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的啦!!
作品很有質感
哪天 dandy 大有空帶小弟去藝術家工作室觀摩一下
ps: 連結點不進去耶
真的很讚!!!!!(clapping)
我看dandy大開個團
大家一起去工作室參觀選購好了
連保守的蔡總都看不下去了
【時報-台北電】裕隆日產汽車 (2227) 總經理蔡文榮昨(27)日表示,大陸三大轉投資事業下半年對裕日車的獲利貢獻,可望超越上半年的29億元。
法人表示,今年起東風日產汽車零件銷售業務轉交深圳風神汽車,獲利「比想像的多更多」,大陸事業全年對裕日車獲利貢獻將逾2個資本額。
蔡文榮指出,近期大陸的反日潮,確實有衝擊到日系汽車品牌業績,但東風日產是國企、黨營,「大中國成分濃」,料業績受影響程度將是所有日系汽車品牌中最輕微的。
他拿出數字佐證,今年前8個月大陸整體車市年增率僅4%,東風日產年增率卻高達16.4%,達成全年新車總銷售百萬輛目標沒問題。
東風日產今年新推出的自主品牌「啟辰」,業績也逐步增溫,繼D50轎車後,日前上市第2款新車-R50掀背車,估算啟辰新車月銷量能倍增至1萬輛以上。
蔡文榮指出,裕日車轉投資大陸三大事業中,廣州風神、襄陽風神為東風日產代工的收入,隨東風日產業績增長;深圳風神今年起接手東風日產的汽車零件銷售業務,獲利快速增長,是今年裕日車獲利大增的關鍵。
翻開裕日車財報,今年首季大陸事業獲利貢獻約9億元,第2季增至19億元,儘管近期大陸有反日潮,但法人還是看好第3季獲利貢獻將優於第1季,第4季會比第2季好,全年大陸事業獲利貢獻可望超過60億元。
加計裕日車今年營業利益約10億元,法人計算,裕日車全年稅前盈餘有挑戰70億元的實力,換算每股獲利將達23元,幾乎較去年倍增。以昨天裕日車收盤價246元計,目前本益比僅約10.7倍,對照其他高價股,裕日車本益比明顯偏低。
除大陸事業獲利爆發力驚人,蔡文榮說,裕日車台灣本業表現也不俗;今年台灣車市除和泰車 (2207) 市占率成長外,其餘幾乎「倒退嚕」,裕日車市占率僅微減0.9%,比起同業少則7%、多則30%的減幅,表現相對佳。
此外,蔡文榮說,年底裕日車將上市全新一代Tiida國產掀背車,擁有大車室空間、省油特性的新Tiida,日前在大陸上市後造成轟動,月銷1萬餘輛,看好能帶動裕日車本業再度成長。(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陳信榮/台北報導)
2012年10月5日至9日,香港蘇富比將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三舉辦2012秋季拍賣會,呈獻中國瓷器及工藝品、中國書畫、當代亞洲藝術、二十世紀中國藝術、現、當代東南亞藝術、珠寶、珍貴名錶及洋酒等。 部份拍品將於雅加達(8月31至9月1日 ) 、上海(9月1至2日 )、北京( 9月4至5日 ) 、成都(9月7至8日)、新加坡 ( 9月15至16日 )、 曼谷( 9月18至19日 )、台北(9月22至23日) 等地巡迴展覽,而所有拍品將於10月5日至8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公開展出。
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表示,蘇富比於今秋精心籌劃各項拍賣,涵蓋中國瓷器及工藝品。當中尤以義大利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郎世寧作于清雍正時期的《池蓮雙瑞圖》最引人注目。這位享負盛名的中國宮廷畫家作品鮮見於市場,而本幅更是尺幅宏大,畫工細緻精煉,能為藏家帶來如此難得一見的珍品,我們深感榮幸。此外,本季同時推出不同年代的重要中國藝術畫作,全均來源卓越,包括張大千、常玉和張曉剛的作品,展現各世代藝術家的創作特色。
蘇富比一向致力於向公眾呈現各式藝術傑作,故今季再受香港“遊藝堂”委託,在拍賣期間同場舉辦“情義之交——遊藝堂藏張大千書畫展”,展出其蒐集多年的張大千書畫,讓公眾窺大千完整的創作生涯,也領略他與家人朋友之間的真摯情誼,實屬難得,不容錯過。
這次香港拍賣的收獲
這張郎靜山的照片我很喜歡
照片的模特兒是郎靜山的好朋友---張大千
照片也見證了兩位大師的友誼
http://imageshack.us/a/img688/4343/32064818.jpg
Uploaded with ImageShack.us
既然這裡也是投資專欄
再來就在這邊寫一些個人認為重要的投資名言
也算是自己的一翻複習
在我年輕的時候, 曾經以為金錢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東西, 到現在我老了, 才知道的確如此
-----英國劇作家王爾德
國內目前最大的問題, 就是理財教育嚴重不足
真正造成貧富差距的主因, 是民眾理財知識的差距
理殘致富只需要三個基本條件: 固定的儲蓄 追求高報酬 以及長期等待, 其中又以高報酬率以及時間最重要
想要理財致富, 最簡單的方法, 就是去學習那些理財致富的人
大多數理財致富者的秘訣, 並不是因為他們比較聰明 努力或幸運, 而是他們有致富的習慣和做法
投資環境最大的特色就是變化
區分窮人與富人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投資理財的能力
財富競賽的勝負關鍵, 不在於起跑點, 而在於選擇哪條跑道
投資理財沒甚麼技巧, 最重要的是觀念
一生能累積多少錢, 不是取決於如和工作賺錢, 而是如何理財
有賺錢的能力, 不如有理財的頭腦, 懂得如何以錢賺錢
理財習慣造就人窮人與富人的分野
思想改變行動 行動改變習慣 習慣改變性格 性格改變命運
投資理財的最重要條件, 是將資產投資於高報酬率的投資標的上
理財失敗的人, 多數不是所賺的錢不夠多, 而是將資產放到錯誤的地方
錢存在銀行是短期上最安全, 但長期最危險的理財方式
銀行存款何錯之有?? 錯在於投資報酬率太低, 不適合做為長期投資工具
理財的關鍵在於你的財產是以甚麼方式置放, 長期投資報酬率的高低對於你未來財富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想要利用理財致富首要之務, 就是必須將資產百在長期投資報酬率高的投資標的上
過去40年, 台灣長期投資報酬率高的標的, 主要是在股票與房地產
一個經濟體股市與房地產長期報酬率大約是經濟成長率的兩倍
過去40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長期處在高成長的水平, 因此股市與房地產的長期投資報酬率約可達20%, 因此用股市房地產持有資產的人, 成為理財投資的大贏家
未來隨著台灣經濟成長率逐漸下滑, 股市與房地產的長期投資報酬率也將下滑, 下滑的程度仍視經濟成長率的狀況而定
想要一夕致富, 必定欲速則不達
努力工作, 不是為了賺更多的錢, 而是要保持一種精神狀態---挑戰 目標 奮鬥 成功
對於善於理財的人, 賺第二個一千萬比第一個一百萬要簡單的多
要靠理財致富所依靠的是複利效果, 而複利效果則一定需要時間才能發揮
要發揮複利的力量需要的時間不是三年五年, 而是二三十年才能讓複利的力量發揮出來
所以真正能讓人賺到大錢的, 不是一時的判斷, 而是耐心的等待
任何一夕致富的投資機會, 必定伴隨著一夕致貧的風險
複利需要時間才能產生力量, 所以越早開始投資越好, 越年輕開始投資越好
年輕擁有理財最重要的本錢---時間, 並且年輕是最適當的冒險時機
銀行不是存錢的地方, 是借錢的地方
舉債投資的先決條件是, 在不舉債的狀況下, 投資報酬率已經可以相當程度維持一個正的投資報酬率
如果沒舉債的狀況下, 都不能有正向的報酬, 那麼千萬別舉債, 這時需要檢討的是投資的方法與觀念
財務槓桿運用得當可以加速致富, 但要量力而為, 否則容易震盪出局
當投資報酬率大於舉債利率時, 會增加投資報酬率; 當投資報酬率小於舉債利率時, 會降低投資報酬率
財務槓桿猶如蹺蹺板, 可以將人舉的很高, 也可以讓人摔得很重
不要借錢去買消費型商品, 如車子
財務槓桿有如雙面刃, 它能救人, 也可以傷人, 端看如何使用
投資理財切忌只顧報酬而忽略風險
風險之所以稱之為風險, 就是未來結果, 具有不確定的因素存在, 無法避免
風險管理的目的, 不在於將風險完全消除, 而是承認風險, 進一步分析風險, 管理風險, 降低風險
預測最大的傷害, 不是因為它經常不準, 而是在於投資人容易太相信預測, 而喪失風險意識
投資理財成功的秘訣在於學習掌握高報酬, 並能管理隨之而來的風險
高報酬率的投資都具有高風險, 善於投資者, 懂得冒險並設法降低風險
是我們不敢冒險而錯失機會, 不是這個世界不給我們機會
分析風險, 不冒不必要的風險, 冒值得冒的險, 然後再設法降低風險
凡事必須做最壞的打算, 也做最好的準備
感謝版主的好意。趕快作筆記..........
長期而言, 真正的危險是不冒任何風險, 最大的風險就是不冒險
一個有冒險勇氣的人, 並不是他沒有恐懼, 而是他有克服恐懼的知識與力量
投資需要利用小錢去取得經驗, 去熟悉風險, 待經驗老到, 狀況有把握時, 再投入大錢
投資的第一要素, 是要有一顆旺盛的冒險心, 企圖在風險與安全間, 創造出相當的風險溢酬
蘆葦兄的經驗談
字字珠璣,發人深省阿~~~
對這方面有興趣的推薦一本書‘股市作手回憶錄’,交易員的成長心路歷程描繪的非常寫實,字字珠璣,不同時代但人性不變只要一天有金融市場這書就適用,看什麽投資學書籍都不如讀這本經典名著。不過必須要有親身體驗才能瞭解這書的好,不同階段也會有不同的啓發。
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SH20_OU01_.jpg
股市投資為何多數不能賺錢---忽視短線交易成本
如果以台灣未來精季成長率為5%, 股市報酬率為10%來計算
每買賣一次交易成本是0.285%
也就是
每月買賣一次, 交易成本一年就要12*0.285=3.42%, 此時期望投資報酬率會變成10-3.42=6.58%
每周買賣一次, 交易成本一年就要52*0.285=14.82%, 此時期望投資報酬率會變成10-14.82=-4.82
每天買賣一次. 假設交易日約為250天, 交易成本一年要250*0.285=71.25%
此時投資報酬率會變成10-71.25=-61.25%
因次喜歡當沖的人, 如果不能創造大於市場的報酬, 一年大概就可以虧掉61%的資金, 一年半就可以虧光所有的錢
忽視交易成本是股市中大多數人虧錢的主要原因
真是太專業了啦~~~~~~~~~~~~~~~~~~
*05
抱歉,應該不是這樣。投資報酬率的算法我想簡單的舉例來算:假設投資本金10000元,每次進場開倉金額都是固定10000元,每天一趟當沖買賣交易固定賺價差1%,也就是說每天獲利100元扣除交易成本28.5元後淨利為71.5元,250個交易日累計淨利不算利息是17875元,與1萬元本金相比不論借錢的成本的話是178.75%的報酬率。總歸比較基準必須一樣,時間是一年報酬率也要年化。
現實世界的自營交易員如何客觀考核與評估不容易。交易員風格有許多種;有些長期持有一季做一次大的,他部位要夠大才能以投資報酬的絕對金額來看符合要求,因為他進場次數有限,他賺要很大一波,同時他需要大的停損額度來承擔中間的波動;跑短線的交易員對市場環境與風險承擔的要求相對低些,他要專注的是每次賺要比賠的多一點點來慢慢累積。在非衍生性金融產品如即期和期貨,有主管會看交易員的勝率與sharpe ratio來評估表現,不過一般都是看經驗還有對人的信心。
不過的確是散戶短線交易成本高又資訊相對落後(撇開內線)。淺碟股票市場不靠內線不認識主力能長期賺錢那真的是相當厲害。反正不論是一般投資者或專業交易員,都必須控制風險與適時停損才能走的久。
[QUOTE=byang;185950]抱歉,應該不是這樣。投資報酬率的算法我想簡單的舉例來算:假設投資本金10000元,每次進場開倉金額都是固定10000元,每天一趟當沖買賣交易固定賺價差1%,也就是說每天獲利100元扣除交易成本28.5元後淨利為71.5元,250個交易日累計淨利不算利息是17875元,與1萬元本金相比不論借錢的成本的話是178.75%的報酬率。總歸比較基準必須一樣,時間是一年報酬率也要年化。
兄誤會我說的意思了
我的假設基礎是當沖的人沒有創造出高於市場的報酬率
如果每天能賺1%
一年能賺250%
這要比市場10%的報酬率創造出很高的溢價報酬高達240%
這需要很大的交易技巧與高超的策略才能辦得到
那因此扣掉交易成本還能賺錢完全是因為交易人員本身的技巧與策略得宜
250%-178.75%等於71.25%
要創造出71.25%高於市場的報酬有多難呢??
我們只要看看華倫巴菲特以長期高於市場20%就成為最成功的投資人就知道
很難!
而且大部分報酬不是長期性的期望報酬率
是偶然的
今年達的到不代表明年可以
因此我不是說當沖一定不能賺錢
只是恐怕只有2-3%的人因為有高超交易技巧策略可以達成
也因此我們從來舉不出例子是當沖客賺大錢的實例
不知2227受大陸最近的反日情結影響如何?黃兄還是長抱嗎?2227是短空長多嗎?
如果覺得反日情結是一時的
終究會過去
而大陸汽車市場長期仍能持續成長
那就是短空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