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听教授猜测香堡dc主要是增加质感, 前两天看图教授已经上了香堡dc拉,想问问香堡dc相对于普通dc有增加动态,厚度这些吗?
可列印查看
上次听教授猜测香堡dc主要是增加质感, 前两天看图教授已经上了香堡dc拉,想问问香堡dc相对于普通dc有增加动态,厚度这些吗?
最近想找能支援USB3.1 10G規格的Type B線,找了一圈發現
目前台灣市面上只有下面這款:
https://24h.pchome.com.tw/prod/DCACZJ-A9008F2BJ
幾個版上推薦的牌子中,Lindy是直接沒出3.1規格的type B線,
Delock則是有出一樣type C-B的接頭規格,但台灣沒賣......
最後發現Benevo有出,雖然沒看人用過他的USB線,但看他強調
是用USB 3.1技術規格去製作,價位也跟Delock/Lindy的3.1線在
同個價位帶,就決定賭他了......不然就要去美國找,牌子是很多,但
不知道怎麼挑XDDDD
以上提供資訊給有類似需求的人參考.
我以上有點看不懂............是說 poeme 想要推出外接時鐘的商品嗎?.......(clapping)
增加動態 這一詞我不大懂精確用法,我個人以為原始意義是『最大音量與最小音量』的差距,如此來說好的dc線完全不影響動態對比。但如果是談到『暫態反應速度』那就有差了!而且越頂級的音響系相差越多。
『厚度』一詞我更不懂!目前看起來幾乎都是負面意義:目前看到最好的解釋是指:中頻的密度增加叫做中頻有厚度,但是這命中一個hi-end指標上最最嚴重的問題:『正確性的不平衡』!!簡而言之,如果音響系統高頻的正確性比不上中頻,聽起來就會覺得中頻很有厚度(或稱為中頻密度增加),其實使用殺音響測試法就可以知道那是『正確性不平衡』的假相,問題可大了!所以要談厚度,至少一定要是高、中、低頻同時增加厚度,這時更精確的說法就是全頻段聲音的『密度』增加,有時也可稱為聲音的重量感增加,這樣子就不會有問題了。
就以上而論,香堡dc線在全頻段上的厚度皆是增加的,但是如果用在『正確性不平衡』的音響系統,反而會殺音響導致『正確性更加不平衡』,結果就是獨獨中頻變厚了!?這可是殺音響的警訊喔!
而gangster.tank說的細膩度比較是我最常使用的說法沒錯.....(clapping)
分享一下最近看到的ptt樂友對於sorry機與電供的一些心得~
(還沒用過sorry機的朋友...建議直上007機...不用猶豫)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945.A.5A5.html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541.A.2C5.html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31.A.C9F.html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534.A.AE0.html
下面連結純粹做個紀錄...
http://trinax.blogspot.com/2018/07/blog-post.html
http://trinax.blogspot.com/2018/08/blog-post.html
http://trinax.blogspot.com/2018/09/blog-post.html
如果有DIY的能力,建議直接上Sony X800/X80. 就算不換電源,直接用它當轉盤,接4K黑盒子,效果也已經很好了. 而且,它可以吃的格式更多.
我兩台都有,X800的確比較好. X800可以找到二手貨,沒有很貴.
感謝樓上大大們專業的分享!!
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有玩電供的話還是選X700比較方便...直接換掉主機就可以了...而且有台版可購買~
選X800的話就要買日版或美版的機器...不玩電供可以選這個~
真的要求極致的話就是X800+雙電供...建議會DIY的人再嘗試...要不然就請人家改~
否則自己搞到走火入魔把機器都給燒掉了...那就得不償失了XD
憑良心說,改X800/X80的動作並不難,只是要細心,不要急. 想清楚了,再下手.
不管是用X700或是X800(有改或原機),都建議外接4K黑盒子加電供. 沒加這個,聲音差很多,SACD的數位輸出好像也不會超過88K.
如果有DIY改過X800雙電源的同好能否post一些相片或改裝的心得, 指導一下diy功夫沒這麼強的朋友
您可以到新天新地去看那裡的討論,在這裡就不重複了。
http://www.stsd99.com/phpBB3/viewtop...0b3e56ffa70c3a
gangster.tank大想請教一下, Teac505 在 USB輸入跟 U3TT 同軸輸入的聲音差異會超大嗎, 因為在考慮要不要加DDC
發現這種專為電視賣場設計的4k碼流儀,可以直接讀取usb硬碟,輸出hdmi,無其他任何多餘的功能和輸入輸出
而且還是工業級產品,感覺很接近極簡訊源的樣子
http://www.rcamedia.com.cn/product_show.asp?id=29
https://detail.1688.com/offer/521259...2cc21970W6CiAb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d=551080758659
各位有配合隔離牛的電處設備嗎,還是會有反效果?
附件 32149
教授,u3tt弄好了,分离线应该怎么接呀?我看别人是直接 5v引出来 接电源。这样是不是更好呀
請問上樓大大有試過,馬達線路用150w , 控制線路用600W的心得嗎 ? 我目前有150W跟450W 12V
我所謂的分離線是指這種從usb孔送電的:
附件 32155
但是不知道對岸有沒有得買?
至於你圖中外接的方式,需要太高的diy難度,我也不會用.....(blush) 真的要如此外接,dc座與dc頭的選擇又是一個大坑了。
不知道008的馬達之電供是純粹馬達專用?還是接到雷射頭?依我經驗,不管耗電大小,最好的(也就是最高瓦數的)電供應該要從『頭』開始,轉盤是雷射頭,CAT是 USB DDC之前到AUDIO CAT這一部份。如果出現違反該原則的情況,很可能是DAC與其後端有一個環節被殺音響。
不過應該還是耳聽為憑啦!.......(clapping)
由於Digital times2故障,自己維修後燒毀,目前用回USD03+U3TT+win10, KS模式對usd03負擔太大播放不順,不知是不是軟體相容問題,只能用asio jplay播。 有哪位同好有用以上的模組的方便分享一下經驗嗎?
另外還在使用線性電源的同好,我也推薦5v輸出並法拉電容,我目前並+串大約6F, 暫態比msp600還強上不少,只是DT2燒了,測試沒辦法以原來的標準進行,甚憾。有哪位有多的,我願意原價收購。
週末了,大家來玩玩一個便宜的小道具。
2015年,國外有個玩家發明了電池接地,國外稱為Battery Ground Tweak,簡稱BGT。
結構便宜又簡單,所以有小流行了一陣子,但有部分玩家聽出接了之後聲音平衡跑掉,所以玩的人又越來越少。
大約一個月前,UCC貓爺 (就是那位設計高水準線性供電的UCC大) 在FB上分享了BGT進階改良版本,採平衡式設計。
很多人試了之後發現完全沒副作用,而且就算有真實接地的系統竟然裝了平衡BGT之後仍然有改善。
底下分享做法;
材料:
1. 兩顆9V鹼性電池 2. 一個9V電池扣
方法:
1. 將兩顆9V鹼性電池同時接在一個9V電池扣上,一顆只接正極,另一顆只接負級。
2. 將電池扣的導線銅線露出端扭在一起,也就是把兩顆電池的正負極相接,等於是將兩顆電池串聯。
3. 把扭在一起的導線,接到想要接地的點,想用鎖的或是用夾的都可以。
4. 享受電池接地對聲音帶來的改善。
注意事項:
1. 此電池接地最適用於數位訊源和影像,接在CAT、DDC、外接時鐘、藍光機等等的金屬外殼或是同軸端子的負極,效果比較好。
2. 注意鹼性電池用久了之後的漏液問題。
3. BGT的避震和導線也會影響聲音。
4. 切忌將相同電池的正負極相接,可能會爆炸或燃燒。
5. 如果您DIY以上電路發生任何人身財物損失,恕小弟不負責。所以請您自行斟酌。
PS. 這只是超級陽春版,另外還有加上電容的進化版。陽春版的好處是幾乎沒闢性,便宜又簡單。
電容版的就開始牽扯到調音問題,等到大家玩出心得之後,有興趣再來研究加電容版本。
祝大家周末玩得愉快 (angel)
好奇原理是什麼,其實應該說我對接地在電路運作中的效應一直不清楚,
謝兄有空科普一下嗎?
Higuma兄,
目前國內外都還沒看到確切肯定的答案。
因為現在連量都不一定量得到,更不用說原理了。
必須先量得到差別才能有線索去推論可能的原理。
底下是小弟前一陣子心血來潮試著用兩種不同的測量方式看看能不能找出BGT對訊號造成的差別。
第一種是測量BGT對SPDIF方波的頻譜影響,發現疑似在175MHz左右BGT會壓低5dBm,大約是120次諧波的位置。
可以解釋成方波雜訊變低,也可以解釋成方波稍微變圓了一點點。
這是沒有裝BGT的頻譜:
附件 32156
這是裝上BGT的頻譜:
附件 32157
第二種是測量裝上BGT前後SPDIF的jitter差別,結果是幾乎沒有差別,都在誤差範圍內。
這是沒裝BGT的jitter:
附件 32158
這是裝上BGT的jitter:
附件 32159
還有很多其他測量方法可以試。
小弟認為不是量不到,而是沒有用對方法量。
所以尚待努力。;)
Hi,謝兄,如果是單純的接地呢?
一直不清楚接地對電路的意義,只模糊的知道可以排除雜訊,
然後提供參考電位,但實際上不接地或是用水線當地好像也都能運作。
所以具體來說,應該是想請教地線或地腳位對電路的意義是?
Higuma兄,您這是大哉問。
您似乎把"地"和"接地"兩個詞弄混了。
"地"是提供參考電位,"接地"是為了用電安全、屏蔽以及排除雜訊。
就算不接地,機器內部的電供仍然至少會有兩條出線,一正一負,便可提供壓差讓機器運作。
這樣做一般稱為浮動地。
水線就是火線的電壓參考點。
水線本來就是在台電電桶下方取地而來,所以電位跟地線類似。
只是水線當地線有很多限制,不能亂用。
很抱歉,您這樣問,小弟很難有系統性的回答。
建議您可以看看下面這篇文章,會比較有完整的觀念;
http://www.mes.com.tw/work/mes-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