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 stsd 的蕭士塔高維奇三重奏..
這張片自聽過後..也另外買了送友人.感覺一直都很佳-傳真!
接下來-大陸"瑞鳴"的 三國..
第一曲..西洋號聲/定音鼓/大鼓/嗩吶..有很棒的空間感.動態.
在上週五友人來時.一放之下(兄弟片-伶歌10曲/滿江紅)~很少不爽的.
鼓聲的彈性/收發的速度..以目前沒有DRC在.用阿Q/EQ中度修正來聽..
不會有絲毫的肥胖感..
若口胃稍重一點..再加個2dB在50hz左右..酥麻/振動感就好了一些..哈.
可列印查看
接著 stsd 的蕭士塔高維奇三重奏..
這張片自聽過後..也另外買了送友人.感覺一直都很佳-傳真!
接下來-大陸"瑞鳴"的 三國..
第一曲..西洋號聲/定音鼓/大鼓/嗩吶..有很棒的空間感.動態.
在上週五友人來時.一放之下(兄弟片-伶歌10曲/滿江紅)~很少不爽的.
鼓聲的彈性/收發的速度..以目前沒有DRC在.用阿Q/EQ中度修正來聽..
不會有絲毫的肥胖感..
若口胃稍重一點..再加個2dB在50hz左右..酥麻/振動感就好了一些..哈.
願意到舍下交流給意見的..歡迎都來不及.還送我好吃的鳳梨酥.:)
特別是肯講出心中"真正"的話..8)
那怕是不知所云或邏輯不通的話-在下一樣歡迎..哈:).
此次交流之前~到今晨見到 remo小哥發指導文..
都只能憑網文來感受對方的性格/經歷..老實講. 小哥您真是在下我所能感受到~
文章感受與本人表現..差距最大的 !!
所以照 remo小哥的感受來講.見面絕對不如聞名..或說見了面聽到了才有準..那怕是見了面還有誤判..無怪乎 您幾乎不到別人"家"聽-除了年度"大拜拜"?因為要讓您"有感"好像蠻困難滴..
ps..後來發現接續指教文~不見了.公平起見在下也將回文簡短至此.
跟我聽到的有些差異......雖然Yeh捨與我的系統不同, 但是對於特定片子與一般大廠的片子的聽感, 在Yeh捨系統上與我的系統上聽感的差異是一樣的.....
我都把他統稱為"高不上去"的狀況 呵呵~~~
低頻方面可能您們談的不是同一件事吧? 不太能想像耳機系統低頻會過量!?
小哥不用客氣..請繼續指教..不是面對面~不用文謅謅..啦
關於耳機..這期間我會試著去接觸了解看看.以明白你為何不聽喇叭?了..
音響、耳機各有優點...
就像LP與CD沒有誰可取代誰的問題
身為發燒友以上缺一不可
都可以啦,自己開心就行啦~
SOLSTICE 雍根Organ交響曲.第一樂章4分45秒CD訊號頻率/強度圖(spectrum analyzer)..測自家中EQ.100hz之後-陡降至少6dB(為1/4強度值).規程是1/3 octave 35band real time type..雖然粗略但可以窺見此刻-該會有多少低頻出現或表現.:o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5495
這一段是低頻不算多.也沒有太多極低頻出現的..如果任何網友對"這一段"音樂表現..有不同意見.歡迎指教.(blush)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5496
audacity..?(sweat)..see this.
看細部..最低的2根頻率100hz與約48hz~也差距達10dB(十倍的音壓差距哦.):o.這比EQ測得細多了.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5497
當然是 CD本身的數位訊號.也就是音樂訊息本身的長像.
雖然粗略了點-1/3斜率..但就是 real time(真時)
我沒有這張, 不過看圖說故事的話這張的這個時間點低頻量應該還好, 不算多吧?
振幅略低於1KHz上下, 加上人耳對低頻的感知能力比中音差......應該沒傳說中那麼震撼吧?
沒錯.
這個分析軟體非常專業(高手朋友提供).
是錄音工程分析用..或經常是用在系統放出音樂後.聽覺上面有不確時做驗證用.8)
這段(1秒不到)訊號..100hz算基頻好了.接下來78hz也有一根但比較細小.
48hz處略略大一點點..34hz與-再往下一般系統就~不必了.:o
但在下想表達的是~
這一段的極低頻量相對很低(可以用感受-畢竟差10dB).要清楚聽得有難度.
kevin兄說得好..那關乎 impulse乾淨程度.也是系統表現能力.
因為DRC機已到別人家去了.當下表現必然有受不良的反射音影響
而在下現在EQ是設在 mid 檔.只修正一半左右(受曾經來指導的朋友影響).
舍下空間是60hz大凸起的"裸"頻響特性.後來加入SVS平衡(不少)之後..
80hz~200hz仍然是高於正常值5~6dB.這數值(量)一般沒有相當程度不易分辨..指教.(blush)
套一句老婆說的:
"每個人喜歡的聲音都不一樣"
Weiss 203nt,
這樣的產品可以當做Mac mini與我dac中間的媒介嗎?
Mac mini->FireWire->203nt->AES/EBU->dac
如果可以那太棒了,還有其它家有類似的產品嗎?
謝謝
yes...........203是如此用
其他家的是USB
最近太忙.偷空po文可.要po照片困難.繼續舊圖..
其實 weiss dac 202借到手已一週餘.感謝站長大.
前幾日光以..CD以spdif入202.再以202非平衡給EQ.就純以她當DAC.看效果到哪.
但素聞1394(本來)才是其強項.後來DRC前天與之結合發聲..
才驚覺其厲害之處.
好的DAC會教人體會到更深刻的音樂層面.
設定還有一些複雜度..
與兩位友人一起聽比..要設定firewire輸出有點兒拉鋸..
最優是1.06V..但輸出太小.系統不是很夠力.
4.多V的話.是爽了.但對細節音場表現有害.喇叭要完整發出也有點勉強.
折衷就2.12V囉..且DRC設定低頻陡降頻率由60hz開始..會不會太早.?
不..因為補償用超低音先切掉.以免影響..
聽感..
獨奏.室內樂的音樂表情是驚人的.很接近真實的錄音現場感覺..:)
http://www.my-hiend.com/vbb/attachme...1&d=1324078707
正在小舍試用中..像不像一件精品..:)
http://www.my-hiend.com/vbb/attachme...2&d=1324078710
一打開..一包5-6條傳輸線.有1394..等等.厚厚說明書.專業高檔機..一大堆看不懂的內容..|-)
http://www.my-hiend.com/vbb/attachme...6&d=1324078825
由於前幾日試接沒有最適合的介面..1394.故先以家CD機spdif給她吃..是有點辜負了..(blush)
http://www.my-hiend.com/vbb/attachme...7&d=1324078826
後來屠龍刀來了..macmini(含drc)..so. weiss dac 202這把倚天劍也該歸到 firewire檔位了..
http://www.my-hiend.com/vbb/attachme...1&d=1317160942
插隊回味一下..
10對 40~800萬台幣的喇叭+系統+空間效應所測出來的實際表現頻響曲線..
看看60多hz的凸起比例有多少趴..? (sweat)
http://www.my-hiend.com/vbb/attachme...8&d=1324078828
小小的便當盒..macmini 1代..相信不少本站朋友也有.差異只在於其中有DRC程式與調整參數在內.
是為使用系統空間量身訂做(校正)~與加入使用者口味喜(偏)好的..
這幾乎是玩數位方面訊號者的天堂玩法了..
當然現在要表達的.是 weiss dac202的優..與加上 DRC的璧合效果..
你會問..那用了什麼了不起的 CD轉盤還是 player 呢.
最近去葉sir家裝DRC,再測了一次那個系統,
原本喇叭旁擺了MDF製的擴散板,就貼在牆上,
http://2.bp.blogspot.com/-1ShiHakOUz...1600/photo.jpg
葉sir這人有潔癖,這次都清掉
http://2.bp.blogspot.com/-fJdpiMHSy5...3%E9%9D%A2.jpg
來看看二者的impulse response比較,
紅:無擴散板,藍:有擴散板,全頻段,1ms,
http://2.bp.blogspot.com/-cdUWTOYEeC...R+full+1ms.png
這隱約可以看出紅色起伏比較劇烈。
這二次的測量點有點差異,不過這圖只有1ms以內,因此只會受到喇叭/microphone旁34cm物體的影響,
改看能量圖
http://1.bp.blogspot.com/-bWtBfRnqxn...l+ETC+1ms+.png
差異近13dB啊!真是不小...
這4(2大2小)片密集板的diffuser.很重密度算高的.
唯有能夠放的位置.是左右側牆的第一反射點.理論或常識告訴我們.有一定會比較好一些才對.但是看實測量圖與聽感對照.約第一波(最快)反射音0.35ms是改善了.但是之後的迴盪音一直到1ms快結束前.效益就不算大了.
相較於DRC校正效果是由0.1ms就開始作用了.對RTA60的要求.幫助不小.
當然.這與空間的調性有不小的關係..通常越硬調越慘.特性越好的房間越不怕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