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聲音其實主要就是在玩震動的控制
這句話我覺得大多數的情況下都適用
用好的音響架和墊材來減振會提高聲音的品質
話說我今天年終大掃除
就把音響架拆掉重新組合
除了清潔擦拭保養鎖緊之外
也在角錐下加上BDR
果然有效!:)
可列印查看
玩聲音其實主要就是在玩震動的控制
這句話我覺得大多數的情況下都適用
用好的音響架和墊材來減振會提高聲音的品質
話說我今天年終大掃除
就把音響架拆掉重新組合
除了清潔擦拭保養鎖緊之外
也在角錐下加上BDR
果然有效!:)
只能說習慣聽LP的自然表現方式
CD自然就會少聽了
未轉製成CD的LP版本太多了吧
繁不勝舉
來貼些唱片封面吧
第一二張是德國private records當然沒CD發行
http://img230.imageshack.us/img230/1...ords011yo6.jpg
http://img142.imageshack.us/img142/5...ords012gz8.jpg
http://img230.imageshack.us/img230/5...ords013kn3.jpg
http://img142.imageshack.us/img142/8...ords014bh7.jpg
http://img230.imageshack.us/img230/5...ords009or8.jpg
聽不出版本或器材墊材的差異自然不必花那個錢也是件好事
所以一聽就分辨出來那就慘了!
上面第一二張是輕鬆愉悅優美的室內樂音樂會私人錄音
第三張單聲道唱片更是LP的強項
第四張是我聽過速度最快的版本
可能和剛加上的墊材有關聯
第五張是極超值附贈約翰受難曲的巴赫小提琴無伴奏
買起來可能都比CD便宜!
音質上CD只有"乾淨"上勝出
音樂上則是沒得比的
有些許雜音根本無損於聆樂...(通常是沒有啦)
其實CD也可以很好,只是在音樂性方面,LP通常比較容易達到 8)
Music Server也是High End廠的一種趨勢,看來CD不斷的面臨挑戰...
http://img223.imageshack.us/img223/9...0207002dd5.jpg
http://img223.imageshack.us/img223/2...0207003vi7.jpg
http://img223.imageshack.us/img223/5...0207004lt0.jpg
http://img529.imageshack.us/img529/6...0207005mv7.jpg
http://img529.imageshack.us/img529/9...0207006sl7.jpg
http://img148.imageshack.us/img148/8...0207007cq5.jpg http://img148.imageshack.us/img148/7...0207008an3.jpg
相信聽音樂聽久的人多少會去聽更早期的錄音
撇開原本就錄不好的唱片不說
如果手上同時有同一個版本stereo和mono的版本來互做比較
就可以發現單聲道唱片聲音飽滿細節更多的特點
CD的轉錄者若是刻意用EQ等化去消去一些雜音
會造成另一種數位的特有的噪訊
今天下午chinchin兄來訪
後來我就刻意播放一些單聲道的唱片
chinchin兄果然是喜歡mono的版本
我們後來決定要繼續去找十吋的老唱片
因為聲音好又便宜
附帶提一下我的聲音因為音響架鎖緊並加上BDR後果然是有進步的
鋼琴顆粒的形體更清晰質感更好
弦樂聲音更綿密耐聽
但是也有缺點就是片子的狀況更容易聽出來是否髒了或有受傷
這也是兩難啦
要解析好又要片片好聽是不可能的
Anyway我還是肯定這個調整帶來的改善
因為我的mono唱片變得非常好聽
好的立體或數位錄音就不必說了
貼一下幾張今天聽的唱片:
http://img156.imageshack.us/img156/4...0208001zk5.jpg
http://img156.imageshack.us/img156/2...0208002iu3.jpg
http://img169.imageshack.us/img169/2...0208003vr7.jpg
http://img169.imageshack.us/img169/5...0208004ht6.jpg
http://img156.imageshack.us/img156/3...0208005nm4.jpg
今晚有貴客帶著他的金耳朵來助我調音
先拿掉後牆一些吸音物質
增加中高頻光澤
再微調喇叭和後牆的距離以及toe-in角度
音域平衡和定位又準確了很多
據貴客表示線材和墊材可再調整一番
朋友們下次來當有另一番感受喔!: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