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說的沒錯用電安全是很重要的,尤其是1500W不小心短路到可能會整層樓跳電並損害器材。
我自已怕不小心去手或是金屬物誤觸到PBA1500F的+-極造成短路,所以用寶特瓶做了一個簡單的保護蓋。
附件 32363
可列印查看
教授說的沒錯用電安全是很重要的,尤其是1500W不小心短路到可能會整層樓跳電並損害器材。
我自已怕不小心去手或是金屬物誤觸到PBA1500F的+-極造成短路,所以用寶特瓶做了一個簡單的保護蓋。
附件 32363
多謝教授提醒,用電安全絕對是最重要的。
用絕緣膠帶或是熱縮套都可以,但絕緣膠帶的缺點是容易有殘膠,會影響導電。而且久了之後可能會掀起脫落,而熱縮套又不是各種形狀都可以使用。
幾個月前小弟發現了一個可以取代絕緣膠帶和熱縮套,不但結合兩者的優點,無兩者的缺點,而且在各方面還更強的產品。
這個產品是 無黏膠自融膠帶,主成分是矽膠,目前台灣容易買到的牌子都是美國進口的,一個是one tape,另一個是mighty fixit。
應該都是美軍的軍規品。
因為是膠帶,所以可以像絕緣膠帶一樣纏繞任何形狀。
但它沒有任何黏膠,是自己跟自己會黏在一起,放幾個小時之後會互融,就變成像是熱縮套一樣的東西。
所以不像是絕緣膠帶會有殘膠,而且不會有脫落的可能。要拆掉也只要剪開或是割開就行。
由於材質是矽膠,所以耐候耐溫耐酸鹼的能力都遠超出絕緣膠帶和熱縮套一大截。
最重要的是耐電壓絕緣能力為8000伏特,完全不是絕緣膠帶和熱縮套能相提並論的。
唯一的缺點就是貴了一點,一公分長度大約要一元新台幣,不過小弟覺得很值得就是了。
小弟把喇叭線的香蕉插從熱縮套換成自融矽膠膠帶之後,甚至覺得聲音變好了,也許是這矽膠膠帶比熱縮套更能抑制震動傳遞到喇叭線的原因。
ps. 上述品牌在幾家大型網購商城目前正在特價中...
ps. 不要買到一般的自融膠帶,那成分是橡膠,而且有黏膠...
我覺得又有東西要缺貨了(devil)
今天發生了很遺憾的事情,數字時代2接電腦雖亮燈,但不管如何安裝驅動都無法抓到,反觀UD505同一條USB線就能灌驅動直接抓到。
由於數字2已停產,根據討論串爬文結果,參考pawaslider網友的測試下去挑選DDC,因此打算買谷津C13 DDC來替代數字時代2,但據說無法相容U3TT,屆時再提供聽感報告。
另UD505雖可U3TT,但還是遠輸數字時代2(特別是動態)...哭哭
其實我1/11(有預感會壞掉,還真發生)有向poeme買了數字時代2,只是不知道會不會被騙沒收到貨,但之前有收到時鐘應該不會..(giggle)
習慣了DT2現在回去聽UD505 USB介面簡直哭哭...!都沒法欣賞了!這動態也太縮縮縮........音場縮、樂器分離度GG、透明度縮...解析還可以
歡迎推薦USB DDC...最好是谷津C13那個價位左右...一直希望有能取代樂之邦DDC的產品,因為樂之邦很擺爛!
我是找到這個:
https://tw.bid.yahoo.com/item/100271711592
【全新正品】美國原裝進口 Mighty FixIt 彈性矽利康修補帶(透明)
直購#218元可刷卡免運費
我己經買了,還沒有使用過,不提供任何保證喔!
咦?為了怕也燒掉DT2,我買了一個備用至今還沒發生慘劇;昨天為了墊上碳纖片而把DC頭拔下又插上,結果1500W的DC頭傳來一陣火花與燒焦味.......還是好好的沒問題?我的運氣真好......(angel) 但是備用的DT2還是要留著,早晚會用到.....(devil)
話說回來,我是覺得C13的走向與DT2差蠻多的,即使沒有使用U3TT,我寧可降級成 10 FUTURE或 06 PLUS的數位輸出。至於其他 USB DDC,還真的找不到任何無限價位的 USB DDC可以比得上樂之邦的,哭哭。只要能到我的中壢音響室,歡迎帶任何 USB DDC 來打臉!能更進一步提升JPLAY CAT性能都是美好的。
不過這也可能只是個人偏好,所以我的客觀標準是:至少要能使用 USB解決方案+U3TT架構,不要被STSD的藍光機方案打扁了。也就是先買一台SONY 800X+外接雙電供,看看我們測試的 USB DDC能不能贏過?能贏,就可以好好享受了。
https://www.amazon.com/SiliconeFixit...1&dpID=41pCq0e
小弟找到這個,雖然有點多個(6個),不過加運費,一個低於140元~
我從使用 Tapatalk 的 G3125 發送
看來數字時代2似乎很容易壞?
教授,請恕小弟在這裡厚顏提出一個請求:請問有沒有網兄願意把您已經壞掉的數字時代2提供給小弟?
小弟想研究一下到底壞的地方是很容易修的小地方,還是很麻煩不值得修或是沒辦法修。
如果很容易修而且以小弟能力可以修得好,修好之後會返還機器給原提供的網兄,並公布損壞的地方以及維修的方法。
但如果沒辦法修,或是小弟能力不夠,找不到損壞的地方,就不返還機器了。
另外,小弟不保證最近有時間可以研究數字時代2,必須等到有空才會進行。
所以,換句話說,就是把您已經壞掉的數字時代2送給小弟,然後請別對小弟抱任何希望,請當做已經丟到垃圾桶就是了。
如果您可以接受以上的條件,請來悄跟小弟聯絡,小弟感激不盡。
如果有兩位以上的網兄願意提供的話是最好不過,可以看看這個壞掉的點是不是普遍性問題,還是每台機器壞的地方不太一樣。
再次感謝~(angel)
先說一下C13 DDC的聽感,真的是屌打UD505的USB直入,高頻的確好數字時代2一點點,整體音樂的控制力也不錯,動態輸數字時代2一截、透明度也輸數字時代2一截、樂器分離度輸數字時代2一截,並且有加料的感覺,聽什麼音樂都覺得很重口。
C13聽音樂很厚聲、低頻很厚、細節很不錯、節奏感略快於數字時代2一點。
相比數字2,我的HP11本來在數字時代2 大約21db的音量效果在C13 DDC上要15db才能達到類似音量。
另外,C13可相容於W10內建DDC驅動的U3TT方案,另外安裝C13官方網站驅動一插長芯盛就當機...
對於谷津C13 DDC我目前的感想是非常優於TEAH UD505內建的USB接口!內建直入USB的聲音簡直就...(angry)
而使用谷津C13已經達到「可接受」的等級,至於數字時代2簡直是「天國」....請各位燒友務必珍惜阿!
我認為谷津C13可以作為「真的買不到或找不到數字時代2」等待樂之邦出新高階DDC之前拿來過渡用的設備。
C13真的沒有差到哪裡去,但真的聽起來就是一股加料感,反觀數字時代2是非常通透且無與倫比的動態效果!
數字時代2的音場也好上C13一截,以聲論價的話,我感覺C13應該賣1000,而不是5800...
我覺得USB直入最大最大的差異在於動態跟音場,簡直無法忍,非常縮。
數字時代2 DDC>>>>>>C13 DDC>>>>TEAH UD505直入USB
真的要乖乖聽教授說的了... (wasntme)(blush)
不過C13真的沒有到不堪入耳,起碼比直入USB好上太多。
PS.以上聽感是剛開聲的聽感,如果我沒忍不住把他換掉的話,日後再另外分享聽很久的聽感。
(clapping)(clapping)(clapping) 那再好不過了,我會寄給您的!!
我「感覺」是傳輸數據的地方壞掉而已?另外之前跟poeme微信的時候,該網友宣稱移除光纖接口會更好聽,但我是電子白癡,因此未測試之。
请教 教授 (@psycho) 和各位老大关于audio pc 的组配:
目前朋友有两张主板需要转让,分别是技嘉 z97 ud7 th,和微星 x99a godlike carbon,
刚好我也想换一台 jplay audio pc,特向教授和各位老大请教:
按照您们的经验我应该是选 技嘉 还是微星 ,技嘉无疑在声音上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同了, 但是微星这张板也有台湾烧友用过,说声音也不错。
由于技嘉是z97板子,好处是可以配高频 或者 可超高频(g3258等)的cpu,内存支持更高频率,不足是可能板子做工 和供电 都没有微星那张 好,
而且z97 芯片组也没有 x99a新, 不支持 14nm的cpu,只支持22nm的cpu,相对而言不符合教授芯片组最新,制程更好,做工更好的要求
至于微星这张板子,我也看过,供电、做工,用料堪比奢华,不足之处是 微星作为 audio pc没有得到论坛的认同,而且 x99a 芯片组 没有特别主频高的 cpu,而仅有的像6800k这种 主频较高的cpu ,功耗又过大,似乎不符合教授关于声音机 高主频 cpu ,但是低功耗的要求,且 x99a 芯片也不支持高频的内存,但是他支持reg ecc内存,当然 ecc内存也基本都是低频条
请教授帮我二选一,同时推荐cpu吧
万分感谢
現在人在外面,不是用電腦,回文不容易,所以只能先回我最想回的一篇。
看到bc謝大魔王在隔壁站放火, 實在很想跟著去煽風.....(devil) 但是不想去那個站 所以沒轍, 還是在這裡繼續點火好了.....(giggle)
首先要強調一個很重要的科學哲學跟社會學基本問題, 大魔王或其他人主張數位播放不重要、DAC以後才重要的相關論點是犯了很嚴重的思想謬誤, 因為不能普遍檢驗的方法就不是具有科學精神的方法。 安裝了 那種可以徹底重整數位訊息的套件之dac, 當然只在乎是否bit perfect 而完全不必在乎其他數位播放的優化。 問題是這一種安裝能力門檻非常高, 正常人是完全無法檢驗的, 所以他沒有辦法成為普遍科學的論述, 只能變成少數人的獨門解藥, 這是進行討論最根本的問題。
為什麼要重視普遍科學檢驗呢?很簡單,例如我也可以說:從我的角度3萬元的音響就夠了,因為使用任何高價位極正確音響的愛樂者,絕對沒有人有能耐跟我比誰聽到的錄音科學內容更多、誰聽到的音樂素養內容更多,所以只要能培養出psycho的黃金雙耳就好了,音響是否正確完全不重要。。。。。 這樣的論證當然是正確的,但是他最大的反科學問題就是完全沒有任何普遍性! 因為想要達到我的黃金雙耳能力台灣可能只有兩個人做得到.....(devil)
話說回來, 大魔王提出的diy套件是否有效, 我當然是很相信。 不過我還是希望耳聽為憑, 大魔王有沒有辦法能介紹玩過這種套件的高手,請他把dac成品帶來我的中壢音響室測試看看? 真的測試成功,我就要花錢請人家幫我改裝我的DAC了!而bit perfect 簡直是小菜一碟。
大魔王有沒有辦法幫忙介紹 同好 啊?謝謝謝謝謝謝。
直接將電腦數位播放,放到DAC這端來處理所有的訊號重整,我也相信這個方法非常美妙,但最麻煩的地方在於像我這種電子白癡是毫無普遍科學檢驗能力的。
只能請人幫改機...話說TEAH UD505可改嗎?
教授,這套件應該已經賣千套以上了,國外聽數位音源的diy玩家很多人都已經裝上了,其中應該有一些系統和耳力都好的玩家。
到目前為止,這套件的風評極好。一有新版本出現,一堆人都是回購的。
也許以所有聽音樂的人數來說,有安裝這套件的人的比例算是非常低的。
但以絕對數量來說,數百上千的用家,應該不能算是少數吧~~(angel)
據小弟所知,除了小弟以外,購買這套件的台灣人至少還有三位。
一位就是隔壁的飛魚兄,但小弟跟飛魚兄完全無個人私交。
另一位是個爭議人物,賣接地盒賣到被人告上法院。
還有一位是小弟的朋友,是一位很厲害的DIY高手。
但是他住在高雄,一方面距離很遠,另一方面身為一個把DIY當興趣的人,機器都是在永遠未完工的狀態中..(giggle)
大家都是邊聽邊修改機器的..
小弟的機器也是還在大幅度的修改中。所以非常抱歉,小弟並沒有好的人選可以介紹給您。
不過,小弟有另外一台機器,是小弟目前現役的音頻分析儀。
它的設計,就是數位隔離加上重新灌入新的時鐘,時鐘是兩顆TDK NZ2520SD。
這台分析儀內的DAC晶片是AK4490,國外已經有不少人說這台分析儀拿來放音樂的聲音非常厲害。
台灣連小弟在內應該有三個人購買,因為小弟還沒用來播放音樂,所以不確定好壞,
但另外兩位(其中一位就是小弟高雄的朋友),都說聲音真的非常好。
小弟的朋友還說,這台聲音完全不輸他精心規劃、加上隔離套件、使用超低相噪SC-cut OCXO時鐘的diy DAC。
這台音頻分析儀的數位輸入只有USB,如果教授有興趣,小弟找個機會送去您中壢音響室試試。
不知您意下如何?:}
Bc謝大魔王:你說你要送到中壢來!? 開什麼玩笑,不必你來,我親自開加長式禮車去接你過來!! 只是該不會又欺騙我的感情,要等到兩年以後才有空???
話說回來,我是文組的聽不懂你這種理組的, 總歸一句就是你說的那台dac之數位輸入部分也是有隔離重整數位訊號功能嗎? 那當然就值得測試了! 只要你願意送過來中壢,我隨時都可以開車去接你來, 只不過那個USB 會不會有驅動程式問題?
隔壁站的飛魚兄也是高高手,我看了很久才看明白,為什麼數位隔離這麼重要。
看起來...最重要的是,我們不知道數位轉換到類比的時間點是否正確,而且電腦雜訊又很嚴重,而且CLOCK又不準,因此要把訊號移出來重整加上新的CLOCK,讓套件只辨認0跟1且搭配好的時鐘讓數位轉換成類比的時間點趨於正確。
不曉得我的理解是否有錯誤。
至於電腦的任何修改、優化或者灌精簡版什麼有的沒的會使聲音產生差異是因為影響了這個數位轉換到類比的時間點?
如果數位隔離了又重整訊號,可以讓任何電腦訊源都沒有差異,也不用費心優化,那真的是一大福音!
而現在bchsieh大提出的音頻分析儀有這等潛力,真是令人期待教授的聽測結果。
不曉得有沒有音響廠商願意去投入這一塊的?感覺是很無敵的玩法阿!
想請問一下,最近開始種設備...發現長芯盛已經買不到了,不知道有什麼替代方案嗎?:}
有去看了MYAV那一串討論,飛魚兄的意思是在DAC端換上高品質的CLOCK才是治本之道...那我們在USB輸出到DAC之間做的這些改善(加長芯盛,HUB,...等等)是不是就沒有必要了?如何在DAC端做數位隔離和reclock FIFO才是重點嗎? (giggle)
gangster.tank兄您好,
詳細的流程是:
1. 收到數位音響訊號,包括USB、SPDIF、AES/EBU、光纖等等。
2. 將這些訊號轉換成標準的I2S訊號,I2S訊號的數位資料和時鐘訊號已經是分開傳送了。
3. 將I2S訊號通過「光耦隔離晶片」,讓所有的前端電路雜訊在這邊一刀兩斷。
4. 將I2S訊號內的時鐘訊號捨棄不用,以高品質的時鐘訊號取代原訊號。
5. 將I2S訊號送進DAC晶片內解碼。
也就是說,聲音數位資料的jitter不會影響聲音,但時鐘訊號的jitter就會改變類比輸出的波型。
而影響時鐘訊號品質的原因很多,包括傳遞時鐘訊號的電路長短,時鐘訊號本身的雜訊,地雜訊,還有原始時鐘的品質。
如果只單純在DAC端換成高品質時鐘,卻沒有和前端之間做電氣隔離,前端的地雜訊還是會竄到後端,影響新時鐘的品質。
所以 1.完整的電氣隔離 2.用高品質時鐘訊號取代原時鐘訊號,這兩者缺一不可。
接下來,就是把全部的資源,投入到「高品質時鐘」,還有高品質電源上。
但音響能用的超高品質時鐘,是很難到手的。
而高品質時鐘、DAC晶片、以及類比輸出級這三者的供電品質,更是左右了聲音的表現。
小弟想說的,並不是裝了Ian's FIFO或是使用了類似架構的DAC,就有一個完美的句點。
純粹只是把戰場縮小,可以集中資源進攻而已。
這對diyer來說是好事,但對不自己動手的網兄來說,就不見得了。
在以前只要改改電腦設定、換換軟體、用U3TT、都可以有大幅度的聲音變化,可玩性很高。
但裝了Ian's FIFO或使用相同架構的DAC之後,不自己動手改機的話,就完全沒有可以玩的地方了。
所以,怎麼做各位覺得比較好,或是比較有樂趣?
諸位網兄可能需要多多考慮考慮..
請教一下bchsieh兄Ian's FIFO套件既然已經販賣一千多套了,相信也有不少買家已經安裝設置完成了。
那麼這個Ian's FIFO套件最重大的意義的部分不管前端使用甚麼器材甚麼撥放軟體使用甚麼線材,經過這個套件後應該撥放出來的聲音理論上不會有任何差異這一點是否已經有實際案例已經證實了?
tetsuka兄,
您說的沒錯。這也應該就是為什麼大家會說這台音頻分析儀聲音極好的原因。
這台音頻分析儀的設計目標是極低失真,完全沒有任何音響的調音考量。
裡面的DAC電源用了目前業界雜訊和失真最低的穩壓晶片LT3042,
類比輸出級用了著名的超低失真怪物級OP LME49990,
時鐘也用了當時最強的TCXO NDK NZ2520SD。
以前對音頻分析儀的傳統印象是拿來聽音樂會生冷無感情,
但當盡力把所有失真和雜訊壓到最低的情形下,結果竟然會翻盤,真的很有趣啊。
Ian目前的團購是樹莓板Ian's FIFO + ESS9038 DAC + 鋰電池供電套件。
買了這個套件,加上一片樹莓,接上品質好的時鐘,就可以好好聽音樂了,呵呵。
其實組裝的困難度只能算是初階到進階DIY的程度,沒有各位想像中的那麼難啦。;)
yuntree兄您好,
只要是bit-perfect播放,在軟體和硬體不更動數位內容的情形之下,經過Ian's FIFO之後就完全無差別。
所以答案是「是的」,flac和wav檔也是完全沒差。
關於高雄朋友那邊,就如小弟上面所說,他還正在調整他的DAC。
前幾天他還說經過多方嘗試,終於找到最佳的低通零件設定了。
而他修改DAC的指標,就是小弟所提的那台音頻分析儀。
小弟猜測他應該就跟小弟一樣,除非是非常非常熟的朋友,才會願意讓他進門聽音樂。
為什麼?應該沒有人會想請別人來參觀正在裝潢中的房子吧?絕對會不好意思的啦。(blush)
不過小弟還是會找機會問一下,但是機會很低喔,請別抱任何希望。
電氣隔離以及新的高品質時鐘,也就是加上Ian's FIFO套件,顯然才是未來趨勢,現有的U3TT、HUB、USB DDC,停產的停產,買不到的買不到,若使用Ian's FIFO或相同架構設計的DAC,即使前端用什麼數位線都無所謂,就像LSP000兄所說的,換一條線不會影響列印品質一樣意思。
任何數位訊源只要能裝上驅動的,都能享受這種無差別的極致,或許也不需要雙機JPLAY了,大大便利了數位流的燒友,理論上這樣我們也不需要期待樂之邦出新的DDC了。
但若是覺得這些很困難的燒友,可能暫時還是要選擇使用教授的方案,特別是電源的部分,這個不論用Ian's FIFO或是USB電源解決方案都應該會有所區別,只是把原本時鐘訊號抽掉再加上新的高品質時鐘訊號這點實在特別吸引人啊。
我被Ian's FIFO的概念燒到不要不要的,只可惜暫無DIY能力,我看英文也有閱讀困難(正在努力學習了)。
希望使用Ian's FIFO套件或相同架構的DAC能遍地開花造福廣大的數位流,讓大家可以無差別且不必為了一些奇奇怪怪的電腦軟體系統、線材、乃至CPU、主機板、顯卡上找這些變數了,那會搞死人且付出很多不必要的經濟和時間成本,反而是Ian's FIFO特別划算。
換我來潑你們的冷水,先別高興地太早!......(devil)(devil)
按照bc大王解釋 Ian's FIFO原理,我可以猜測:這個 Ian's FIFO 一定要離 dac晶片 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無敵近!只要離稍稍遠一點,音響系統的其他電磁干擾就跑進去了。
所以才造成它只能 diy,只有 diy才能讓 Ian's FIFO 離dac晶片無敵近。
那麼嚴重問題就來了!除非連dac都能diy,否則dac後端可是有文化、有歷史傳統、超高難度的類比領域,是連使用又便宜又爛的ak4495 dac晶片的 Audiomat DAC都可以全面狂電任何無限價位、性能高強的DAC之『非線性世界』── 簡單來說,就是沒有真正的科學級音樂素養,無法製造或設計出真正好的類比器材啦!
以我為例,如果真的要使用 Ian's FIFO,那就一定要把45萬的AUDIOMAT DAC送去改裝的,其他任何DAC通通沒有用,因為DAC的類比端保證一定翻盤,數位端再正確都沒有救。
因此, Ian's FIFO + 非AUDIOMAT DAC,會輸給JPLAY雙CAT+AUDIOMAT DAC,這個我很有信心,不過也不是沒可能被打臉就是....(blush)
所以如果對於類比端的聲音還沒有定見的, Ian's FIFO趕快去玩。己經有定見像我一樣的,那先別興奮,要先找得到能幫忙改裝的音響師傅啦!
我知道會有人說:為何不把 Ian's FIFO離DAC遠一點?理由非常簡單,任何電氣運作都會產生電磁波,都會對線材的電氣訊號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只要從 Ian's FIFO到DAC稍稍遠一點,它傳送的完整方波就會『變形』而且會受到背景電磁波的影響,這下子使用FLAC或wav就會差很多!因為解壓縮flac一定會產生多餘的電磁污染,而且i2s對於電磁污染簡直是毫無任何扺抗力......因此誰敢說他用了 Ian's FIFO卻可以離dac很遠,那我一定會判定他的音響鑑別力有問題.....(giggle)
這也是我為何理論上完全支持 Ian's FIFO、實際上卻要試聽?理由也非常簡單! Ian's FIFO再怎麼重建數位訊號,數位播放系統產生的『極巨量』電磁污染,怎麼可能不會影響整個類比端?簡單來說吧!放個己開機手機與未開機的手機,在我的音響系統就可以明確辨出來了!再如大魔王的例子,pi的電磁污染極小,jplay雙cat的電磁污染極大,就算 Ian's FIFO保護得了數位訊號,那麼怎麼沒有聽到jplay雙cat的對於類比端的嚴重電磁污染?因此你們說使用 Ian's FIFO後任何數位播放都沒有差,我認為反而扣分;應該是:像jplay雙cat這種高度計算的電磁污染源,聲音反而變差!而pi或簡易數位播放器,聲音才是正確的。除非是這句話 bc大魔王藏在心裡不敢說........(devil)(devil)(angel)(angel)
請注意以上都只是猜想喔!!簡而言之,試聽見真章,恭請bc大魔王拿機器來中壢音響室測試看看了.....(clapping)(clapping)(clapping)
我看飛魚兄說,他是用高品質的同軸線跟DAC連接,並且給予良好的供電,有點類似DT2再外接時鐘的概念...所以這個套件"可能"是提供部分零件如PCB板等,剩下的主要零件如Oscillator等要自己選購並DIY完成...完成後就是如何去跟原來的DAC連接和做數位隔離.(如果原來的DAC沒法直接使用外部時鐘,那可能真的要改機?)
不過...我比較想知道的是,如果用了這個套件之後,數位訊源跟DAC之間就不用再做如U3TT之類的處理了嗎?好久沒碰音響了,最近開始玩耳機,本來想跟著教授使用U3TT裝備那一串肉粽來處理電腦到DAC之間的訊號(giggle),如果使用這個套件之後,可以不用做U3TT還可得到更好的品質,那可省下這些U3TT套件的錢了,並且要將方向轉往如何將這套件使用在自己的系統上才對.以後這討論串的方向說不定就改變了,DIY HIEND (devil)
希望BC大魔王可以開示一下. (clapping)
yuntree兄,請不用因為看到linux而退卻。
樹莓派已經有無痛安裝成音樂伺服器的完整詳細中文說明了,安裝過程應該不會比裝windows困難。
例如:
http://www.fsapi.com.tw/2016/09/06/volumio-2-安裝教學/
附件 32378
請問整套是長這樣嗎?若參加此次團購就可購齊整套嗎?團購登記截止日是哪一天?團購整套的價錢是多少?都是成品板嗎?硬體上是否鎖一鎖螺絲,接一接線材即可?不好意思,問題有點多。
回前輩的話,光耦隔離是可以連接地一起隔離的。
並沒有很困難。
附上音頻分析儀的光耦隔離電路的照片,圖中左側三顆晶片就是光耦合IC,隔離從右方的XMOS USB接收電路,和左方的分析儀電路。
附件 32379
懇請 bchsieh 先進 惠賜 音頻分析儀的廠牌型號及售價
教授,Ian's FIFO要靠近dac晶片是沒錯,但只要不要離得太遠,例如五十公分以內,用上隔離良好的高頻線材,其實影響並不大。
而且電磁干擾不是I2S的致命傷,反而是過長的線材劣化時鐘訊號才是問題。
手機為了要與距離很遠的基地台通訊,所以有天線發射高功率的電磁波。
但是電腦不同,必須要能通過電磁輻射檢驗才能上市。
更何況,如果假設非天線設計的電磁輻射源為點輻射源,電磁波強度是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的。
也就是說,只要電腦稍微離Ian's FIFO遠一點,電磁輻射干擾的強度就會快速降低。
而只要電腦不是裸機,Ian's FIFO又放在屏蔽良好的金屬盒(如DAC機器內),其實從電腦來的電磁波輻射不太會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