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主機板本身供電設計很重要,有可能A320晶片組供電設計剛好優於教授挑的Z170,同樣是Z170主機板用料又有分等級,我一律買到最頂,至於LED燈光、WIFI那些都可以透過BIOS設定關掉,應該影響不是很大。
還有一種推測是,電供太強,反而主機板強大的供電設計阻礙了電供的性能,供電設計簡單的主機板更能發揮出電供的效能。
不過以超頻角度來看,我還是覺得主機板供電設計超級重要。
可列印查看
教授為什麼不買 X570 AORUS XTREME (rev. 1.0) 阿?Elite供電只有12+2相,XTREME直出16相+兩倍銅PCB耶?!你就想像本來主機板電路上走線是PSOCC,XTREME就是2x2 PSOCC耶!香寶寶都買得下去,這個別省啦(wasntme)
ELITE:
https://www.gigabyte.com/tw/Motherbo...LITE-rev-10#kf
X570 AORUS XTREME (rev. 1.0):
https://www.gigabyte.com/tw/Motherboard/X570-AORUS-XTREME-rev-10#kf
如果顧慮是有WIFI,我覺得可以放心,透過BIOS關閉是直接把WIFI模組斷電,不會干擾。
人在外面,回去再回吧。先問一下教授的A320 cpu是哪顆?
然後我還是推ROG啦,各大超頻紀錄的常見選擇。
給像我這種音響上的新手一點點參考。
我把殺音響分成兩類,一種是【便秘型】殺音響。一種是【烙賽型】殺音響。
1.【便秘型】殺音響
這種的就是「樂器規模沒出來」,裡如鋼琴變很小台,管風琴變很小台,笛子像只有一個點,而不是一根。
通常會導致誤判成「錄音較差」居多。偶爾可能會以為是「演奏較差」。
這種的殺法還各種情況,沒有特定。像我遇到的就有只殺小提琴、只殺低音的大鼓、只殺樂團鋼琴沒事、只殺管風琴樂團沒事。
而這種的蛛絲馬跡是:「在以為是錄音差的情況下,細節卻比想像的多。」因為如果是錄音差,細節應該也會相對應的減少,但【便秘型】殺音響的狀況底下,是聽的到那些細節,只是出不來。
附上幾個影片,在我音響是有殺,就看各位的音響有沒有被殺。
*Concert champêtre pour clavecin et orchestre, FP 49: I. Allegro molto
https://youtu.be/u5RxTvwVdrI
只殺管風琴,樂團沒事。管風琴規模縮小。
題外話,我好像挺喜歡這個作曲家的。我會想買這張唱片。
我覺得他的管風琴作曲很新(還是很現代?)。
*Ravel - Boléro [Paul Paray]
https://youtu.be/oPncifnyUN4
全部樂器都沒出來,但細節都在。
*Yvonne Lefebure (Chopin, Schumann)
https://youtu.be/jTp-tPrsdmE
這個是樂團聲音沒出來,會以為錄音差(我之前就這樣)。
但是鋼琴沒事。
對我來說,這種【便秘型】殺音響是還可以接受的(某些狀況)。比方說上面的Boléro,細節都在,對於想研究樂團實力是還可以的。只是「沒有爽度」。至少這種「可以猜想原來可能是什麼樣子」。
2.【烙賽型】殺音響
【烙賽型】就是內容物整個變質,音色全變了,通常是變很難聽。會讓人誤判「演奏很差」。
我目前好像只遇到兩首【烙賽型】的。通常這種的就真的沒辦法,因為已經無法猜測音色變的部份。
這種的蛛絲馬跡是:通常是高音(小提琴或某種號)先變難聽,低音可能還在,因此可以聽到低音部份的合奏。所以可以從低音的合奏去猜這團強不強。但是這是很想蠻幹的時候才要這麼做(wasntme)。我是認為遇到就投降比較快。
我遇到的兩首
2-1
沒被殺的對照組
*Paris Dances Diaghilev 1 Petrouchka
https://youtu.be/puXo9wRJR2c
被殺音響
*Stravinsky PETROUCHKA
https://youtu.be/oQSV-hgUXsw
高音部份(小提琴跟某種號)的音色變很難聽。
2-2
*Symphony No. 88 in G Major, Hob I:88: IV. Finale (Allegro con spirito)
https://youtu.be/COg9ZO_LA6g
小提琴被殺變衰聲。但低音部份沒有。
看了技嘉跟華碩主板,對比一下供電設計,我覺得我以後可能會買技嘉了?
同樣等級的主板,技嘉供電相數就是硬是比華碩多1~2相。
後來看了Z590,這是Intel CPU用的主板,對應AMD X570主板,用料又好上許多,甚至在Z590 AORUS XTREME上用到了20+1相,耐安培電流來到誇張大的100A,ROG Z590 APEX也才18相而已。
Z590 AORUS XTREME還強調用8層PCB(ROG好像才6層),雙倍銅量。
以及接口針腳改成實心的、VRM以及M.2散熱都有做到位,主板背面一大片金屬拿來接地。
強調暫態設計以及提升電源效率!
我覺得Z170跟A320比較不太公平,要看CPU是用哪一顆,經驗上應該相同主板情況下,新CPU會電爆舊CPU,體質也有所不同,比如我這顆I7 7820X,超DDR4 4133就極限,現在隨便CPU第9代都可以超過4266,更別說10代與11代。
AM4的應該對應Intel 9代~11代。
還是強烈建議教授換XTREME等級的(devil)
技嘉就XTREME>Master>ULTRA。
對於主機板的選擇,我倒是建議老師可以選用B550,理由如下:
1. x570的發熱量較大,因此大部分廠商都有安裝散熱風扇;B550反而沒有這問題。華碩有出無風扇的X570主機板:ROG CORSSHAIR VIII DARK HERO $15990 (https://rog.asus.com/tw/motherboards...rk-hero-model/)。不過看老師最近的心得,老師應該不會想在主機板花這個錢吧!如果是我,有這個預算我寧可加點錢去買AX1600i (devil)(devil)(devil)
2. X570提供8組USB 3.2 Gen2,而B550只有4組。但老師的用途是CAT,不需要用到這麼多USB port,且B550的USB 3.2 Gen2也是直通CPU,所以X570沒有優勢。
3. PCI-E 4.0的支援程度有差異。假設老師的雙CAT都有外接PCI-E網卡,PCI-E通道是4.0還是3.0可能就有差,這裡分成兩種情況:
(1) CPU有內顯晶片,不外接顯卡:廠商通常都把B550的PC-E 4.0通道做在第一個PCI-E x16插槽,所以可以用到PCI-E 4.0。
(2) 需要外接顯示卡:對於兼用遊戲的用家會有影響,因為用家通常會把B550主機板唯一的PCI-E 4.0通道給顯示卡使用,所以PCI-E網卡就只能用PCI-E 3.0通道。
但由於X570的產品定位較高,廠商通常只會在X570主機板用更多好料,以及更多更詳細的BIOS設定,就看這些優勢能不能抵銷散熱風扇帶來的影響 :}
下面兩張圖為X570與B550的架構圖:
1. x570
附件 33747
2. B550
附件 33748
我印象中頂規B550就是假的X570,就差一些功能,而且沒有內建風扇。
以CAT角度來說,頂規B550搞不好是個比較好的選擇。
技嘉這塊頂規B550的電供也是接近X570
https://www.gigabyte.com/tw/Motherbo...STER-rev-10#kf
技嘉B550 AORUS MASTER (rev. 1.0)跟X570 AORUS XTREME (rev. 1.0),看介紹,好像都是『被動式全板散熱』,應該都沒風扇?
但導熱片的部分反而是B550那款導熱好些『7.5 W/mK 』,X570那款才『5 W/mK 』。
不過X570背面有『奈米碳散熱塗層』,散熱也很強,看分解圖沒有風扇的樣子。
就供電設計的部分,B550 AORUS Master 也是跟 X570 AORUS XTREME 一樣都是『16相』供電,B550是『6層PCB』而X570是『8層PCB』,同樣都有『雙倍銅』、『固態電容』。
不考慮8層PCB的話,我覺得B550 AORUS Master就夠了。
比上述兩個主板都更極致的主板就是Intel的主板 Z590 AORUS XTREME (rev. 1.0),不管是供電相數、電容都更好一截。
技嘉對於鉭聚合物電容的介紹:
https://tw.aorus.com/blog/AORUS-Z490...ormance-tw.php
可以透過Youtube來聽以下兩種不同組合的差別,但只有遊戲影片,沒辦法只能這樣簡單試聽,同RIP差異。
AMD Ryzen 9 5900X OC @4.7GHz (Gigabyte X570 Aorus Xtrem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8qvXYieM
同樣遊戲:
https://youtu.be/-Qj8qvXYieM?t=263
Intel Core i9-10900K OC @5.2GHz (Gigabyte Z490 AORUS Mast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xBy7WrGW4w
同樣遊戲:
https://youtu.be/gxBy7WrGW4w?t=403
找不到Z590的,Z590規格比這塊更好!這塊Z490就用了鉭聚合物電容,暫態更好。
我個人更喜歡Gigabyte Z490 AORUS Master這組合的聲音,感覺暫態更好,聽感更舒服自然不生硬,X570就相對生硬但動態似乎略比Z490好點。
一樣是Z490,這個就好一點,把RTX3090換RTX3060Ti的,其餘類似,可能RTX3090吃掉太多電讓動態縮了。
https://youtu.be/P_IY75fhD3o?t=134
都是同一個人測試的,PSU大致一樣。
GIGABYTE Z590 GAMING X 遊戲對比測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l44i8DxD2o
(聲音是以Z590那個為主,好像也不錯!)
GIGABYTE Z590 GAMING X:
https://www.gigabyte.com/tw/Motherbo...NG-X-rev-10#kf
固態電容也很讚。
https://audiophilestyle.com/forums/t...comment-997650超頻的主機板還有華擎的 WC621D8A-2T:引用:
BTW, serveral “insiders” are saying Intel engineers threw audiophiles a bone with the 621 chipset. I would also not doubt that the 6 channel ECC RAM is contributing to the sound quality.
https://valid.x86.fr/e9d6d2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160547-1-1.html正式版的 28 核心 Xeon W-3175X 當時索價 2999 鎂,現在大約是 ¥7800 左右:引用:
解開bios對比了下普通C621主板,發現WC621D8A-2T的BIOS裡除了CPU超頻,還有超內存的設置,連各種小參都能調。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1956008-1-1.html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16017327300
ES 版的 W-3175X 是 ¥1000: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27842878500
大約 600 鎂的 WC621D8A-2T 具備 3 組 8-pin EPS 供電給 255W TDP 的 W-3175X,因此 VRM 方面該有一定的保證:
https://www.asrockrack.com/general/p...el=WC621D8A-2T
https://www.provantage.com/asrock-wc...t~7ASRI0AW.htm
https://www.compsource.com/buy/WC621...tl-WC621D8A2T/
https://www.amazon.com/AsRock-Mother.../dp/B08CS139WF
當然還有非等閒之輩的 EVGA SR-3 Dark:
https://tw.evga.com/Products/Product...160-CX-W999-KR
https://news.xfastest.com/evga/74337...為1800美元/引用:
該主機板採用了Intel C622晶片組,六通道記憶體支援,24相電源設計,16層PCB
想了半天,我變心了!
到底要 B550的次級效能但是 MASTER供電與無風扇?還是同價位 X570頂級晶片供電差有風扇?我直接賭了!就好像 COSEL 1500W會贏過 DARTON 300W,賭B550 AORUS MASTER!不玩X570 AORUS XTREME是 CAT性能過剩啦!
我自己的新CAT:
技嘉 B550 AORUS MASTER 主機板 8700 以下
HyperX Predator DDR4 3600 8GB x 1 1730元以下
AMD R3-4350G CPU。未知。
M.2 SSD:SAMSUNG 三星 980 PRO 250GB NVMe M.2 2280 PCIe 固態硬碟 (MZ-V8P250BW) 2388元。
舊的聯力全鋁合金機箱,新品約3500元。
舊的CPU塔式散熱器,新品約3500元。
海盜船 HX1200W,8300元。
等幾個星期調整好,又可以再玩五年啦!而且絕對是世界第一的數位轉盤系統.....(devil)(devil)
前幾天去新天新地試聽 box最新的音響系統,跟我的系統比起來......原來數位轉盤真的比喇叭或擴大機都重要太多了!!.....(giggle) (giggle) 然後又發現原來你們來中壢音響室聽到的都是『真空管己經壞掉』的聲音,聲音密度、質感與大聲的動態從容度都缺了一截。可想而知,換新管子後,現在的中壢音響室己經又超越了一級。等CAT搞定,歡迎聽過的同好再來聽聽看!!
但是還是要強調一點:
手頭比較緊的同好請記住:最便宜的最新世代CPU+主機板+1200W,絕對遠遠勝過高價CPU+高價主機板+850W。
電供差5000元,遠遠過CPU或主機板差5000元。
敝人使用的是友站的CAT系統,但在教授這一討論串受益良多,特別是從bchsieh兄的分享獲得許多寶貴經驗與相關知識,給我這個電子白丁提供許多引路良方。日前將在本串學習到的兩個方法實做後向bchsieh兄回報,bchsieh兄認為或可供網兄參考,於是依囑首次在此發文,還請參考指教。
實作一:
本人目前在大陸工作,所租獨棟房子由電箱至二樓音響所在的走線距離約二十幾公尺,我以四十公尺每芯10awg的美國二手線拉了專線,其中的地線接在紅銅線排最前端位置,然後紅銅線排接社區入戶的地線。
之前看了bchsieh兄分享磁環,於是買了KEMET的ESD-R-57磁環,把它在線排後的地線纏繞三圈,結果發現聲音反而變得緊縮,拆除後則回復自然寬鬆。個人猜想可能這房子是單獨接地,較沒鄰居雜訊干擾;再者專線長四十公尺,可能也有利於雜訊衰減;原本算是有不錯的接地了。故而使用磁環並沒得到改善效果,或許在雜訊較多的環境,磁環仍能相對提供正面的幫助。
實作二:
之前聽聞其他網兄分享,以線性電源直接對CAT CPU供電,能有相當幅度的改善。由於一直沒找到合意的線性電源,從未嘗試。直到看到bchsieh兄分享的大電容,以及教授分享的Cosel 1500W電源,便從淘寶買了Cosel PBA1500F-15二手電源,及ELECTRONICON 1450uF的大電容來嘗試給CPU供電。
一開始是以10awg單芯線由Cosel 12V輸出,接三顆大電容正負極,以Ω形繞紅銅螺絲並兼用紅銅華司固定;然後接紅銅O型環再分接正負各四股丹麥杜蘭油浸鍍錫16awg線,再接CPU接頭接CPU;同時也以10awg線繞接大電容地端,然後接地盒。
使用後果然能量充沛,動態加大;但就是聲音很粗。想了三天,猜測瓶頸可能是紅銅O型環,於是拆紅銅O型環,以杜蘭線跟10awg單芯線線芯直接絞接,外面以紅銅O型環剪去O型部分剩下的管套壓夾固定。於是聲音大有改善。這裡獲得的心得是線芯的直接接觸接觸,能減少其他介質污染的機會。
原本我的CAT是使用海韻P-1000跟P-1200雙電源供電,風扇不轉,減少電磁及風扇聲干擾。Cosel我雖改用靜音風扇,聲音還是很大,於是做了開關,大約關風扇可以聽三、四十分鐘,然後得開風扇散熱幾分鐘,較不方便。但以Cosel直供CPU相較於原本使用海韻雙電源,能量、動態加大,細節變多,音場變深,還是有許多改善。可有一點掙扎,就是Cosel的聲音較粗,不確定是Cosel本身的體質,或二手貨的關係,蔡琴的聲音聽來老了好幾歲,以前聽得到的甜美聽不到了;Accardo的小提琴聲音也變粗了。
聽了約一個禮拜後,再嘗試改回用海韻P-1200供電CPU,網上再買了對電源接頭(要注意接頭形狀),以八股杜蘭線接P-1200,然後正負分別絞接10awg單芯線接三顆大電容,再接八股杜蘭線接CPU;一樣地端接地盒。於是原本細緻甜美的聲音回來了,但動態能量較Cosel差一些。聽了兩三天後再加一顆大電容,除了保持細緻甜美的聲音,動態能量跟使用Cosel 1500W也在伯仲之間了。
海韻P-1200據網路上非官方的訊息,可以單路12V 100A的輸出。雖不如Cosel 1500W,但加上大電容後可以很接近,而聲音的細緻度卻是我買的二手Cosel無法比的。
以上兩個實作結果不敢說是否正確,謹提供各位參考,希望有所助益。其中聽感部分,由於兩個實作都是近一年前所做,聽感只能大略的印象提供參考。個人音響資歷淺薄,聽力不佳也不善語言文字描述聽感,更沒有任何學理基礎,只是攫取本串的分享嘗試,有錯誤或不足之處還請指正。
特別要說,本文蒙bchsieh兄不棄,即便敝人試做結果不同其建議,仍然鼓勵在下發文,bchsieh兄博學大度令在下景仰,期待bchsieh兄能再多分享其專業與經驗。
可以考慮把P-1200換成Prime 1300試試(https://seasonic.com/zht/prime-1300-w-platinum),
40%內風扇是停轉的,以CAT來說等於只有過電,甚至可以考慮拔掉風扇電源.
或是海盜船AX-1600i......如果能確定他現在還是Flextronics代工的話XDDD.
感謝Higuma兄的建議以及提供的訊息。
個人確實之前曾考慮過AX-1600i,但網路上看到的資料,需要安裝它的控制程式才能使12V單路達到最大電流。不確定會對OS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為了保持OS的純淨就放棄這個想法。
海韻的電源之前曾考慮Prime Titanium Ultra 1000W,因為它在Cybenetics Labs的測試數據,Noise Rating有A++的成績。您提供的Prime 1300W官網上雖有標示Cybenetics Noise Rating是 TBA,但我今天在Cybenetics Labs的官網尚找不到這台電源數據。以個人無專業依據的猜測,我猜想CAT的電源使用,似乎Noise Rating是供電品質一個重要考慮。(有錯誤還請不吝指正) 如果我現役的P-1200需要退役,我可能會優先考慮Noise Rating A++等級的電源。以前述的實做經驗,大電容似乎可以彌補功率略低的不足,或許電源的選擇不一定要選到最大?
我的P-1200是參考之前友站網兄Kafer兄的方法,以水泥電阻提供模擬負載,讓P-1200風扇不作動而能正常供電開機,所以風扇不轉的。目前如果連續開機六七小時,手摸P-1200底部還只是溫熱,估計四十餘度而已。
Hi,我簡單看了一下,那個Noise Rating應該是單純的風扇噪音,而非ripple noise,至少我在測試報告只看到能源效率跟風扇噪音的比較。所以跟cat應用應該不好聯結起來。
提Prime是因為海韻在prime系列的技術上有比較大的突破,主要是針對電壓穩定度部分(voltage regulation),然後連帶的在ripple表現方面也有蠻大的進步(相較於海韻之前的產品)。
我對電腦的電源或其他數位裝置相關供電的看法還是一樣:一切只要看瓦數!
所以我會直接量力而為,賭供電瓦數最大的電供就對!可惜這換電供沒注意到有這一個:全漢 CANNON 2000W,才一萬三千元,我下次換電供一定無條件賭這一個。只要還沒有比它更大的電供......(giggle)
不過,也是研究了這一個電供,才知道 110V的安全額定功率最大就是1500W,上述電供也表明如果接110V,最大就是1500W。要接220V,才能到2000W。所以如果只接110V,會不會繼續呈現『大瓦數優先』現象?這下子就不知道了。
2500W = € 189.95
https://www.spire-corp.com/power-sup...atx-2500w-btc/
8000W = € 442,17
https://www.meanwell-web.com/en-gb/a...ck-rhp--1ui--a
前陣子又從picoreplayer digione fifo跳回賽口jplay cat,
覺得「隱約」細節多了一些。
直到上上週我2012年隨便買的usb壞了,就買一個鐵殼usb hub取代,
現在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聽到我之前沒聽到的細節,幾乎每張CD都是!
這點還是讓我很驚訝的,沒想到usb hub有這麼大的差異,
而且大概知道教授說的「規模感」是怎麼回事了。
之前還有點不以為然,想說我有超低音,規模感完全不是問題啊XD
但教授說的規模感我覺得比較是動態和暫態提升後帶來的。
(這也凸顯了網路交流的困難,一個詞彙各自表述哈哈)
目前是Roon 掛上jplay 來播啦,不知道有沒有人也是這樣的?
音質「隱約」和jplay mini不太一樣,不過這點「隱約」和便利性(三層樓三套系統)比起來,我能夠接受哈哈。
最後有兩個問題:
樂之邦DDC目前有教授認可的替代品嗎?我的還是2013年買的03 USD...
另外我記得教授以前說過,hub本身也接上電供的話,反而聽感不好。這點現在還成立嗎?
我還有額外一組5v電供電容,在考慮要給外接音樂硬碟用還是給hub用
以前我也用Foobar2000掛JPLAY,後來全改用JPLAY Mini播放,聽感上覺得有所不同,Foobar2000的就是少了點什麼說不上來,至於雙機播放應該也是JPLAY Mini在播放,只是以H模式播放,好控制而已。
樂之邦DDC我還有閒置兩組,一組是給未來雙聲道系統用(Audiomat、JMR),一組是備用。
如有興趣,我最多可以割愛一組,但下面有黏避震的東西,四顆黑色圓圓的像矽膠在四個角落,可以先試聽,用爽再匯款或者不要退回來也行(僅限我信任的燒友,沒看過、不活躍的要先付款)。
USB HUB我在USB3.2 GEN2 4port這款,直接以5V Cosel 1500W + 3顆電容供電,聲音沒有變差,供參考。
進階級的『電腦性能』與『音響性能』之辨
前陣子AUDIO PC掛掉,懶得檢查原因,又因為發現最新的最便宜AMD PC就可以電掉5年的旗艦主機板+CPU,所以直接換了現在2021年4月時期最超值的PC,藉機進行了很多比較。然後就得到進階級的『電腦性能』與『音響性能』之辨,這是非常高難度的音響體驗!!!
在這種進階級音響的層次,JPLAY CAT的組裝原則很簡單:最新一代、單核性能最高的『核心越少越好(不能少於兩個!)』之 CPU,最貴的 SSD 與RAM,最大瓦數的電供,OK。
更換AUDIO PC的過程,果然又手賤把 USB電訊分離轉接頭 弄斷了,訂購全新的之前,先使用代替方案,然後故事就發生了!
首先,把新組裝好的 AUDIO PC優化完成,『USB電訊分離轉接頭』將斷未斷的情況下續用,除了AUDIO PC外其它一切都跟原始JPLAY雙CAT一樣,開始享受音樂!
結果:臉歪了.......雖然聲音細節變多,但是高低頻怎都少一截!!??當下猜測:全新的PC欠RUN啦!於是讓AUDIO PC單機進行FOOBAR2000播放音樂48小時,然後再聽,嗯,高低頻救回來了不少;但是,怎麼大聲的音樂時聲音會亂掉??(後來才發現是轉接頭快斷了造成的)
再來,開始抓不到 DT2,測試了半天,第一個發現是『USB電訊分離轉接頭』快斷了,第二個發現『第二個U3TT』似乎故障。OK,原先是『USB 2.0 B公轉B母+5.5/2.1』,手上只有『USB 2.0 B公轉B母+B母』,只好把原先香寶寶2X2的DC頭轉接成USB,再使用一條REAL CABLE USB線當成電源線,使用『USB 2.0 B公轉B母+B母』當成代替方案。
這就是惡夢的開始!!整套音響的音質變得很差,原先猜想是PC或轉接頭沒有RUN開,但是越聽越鳥、世界第一的音響系統怎麼完全變成垃圾了!?
幸好手上有至少八年前請YU-STUDIO製作、但是規格做錯了而閒置的轉接頭:『USB 2.0 A公轉B母+5.5/2.1』,買了一個便宜的 USB 2.0 B公轉A母(才50元!),把REAL CABLE USB線移除讓 香寶寶2X2的DC線 直入『USB 2.0 A公轉B母+5.5/2.1』。結果.....天啊!!沒聲音?這時才發現『第二個U3TT』似乎故障,移除了『第二個U3TT』,AUDIO PC =>『第一個U3TT』=>HUB=> DT2,一聽之下,我的天下第一音響系統終於回來了............
整套音響系統超過兩百萬,多一個爛到爆的USB轉接頭(A母轉B公)影響不大,反而是多接一截1公尺的 RC USB線當成電源線,這一降級的結果可以讓音響系統從黃金變垃圾............
差距最明顯的,就是頻寬!!多一截RC USB線當成電源線,立刻少一截超高頻與超低頻;對音質的損壞也極為明顯。這還只是用一個U3TT而己呢!
再來測試:用兩個U3TT與一個U3TT,聲音差多少?這下子有趣了,頻寬的差距完全聽不出來,但是『音質』的差距相當明顯!幸好我屯了六個U3TT,乖乖地接回兩個U3TT.....(blush)
整個調整兼測試的過程,可以對進階級的『電腦性能』與『音響性能』做一個歸納:
第一、最重要的就是電源,電腦沒有1200W,一切都是免談。
第二、蜈蚣串的所有供電也一定要 1500W,沒有這種供電水準,頻寬鐵定不足而且無藥可救。
第三、DC線材,原先我無論猜想或實測,都是只影響音質而不影響頻寬;這次為什麼會造成『頻寬』的巨幅退步?完全搞不懂!!
第四、猜想:滿足 1500W的供電情況下,香寶寶DC線的重要性反而在 HUB 與 U3TT之上!!!我還猜想,原先會覺得 HUB+U3TT比 DC線重要,是因為當時的PC性能太差;現在的PC性能強太多了,所以 HUB 與 U3TT的優勢開始下降,DC外接供電1500W、大電容與DC線的材質之重要性開始巨幅提升。
所以,我得到進階級的『電腦性能』與『音響性能』之辨的一個重要原則:
原先我多次強調,JPLAY CAT 的性能過剩,真的很重要!
性能過剩的數位播放器,會對類比系統進行可怕的殺音響!!如果我的類比端不是兩百萬而是五十萬,應該無法確認這一現象。
數位播放器的『電腦性能』,即使己經殺音響了,還是一定會造成『細節變多』,但是在莫名其妙的原理下,『殺音響』有可能造成『頻寛變窄』!!原先一直認為『頻寛』是電腦性能,現在才終於明白它居然是『音響性能』的各種離奇現象,吐血.....................
『電腦性能』提升到一定水準後,再次提升『電腦性能』是意義很小的,要加強的反而應該是『音響性能』。所以我現在的CAT,HUB與U3TT的重要性不大,DC線的材質是不是最正確的香寶寶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居然可以把 REAL-CABLE 的 USB線狠狠丟到垃圾桶,再次吐血..............
你如果問:是6400元的PC換成24000元的PC比較重要?還是6000元的RC USB線換成一萬多元的香寶寶 2X2線比較重要?答案嚇死人了,當然是後者!DC線比PC組成還要重要呢!!!使用都是使用1200W供電,6400元PC+香寶寶絕對徹底電掉 24000元PC+RC USB線。
『電腦性能』太強,導致『音響性能』跟不上的REAL-CABLE 的 USB線變難聽怎麼辦?很簡單啊!降低電腦性能就好啦!!在我的測試中:把 JPLAY 從性能最高的 CLASSIC引擎 降級 成 ULTRASTREAM引擎,把CPU 從3.6G降頻成 1.8G,都會有效地讓REAL-CABLE 的 USB線『變好聽』。當然了,如果換回正確的香寶寶線,這些降低電腦性能的方法都只會造成音響效果變差而己。
所以我也可以說:如果類比系統的等級不足,的確會覺得『低性能的數位播放器』比較好聽;這個思路就可以解釋使用網路串流、錄音不正確的唱片....都會傾向使用『線性電源』而不是『交換式電源』;理由無他,就是『降低電腦性能』而己。
我們面對的音響與音樂世界,類比性能都是嚴重不足的;99.999%的錄音都是類比性能不足,導致使用千萬音響還是照樣類比性能不足。習慣這樣的音響播放,音響系統當然無法走向正確性。幸好我一直都只會聽正確錄音的唱片.......
(END)
1、從你的描述看來,你的 03 USD 有沒有 USB 分離供電?供電的電源?其AC與DC線為何?
根據我上篇文章,你的DAC之音響性能是較低一點的、而喇叭跟我同級,所以USB DDC本身的『音響性能』(也就是供電品質)應該要比HUB、JPLAY CAT這些『電腦性能』還要重要很多。
2、不過,我很久沒有使用 03 USD了,它是 DT2的全面降級版,而且輸得一蹋糊塗!!也比後來類比數位混合的產品如 06 PLUS、10 FUTURE還要差很多。會建議淘寶上隨便買一個 10 FUTURE,隨便都贏過 03 USD+HUB。
3、HUB本身有沒有接電,是比較不重要的環節,我自己是都懶得測試了.....(blush) 而且是5V的話更不用測,HUB本身是12V以上的外接供電才值得一試。
4、有個最基本的問題:我不知道你說的ROON是進行串流播放還是音樂管理程式而己?如果是進行網路串流播放,那是非常非常極度失真的播放方式,可能會造成無法預期的結果。
JPLAYMINI 一定是最好的播放方式,而且要比它好應該很簡單:只要是獨佔核心、記憶體重組排序多次抹寫、凍結電腦(對,就是H模式!,該死的JPLAY公司偏偏不肯把JPLAY MINI的雙機播放加上CONTROL PC的H模式!),然後再呼叫 JPLAY ASIO,這樣子的播放軟體應該隨便都可以剁掉JPLAYMINI。
可惜這是『電腦性能』的提升,所以音響系統的類比性能沒有到一百萬元以上,應該很難正確寫出這種程式,因此目前無解.....(blush)
所以現實上,目前最好的就是JPLAYMINI。
雙機模式與單機模式相比,最大的差別就是H模式的方便性無誤。但是還可以把滑鼠拔了、顯示卡關閉、不需要的硬體徹底停用.....走向極緻的JPLAY雙CAT,使用雙機模式就會差很多了!.....(giggle)
當然了,網路線不正確或ROUTER沒有加上1500W+大電容,那雙機就會比單機差了。
BENEVO工業級 4埠 USB3.1 Gen2 整合集線器 (BUH344C),這顆不好買,還漲價。
好消息,Amazon有賣一樣的,一樣台灣製,直接運台灣四天就到,比官網還快,還更便宜。
https://www.amazon.com/dp/B07QSRCY5J...roduct_details
7 Ports
https://www.amazon.com/7-Port-Indust..._t1_B07QSRCY5J
小弟最近再煩惱為何不管我的前端source是使用usb或傳統硬碟,或者使用教授給小弟的幾個rip檔,或者使用Sam兄目前使用的將檔案rip到電訊分離的usb上的CF card, 聽感都一樣@@, 教授提到可能我的數位端有問題,我想跟大家系統不一樣的是,我的數位端與類比端中間有串兩個環形變壓器。
期間也有找usb3.1 gen2的產品,有看到Tripp lite這家之前買過大黑盒,但它hdmi有公差問題,所以也有找到看到這家另外一家也是台灣製的。外型都很像,應該都是使用台灣IC公司的晶片~
https://www.amazon.com/gp/aw/d/B08Y9...KIKX0DER&psc=1
從我的iPhone使用Tapatalk 發送
k900733兄好,前陣子樂之邦的10 future、09 plus的量測都出來了,以2020後的標準來說測量上表現一般,尤其會明顯受到USB來源品質的影響,其中09 plus 表現略好於10 future。 然後小弟手上有06 plus,k兄有興趣的話可以寄去給你。
另外USB to SPDIF的DDC小弟印象中市面上也還有一些新的選擇(雖然好像都沒經過psycho教授的耳朵認證...)
比如附贈同軸數位輸出的DAC: TOPPING D10s、Soncoz SGD1。
單獨的DDC有: Singxer、GUSTARD、Matrix、miniDSP...等等。
我的數位端與類比端中間有串兩個環形變壓器。 <= 這段話我看不懂?不知道你是怎麼接的?
數位端會這麼『不敏感』,是負面意義的可能性太大了.....(blush)
1、如果是使用 03 USD+香寶寶,鐵定輸給 DT2+YU-STUDIO,因為兩者的音響性能之差距太大了.....(giggle)
2、XMOS XU208升級溫補晶振那個 <<= 要買之前不嫌麻煩可以先貼連結讓大家(包括我)隬空診斷一下,這種東東的選購是有眉腳的!只是因為通通輸給樂之邦、所以我就懶得寫出來....:)
3、的確認同,應該優先加強外接硬碟。
4、使用roon來管理和播放我自己的rip檔,在我們這裡大家務必要正名為:電腦檔案播放!!!因為,如果是進行目前很流行的TIDAL、Q什麼的、SOPXX什麼的....那種好像是電台一樣的『網路串流』,那是『最失真的播放』無誤。幸好你不是這,嚇了我一跳!....(giggle)
我早就試過也讓很多人聽過了,把YOUTUDE抓成WAV再使用FOOBAR2000播放,比較FOOBAR2000直接用YOUTUDE配件播放,兩者差距之大簡直是天堂與地獄!!所以我非常確定:凡是使用網路串流又說注重發燒的,就好像去星巴克點最貴的咖啡再說他很懂咖啡......(devil)
就通通認證過『遠遠遠遠遠輸給樂之邦』啦!還有一堆是這裡的同好親自拿到中壢音響室被吐槽的....(devil)
教授您好,抱歉,這陣子較忙。
之前曾畫了一個系統配置圖,現在不太一樣的是,
1. x800與大黒盒改成樹莓pi與fifopi
2. 將三個地盒分別配置給前端數位、DAC、AMP, 將法式排插1的插孔的地線,三個彼此斷開。
兩個綠點就是將前端數位部分與(DAC、AMP)隔離開來的環形變壓器。不知是否可以隔空診斷一下。
https://uploads.tapatalk-cdn.com/202...c081332a20.jpg
另外先前請教bchsieh兄,他提到小弟系統有一個地迴路,也就是DAC與AMP間透過RCA線,會將兩個器材的地接起來,小弟昨天終於利用交連變壓器,用了兩對的RCA解決掉了,這使得原本喇叭不播音樂時(picoreplayer stop),還會聽到的一些些雜訊,不見了!讓系統聽到以往不曾聽到的細節。
感謝bchsieh兄!!
從我的iPhone使用Tapatalk 發送
啊,這種問題要公開問,不然因為要公開回應,我常常一下子轉頭就忘掉,老人的悲哀.....(blush)
網路交換器我們要正名為 Router,免得跟 usb 的 HUB 搞混了。引用:
作者: 私下悄悄話
你這問題有一個很尖銳的問題,發生在 LMS。我看你們玩 PI PLAYER,LMS是當成 NAS在使用沒錯吧?果真如此,我早在十年前就跟新竹黃大rendzaw發現了,涉及 NAS的數位播放,NAS本身的品質最最重要,遠遠勝過PLAYER或音效卡本身。後來玩了很多數十萬元的相關機器,無一不是如此,總之NAS才是最最重要的。
註:我所謂當成NAS不見得是真的NAS,而是:凡是讀取數位檔案再進行網路傳送,都叫做NAS,例如我的CONTROL PC在此觀念下也是叫做NAS。
所謂NAS最重要,是指『數位的性能』上最重要,所以它永遠只能使用1500W,絕對嚴禁任何電池供電、線性電源甚至DARTRON最貴的50W;同樣的,它也需要最高的晶片運算性能,然後還絕對只能使用傳統機械硬碟...........
由此觀之,如果我以下描述網路ROUTER的聽感與你們不符,原因應該就是『NAS的數位性能』相差太多了。
NAS是正確的,才能談到網路ROUTER是否正確,正確的ROUTER觀念如下:
第一、我還沒有玩到『理論上』應該很不錯的網路光纖線,『猜想』跟U3TT一樣又要自行傷腦筋所以不敢玩.......
第二、以傳統網路線而言,越高速的ROUTER,聲音越正確;但是10G的太貴了!量力而為。
第三、我到沒有特定要求那個品牌的ROUTER?反正:金屬外殼、無風扇、絕對無WIFI、越高速越好....就對了!
第四、ROUTER一定要灌1500W,而且整個數位端『暫態最佳』的高級線材通通要放在 ROUTER。ROUTER使用PSOCC,後端加上再多條香寶寶,聲音都會變成PSOCC。
以上都搞定後,才能玩最最極緻HI-END的PSYCHO密技:
連外網路的ROUTER(例如中華電信的小鳥龜) ==> 自行買來音響專用的ROUTER /一條接PLAYER(AUDIO PC)
\另一條接NAS (CONTROL PC)
OK!
再提醒一次:NAS的數位性能沒有搞定的話,因為ROUTER的『染色』效果非常強烈,所以保證會誤判ROUTER的正確使用方式喔!
目前能找到的最便宜10G router,應該是tp-link的TL-ST1005, 淘寶1200人民幣左右.
TL-ST1005 全万兆以太网交换机 - TP-LINK官方网站
Psycho教授,你說的router其實是switch,Ethernet hub也是有的(我家裡就有許多年前買的)。
參考一下,router,switch,跟hub有什麼不同
https://community.fs.com/blog/do-you...d-routers.html
最近打算添購一個usb ddc,以防哪天我的樂之邦03USD掛了沒音樂聽。
這是教授在另一串推薦的勉強替代品,教授現在還推薦嗎?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d=555166000320
先謝謝啦!
多個 switch (正名一下) 串接 <= 我沒有用過喔!
依我的經驗,多個 ROUTER(我習慣嘛!)與多個USB HUB是一樣的使用概念:
如果一個HUB(或ROUTER)就可以完美無缺,那就完全不需要多一個HUB(或ROUTER)。
例如說:如果每個 USB HUB都加 50W 的外接電供,那麼串接『兩個』USB HUB得到聲音進步結果,應該優先懷疑 50W外接電供是不夠的。
所以我發現 1500W+USB HUB之後,多加另一個 1500W+USB HUB,聲音反而變躁,我就知道 1500W 己經是極限,轉而應該加強音響性能,所以改成1500W+HUB+香寶寶DC線才是正確走向。
同樣的,一個ROUTER如果聲音輸給兩個ROUTER,應該優先懷疑一個ROUTER有沒有加上1500W?有沒有加上超大電容?有沒有加上香寶寶線材?這些都做到之後,才能再研究兩個ROUTER是否有利?這時也可能會發現:兩個ROUTER的效益不見得夠大。就好像我肯定兩個USB HUB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一個HUB(或ROUTER)還沒有完美無缺的情況下,要加上兩個當然可以玩玩看,不過我會認為不是走向正確與極緻的道路就是.....(angel) (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