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追隨蘆葦大的腳步小小小買 國碩~~~
感謝分享!
今天追隨蘆葦大的腳步小小小買 國碩~~~
感謝分享!
齊白石, 哇.. 這是好貨耶..
日本鐵壺也漲得一塌糊塗.........
車車已飆速近200,只能目送尾燈了
齊白石畫作的下文,最後找到幾隻蝦子啊?
不曉得蘆葦兄挖寶挖的如何了
只有一個字能形容 強.......
有好朋友問我200要不要賣, 不太想理他了 哈哈~~
嘿嘿~~這一次有上到車
真是有夠強................
超強,連國碩都下課了......:O
哈~^_^買太少了~
真是太神了!
主餐小菜都漲停,台灣股神賺不停:D
2227 籌碼鎖的太漂亮了, 有夠集中!
你越怕 他就偏漲給你看 車車 225.5 884張成交量..股本30E.............今年第一勇
怨嘆 !!!! 主餐小菜都沒跟到 .........
請示一下 蘆韋大 ....還有沒有 咖啡 可以喝?.......
阿 沒跟到.............真怨嘆 !!!!
裕日車 傳月中入選MSCI成分股
2012-02-09 01:11 工商時報 記者陳信榮/台北報導
裕隆日產汽車小檔案
裕隆日產汽車(2227)可望入選MSCI成分股,外資增補持股需求殷切,推升股價爆衝,昨(8)日跳空漲停鎖死,收盤價211元創新高,公司總市值跨過2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600億元)的入選MSCI成分股門檻。
和泰汽車(2207)在比價效益激勵下,昨天股價同登漲停,收盤價168.5元,來到近2個月的新高,單日成交量2,549張,較前一日增加逾2倍。
裕日車股本僅30億元,加上兩大股東-裕隆集團與日本日產汽車持股總和逼近9成,在外流通量有限;隨近日裕日車股價突破190元後,市值逼近600億元列入MSCI成分股門檻,加上摩根士丹利本月中將公布心的MSCI成分股,讓外資開始注意到裕日車。
近二交易日外資對裕日車轉為買超,昨天儘管一開盤就跳空漲停,攻上211元的歷史天價,但成交量卻僅有177張,為前一交易日的四分之一,盤末還有超過千張的漲停買單高掛,顯示投資人「惜售」心態,手中握有不少籌碼的投信,昨天更僅僅賣出裕日車股票1張。
法人分析,去年11月和泰車入列MSCI成分股,股價從前一個月的111元谷底,一路攀升至去年12月1日的173.5元歷史新高,短短兩個月股價漲幅達56%,看好這次裕日車股價能夠複製和泰車模式。
裕日車從農曆年前130元的起漲點開始,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股價漲幅超過6成之多。
然由於裕日車在外流通數比和泰車更低,預料正式納入MSCI成分股後,外資基金建立部位的需求不小,增添近期蒐購困難度,法人看好這股動力,會持續推升裕日車股價創天價。
至於和泰車,法人看好在這波裕日車強勢上漲中,會有比價效益出現。
和泰車去年每股稅前盈餘達13.7元,法人推估,裕日車去年EPS也有近13元的實力,今年兩家公司內部均預估獲利至少會有去年的高水準。
兩家公司間股價還有超過40元的價差。和泰車近日有機會在法人點火助攻下,向裕日車看齊。
更多影音新聞
解讀:
如果加入msci
依照和泰車的例子
外資主動家被動買了近2萬張
就算減半買一萬張
股價也不知要飛到何處了!
精實新聞 2012-02-09 08:09:34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彭博社報導,挪威太陽能大廠Renewable Energy Corporation ASA(REC ASA) 8日在財報會議上指出,全球太陽能產業的供給過剩狀況已有減緩跡象,而需求預料將由歐洲移向亞洲與美國。REC執行長Ole Enger 8日在接受專訪時表示,預期多晶矽價格將會在今(2012)年第1季於每公斤30美元左右止穩。他表示,中國大陸廠商已停止生產所有產品,供需平衡正在逐漸改善中。REC的多晶矽平均售價在2011年Q4季減幅達42%,而太陽能矽晶圓價格跌幅為31%,太陽能電池模組則跌15%。
在美國掛牌的大陸太陽能類股8日聞訊走強。中國大陸太陽能電池廠商無錫尚德電力(Suntech Power Holdings Co.)勁揚6.94%,收3.85美元,創2011年9月14日以來收盤新高。原名「林洋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Solarfun Power Holdings Co., Ltd.)」的太陽能垂直整合大廠Hanwha SolarOne Co., Ltd.飆漲21.43%,收2.21美元,創2011年10月31日以來收盤新高。中國大陸太陽能電池巨擘晶澳太陽能控股(JA Solar Holdings Co.,Ltd.)大漲10.93%,收2.03美元,創1月18日以來收盤新高。
大陸媒體報導,中國大陸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1月10日在能源工作會議上表示,今年將實施「十二五」第一批規模為300萬千瓦的太陽能光電開發計劃。截至去年底,大陸太陽能電站裝機達300萬千瓦,年增4倍。專家指出,此次大陸能源局公布新建項目統一開發計劃,雖然規模仍在2011年300萬千瓦的基礎上成長一倍,但政策上提前公布開發規模,顯示全國統一布局的意圖已初步明確。尚德執行長施正榮1月25日在彭博社專訪中認為,大陸今年安裝的太陽能面板可能會達4GW(十億瓦)。
另一方面,德國太陽能業者搶在補貼調降前安裝系統也令需求水長船高。彭博社1月27日報導,德國自由民主黨(Free Democratic Party,FDP)議員Klaus Breil表示,將太陽能補貼調降35%同時限制安裝量的提案雖已獲得經濟部長Philipp Roesler以及兩黨議員支持,但1月25日晚間召開的會議卻未取得共識。他指出,調降補貼的提案延遲通過意味著德國業者將搶在4月底前搶裝約4GW的太陽能面板,主因目前的補貼仍太過慷慨。
Thomson Reuters 1月31日報導,太陽能電池模組製造商阿特斯(Canadian Solar Inc.)執行長Shawn Qu在接受專訪時指出,歐洲需求意外跳增,而該公司正加緊擴產以滿足需求。他並表示,德國顧客的訂單增加情況特別顯著,主因廠商預期該國政府將在未來幾個月調降太陽能補貼額度。Qu表示,過去幾週以來需求非常強勁,令該公司有點措 手不及,而需求跳增有部分是因為德國客戶對國家政策感到擔憂的關係。不過,中國農曆新年員工休假卻拖累了擴產速度,進而使過去兩週陷入供給短缺的窘境,而該公司目前正在積極擴產以滿足歐洲客戶的需求。他並表示,太陽能產業市況持續降溫,許多業者都降低庫存,而該公司也對庫存嚴加管控,因此當需求在農曆春節前跳增時,反倒讓該公司無反立即作出反應。
解讀:
太陽能行情持續升溫
淡季供不應求
有關於solar 真的很弔詭,我問了一個做太陽能的朋友,是否真看到回春,答案是no, 而且目前市場supply 比demand 還是多好幾個X,但股價表現是另外一回事,不知是復甦還是逃命!?
分享一下小弟對太陽能的看法
首先供過於求的問題還是存在,在台灣wafer實際產能約有4.5G,cell約有9G,大陸wafer & cell都約為30G,再加上歐洲、日本、美國、韓國等地的產能,大大超過今年預估的26~28G需求。單然,若美國&大陸有發生部分人士認為的跳躍性成長,需求回再增加,但應該還是遠低於產能。
去年德國第4季有高達4G的安裝,但每家廠商第4季的財報應該是最難看的,這表示第4季主要是消耗之前累積的庫存,故今年一、二月的需求增加也有部份是來自通路商在重建庫存,尤其是有效庫存(現在廠商只要轉換效率16.6%以上的電池)。
也由於去年下半年整個太陽能產業是慘澹經營,無法開源只能節流,故關廠、停線、裁員等等措施都實施下去,而年初市場開始拉貨時,產能的回覆無法那麼快,所以才會有缺貨的假象出來。
(to be continued....)
由於PVInsights網站的存在,太陽能產業每個環節的價格都很透明,也由於大家的製程差異不大,且成本大都集中在單一物料,所以只要知道poly的價格,就能推算出合理的wafer、cell、module價格。到去年底時不管哪一環節的ASP都是低於成本(至於是怎麼跌到那個價位,又是另一故事),所以大部分廠商會做的是減低產出(避免賣越多帳上虧越多)、清掉庫存(套現&減少跌價損失),等到清理的差不多,接著就會惜售,暨在現金流允許下寧可不做生意也不要虧錢賣,藉由這整方式讓價格回到合理價格。我覺得這波ASP的回升有不少是這個因素,等到ASP合理後,開線的開線、復廠的復廠,產出再度拉高,又要回到供過於求、降價銷售的這個循環了。
我個人認為產業最壞的時機已過,但短時間要回到2010年的那種盛況可就難了。
蘆葦大能否開班傳授選股及眼光看遠的課程?:P
懂得跟著買應該就好了..........
這一個車車 ECFA 及 整車輸陸 過關後,搞不好可以挑戰當今股王.....8)
更...........永遠記得106.5
那天蘆葦落下的話.................
現在已經兩百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