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其實小弟這邊也是聽不出rip差異。不過小弟木耳就是了.. (blush)
另外飛魚兄那邊也是說聽不出前端差異。
小弟認為McFIFO+McDualXO的問題小很多,而FifoPi的問題會比較大。
原因之前小弟已經說明過了。
可列印查看
說起“電源隔離”,我想也分享一下我的做法。一開始我並不知道電源需要隔離,所以儘管也組了全套的U3TT方案,但是聲音仍然不能令自己滿意。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我沒有做好電源隔離,另一方面是我的電源連接比較糟糕吧:只有一個8位的法規工業排插,所有的數字部分的供電都一股腦全部插到這個排插上了。而且電源線也是隨工業排插買的壓接好法規插頭沒有尾插的工業電線,DC線也沒有香堡(我在大陸,不方便買到香堡),只是一般的銅線。出來怎樣的聲音就可想而知了。聲音不好自然就想著折騰。看到謝生和tetsaka同好分享TDK RSKM-2020對於減少數字供電的雜訊有正面幫助,於是就買了一個回來玩下。開始的時候我是把RSKM-2020接在8位排插的前面,令人比較失望的是並沒有多大效果。我是堅信兩位前輩的經驗的,所以肯定是哪裡出問題了。我猜想雖然是接上了RSKM-2020,但是所有電源接到一起會不會互相感染。果不其然當我把RSKM-2020只接到DT2,長芯盛,USB HUB的供電電源前面後,聲音有了比較大的改善。嘗到甜頭後我又再買了一個RSKM-2020分別接到外接硬盤盒的供電電源(明緯5V和12V各一個)上。聲音又有了進一步的一些提升。
前面這麼多的廢話,只是想給大家一個參考,電源隔離,除了教授說的排插法外,用交流濾波器做隔離是不是也是一個選項。
最後想說明一下,我所說的改善和提升都是基於我個人主觀的聽感覺得好聽。因為我的音樂素養和聲音鑑賞能力極其低下,我不敢確定RSKM-2020到底有沒有負面的影響,聲音正不正確,有沒有加料?這要留待各位更高水平的同好去驗證。另外既然教授已經證明時鐘的供電對暫態的影響不大,我想能不能改成線電供電,接到線電供電的那一組專線上,但是這似乎又有違數字和模擬分開供電的原則。
後來我又買了一個隔離變壓器接在8位工業排插的前面,用以進一步隔離數字和模擬的電源(數字都是交換,模擬都是線電)。
"... 正朝samshu兄的樹莓派與fifopi前進。"
除了samshu兄的樹莓派也可以嘗試 symphonic-mpd, 跟Windows base 的 Jplay 來比可以聽的出來聲音的不同取向,哪個聲音比較好?因為喜歡偶次諧波失真,因此前級會有失真,所以很難說.
大膽!洩露國家機密.........................
類比端如此升級之後的結果有多麼誇張?來,1934的歷史錄音、瑪格麗特隆的丹第法歌山歌交響曲,其『超低頻』居然徹底打敗前兩位被我『重生得救』的所有流行音樂,且完全追得上2000年之前的新天新地或emi france頂級錄音。
1934的mono老錄音喔!『超低頻』狂電現代錄音!『超低頻的音樂細節』多到狂電現代錄音!!??
這個得使用真正的知覺心理學來解釋了,我猜儀器應該很難測出來。
先前我分享很多次了:超低頻的音樂聲音,會有自然的偶次諧波。如果音響系統可以正確播放這些偶次諧波之暫態與相位,那麼,只要正確播放80hz,知覺系統就可以腦補出真實的20hz,讓小型喇叭也可以獲得『真實的!』20hz超低頻聽感。
其實我在新天新地box店裡,己經使用jmr魔戒,聽到完全正確的 27.5hz(鋼琴最低音鍵)之旋律了!魔戒的規格根本到不了27.5,連30hz都很勉強,只有上述的知覺心理學才能解釋如此現象。
同理,1934的sp錄音,當然錄不到30hz的超低頻!但是它可以錄到正確的120hz之諧波。只要我的音響系統之暫態夠正確、相位失真極低,就可以從正確的120hz還原出30hz的聲音,所以才會聽起來 1934的超低頻狂電現代錄音!!
可惜,要得到這種境界,類比端應該要很嚴苛?嘿....bc大魔王,向你挑戰啦!不相信這種知覺現象的話,歡迎大魔王來中壢音響室參訪......(clapping) (clapping) (clapping)
大魔王你忘了提『重要條件』喔!!
ian's fifo 想要聽不出 rip差異,必需音響系統全套交換式電源,而且接地必需正確!這個實在太難了,連我都徹底放棄了......讓1934的mono老錄音之高傳真效果打敗現代錄音還比較簡單......(giggle)
stchen你直接跟我要rip檔就好了!不過不保證你要我都有喔!
至於 樹莓派與fifopi 想要挑戰我上述的『1934的正確超低頻』應該完全不可能,相位失真與暫態不足都比jplay雙cat嚴重,等著看看誰的樹莓派播放系統可以打我的臉??....(angel)(clapping)
來了來了,同樣是樹莓派 4 專用的:
https://www.symphonic-mpd.com/forum/...�こちら/331看來最新的版本實在是非常棒,只需 I2S HAT 而毋須 USB 輸出的話就趕快嚐鮮去吧:引用:
v1.0.9リリース
オンラインアップデートでv1.0.9を配信しました。
変更点はリリースノートをご覧ください。
※本日リリースしたv1.0.8はカーネルに不備がありましたので、修正版(v1.0.9)に差し替えました。
https://www.symphonic-mpd.com/forum/...�こちら/312引用:
I am astounded by the improvement.
Describing improvements in sound is like catching air but I will try.
The timbre and sonority of the music has improved greatly. In comparison to previous version, the notes seem to be more complete in a way where the previous version might have flat spots around the edge of a circle, now the circle seems to be better formed. I think I hear more of the acoustic of the recording. The silence between notes is easier to hear and instruments and the notes they are playing seem to be easier to hear and there is more information in that note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version.
I heard this all from the first recording I tried and I ended up listening for a few hours because I was hearing so much better into my collection.
聽了一段電箱迴路掛了50%濾波磁環的聲音,總覺得少了啥。
不死心的我這次終於將除音響迴路的開關全部掛上磁環,至少一顆。
結果聲音又大幅提升。
變化如下,
1.第一次掛在電器上,聲音變立體5~10%,高頻延伸增加10%、動態增加5%。(但時好時壞)
2.後來把電箱迴路掛50%濾波磁環,音場立體度增加25%、高頻延伸增加20%、低頻音場增加10%、細節增加10%、動態增加10%。(但時好時壞)
3.今天掛滿磁環,立體度增加5%、動態增加10%、高頻延伸增加10%、低頻下潛度增加20%、細節增加10%且聲音比起第二階段更為傳真、寬鬆自然,第二階段有種「正襟危坐感」,掛滿後這種感覺就消失了。
在AC電處理好的前提下,暫態提升則需要透過CAT調教才能達到,AC電好像差異不大。
今天將收到的TDK高頻濾波環換下原本電子材料行購買的版本(移到常時用電的電器)。
50顆濾波環,吃線電的同水火線迴路套2顆(水火分開套,就要4顆),其餘套1顆,電燈迴路套3顆。
電源箱迴路的改變用換器材的感受,比較類似更換前級的感覺,特別是不同音量控制設計的廠牌。
前級影響的大概就是聲音的定位、音場大小、聲音分離度、強弱對比等。
對比之前只有套吃線電水火線迴路的濾波環,本次全上以後,AVR發出了類似Accuphase前級的表現就更加確定了。
聲音的大小強弱對比、原本只有左中右定位明確,現在除前後上下明確外,而且左右邊更進階到左右手側邊。
以Accuphase而言,就是原本的AAVA進階到Balanced AAVA(真心推薦全平衡的AAVA,這聲音真的好)
最近在diyaudio上,Ian和Andrea兩位針對FifoPi的設計吵得很兇。
吵歸吵,應該會激出一些火花,讓Ian在設計上做一些改進。
目前Ian已經推出FifoPi Q3,做了很多的修正和改良。
最近要買FifoPi的網兄,可以考慮FifoPi Q3。
(歐洲有網站已經開賣FifoPi Q3了,可以寫信問一下Ian可不可以直接跟他買)
關於NDK NZ2520SDA這種2.5mm x 2.0mm尺寸的時鐘要怎麼焊接,小弟稍微說明一下。
要準備的工具:
1. 細尖烙鐵頭,一般稱為I頭,注意不要選成B頭。功力好的也可以用K頭。
2. 烙鐵,最好是溫控烙鐵。
3. 銲錫,因為是超小焊點,所以線徑越細越好。含鉛焊錫一般來說流動性比無鉛焊錫好,好焊很多。
4. 免洗助焊劑,可以去除氧化物而且幫助焊錫流動,讓焊接更順利。
小弟對小焊點慣用的是MG Chemicals 836P
https://www.amazon.com/MG-Chemicals-.../dp/B01ELUI19Q
5. 吸錫線,在不小心焊歪的時候,可以去除焊墊上的錫。
小弟慣用的是Chemtronics SW14025
https://www.chemtronics.com/soder-wick-lead-free
6. 鑷子,用來夾取時鐘,最好是防靜電的。
7. 酒精、異丙醇、或是丙酮,和一支淘汰的牙刷,用來清洗焊接之後的板子。
8. 三用電錶。
非必備工具:
手電筒、放大鏡、顯微鏡等等,用來看時鐘表面的雷射刻字。
焊接步驟:
1. 將時鐘從包裝內取出,確認雷射刻字的時脈數字。
看雷射刻字需要一些訣竅,光線/手電筒要斜斜地照在時鐘表面上,才比較容易看得到字。
如果用放大鏡仍然看不清楚的話,可能要動用顯微鏡。
小弟平常在檢查微小零件焊點的時候,用的是Olympus SZ4060。
您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參考類似的「長工作距離」顯微鏡,也就是物鏡到被觀測物之間的距離大於10公分。
二手品相不錯的五千到一萬台幣之間可以買得到。
有選擇的話,盡量選擇目鏡角度45度的機種,例如SZ4045。
60度的目鏡角度太高,桌子要夠矮才會方便,一般的桌子比較適合45度角的目鏡。
另外,要買的話,請選雙眼顯微鏡,因為有立體視野對焊接等工作很重要。
2. 確認頻率之後,接下來要確認四個焊點哪一個是pin 1。
把時鐘反過來,四個焊接點中,有一個形狀會跟其他三個不同,會缺一個小角。
那個形狀不同的焊點,就是pin 1。
3. 塗一些助焊劑在時鐘的焊接面上,然後把時鐘放在電路板上。
pin 1對準pin 1的焊點,記得時鐘一定要盡量置中,歪了就可能會短路。
利用「可耐高溫」的固定方式把時鐘固定好,例如kapton耐熱膠帶、金屬髮夾、
又或是一雙免洗筷上下用橡皮筋綁著把時鐘和電路板夾起來,等等方式都可以。
4. 如果是使用一般63/37銲錫,把烙鐵溫度設定到290~300度。
等到溫度到達設定溫度後,先在焊點上加一些助焊劑,然後將烙鐵頭斜斜的接觸電路板上的焊墊。
盡量讓烙鐵頭跟焊墊之間的接觸面積越大越好,但是請注意不要讓烙鐵頭接觸到時鐘。
另外注意請不要加壓在烙鐵頭上,放著有接觸到就好。
加熱約半秒到一秒後,就可以把銲錫接觸一下焊墊,目視看一下焊錫的流動性夠不夠好,量是不是剛好。
所謂的銲錫量,要看是不是能夠把整個焊墊都填滿,而且表面會因為表面張力形成一個些微突起的曲面。
如果不夠就立刻再加一點錫,過程中不要把烙鐵移開。
滿意之後再移開烙鐵,整個加熱過程不要超過10秒。
焊好一個點之後,請休息十秒再焊另外一個點,記得隨時補充助焊劑。
如果這個焊點加熱十秒還沒焊好,請移開烙鐵,休息十秒之後,先焊另外一個焊點,回頭再處理沒焊好的點。
除了pin 2以外,注意其他三個焊點的銲錫絕對不能沾到時鐘表面的金屬面,那個金屬面是有接地的隔離殼。
如果有銲錫太多、焊點的錫沾到表面金屬殼等等問題,請使用吸錫線+D烙鐵頭或是C烙鐵頭把多餘的銲錫去除。
5. 焊好之後,把三用電錶轉到百萬歐姆電阻檔位(MΩ),測量電路板的1、3、4三支腳和pin 2之間的電阻。
請注意,不是去量時鐘的焊點,是量電路板四個角落有孔的那四個焊點。
應該都要量得到數值,不是OL (斷路)也不是 0 (短路) 才行。
6. 焊上電路板上的四支針腳,可以用Ian轉板套件裡面的那個IC座來做焊接固定,以免四根腳焊上去之後歪歪扭扭的。
7. 用牙刷加上酒精、異丙醇、或是丙酮,把電路板表面的焊接殘餘物洗乾淨,這對高頻電路來說很重要。
小弟比較偏好丙酮,因為可以洗得很乾淨,又不像酒精洗完有時候會黏黏的,還會起白霧。
但是如果用丙酮,請在通風良好的地方使用,這玩意很毒。
祝大家焊接順利~ 有問題或是有更好的做法的話,請各位網兄盡量提出來。(angel)
來分享最近在淘寶買的耳擴聽感,都是衝著12V DC輸入而購買的。
DC輸入線材是委託新天新地唱片行製作的香堡DC線5.5/2.5規格。
1.久逸JIUYI AMP35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_u=1bl2golb08d
這台聽起來聲音細膩、音場開闊,似乎沒有中頻凸出問題,經過Daitron PFS300 12V+電容後,聲音更好。
但有一個超超超大敗筆,就是我懷疑這台並非是為了耳機設計,而是為了喇叭設計的,居然耳機聽音樂不斷失真、爆音!
或許裡面的隔離設計是好聲的關鍵,那耳機孔是來亂的?
就是因為上面這台不夠好(什麼都好就是爆音不好!!!)我又買了下面這台。
2.SURE 舒尔斯 A类/甲类 12V耳放 数字式耳机放大器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_u=1bl2gol4de3
這台底躁比上面這台低,中頻動態猛烈,中頻凸出、高頻延伸GG、低頻GG,根本就是加料加到爆的垃圾,唯一優點是中頻動態跟細節很好,音場也是比樂之邦還爛。
還外銷國外哩,根本是不入流的垃圾。
這台只連Daitron PFS300 12V的話,聲音輸樂之邦HP11,加上電容後動態兇猛程度贏,但終究是平面的聲音。
至於樂之邦HP11,三頻均衡,但就是不夠飽滿聲音略軟虛,不過聽起來很正確,因為樂之邦HP11播新天新地音樂,在知覺系統上會以為聽到超高頻,而播放「霹靂布袋戲原聲帶」則發現那些高頻跟低頻是假的,不夠自然,就是非常中規中矩的聲音。
哎,買了兩台都雷~不過第一台倒是可以裝喇叭,可是我用不到啊(angry)
不曉得有人可推薦設計良好的耳擴嗎,最好是DC12V輸入的,可以自己用好的電源,不然真的只能買高價線性電源的耳擴了(除非那個耳擴標示AC100-240V)。(wasntme)
有一個關於 DC 線方面的問題,敬希大家能夠集思廣益。
剛好是半年前,這位網友分享了一些寶貴的經驗,他訂購了一些 passive 的 DC PoE 盒子,然後把它們與及 LT3045 結合起來的效果令他喜出望外:
https://www.usaudiomart.com/forum/vi...p=13854#p13854發燒少帥線性電源 → DC 線 ① → DC PoE 盒子 ❶ → 8 條網線 → DC PoE 盒子 ❷ → DC 線 ② → DC PoE 盒子 ❸ → 8 條網線 → DC PoE 盒子 ❹ → DC 線 ③ → LT3045 → USB DDC引用:
I can say the sound quality improvement is something else -- I don't want to go into hyperbole but it's a big jump with dramatic improvement in everything. That's after a couple days of burn in, so hopefully further improvement.
https://i.imgur.com/HjPMi3N.jpg
全賴 Amazon 上找到的 609788692317 這個 UPC 編號:
https://www.amazon.com/WiFi-Texas-WS.../dp/B0075F7F2O
證實了那製造商是來自深圳的跨國企業:
http://www.szzhangqing.com/productli...?ID=98VX45VSZ2
他們的商品主要是出口到東歐和北美等地:
https://szzq.en.alibaba.com/company_profile.html
因此比較注重批發方面的市場,而淘寶的零售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https://detail.1688.com/offer/554672104415.html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83492175244
令人雀躍之處就是本來叫價 22.5 鎂的 DC PoE 盒子,實際上只需 ¥36.8 就有交易,一套 4 個也不用 ¥150 的說。
16 根 UGREEN 網線並非十分講究,幸好如此普通的線材亦顯得毫不遜色,而長度方面就算選擇最短的半米也綽綽有餘,目前每條 ¥12.5 的 CAT7 × 16 就合共 ¥200: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25876896957
聲音變得那麼好的原理大概還是一個謎,不知道是否跟『洗水』有任何關係呢?
另外還有這種名為 FINEMET 的東西:
http://www.hilltech.com/products/pow...ine_cores.html
https://i.imgur.com/dNKdLXE.jpg
DC 線材的用法:
https://www.diyaudio.com/forums/digi...ml#post3615018
https://i.imgur.com/FwiIclm.jpg
不知效果如何呢?
https://www.kaijin-musen.jp/211_8756.html
https://i.imgur.com/XQSpNu0.jpghttps://i.imgur.com/BHtrrJn.jpg
https://i.imgur.com/0i3rtfm.jpghttps://i.imgur.com/6ggGPbw.jpg
外國的一些討論:
http://www.highendforum.cz/viewtopic.php?t=4443
https://i.imgur.com/1Il5S6L.jpg
https://i.imgur.com/ltnbMEm.jpg
一百顆的售價是大約八千日圓,當然淘寶亦有售:
https://www.arcs-shop.com/product/33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25864510576
https://www.mouser.tw/ProductDetail/...KbDQ1B4Q%3D%3D
seeteeyou兄您好,
根據802.3af這個power over ethernet的網路電源傳輸協定的電路設計來看,有兩種方式 (圖片取自http://www.peak-security.com/):
附件 33473
一種是紫色線的走法,利用級間變壓器隔離直流的特性,來傳輸直流。
另一種是黃色線的走法,因為10BASE-T和100BASE-T只需要兩對線,所以可以利用另外兩對線來傳輸直流。
如果是紫色線的走法,級間變壓器就變成是差模濾波電感。
如果紫色線接在級間變壓器繞線的正中間,而且繞線是完美對稱的,傳輸的直流就幾乎是共模訊號,
所以在這種情形下,差模濾波電感對電源訊號的影響微乎其微。
但如果接線有任何不對稱,級間變壓器就會變成濾波電感了。
而級間變壓器的線圈也一定會有電阻。
另外加上網路線內的四對線也是靠在一起的,每對線材之間也會有電容。
這樣就成為一個RLC低通濾波器,會把高頻訊號濾除。
就算是完美對稱的級間變壓器,讓L沒有作用,也是會形成一個RC低通濾波器。
而如果是黃色線的電路接法,相信不會有什麼明顯的濾波效果,應該不會有您提供的連結中所謂的明顯進步。
而FINEMET,其實就是磁環,DC正負各套一個,就跟AC水火各套一個的濾波方式一樣。
其實磁環,說穿了就是一個電感,也就是一個低通濾波器。
以上的任何方式,其實都是各種低通濾波器的組合,無論是L、LC、RC、還是RLC,就是把高頻訊號砍掉。
把高頻訊號砍掉,當然就會把高頻雜訊砍掉,但不是雜訊的也會一併砍掉,結果就是暫態變差。
小弟唯一建議在DC線上加的東西,就只有電容。
除非後面的供電需求是需要穩定的電流,才可以使用LC或是RC這種方式來濾波。
基本上各位所使用的器材中,幾乎沒有這樣的需求。
所以... 小弟建議加高速電容就好...
最近看到這個名為 Rock Pi X 的 SBC,跑 Windows 也可以了: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29267338959
https://www.seeedstudio.com/Rock-Pi-...GB-p-4277.html
https://shop.allnetchina.cn/collecti...ucts/rock-pi-x
MinorityClean 獲得 JPLAY 用家們的一致好評,可惜好景不常,因此小弟把最近的版本一併備份到這裡:
https://gofile.io/d/xXv4oj
http://jplay.eu/forum/index.php?/top...-34#entry52742
https://www.facebook.com/hiroyuki.yo...39127596119340https://www.facebook.com/hiroyuki.yo...39248629440570引用:
Bug head は表と裏からの嫌がらせしかなく、止めるためには配布中止するしかない状況です。裏が守るというのなら、完全ブロックすればいいのに、1%は許可するということをしているので、毎日12時間は苛立つ攻撃を繰り返されています。完全阻止できないなら、Bug head はVECTORを含めて配布中止します。
引用:
Bug head ホームページ、ブログ、価格コムのプロフィールを削除しました。VECTORは公開停止の手続きを行いました。
MinorityClean 的作者換了新的帳號後又復歸了,最新的版本再創高峰,JPLAY 雙機的用家不容錯過: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014...ughead_x64.zip
http://jplay.eu/forum/index.php?/top...-34#entry52770引用:
With MC62, my dream of MinorotyClean with clarity, purity, extended-ness of 60, and excitement of 57 kind-of come true.
Hell, MC62 is even more clear, pure and extended than MC60, yet it is more exciting than 57.
This is just unbelievable. I have never heard signal so pure coming out of digital transport. I can't stop listening. I'm mind-blown!
引用:
MicronClean 62 は限界突破!に成功しました。以前よりも、白いところは白くなり、モニターの白色点はさらに安定しています。Bug head 12.27 は、もっと音が良くなります。
今天我也把LFS換下,換成最高級的RFS,如Box所述,首先聽到細節增加許多、再來是聲音有變透明,最後是細微動態表現好非常多。
因為沒比較過HFS,感受到最大差異是細微動態表現,雖說前兩項也進步巨大,但這種細微動態表現我是頭一回聽到。
但可能還沒RUN開聲音有點悶。
正在辛苦研究『電源隔離』的問題,馬上踢到一塊大鐵板.............(angry)
買了淘寶上明爵的法規pdu排插,沒有訂製最好的,而是一口氣買了5個三孔的、2個八孔的。早知道又要辛苦進行實驗..........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_u=ej8d1c1e7f0
拿到手,因為要使用五公尺以上長度,剛好有10公尺的300芯喇叭線(十八年前玩5.1聲道的產物)兩組,就把它與三孔法規排插接上,再接上一顆音響級的歐規插頭,幸高彩烈地把供電系統上的3c級延長線換下來。
(其實也不確定到底有幾芯,反正銅導體的粗細約3mm,夠粗就好!)
原先的供電是:
==========================
1、220V 數位專線經過小電箱,連到『工業級PDU』,從此分接:一條PSOCC進入『220V數位專線最佳排插』(一個大地盒);另一條是使用工業級五公尺延長線PDU進入『CONTROL PC專用排插』(一個STSD小地盒)。
2、使用『6公尺家用3C級延長線(美規)』從『CONTROL PC專用排插』延長到網路交換器附近。再使用美規轉歐規轉接頭+PSOCC原廠電源線進入 COSEL 1500 ,再插在網路交換器上。
3、110v無任何使用的專線,直接接在一萬元級美規排插,再經過帶開關的pdu萬國排插,使用 PSOCC原廠電源線 接一台 COSEL 600W(三個大電容),進入 DT2 的外接時鐘。
=======================
從上述可知道,當然第2項的『6公尺家用3C級延長線(美規)』最最需要換下來的!沒想到一換之下.....天啊!我的dac壞了,簡直比 nano dac還要難聽!?還是喇叭的高音單體燒掉了???
總之整個聲音嚴重扭曲,悶還是小事,音色完全錯誤才是嚇死人!!
奇怪?只是當時一公尺不到100元的簡易發燒線,怎麼聲音完全變成垃圾,還輸給家用延長線呢???
幸好一口氣買了五個法規排插,趕快透過最敏感的第3項外接時鐘供電進行測試。
一、再做了一個一公尺的300芯喇叭線+排插,聲音更爛!!
二、找到一條3C產品贈送的歐規小黑線,0.75mmX3是最細的了,剪掉尾巴接上法規排插,一試之下,萬歲!!聲音又進步了!!
原先是:110v專線 => 一萬元級美規排插 => pdu萬國排插自帶線 => PSOCC原廠電源線。
現在改成:110v專線 => 一萬元級美規排插 => 轉接頭+歐規小黑線+法規排插 => PSOCC原廠電源線。
請看:接點沒有變少喔!好像還增加了。反正,這樣子一換之下,敏感的外接時鐘立刻出現聲音好一截的反應。
由此失敗之後成功的案例,我推測如下:
1、法規排插再度被證明天下無敵!一個才40元人民幣就直接追過萬元級美規排插的水準.........
2、什麼垃圾發燒喇叭線?原來從一公尺50元的超低價開始,音響玩家們就開始面對『聲音不正確』的音響器材了!!反而3c級小黑線才是正確的。
因為這種結果,我緊急先去淘寶買了20條各式各樣的 2.5mmX3的歐規電源線,再回到露天拍賣買太平洋 3.5mm X 3C 與 5.5mm X 3C 的太平洋VVF 600V電纜各六公尺,再測試看看【日本製】2mm平方 3C VCTF 電源線六公尼。再等我半個月,我才能測試出最超值又極緻的『電源隔離』方案......(angel)
其實我也是貪玩,直接花大錢買 REAL-CABLE的電源線 30公尺就好了!算算看,要新台幣十八萬!....嗯....還是找一找超值又極緻的方案好了....(blush)(blush)
3、很有趣,僅僅是這一段電源線有問題,我整個音響系統爛到爆炸??更換COSEL成MSP或DAILTRON電供都沒有這麼誇張!!看起來『線材』對音響系統的污染程度,可能遠過我們想像!!??或者說,交換式電源基本上音色一定都是正確的?
(END)
【日本製】2mm平方 3C VCTF 電源線是哪一款?
之前用過富士電源的vctf電纜線,真的蠻不錯的。
記得一路從0.75mm試到2mm,最後覺得2mm最合用。
討厭!!!!到學校辦公室進行五萬元音響系統的測試,結果又很奇怪??
學校系統是:單cat有限優化,jplay,YU-SUDIO usb分離供電直入 SMSL Sanskrit 10th MK II DAC(無經過hub),SMSL 類比輸出經 REAL-CABLE入門線到淘寶80瓦AB類擴大機(約8000元),再經過 ESPRIT STRUCTURE 1 到 ORTOFON 105喇叭。
SMSL DAC 吃 rendzaw優化的 5v交換式電源,約等於 msp600的水準。dac 與 擴大機都使用 rendzaw做的歐規電源線,記得是3000還是4000一條??兩者插在第一代新天新地白色家用法規排插,再透過rendzaw做的三公尺美規電源線接到學校辦公室牆上的壁插。
電腦則是辦公室牆上的壁插直接連到辦公桌上的內建排插,再透過 vovox 電源線接到電腦主機,與螢幕電源同排插。
這樣子簡單估計約五萬元的音響系統,沒有專線,只有簡易三公尺延長線的『類專線』效果。它原本是為了rip的專用機,給工讀生幫忙rip cd專用的。
重點是 dac 與 擴大機 使用 rendzaw歐規電源線 接在 白色家用法規排插,再透過rendzaw三公尺美規電源線接到壁插。
測試音樂是 socd 的 賽伐克。剛開始一放,當然完全比不上中壢音響室!!但是 ORTOFON 105喇叭的精準性還真的不賴,可以聽出錄音的水準沒問題。
再來,拔掉擴大機電源線,改成前述十公尺的垃圾喇叭線之法規PDU,再把擴大機電源線插在PDU上,如此形同擴大機與DAC是不同專線,進行了『電源隔離』,結果.................
奇怪了!!??雖然勉強一點點聽出音色扭曲了,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電源隔離』產生巨大優勢!!基本上就是形同專線!!!
因為電腦與DAC都是吃交換式電源,擴大機則是傳統線性電源,所以這次的『電源隔離』是映證了交換式電源與線性電源要徹底分開。多麼『徹底』?很簡單,五公尺以上的另一個排插就可以了。
原先這些垃圾喇叭線就是為了三對ORTOFON 105變成 5聲道而購買的,果然難以聽出這線材有多麼垃圾?但是『電源隔離』效果卻是一清二楚!!完全呈現拉專線等級的類似聽感。
看起來,低價音響系統只要走向聲音的正確性,應該也可以輕易獲得『電源隔離』效果了!....(clapping)(clapping)(clapping)
(END)
走向絕對極緻的CAT應該聽到什麼音樂?
其實標題的意思就是本討論串經營十多年的jplay雙cat+u3tt方案是絕對的天下無敵.....:P
今天不談超值,只談極緻;以目前多方面賞各家不同的音響系統,最後還是確認目前的走向是絕對正確的。只是,太正確的數位播放會嚴重殺音響的問題,還真的比我們想像地更嚴重。總之,今天先去 samshu那裡試聽 pi的實力,再到box新天新地店裡映證藍光轉盤+fifopi的結果,再回到家立刻重播今天的試聽曲目,ok,以下就是今天聽到的現象。
必需說,samshu的player系統走對了!聲音比上次飛躍般地進步。但是samshu也慘了!他如果想走向極緻,勢必要把這個討論串從頭到尾研究一遍。既然如此,用jplay cat豈不更簡單太多了?原來是samshu不肯使用windows系統,這下子只能慢慢累積這十多年的經驗了。
以下全都是極緻音響系統的聽感探討,老實說,『完全不知道』超值音響聽起來會如何?反正先定義各種聽感形容詞:
1、『音質與音色』:同一極短時間,聽到的聲音內容,包含超高頻與超低頻的各種內容。
2、『細節』:音樂行進時,從這個音色轉變成另一個音色的變化過程。
3、『開放或封閉』:很多細節開始出現時,像正常音樂的流瀉出來?還是很固著地黏在一起?
4、『從容度』:進行細節變化時,會覺得很生硬地轉折或是很流暢地轉折。<= 這個推估可能要百萬音響系統才能要求!?
5、『現場感』:音響播放的聲音有點『髒』,跟真實現場完全一樣,而不會像罐頭一樣太乾淨;太乾淨就會失去『現場感』。
一、samshu 的 pi 系統:
詳細硬體內容請他分享,我只談聽感。先使用timpani Cras鋼琴曲集第一軌,尤其著重在約3:05開始的逐漸變強樂段。再來使用Solstice/FY的賽伐克鋼琴曲集第一張第7軌;最後是 FUGA LIBERA的無伴奏小提琴第一軌巴哈夏康舞曲。
以我們的類比器材等級,『音質與音色』還會出問題只能砸機器。所以一下子就跳到第二層次的『細節』問題。這裡因為不是完全一樣的音響系統而且我自己的dac贏人家太多,所以不容易判斷pi player的『細節』是否追得上 jplay cat。而box的藍光轉盤絕對是下輩子都比不上的,轉盤系統的悲哀。
第三層次的『開放或封閉』問題就開始了!我的聽感覺得,pi player正是『低耗能、低性能』的數位播放系統之典型,聲音會『場面很小』。猜想是因為『低性能』導致相位對不齊,真正原因就要請問bc大魔王這種高手了。
第四層次是最致命的:『從容度』,雖然『細節』多到狠狠嘲笑任何轉盤系統,但是細節與細節之間的連接非常生硬,甚至會造成不容易聽出演奏家的真正演奏實力。
以上問題,從box的系統可以知道,透過瘋狂投資類比後端可以減少一大部份。所以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就是先換45萬元的dac,再換80萬元的前後級,這很難負擔.........
為什麼很肯定是數位播放系統的問題?很簡單,因為在我中壢音響室使用過topping D50s(聽說很多人聽不出好在那裡?你們都忘了我是使用600w+三個大電容,形同是1500w的電源耶!!),它的『音質與音色』完全不合格!!還輸給nano dac呢!!!但是透過jplay cat,『細節』、『開放』、『從容度』都是贏過samshu家的。所以雖然從box店看來更換45萬元dac有救,但是數位播放系統還不到位也是事實。
而這麼嚴謹的 pi player + fifo pi,不但無法消除數位播放的差異,連rip差異都是大到無法忍受!!samshu當然不知道我們這裡己經把rip cd搞到多麼極緻,他自己又不肯使用windows,所以他的rip檔難聽到讓 box誤以為兩個相同檔案是不同音樂的地步。播放我的rip檔,聲音才夠正確。
要強調,jplay 雙 cat是可以降低 rip差異的,而且降低的幅度明顯優於samshu家。我個人認為,正確的數位播放系統應該要非常敏感,但是對於rip差異應該要降低敏感。所以我才會認為,samshu這套 pi player系統,好聽當然是好聽,但是要到達jplay cat的高度還差了一大截。
所以想要輕鬆透過ian's fifo減少數位播放差異的,我想應該完全不可能了。samshu搞成這樣子都無法正確使用,它也未免太難了!比訓練出我的黃金雙耳更困難了....:P
雖然講了很多缺點,但是優點與JPLAY CAT是完全一樣的:就是絕對爆量的『細節』,跟BOX相比藍光轉盤完全是被電好玩的。如果只聽到『細節』就滿足,且停留在低價位音響系統,不像gangster.tank這種HI-FI性能至上的變態耳朵,那麼PI PLAYER也許夠用。只是,它可能要十年的研究與多人共同參與,才有辦法達到JPLAY CAT的高度。
以我個人來說,除非真的痛恨WINDOWS或PC絕不使用,否則COPY本討論串的JPLAY 雙CAT,真的在乎大小空間就使用兩隻WINDOWS 10 電腦棒嘛!...:P
這套系統的『音質與音色』可以到達絕對正確的水準,反而不只是pi player,而是因為使用了大量的香寶寶線與超高級daitron電供。在box那裡,同樣的線材電供也讓x800藍光轉盤上打任何無限價位的cd轉盤呢!所以從超值的角度,兩顆5000元級的windows10電腦棒組成的 jplay雙cat系統,跟 pi player相比,誰的cp值高真是難說,而空間佔據反而是jplay cat小太多了!windows 10電腦棒比 pi 還要小哩!
總之,要玩 pi player,才剛剛開始呢!而 fifopi為什麼反而放大了rip差異?我再也不要傷腦筋了...:P
二、BOX 新天地店裡的藍光轉盤+ fifopi 系統:
敬請大家務必要去賞這套音響系統!!不要跟jplay cat的高度相比的話,那就是絕對第一名的音響系統了!也正是今天這裡的聽感,我終於真正了解過去認識的頂級發燒友到底是在燒什麼了!!
前面說過多次,無論藍光轉盤有多少先天缺陷,只要錢砸下去,香寶寶6x6全上了,daltron電供通通『電源分離』,『音質與音色』是非常簡單就可以絕對正確的簡單標準。
再來是第二『細節』,當然輸給 pi player輸得一蹋糊塗,連比都不用比。
再來才是真正好玩的、而且氣死人,明明數位播放輸人家一大截,但是用錢砸死人啊!先使用45萬元DAC,再加上我哈到睡不覺的前後級,香寶寶線不用錢般一百條全上了......然後『開放度』與『從容度』,就是完全贏過 samshu家。
『開放度』與『從容度』是非常hi-end的花大錢指標!它甚至可以表現演奏家的真正水準,直指音樂的最終價值。如果不要遇到 jplay cat,這樣子的音響己經是傳統音響迷的絕對正確答案了,再也不可能還能高過多少了。
但是這樣的音響系統花費的有點嚇死人....我們還沒算到拉了三組14平方的專線、分割了四個大電箱、等等等等一大堆.....
然後要你播放瑪格麗特隆,什麼沒唱片?哇哩咧聽說現在二手一套貴死了!?真是對不起大家,我以為這一套這麼偉大應該還一直在銷售,原來早就絕版了,二手價還漲上天???為什麼不學學檔案播放嘛!只要『加買十張新天新地CD』,我就@#%^@#%*&^#%&*(消音)............
沒關係,我知道jplay cat為音響玩家提供的全新願景是什麼,拿出轉錄正常的SP錄音(1930)就對了!於是我們播放了:SOLSTICE SOCD351-52 Blanche Selva (piano) Joan Massia (violin)的法朗克小提琴奏鳴曲第四樂章。
http://www.musicweb-international.co...va_SOCD351.htm
1930錄音有多爛大家都知道,但是鋼琴的超低頻與琴箱共鳴是可以正確播放出來的!這天底下只有JPLAY CAT做得到。box店裡播放時,他一點感覺都沒有,因為普普嘛!回到中壢立刻播放,那個超低頻與細節....80萬的前後級去死吧!有 jplay cat足矣。
三、回到中壢的 jplay雙cat + u3tt方案:
其實還是哈死80萬的前後級了......『開放度』我還可以憑jplay cat的性能與 box系統一拼,遇到『從容度』就立刻輸得昏天地暗毫無可比性,完全被壓著打!這下子真的知道擴大機有多麼重要了,明明全部音響器材都贏,只有擴大機輸,『從容度』就輸慘了.......
也因此真切感受到,『從容度』就是以前到處欣賞千萬級音響的重要標準!!那時隱隱感受到超高價位的音響有這麼個特質,但是程度不夠不能指明。現在box用$$堆出這麼一套傳統轉盤系統,大量使用最高級電供後,我終於得到完全相同的聽感了!所以我才敢說這己經是『傳統音響』最正確的答案,要欣賞的快快去!不然喇叭一換就不可能產生這麼美好的聲音了。
然而『檔案播放』是全新的世界。
我們都知道,正確的錄音,一定會把背景躁音錄下來。重播時,絕對不可以濾掉!否則一定會破壞聲音的完整性。
問題是:LP或CD先天就有性能缺陷,頻寬就是不夠,暫態就是不夠。不能100%正確重播音樂波形還是小事,不能100%正確重播『背景躁音』是絕對大事!!!!
先前多次『真正的』知覺心理學了,只要能正確播放部份的音樂波形,大腦會自動腦補出正確的音樂波形,所以我說這只是小事。
問題在於『背景躁音』是違反知覺系統的雜音,它是大腦無法正確腦補的,一但音響重播錯誤,永遠補不回來。
『傳統音響』無法妄想音響全等於現場,只重視音樂的波形,『背景躁音』當然越低越好,再加上LP或CD先天就有性能缺陷,剛好把討厭的偏向高頻之『背景躁音』濾得一乾二淨。就算是box的音樂理念與我相同絕對不能濾!但是藍光轉盤的缺陷就是在那裡,『背景躁音』就是不見了。最後的聲音比我的中壢音響室實在乾淨太多了!但是,『現場感』這個最高境界,就因此被破壞了。
samshu的pi player也是相同問題。檔案播放一定可以正確播放『背景躁音』,但是系統性能不足就會壓縮動態導致『背景躁音』不見了。乍聽以為是好聽,在極緻的音響要求下那就導致聲音『封閉』與『不從容』了。所以才說 pi player的路還長得很!
在我的中壢音響室,單比前述的無伴奏小提琴,聲音會比box髒一截,同時也更能表現出演奏家那裡失誤那裡高明。要輕鬆當然是box那裡輕鬆,但是要高傳真那就完全沒有可比性。
所以歷史錄音這種需要『絕對正確播放』的唱片,BOX那裡就輸給我輸慘了!歷史錄音之所以要絕對正確播放,是因為如此才能大腦正確地腦補出歷史錄音缺乏的超高頻與超低頻『細節』。也就是說,到了我們三家百萬級極緻音響系統,最嚴苛的測試就是歷史錄音能不能過關。
過關的標準就是:歷史錄音的鋼琴,能不能聽到正確的30HZ或27.5HZ?
目前為止,當然只有 JPLAY CAT能過關。當然了!不是隨便組組就能過關,45萬元的DAC絕對躲不掉,擴大機與喇叭要多貴鬼才知道.......
於是我再次從極緻的角度確認了JPLAY CAT的絕對正確性,同時也從超值的角度質疑 PI-PLAYER 是否比得上 WIN10電腦棒??最後,最感謝的還是這十幾年來共同參與討論的大家,才能獲得這麼正確的答案。尤其要感謝bc大魔王在很多臨門一腳的幫助,不過,再來就要為了 fifopi 吵架了?嘻嘻..............(giggle) (giggle) (devil) (devil)
(end)
piCorePlayer 的來源就是 TinyCoreLinux,因此更改/替換 CorePure64 的 kernel 該不是十分困難,成功後就能夠獲得 sam0402 兄的 44.1KHz and 48KHz NTFS Xenomai Kernel 那些優點:
http://tinycorelinux.net/11.x/x86_64/release/
屆時像 SGM Extreme 那樣用一顆高性能的 Xeon Silver 4210(甚至兩顆)也輕而易舉了:
https://www.whatsbestforum.com/threa...65#post-640513
USB DDC/DAC 方面就非常簡單,只是個別品牌的指定 DAC 型號(例如 Mytek Stereo192 DSD/Topping D90 MQA)比較頭痛,Chord Electronics 的話亦只能達到 DSD256,因為官方早已說明只有 Windows 才支援 DSD512。
問題就是必須 I2S 輸出才匹配 Ian 的 McDualXO/McFifo,這卡就比較適合 AMD 晶片組,Intel 晶片組的話就很麻煩,只有部分 Linux distros 能夠配合 Intel:
https://www.pinkfaun.com/shop/bridge/69-i2s-bridge.html
而且那 I2S 卡的 CM8888 亦只有 192KHz 或以下的支援:
https://www.cmedia.com.tw/products/P...e_AUDIO/CM8888
另外日本網友證實了 Diretta Audio 的力量是火暴弓虽,Windows 那端還可以利用 MinorityClean 令它變得更暴力:
http://mimizukobo.sakura.ne.jp/cgi-b...c&no=7670#7681
Linux Target 那端的門檻比較高,但是如果能夠用 sam0402 兄的 kernel 就很有看頭:
https://www.diretta.link/certificate.html
看到這個,我必須說一下,自從LFS換上RFS後,我覺得RFS
1.『音質與音色』是絕佳的。
2.『細節』也不錯。
但是,『開放或封閉』、『從容度』、『現場感』全部死得非常非常慘,奇慘無比,雖然電腦前端可以盡力補救(調低BIOS電壓),但根本亡羊補牢。
希望不是還沒RUN IN開,根據經驗這至少要加上3顆大電容才能補救,大電容最起碼可以補救『開放或封閉』。
另外要補充一點,RFS的活生感很糟,輸LFS滿多,可能是低瓦數的原因,老實說我真的很想把它換下來...
現在在考慮要衝電容*3+香寶寶DC 4x4線還是換回去..
教授有興趣的話我也可以寄RFS給您玩玩,不過先RUN久一點(wasntme)
原先我的Cosel 1500是
1.給日本LT3045再給USB HUB
2.直連給電腦進入第一顆長芯盛之前的分離供電
3.給三顆大電容再給DT2
現改為全部都一律接到電容上才進器材,其結果就是很大程度的挽回『開放或封閉』、『從容度』、『現場感』。
而且發現USB HUB經過電容後上面的LED燈光更亮,亮到我必須拿電火布貼起來。
後續我要針對RFS進行處理,準備找新天新地買線了,來併3顆大電容試試看。
在淘寶上買了12顆1450uF的大薄膜電容。
只處理cosel就能得到這種提升,我對RFS沒那麼絕望了。
現在已經能聽了,之前是根本不能聽。
但可能因為共用電容,動態有下降,可是『從容度』差好多。
根據這些聲音的經驗,我覺得電供正確用法應該是,電供本身DC輸出不要直接給其他器材,而是給電容後,全部器材接到電容上。
比如Cosel 1500→12顆大電容→其他設備。
不可以
Cosel 1500→12顆大電容→其他設備
Cosel 1500→其他設備
Cosel 1500→其他設備
這樣效果似乎會差些,雖然只吃12顆大電容那個設備會非常爆炸無敵強。
說到這個,要來談一談『超大瓦數次等交換式電供』與『過低瓦數最高級交換式電供』的選擇問題。
由於我自己的經驗,再加上新天新地一堆人的測試,可以說『經驗法則』肯定如下,原理就得問bc大魔王才知道了。
一、越是『運算』、『耗電』之器材,越肯定需要『超大瓦數』電供。
二、越是『無運算』、『極低耗電』之器材,越肯定需要『最高等級』電供。
以 jplay cat 與 pi都一樣,包含藍光轉盤也一樣。電腦、轉盤都一定需要『超大瓦數』電供。
網路交換器是『高速資料傳輸』,意謂著『高運算』,所以一定要『超大瓦數』電供。
pi 當然要『高運算』,至少比網路交換器更高運算吧?所以它當然一定要『超大瓦數』電供;這裡我認為很多人應該走錯方向了。
topping D50內建 fpga,可以把spdif轉碼成dsd,算是『有運算』;再加上又是比較先進的dac晶片,所以一定要『超大瓦數』電供。
real cable nano dac 是最低運算的數位接收與最低性能的dac,晶振還是無源的,所以『最高等級』低瓦數電供便可以嚇嚇叫。
DT2 的外接時鐘 與 ian's FIFO的時鐘電源,因為『時鐘』幾無運算無耗能,所以『超大瓦數』電供完全無效,而需要『最高等級』低瓦數電供。甚至連其電源線都不必太粗!!
『最高等級』低瓦數電供,對電源的水火線之污染最小,所以不見得需要『電源隔離』。外接時鐘因為太敏感所以例外。
『超大瓦數』電供百分之百超大污染!!所以一定要『電源隔離』,再加上一大堆大電容來安定dc電,很好玩,也很麻煩。
其他就只能一步一步嘗試錯誤了。
現在RFS的聲音有慢慢開了一點,沒有剛開始幾天那麼生硬了。
我發現Cosel 1500+大電容好像可以RUN線,比起直接用cosel 1500,線材似乎會慢慢RUN到一個新境界。
電腦到第一個長芯盛的分離供電透過大電容居然也提升不少,這算是「有運算」還是「沒什麼運算」,RFS我是用於兩顆長芯盛。
一樣USB HUB也是經過大電容後也提升超多,就是生硬變得活潑生動、聲音變髒、中頻凸出減少、左右兩端延伸變好,但由於共用電容,可能影響到DT2沒吃得以前飽,動態略有下降。
因此我認為,教授您的設備包含分離供電應該都要經過大電容才會更威猛,至少每個都並1顆大電容吧?
然後等我12顆「炸彈」到貨後,我在拆3顆炸彈來並RFS,其餘9顆庫存備用(怕被搶光所以多買),看有什麼結果再上來分享。
PS.有網兄私信來問電容哪裡買,以下直接提供淘寶連結供參考: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_u=ibl2golb400
報告目前的『電源隔離』進度......................
原先的供電是:
==========================
1、220V 數位專線經過小電箱,連到『工業級PDU』,從此分接:一條PSOCC進入『220V數位專線最佳排插』(一個大地盒);另一條是使用工業級五公尺延長線PDU進入『CONTROL PC專用排插』(一個STSD小地盒)。
2、使用『6公尺家用3C級延長線(美規)』從『CONTROL PC專用排插』延長到網路交換器附近。再使用美規轉歐規轉接頭+PSOCC原廠電源線進入 COSEL 1500 ,再插在網路交換器上。
3、110v無任何使用的專線,直接接在一萬元級美規排插,再經過帶開關的pdu萬國排插,使用 PSOCC原廠電源線 接一台 COSEL 600W(三個大電容),進入 DT2 的外接時鐘。
=======================
第一改善:
把第3項改善如下:
原先是:110v專線 => 一萬元級美規排插 => pdu萬國排插自帶線 => PSOCC原廠電源線。
現在改成:110v專線 => 一萬元級美規排插 => 轉接頭+歐規小黑線+法規排插 => PSOCC原廠電源線。
第二改善:
透過新天新地BOX買了七個大電容,先使用香寶寶 2X2 把 COSEL 600W 接上的三個『新的大電容』之線材通通升級成 香寶寶,聲音大幅改善。以此為標準,進行以下『超值的專線線材』測試計劃:
1、太平洋 5.5mm X 3C 的太平洋VVF 600V電纜 5 公尺 + 淘寶音響級歐規頭 + PDU法規排插,插在上述第1項的『1、220V 數位專線經過小電箱,連到『工業級PDU』』,結果聲音完全柔化霧化,徹底失敗。
2、太平洋 5.5mm 5 公尺 + 淘寶音響級歐規頭 + PDU法規排插,插在上述第1項的『220V數位專線最佳排插』(一個大地盒),還是完全失敗!
3、乖乖插回第3項110v專線 => 一萬元級美規排插 => 太平洋 5.5mm 5 公尺 法規排插,聲音瘋狂進步!!!!
你們看,時鐘的供電多麼敏感?就是不能跟220V專線共用,延長了五公尺還是沒救,推測就算延長10公尺也應該無效?總之插到110V專線,才得到大幅改善效果。
外接時鐘到底是『最怕被污染』還是『最大污染源』?依我看應該是『最怕被污染』。所以,玩FIFOPI的!你們的時鐘如果獨立供電,我上面教你們囉!才花不到一千元,比換成什麼高級電供的效果都要大!!
(但是猜測在bc大魔王家那麼正確的全面交換式供電系統,也許會失靈??)
4、同樣的排插與插頭,只有線材換成【日本製】2mm平方 3C VCTF 電源線。哈哈!聲音整個軟腳!!泛音雖然變多,但是在頂級音響下知道那是犧牲暫態與動態與頻寬換來的。其實在新天新地玩香寶寶線材時,早就知道『多芯線』就算結構設計正確,也絕對比結構設計正確的『單芯線』更容易走向如上降低性能而增加美聲之傾向。
結論是:太平洋 5.5mm X 3C 的太平洋VVF 600V電纜 就是最正確的『專線』,請注意!!電源線負責『專線』還是負責『進入機器最末一段』那可是十萬八千里!!!我猜就算是一公尺一萬五千元級的香堡電源線,當成『專線』都會輸給太平洋電纜;但是如果當成『進入機器最末一段』,太平洋電纜當然會輸香堡電源線輸到天昏地暗,連一千元級的PSKAP入門線都比不上。電源線就是這麼有趣!!
本來還要測試 3.5mm的,不過之前被我瘋狂下毒要買三百萬音響的學生跑來聽音響了!所以實驗暫停........
第三改善:
(其實我是隱隱猜出,外接時鐘所需要的『類專線』,說不定3.5mm會優於5.5mm,等我測試再說。)
學生跑來喝咖啡聽音響,話說他上次才問過我:聽說波哥雷維奇這個鋼琴家很不錯?我直接說:如果你聽了他不覺得是垃圾,我的舊orfeo旗艦直接送給你當柴燒了!!!真的想要我大輸十幾萬的學生真的去聽了,然後誠實地說:啊,真的聽不下去,就算有十幾萬元的賭注還是聽不下去...............
被我毒化過的耳朵,就請你一起來測試了。
原先網路交換器是:
2、使用『6公尺家用3C級延長線(美規)』從『CONTROL PC專用排插』延長到網路交換器附近。再使用美規轉歐規轉接頭+PSOCC原廠電源線進入 COSEL 1500 ,再插在網路交換器上。
先改成:PSOCC原廠電源線+COSEL 1500+三顆舊的大電容,連接線是普通線。
然後插在:上述第1項的『1、220V 數位專線經過小電箱,連到『工業級PDU』』。結果與先前的『電源隔離』相比,咦??原先『6公尺家用3C級延長線(美規)』的隔離效果減弱了??聽起來改善不大???
這很明顯是『6公尺家用3C級延長線(美規)』成為性能障礙了,當場在學生眼下,做了一條:太平洋 3.5mm X 3C 的太平洋VVF 600V電纜 5 公尺 + 淘寶音響級歐規頭 + PDU法規排插,然後把『6公尺家用3C級延長線(美規)』換成這個『電源隔離』線,把COSEL 1500插到這個pdu,學生一聽:
天啊!莫名奇妙??怎麼聲音變得這麼多彩多姿!?這是什麼魔術啊!!!
你們看,電源隔離效果可不是我幻聽,連剛開始聽音響的20歲小屁孩都聽得出來啊!
把 太平洋 3.5mm 5 公尺 換成【日本製】2mm平方 3C VCTF 電源線,嗚嗚....聲音一樣軟腳!而且因為同時污染了control pc的電源,結果『難聽』的程度好像比對外接時鐘的污染還要更嚴重??慘了,多了6公尺的3c垃圾........Higuma你不是想要?便宜賣你了....:P :P
目前為止,先玩到這裡。再次強調:千萬別妄想太平洋電纜能取代接在器材上的電源線!!那是絕對不能聽的。這裡的電源線是『專線』,也就是說,比較像在測試那種電源線做成專線,音響效果會更正確。
然後,我把專線的概念,升級成『電源隔離』的概念。現在聽得太爽了.......
(END)
看起來要當專線,2mm還是太細了,也許一樣3.5/5.5的會好一點。
但,基本上單芯線本來就是有聚焦特別好的特色,也不算意外。
我之前的經驗也確實不是拉專線,只是專線上的經驗跟機器電源線差很多也是很有趣。
剛剛問了建商,新家的電線用的是大亞5.5mm的電線...好像差太平洋一些。
最新的 20H2 版 Windows 10 剛剛推出了,外國的高手把它與 LTSC 兩者合而為一,結果就是這種『一塵不染』的纖瘦版本,這裡建立帳號是免費的:
https://forums.mydigitallife.net/posts/1625300
https://i.imgur.com/fxobKvFl.png
另外 Mike Wang 更分享了多款 500 MB 以下的 RamOS 版 Windows 10PE:
https://sites.google.com/site/toolsdnpe/pe
https://blog.xuite.net/tools241/blog/108046499
https://inonameteam.com/thread-3412-1-1.html19042 就是 20H2 的 Windows 10,其餘都是屬於 Insider Preview 的預覽版。引用:
10PE19042x64(RamOS)_Admin_T.iso
10PE20215x64(RamOS)_Admin_T.iso
10PE20241x64(RamOS)_Admin_T.iso
至於 rip 方面應該可以嘗試使用便攜版的 dBpoweramp 吧: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22P...2+Reference%22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22d...5BLatest%5D%22
先前 bc大魔王說,驗證家中接地是否正確,用電表測量水線與地線的電阻,在10以下就是有效的地線。
結果我使用部份故障的三用電錶,量出以下垃圾數據..........造成bc大魔王被誤導真是不好意思!....(blush)(blush)(blush)
剛剛使用全新買的三用電錶之200歐姆檔位進行音響專線的測量,變成從0.8-0.6 到 3.6-3.7 左右跳動。啊這樣子是正常的嗎?
家用壁插幾乎全都是1.不動,也就是完全不通,該死的水電師通通沒有接地線嗎?...(angry)(angry)
不過,雖然音響專線的地線看起來正常,接上後聲音卻明顯變差,鬼才知道了...........(giggle)
因為box說香堡線缺貨,不死心的我就把水電材料行的多芯線拿來用,線徑還比yu-studio的6N OFC DC線還粗。
本來是RFS直連Y插to 4.0/1.7DC頭(2x2香寶寶線)給長芯盛,現改為RFS連yu-studio的6N OFC DC線給三顆電容後用水電材料行的銅線並聯,最後才從電容拉香堡DC線到長芯盛。
聲音變得非常的活生!動態也變大了!如我所料,真的被電容大幅度救回!超開心,而且我電容互連還不是用香寶寶DC線(反正越粗越好)。
三顆無極薄膜電容(700VDC/1450uF)並聯RFS50A,聲音真的好。
大家可以衝了...(devil)
以後只要電供不夠力就是狂加薄膜電容準沒錯!
不過在此過程中,我的第二顆長芯盛之香堡DC線那個頭壞掉了,只好只用一顆,但依然非常好聽,差異不是太大!
我看我把這條香堡DC線送去給新天新地代工維修好了...
附件 33483
後來將進入第一顆長芯盛之前的電從cosel 1500+3*電容改為RFS50A+3*電容,發現cosel 1500居然拖累了長芯盛,聲音中頻凸出、音場縮小沉悶。
看了長芯盛的說明,外接4.0/1.7DC頭的部分似乎是補償電源,也就是可能長芯盛是優先吃來自USB的電,外接的DC是補償用。
長芯盛來自USB的電跟外接DC全面改為RFS50A+3顆薄膜電容後,聲音質感大幅提升、動態提升、音色更正確、聲音之間的轉折更為細膩,本來被cosel拖累的高低頻延伸也獲得大幅改善。
現在cosel1500+3*電容分別供電給DT2以及USB HUB,尚未測試USB HUB吃RFS50A+3*電容的結果,即使如此,也獲得極大的提升,這是有趣的現象,不曉得教授第一顆長芯盛是吃來自USB的供電還是直接斷電?
我正在苦惱『四個』長芯盛的使用方式都有點詭異問題....先前斷掉來自usb3.0的電源可以播放,後來突然無法抓到音效卡了?從此一直無法斷掉來自usb3.0的電源了!!??
然後 usb 3.0 only好像也有問題?還是某段轉接線又被我手賤折到而接觸不良了?昏倒.........
不過你上述對長芯盛的發現真是重要!但是很詭異的是明明我先前斷掉來自usb3.0的電源是可以抓到音效卡的,真是昏倒。
而長芯盛改用RFS50A+3顆大電容後的改善效果,我有一個不同解釋:
我猜啦!以 COSEL 遠比 ETA、DALTRON更低很多的價位,我猜它會無法處理別人對它的污染、也會拼命污染別人。所以我先前使用兩個 COSEL 1500W,換掉一顆改用 ETA 1000W,那個提升幅度真是誇張。
然後測試『電源隔離』時,只要把『第二個或第三個』COSEL與第一個COSEL共用排插,聲音就會大幅爛掉;DIALTRON LFS150與第一個COSEL共用排插,聲音也會爛掉,但是沒有那麼嚴重。等到『電源隔離』後,COSEL污染別人的缺點大幅降低,這時1500W的優勢就全面發揮了。
這樣的經驗套在你的經驗上;首先我看不懂,『從cosel 1500+3*電容改為RFS50A+3*電容』,這個COSEL是單獨一個還是與HUB、DT2共用?
無論是另外一個還是共用,COSEL本身是嚴重污染源,所以換了RFS50A大幅提升,極可能是『降低COSEL污染』產生的假象喔!!
我原先第二個、第三個COSEL都與第一個COSEL共用排插,當時就發現換電供相差極多!等到我發現『電源隔離』方法後,COSEL通通可以留下來了....(clapping)(angel)
現在準備訂製10個較高級的三孔附開關法規PDU,把所有的交換式電源通通五公尺以上電源隔離!....:D (giggle)
回教授,cosel 1500只有一組,並不是兩組,因此DT2跟USB HUB共用這一組cosel 1500。
我贊同教授的污染理論,不過電容本身好像就具有降低污染的功能,根據我的測試,cosel 1500+3*電容全力供電給DT2是最好的。
我覺得教授您的長芯盛會有時抓得到、有時抓不到是因為長芯盛有時候開啟補償電源有時候沒開啟,換句話說兩個都供電是最穩的。
而且為什麼會用到四個這麼誇張?!
另外我可以確定,一堆薄膜電容可以彌補電供瓦數不夠的缺點,越多顆越好。
因此才會建議教授可以嘗試把每段供電都加上薄膜電容,當然越多顆越好。
至於電源隔離方案在我現在的環境幾乎不可能適用,空間太小了。
根據gangster.tank以下內容,猜想你實驗的聽感結果可能如下所述:
一、造成誤解真不好意思!我說『4個』長芯盛不是一次用4個,而是試過4個都有點變態,不知道是不是個案?東西是沒問題可以使用,但是一下子可以3.0only一下子不行,一下子可以斷usb3.0的電一下子不行,快昏倒了.......
二、如果原先是『只有一台』cosel 1500+3*電容,那麼多使用一個RFS50A+3*電容,至少有以下的優點:
1、多使用一個電供,鐵定聲音提升。經過我個人經驗,兩個u3tt、hub、dt2共4個電源需求,其中把兩個u3tt與『hub+dt2』分成兩組,聲音最佳。也就是hub或dt2的供電最容易與u3tt的供電產生干擾。
2、RFS50A最不會污染別人,所以聲音提升。
3、RFS50A本身dc供電品質佳,所以聲音提升。 <== 這個最需要被討論喔!!
其中 第1、2都是正向改善沒有問題,而第3是最容易混淆的!因為它與『大瓦數』完全衝突,而事實上把第1、2變項控制住之後,第3的優勢減少、甚至小瓦數的嚴重缺點會突顯出來。所以我才要提醒你的實驗結果有以上考量.....(giggle)
當然了!如果沒有器材亂搞的居家自由(哭哭),不能亂拉『類專線』,第1、2變項難以控制的情況下,你的實驗結果對於前述情況的同好就是完美無缺的了!!『越多顆大電容』的確會讓小瓦數電供的缺點減小,但是大瓦數品質不佳的電供之缺點也會減小;簡單來說,加了大電容後,聲音開始由大電容來決定了。這時最嚴重的變項變成第2,使用RFS50A會瘋狂提升,因為它是『最不會污染別人』的極緻電供無誤。
再來補充我同時發現的『器材電源干擾論』,原理鬼才知道只能請問bc大魔王。
無論在中壢音響室或新天新地店裡,都發現『外接時鐘』的電供要插在110v專線,聲音才『夠正確』!!請必注意我是說正確,不是說好聽,這可是涉及生死的嚴重判準!
原本以為是因為110v專線沒有與220v共用,結果,我在中壢音響室測試:把『外接時鐘』的電供要插在『家用110v迴路上的壁插』,聲音照樣明顯比插在220v專線更正確!!??當然了,『家用110v迴路上的壁插』是超髒的迴路,所以聲音當然比不上110v專線。但是談到『正確性』完全狂電220v專線。
以上實驗的缺點是:沒有一條獨立220v專線可以測試。但是,使用『類專線』,10公尺延長線讓『外接時鐘』的電供插在220v專線,正確性仍然無效。
結論是:不知何故,外接時鐘的電源必需與CAT其他器材『徹底隔離』,專線隔離還不夠,猜想110V供電與220V供電的最大差別,就是因為兩者的供電污染是不同步(不同相)的,所以最能『徹底隔離』電源??請 bc大魔王開示是否正確??
這下子必需考慮使用電池供電給外接時鐘,是不是最正確的選項了??只可惜『電池供電』不知道有什麼給文組使用的diy方案??
因為在我的音響室這個實驗難以使用便宜音響系統進行測試,所以不知道在超值音響會不會有相同發現?不過它造成的改善幅度,與『dt2內建時鐘跟外接時鐘』的差距相當,也就是外接時鐘的優點加倍!這樣子大家應該都可以測試看看了?
而玩 ian's fifo的人,只要有拉220v專線,都應該進行這個測試。在新天新地那裡,沒有進行這動作,等他測試過後,下巴掉下來......(devil)(devil)
請問大電容如何固定住讓它立正站好?
從我的iPhone使用Tapatalk 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