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3325
可列印查看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3330
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位於廣州市天河區東圃鎮黃村,北鄰世界大觀、航太奇觀、高爾夫球場、科學中心等旅遊景區,西南為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大學區。它是廣東省政府為承辦第九屆全國運動會而投資16.7億元钜資興建的現代化體育場館,用地面積10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2.8萬平方米。它已成為廣州引以自豪的新城市標誌。2010年第16屆亞運會也將在這裏舉行開幕式。
奧林匹克體育場位於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南部,總占地面積14.56萬平方米,可容納觀眾8萬人。該體育場從1998年12月31日動工到2001年9月31日竣工,創造了國內體育場館六個“最”:速度——在國內同類場館中建設速度最快;規模——目前國內最大、最好;設計——最早採用分開的“緞帶”式屋頂;技術含量——電子田徑記分系統最先進;技術水準——電子顯示幕效果全國最佳;舞臺——規模最大。這裏承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運會的開幕式和田徑、足球等比賽項目。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3329
奧林匹克體育場在設計上,首次打破了國內體育場傳統圓型的設計觀念,採用了飄帶造型的獨特設計,新穎而浪漫。體育場蓋頂分東、西兩片鋼屋架,重達11000噸,彎曲地坐落在21組塔柱上,象徵著21世紀第一次全國體育盛會在此召開。屋頂自由飄逸的緞帶造型又像中國巨龍翱翔半空,寓意著廣東在新世紀的騰飛。體育場內設21個看臺社區,五顏六色的坐椅,猶如萬片色彩斑斕的花瓣,匯成廣州市的市花木棉花,極為壯觀。整座建築富於動感和象徵意義。無論觀眾站在看臺的哪個位置,運動場內的所有景象,一覽無餘,盡收眼底,可以充分享受觀看競技的樂趣和激情。體現人類不屈精神和追求光明的火炬,由螺旋狀的飄帶和球體構成,用懸索固定,懸浮在兩組飄逸的緞帶屋頂之間,矗立在整個體育中心和體育場的共同軸線上,使人們從任何角度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火炬。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3339
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是一個以體育比賽為主,兼顧文藝表演等多功能的綜合性場館。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3355
真實自然---全頻號角音箱的魅力
元旦廣州高盈國際電子城新開的試音室舉辦幾場演示會,廣州超高音樂園製作全頻號角音箱聲音以“真”取勝,有位香港發燒友自己拿試音碟反復試聽,都被這對號角箱聲音還原之真實,細節之豐富所折服。尤其是8800元人民幣一套(包括超高音)的價格對港澳臺的發燒友來講十分吸引。使用號角技術可以大大的降低單元的輸出,相對之下單元在小振幅的運動中可以獲得更低的失、更線性的表現。就片面的音響特性而言,使用號角就是提高最大音壓的上限、降低失真、增加動態範圍以及控制聲音的擴散角度,對使用小功率單端電子管機的用家而言,由於號角喇叭的效率都很高,所以只須使用只有七、八瓦的電子管機,一樣可以享受爆棚的聆賞樂趣,這就是號角喇叭的最大優點。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3356
這支全頻號角音箱的號角是木號角,是用2mm膠合板多層貼合後再車制而成,一個號角就要用一立方膠合板來加工。而德國Avantgarde Acoustic喇叭花則採用ABS塑鋼模壓而成。而這只3″全頻單元的音盆材料也十分特別,據介紹是由四層材料複合壓制成型,每只則只有二克重。頻寬125-16000Hz是平坦的,16000-20000Hz則衰減4dB。而每只喇叭都是由發明者82歲的李萬均老先生自己親手製作,所以其品質得到完全的保證。
現場聆聽的感受:這套器材以較平民化的價格卻得到非常真實聲音、它提供磅礡的全音域播放能力,除了優秀的高音和中音表現外,低頻不但速度感更快、絲毫不拖泥帶水,而且細節還更為豐富!對於要獲得正確樂器聲音還原的發燒友和音樂愛好者來講,這套全頻號角音箱是一個福音。從這次聆聽也體會到,如果有一支好的全頻號角喇叭,即便是用一台普通的CD機和真空管功放,一樣可以獲得高的分析力和豐富的細節,和更快的回應速度,更低的失真和整體十分平衡的表現。可以講,在有些天價的器材的組合都未必聽到的一些細節,在如此平民化的器材中則交待得十分清楚。不過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也可能是聲音過於真實,對於喜歡甜美音色的發燒友來講並不適合。而細節過於豐富,則對軟體要求較高,製作不認真的唱片的缺陷很容易被放大。試聽時換不同錄音的CD反差都好大,對軟體可以講相當挑剔。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3357
現場試聽用的真空管合併功放自家牌子,由廣東中山某廠的代工貼牌產品,售價2200元人民幣。CD機則是在二手市場8年前購入的YAMAHA CD-2000。全部線材均為超高音樂園李生自己製作,全套線材600元。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3358
全頻號角音箱製作者李齊車先生現場介紹:
全頻魅力
一個人的聽音感覺是永無止境的,在多年自製音箱的歷程中,接觸過的單元數不勝數。從選用珠江、飛樂、真美、西雅仕(SEAS)、威發(VIFA)、丹拿(DYNAUDIO)等小口徑單元再到飛樂、珠江、JBL、劇院之聲(ALTEC LANSING)604、515系列等15″、18″大口徑低音、同軸單元,再到德律風根、JONE(莊順)、755C、PM4、FOSTEX等8-10″全頻單元,為了配合這些單元從仿製到自製各種各樣的箱體,從容積、外型、板材、膠水到內部結構,逐漸領會到許多音響的真諦。
正當自己認為大口徑單元,多單元組成的音箱最適合自己追求的音箱時,2003年6月香港楊生送來一對二手的全頻letas-255c 8″單元要自己做箱,這是一個頂部弧形的閉箱,容積60L,箱子做好後裝上單元一聽,聲音的流暢、寬容厚潤是自己多年未感受過的,隨即用百靈達2496DEQ出發白雜訊觀看其頻響曲線,發覺從60Hz~14kHz 比較平坦,沒有用分頻器做的音箱頻響曲線常出現相位凹凸現象。
從此格外對全頻單元加以留意觀察和研究,其間到2005年,又分別給ROA、FOXTEX、JONE(莊順)、德律風根、法國SUPRAVOX、飛樂、惠威、威發等十多種不同檔次、不同口徑的全頻單元做箱及試聽,越發感覺到全頻單元的中高頻段確實是其他音箱無法比擬的,聲音精准、乾淨、細緻、自然,但低頻段無論多大口徑、箱體怎樣設計也難以做得勁爆,而且好的全頻單元價格高且難求,限制了對它的深入探討。
2005年10月,北京研究喇叭單元的前輩李萬均先生拿著他自己歷經21年研究而成的一對、有國家發明專利的3″全頻喇叭和一對8″低音來找我配套箱體,通過試聽和交談,自己被李老研製的單元特性和聽感深深折服。
此3″全頻喇叭測試時效率不高,但試聽時卻比高效率的其他單元響亮。試聽感覺頻率回應平坦、動態大、情感表現豐富,聲音清晰通透,頻率回應寬。不進箱測試可從150Hz-20kHz。這個3″單元和4″-10″試聽相比較,其中低效頻回應比大多數的都好,男聲歌唱時胸腔、喉底的聲音表現厚實,更不用談高端了。
歷經3年圍繞這個3″單元,從1L到30L,從書架箱到落地箱,從閉箱到倒相箱再1/4波長箱、傳輸線箱、後號角箱、前後號角箱,再到現在初步定形的前後號角箱附加各種口徑低音單元箱。
號角神奇
在整個箱體研究過程中,通過反復試聽比較,利用自己曾經製造過六、七千對各種音箱箱體,三千多對各種圓扁號角的實踐和儀器測試經驗,最後確定了用後載入號角音箱,為了提高單元的效率,又加造了前圓號角,為了前圓號角效率的銜接平順,前號角要造得相當大,才能保證前號角f0能達到150Hz左右,是一個理想的設計。
箱體設計方案定下來後,號角的製作同樣有不少難題,因這是一個全頻號角,沒有可借鑒的產品,要克服的問題很多,包括號角最容易出現的腔音,單元頻率如何儘量往上下延伸,單元本身的音色特點怎麼才能不會被破壞,低音單元和全頻單元的銜接如何才能既有低頻,又不能影響全頻特色等等。
從書本學習、理論推理、實踐積累,最後確定把測試麥克風吊在號角上面,通過調整前號角面上的弧度、伸展度、號角的高度、各段板壁的厚度,最後是號角的材質和膠水。終於對解決上述各種問題足夠的瞭解,並據此生產出全夾板全頻號角。在整體結構上只要號角的深度、弧度、寬度選材合適,更能發揮全頻單元的優點,那就是聲音有速度、有厚度、有更高效率,能保持原單元設計的指標,為了彌補低頻的不足,採用加接不同口徑的低音單元,只要分頻點和低音單元選配合適,就不會改變全頻單元的音色。
試聽現在已做出來的3″+5″,3″+8″,4×3″+18″三種規格前後號角全頻音箱,基本已達到自己高效率、寬音場,快速、從容、有解釋力和適量低頻回應的要求,既能聽人聲、弦樂、又能聽交響、鼓樂。這次演示的是3″+8″全頻號角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