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
人耳是很奇妙的
喇叭聲音都是一樣,就是那段音樂
但我們卻可以從這樣的訊息(耳朵收進來的整段音樂)判別與指出分辨出樂器,也就是人腦有分析軟體喔 :D
可列印查看
昨天做的很簡單,測試USB線材的傳輸能力跟穩定度跟聲音有無關係。
5條,專人換線,不准透露,寫下聽感,重複播放
測試線材外也測試耳朵
聽感再對照數據,看傳輸能力跟用在音響表現上能否對應
重點在於,我做了,我就能比誰都大聲,沒做過的人不要跟我亂拉蕾
借何大的話引用:)
各位大大,
難道您們會因為外圍的噪音而把音響重播的小提琴錯當中提琴,
或是您們會因為戶外聽街頭藝人的表演, 週遭車水馬龍而以為藝人"稍瞎"嗎?
麥克風的響應是平直的, 但人耳不是, 這是事實
麥克風沒有辨別能力的,
量測有量測的必要條件, 您的所在地週遭很吵, 量了也是白量
舉我自己日常工作為例:
要解決問題, 我可以做所有已知的精密量測, 然後被淹沒在數據之中,
我也可以花一個下午的時間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樣品, 然後用卡尺做量測而下結論解決問題
反之亦然, 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 原本所謂的"工程"就是case by case,
不管是黑貓白貓, 會抓老鼠就是好貓 不是嗎??
人耳加人腦沒有那麼不堪!
所謂的精密量測也沒有那麼神奇, 哪個量測不需要用到人?
就連全自動的生產線, 過程中絕不經人手, 判別的程式也是由人來寫的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