接上千萬級或上億級音響系統,播歷史錄音給聽眾聽。
沒錯,就是把教授那一套的價格升級與規模放大而已,本質一模一樣。
我相信以國家等級的預算,弄出一套攻頂的音響播放系統不是什麼問題。此外也只要蓋個像樣的音響室,應該不用像搞到現場演奏那麼費力(這我就不知道)。
一樣這樣搞,門票照算。搞不好還有賺頭?
補充說明:要說的是,如今數位播放已經可以還原現場的時候。我們就不必真的請一個樂團來了,直接弄一套頂級音響系統加上合適的空間。就足以聽到現場。
原來海貝的播放器提供整個 Android 系統的獨佔 USB 輸出,外殼是銅製的說:
https://www.spill.hk/headphones/HiBy-RS6-review/
https://i.imgur.com/j9ID6z8l.jpg
另外這個 USB DDC 好像是不錯的說,選擇 Accusilicon 的 DIP-14 時鐘該可以隨意更換: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67368092259引用:
聽好了好久, 來評論下, 總的來說挺好, 和樂之邦數字時代2對比, 高音更清晰,低音更有勁, 整體細節更多, 弱音更明顯, 同一首歌的反復對比得出的結論. l7audio 在 asr 論壇發布測試數據, 比哥詩得 u16 更強, 所以推薦下, 比較適合有數字輸入的有源音箱配合使用, 我的音箱是真力83系列. 賣家也很有耐心, 我諮詢了好久才買. 缺點麼, 裝了驅動後加載太慢, win10休眠醒過來, 有時候foobar都開始放了, 聲卡還沒加載進來, 導致使用集成聲卡, 倒是沒啥影響, 雙擊下從頭開始放就行. 對了, 還能接手機使用, 用海貝播放器的獨占模式, 可以設定採樣率, 繞過 andriod 的 src, 還不錯.
引用:
安裝容易,聲音也很好,最重要是服務態度一流,有問必答,對一般客戶對產品認識加深,令產品可全面發輝其優點.
引用:
調爆音問題調了一會兒,最後回去諮詢了老黃搞定,歌詩德用戶記得將13,14調成低電平。調好之後在用u**供電的情況下都是一耳朵提升,pc做音源也發出了非常乾淨的聲音,性價比很高的一個界面
引用:
聲音單溥,最終又購入意大利界面,小眾真的不能玩
引用:
不錯,初聽起來比起機帶的界面背景更加黑,解析力也上了一個台階
引用:
不錯的界面,比xmos聲場寬一點,人聲韻味濃一點
引用:
順滑度比起u16也絲毫不慌,透明度比起u16不加鐘還有一定優勢。動態比起u16略顯平緩,當然我的u16是加了鐘,真實度肯定ko這台。換句話說,總體水準,比起貴1倍的u16是伯仲之間的,但誰叫u16能加鐘呢? u16加了鐘最明顯的是強在真實度上,這個玩過鐘的人會深有體會。但加鐘再加u16價格多少?價格5倍以上,這樣說明白了吧?況且,更加真實的風格,有些人不一定喜歡,並且對後端也是巨大考驗了……換了鍍金螺絲,顏值+1。
引用:
透而柔的氛圍感,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引用:
HDMI輸出自定義真是很好的設計,很好地解決了dsd切換問題,下一步把dac改外置恆溫,慢慢玩。
http://bbs.erji.net/forum.php?mod=vi...ad&tid=2204034引用:
比之前的xmos還原更好,試聽了julia fischer的恰空舞曲,小提琴的聲音放的更開了,而且更真實了,但是交響樂的定音鼓聲沒有以前那麼顆粒分明了。這是我用了好幾年的監聽耳機得出的結果,是個一百多的耳機,如果有更好的耳機會有更大提升。總之提升是有的,但是影響最多的是聲音的傾向。電源我沒有用線性電源,而是一個高品質的帶emi電路的充電頭,說實話並沒有什麼區別。
引用:
- XING AF200 usb-i2s/coax獨立界面, 配合百萬哥的電容+電池查克拉電源: 數據在機外regen + reclock再走目前數據傳輸最低失真指標的I2S線路直入DAC, 升頻我就移到了PC端用HQ player處理 (這個播放器自帶好聽的明顯的音染, 目前我很喜歡). AF200可以通過開關斷開USB電路轉DC端. 對比他自家的USB卡進一步提升, 怎麼形容呢.. 準確的數字信號應該能保證以下輸出: 清晰卻不刺激的細節解析, 完整的聲場, 精準各聲部定位+高分離度, 無噪音 ...
引用:
- Weiss int204搭配ifi iPower電源: 高級貨, 單品就得7~8k.. 瑞士佬的東西真的貴, 但是好聽.. 跟THA3一樣, 除了性價比之外沒別的毛病.. 當時我用來走同軸入THA3, 對比THA3自身USB的輸入, 204更寬厚潤澤加水靈. 這麼形容吧204 比 THA3 USB就是 景田百歲山礦泉水 vs 市政直飲水.. 倆都能喝, 直飲水也不難喝, 但是就是喝百歲山感覺更爽更舒坦. 後來出了是因為狼叔借了我老款XING的USB-COAX界面, 比204不差很多.. 那麼從性價比角度來說, 那肯定把204賣掉啦..
當然樹莓派 4B 也能夠安裝 Android 12 和 HiBy Music。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085.A.628.htmlI²S 本來就不應該牽涉任何線材,就好像時鐘(crystal oscillators)那樣的原意是直接焊接於 PCB,前後兩者同屬很敏感的類別,沒有適當屏蔽的時候就只有吃虧的份兒。引用:
分享一些經驗 最近有人找我幫忙量clock phase noise 我焊了一個SMA接頭要透過同軸線接到SA 整段都50ohm 才15cm長
方波就扭曲變形了 50cm已經整個爛掉 意思是就算你阻抗理論上都對了 一點點線長就會失真 更不要說沒有控制阻抗
這些 I²S 線材於長度方面已經『未見官先打三十大板』了,另外 U.FL/IPEX 類型的插座也令人汗顏,如斯纖細的線材於 attenuation(衰減)方面只可以達到『洗洗睡』的程度,屏蔽方面亦不予置評:
https://www.minidsp.com/forum/hardwa...om-ian-cananda
https://i.imgur.com/A6LzvP8l.jpg
https://audiophilestyle.com/forums/t...omment-1124008
這位外國的網友還是重返 USB 的懷抱,而 Laufer Teknik Memory Player Mini 正是 2495 鎂的 Intel NUC,所有『鬼斧神工』都是全靠他們的軟件:
https://audiophilestyle.com/forums/t...comment-778474
https://i.imgur.com/pOShcbKl.jpg
然後那些綠色的 DC 插座也不敢恭維:
https://audiophilestyle.com/forums/t...comment-832754總之 DC 插座就是優質電供/DC 電源線的天敵:引用:
Not sure if you are up to speed but the screw-type terminal plugs are wired internally with ~30AWG wire which has very low amperage rating.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085.A.628.htmlhttps://audiophilestyle.com/forums/t...omment-1149407引用:
(1)電源 (改善配重40%)這還是我最初想動刀的地方 畢竟原本付的看過去就爛爛的
動刀1→把DC母座拆掉換上RCA母頭
2→把DC母座拆掉接電供
基本上會好很多 聲音跟背景整個通透許多 我外加上TPS7A4700板子在中間
音場整個清楚分明 已經沒甚麼懸念
當然你可以挑RCA以外的頭 你覺得材質好的即可 直接跟電供連通少個
中間點當然會更好不過就方便度下降 自己斟酌
發現: 發射端的電流只需1A即可運作 接收端要2A不然會罷工
https://audiophilestyle.com/forums/t...omment-1149634引用:
According to Paul the SR4 has an output impedance of <3 milliohms from DC to 100kHz but when you combine the impedance of the DC cable and the barrel connector (which are horribly high impedance), then the output impedance of both sources are roughly the same and while the batteries and the SR4T achieve roughly the same dynamic contrasts (which is to say both are excellent), the batteries in comparison sound slow, soft, and smeared around the edges.
https://audiophilestyle.com/forums/t...omment-1149674引用:
Among the worst connectors are the barrel connectors. Those are high impedance.
真夠貴的純銀 I²S 線材,不知道效果如何呢?引用:
Yes, lots of possible options for DC wire but those high-impedance barrel connectors are instant turn offs and make the whole setup look cheap. I think the connectors are potentially more damaging than the wire.
https://www.tubulus.net/product/tubu...tus-i2s-cable/
除了 HDMI 和 RJ-45 之外還有這種分離的 SMA 插座:
https://www.my-hiend.com/vbb/showthr...663#post244663
https://i.imgur.com/1jw29KLl.jpg
https://imgur.com/1jw29KL
教授曾經聽過 tetsuka 兄的 Ian's FIFO DAC,醬子該可以稍為縮短 USB ⇒ I²S 的傳遞路徑吧?
http://toukiyakoneko.web.fc2.com/Jit...0.0.pdf#page=5
我在數字音頻方面是個小白。想請教高手一個問題。我跟這裡的很多人一樣,都是跟著教授一步步走到現在的。我現在也是U3TT的方案,用的是DT2的界面,也跟大家一樣買了個淘寶上的時鐘。用JPLAY雙機播放。也許大家都是播放自己抓軌的文件,並沒有用這套系統播放過DSD文件,所以並沒遇到過像我這樣的問題。我用Foobar2000經過軟件的軟解輸出PCM的方式播放DSD文件,用外接時鐘聲音會失真得非常厲害,根本沒法聽。但是切換到界面自帶的時鍾,貌似聲音就比較正常了。換用別的播放器也一樣。有誰能解釋這是因為什麼原因嗎?不勝感激。
時鐘的 phase noise 越低,時鐘的電供越好,DC 電源線和插座的質素越好,接駁時鐘的線材質素(尤其是屏蔽)越好/75Ω 或 50Ω 阻抗越精準/長度(衰減)越短,SMA/BNC 插座的質素越好/阻抗越精準,效果就越好,反之亦然。
電供和線材兩大要素是缺一不可,否則只會弄巧反拙,還是放棄比較好: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085.A.628.html引用:
分享一些經驗 最近有人找我幫忙量clock phase noise 我焊了一個SMA接頭要透過同軸線接到SA 整段都50ohm 才15cm長
方波就扭曲變形了 50cm已經整個爛掉 意思是就算你阻抗理論上都對了 一點點線長就會失真 更不要說沒有控制阻抗
這個問題我好像也曾經遇到過?
總之,外接時鐘本身供電不佳、時鐘線不佳、像我一樣把 SMA頭弄得要斷不斷.....都會發生上述問題,就好像鎖不住時脈一樣。
也就是說,外接時鐘其實會造成比內建時鐘更大的 JITTER(方波間JITTER)......(devil) (devil) (devil)
但是,透過1500W與超大電容,讓外接時鐘的SLEW RATE比內建時脈更佳,這時『方波間的JITTER』影響就會變小,『方波內的JITTER』影響就會變大。所以使用增加了JITTER的外接時鐘,聲音反而得更正確!
因此在我中壢音響室,DT2本身吃最好的電供與電容,外接時鐘吃的沒有DT2好;原本會造成內建比外接正確,但是只要加上1500W與超大電容,外接就會比內建更正確。在這種情況下,外接時鐘對聲音質感的影響力甚至會比DT2本身更敏感。
所以在ucyga的例子中,應該單純就是外接時鐘某個環節出問題,看看是電供?還是時鐘線?
這是 bchsieh 兄的詳細講解:
https://www.my-hiend.com/vbb/showthr...093#post233093
便宜又大碗的 OCXO 時鐘:
https://www.digikey.tw/en/products/d...4-576M/5641633
比較像樣的時鐘板,電壓方面則需要選擇 Connor-Winfield OH4 吃的 3.3V,反正是相對便宜,乾脆把那個 DC 插座改為純紫銅的 RCA 母頭吧: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41823907828
另一例子是醬子的說: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55066868977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55178150314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64913165731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64987210044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65058959286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65068499967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085.A.628.html
https://i.imgur.com/xSHO75Hl.jpg
今天晚上(就在剛才10點鐘之後!),我把外接時鐘接到數莓派上,引用:
這個『鋼琴的踏板音色』之所以被我這麼重視,是因為它可以讓我聽音響完全不需要懂任何音樂,直接聽到這種聲音就可以得到性高潮等級的快感了!
然後聽TIDAL的串流專輯---
附件 33911
我的播放連結很簡單...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61#83509428
不但這張專輯讓我高潮迭起,幾乎每一張我喜愛的專輯都讓我欲罷不能!
附件 33912
我想多解釋一下......(angel)
我所謂『得到性高潮等級的快感』不是任何唱片都可以,而是專門指TIMPANI出版的Alain Jacquon大師鋼琴獨奏的CRAS鋼琴曲集,而且限定只有第1、3、5軌才有這種效果。
如果要讓更多唱片產生這種快感,反而『可能』是一種失真;所謂的老派音響玩家一向有這種傾向:把任何唱片都染色成他們想要的味道。
也就是說,我提到的快感,是非常嚴格且絕對精準的『鑑聽』:從幾萬張CD中,找到鋼琴技巧合格、曲風接近、錄音不加料,最後就只有那張MISS RIGHT。就好像比找最愛的情人:每個女人都可以上,那叫濫情;只有我最愛的那個且得到連上帝都祝福的性高潮,這才叫做真愛。
因此,如果找到太多唱片可以得到的快感,反而跟我提到的快感是完全不同的東西.....(blush) (blush)
再者,使用任何網路串流系統,至少在我的中壢音響室,都是絕對得不到快感的。因為網路串流在我這裡會暴露失真強烈,可能比YOUTUDE的破壞性壓縮還嚴重。不過這麼嚴格的要求也不必多說,只是要強調我所謂的快感是非常嚴格且絕對精準的『鑑聽』,真的不是麼容易得到的......(angel) (angel)
感謝教授這麼慎重、嚴肅的回覆小弟的貼文(基於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倫理,雖然小弟的人生才剛要開始而已,故得自稱小弟)!
有云真愛難尋,有人終其一生也難覓得一真愛;所以首先要恭喜教授得尋真愛。
但是如果對於用欣賞與炙熱的眼光,追逐觀賞街上或世界上的美麗異性都要歸類為濫情,這就有點嚴重了,甚至吹毛求疵了不是?
再說我輩音樂愛好者,所以追求的就只是那種賞心悅目的內心欣喜罷了(簡單說就是自己開心就好)!實在不必為了追求與高階音響玩家一致的原音重現吧!
何況世上不管是先天或後天的條件每個人都是不平等的。
尤其是不同量級的比較是根本上的不公平,你說蠅量級的選手如何與超重量級的選手去較量??
至於播放失真的問題,我想不是每個人的環境、設備或聽力都能如此嚴苛檢驗出來。
最後我要祝福每位網友都能找到自己的真愛!盡情享受人生吧!
看到上面Ericcatz版友的說法,讓我必須出來補充一下教授說的東西。因為我姑且也是在教授那聽了『TIMPANI出版的Alain Jacquon大師鋼琴獨奏的CRAS鋼琴曲集,而且限定只有第1、3、5軌才有這種效果。』當中的第3軌與第5軌的人。
1.首先我的反應,相較之下顯然非常冷感。至少跟教授形容的全身癱軟差很多。
但我知道這個聲音是「純然的聲音美感」。
我只能說這可能有很多因素,我是不確定是哪個。我姑且列一下想到的可能性。
a.最簡單的邏輯,這聲音「不夠美到讓我全身癱軟」。因為他的按鍵音色真的非常普通,從蕾菲布排下來,我肯定他排不上前二十。我估計他應該排不上前五十吧(因為我沒聽到五十個不敢肯定)。
b.這沒有超出我的「感動頻寬」,所以我沒有那種太感動而導致的身體反應(流淚、發抖、癱軟、暈倒…等等的)。
c.我的「預設聽法」裡頭,「踏板音色」不在我的聚焦範圍內。(如果聽感可以畫成「聽感曲線」,我猜我本人的「聽感曲線」應該長得很不平常。連跟教授的「聽感曲線」也不會一樣。)
d.理論上,我第一次聽到「完整的踏板音色」,所以當時我還在「蒐集資訊」。
e.還有,我在教授那聽之前,我已經在我這裡聽過Alain Jacquon的Cras的那張鋼琴曲子全部了。我早就知道「這聲音很美,只是我的音響不能播出全部。」因此,當我聽到「完整的踏板音色」的時候,我的感想應該只是「原來長這樣」。
f.我就對這曲子沒特別喜歡或有點不喜歡。所以整體加總之後,也就沒那麼感動。
2.是所謂的「快感」因人而異。我在ptt的音響版還什麼東西看到的。可能與ASMR也有關係。
光是「快感」就似乎有些歧義(有科學根據的)。比方說,喝可樂,有種快感。喝茶,也有種快感。但兩者並不相等。
我要說的是,「聲音的快感」在這裡也可能有同樣的歧義。就像我們在講「好聽」的時候,可以有四種(以上的)要素:作曲、演奏、錄音、音響。
我要提出來的一個點就是ASMR。在這裡要提的就是有些人聽到某些東西可以頭皮發麻。然而對其他人來說同樣東西並不會。所以所謂的快感也可能有同樣現象。
但教授所追求的是,正確錄音之下,加上夠厲害的演奏技巧,並且加上足以還原的播放系統。可以讓這個「快感」高到接近性高潮。雖然對我來說,我不會用性高潮來形容。但性高潮是比較接近一般人所感受到最高強度的快感。
我記得就連快感其實也有科學根據——就是腦內分泌物多寡。我忘記是不是有好幾種,我只記得其中一種是腦內嗎啡,這會讓人有幸福之類的感覺。
總之,我要說的是,音樂可以讓人腦袋分泌這種東西。而且有時候因人而異。有時候我的垃圾是你的寶,或者反過來,你的垃圾是我的寶。這都是可能的。
而教授之所以這麼重視這個,是因為「完整的踏板音色」會變得非常接近客觀存在,跟演奏能力很接近。也就是,無論你懂或不懂,你都可以從「足以還原現場的音響上得到同樣的美感體驗」。
至於體驗到之後的個人反應,那應該是看個人了。有人看到絕世美女只會眼皮動一下,有人會流口水,有人可能會流鼻血…因人而異。
在我個人的理解(不一定正確),教授在說的是種「偏向客觀的音,所帶來的極致美感,因而產生一種超出個人對美的承受力的時候,引發的身體反應。」簡單地講,就是類似「感動到XX」這一類的事。
Ericcatz所提的,可能接近,但沒到那麼極致。我直接想到了我的個人經驗:
我買到微笑之地那張二手唱片的時候,把CD RIP進我的電腦播放。第一次聽wav的版本,我發現我聽到頭皮發麻。對,即使是我之前就已經聽過了youtube載下來轉成wav檔案。跟真的CD RIP成wav的版本還是有不同。
上述現象要說的就是:升級前後的差異也可能讓人有種頭皮發麻的感受。這落差的感受也是類似高潮。或者更普遍的經驗,類似憋尿憋到快崩潰終於可以解放的那種感覺。
要不然就是我前面說的,就是個人的,比較偏向樂的經驗。
在這裡,我認為教授說的東西,與Ericcatz說的東西是不太一樣的。或許有交集,但不會是等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