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共同的興趣,共同的朋友,
是一生中最開心的事.
記得到大陸時一定要來找我哦~
可列印查看
有共同的興趣,共同的朋友,
是一生中最開心的事.
記得到大陸時一定要來找我哦~
ANDY 大,你用的 FM 起hum,有沒有用佢的 NOTCH FILTER? 臺灣是 60hz, 要啟動120Hz
再次聆聽系統可千萬別從沙發上跌下來
他已經掉下來了.....................
恭喜Stage III Concepts Kraken 新旗艦電源線,只有兩個字形容....‘巨聲’,少有比擬的level
大大提升,家中各家旗艦都臉紅了。
Andy是在今年一月CES展Stage III Concepts原廠發表Kraken電源線後就下訂了, 只是礙於四月才開始量產所以到現在才拿到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187#post164187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2a/IMG_0921cc.jpg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12a/IMG_0922cc.jpg
CES展出的prototype跟現在的完成品稍有不同
http://www.my-hiend.com/musk/stage3/kr3.jpg
http://www.my-hiend.com/musk/stage3/kr4.jpg
昨天想盡辦法,還是把Stage III順利接上後級......爽!!
最近在使用電源處理器上有個感想。
既然採用了電源處理器就表示認同了他的功能,那經過電源專家設計出來的處理器,應該是附贈的電源線都要算才算是一整個完整的產品,他怎麼來就怎麼用最好,起碼是原廠認為這條線能夠搭配這台處理器才會附贈的。
例如,Isotek電源處理器上,你接了別牌的電源線,後端線材搭配上音色或表現不佳.........你要怪哪個部分出了問題? 這已經失去了比較的基準了。
999兄
我是為了接下來換空間之後的那套才升級線材啊,不過我還沒買齊呢?整個升級還差一對訊號線,心水那條沒貨試聽,沒那麼大腕一次買足,一套音響要幾條電源線呢?? 目前的系統大概需要六條電源線吧,換空間時會換喇叭,後級也是打算換成Mono,那就是7條電源線。
兩條Ruby Mountain、一條Acapella Reference、兩條Acapella High Lamusika、一條NBS Black Label III、一條Stage III............換系統剛好升級,換掉兩條Vahalla跟幾條Vovox而已,我一條一條買,一條一條post而已,實際上沒很多,你們錯覺了,我是剛好夠用而已。
把線材升到同一等級而已,沒得再上了啊,我基本上也沒換啊,接到別的地方而已,像我AV擴大機原本是插原廠線,後來換成Vovox,現在換成Vahalla,還是在家中服役啊,等線的還很多呢,我的藍光機、劇院超低音、等等等等,都還是插著原廠線。
在目前空間,怎麼弄都會影響居家生活跟動線,不弄不代表我不知道問題啊。
返璞歸真,是懂多了,不再摸索,直截了當這種返璞歸真,還是沒摸懂、懶得懂下的返璞歸真,反正整出來的聲音會告訴別人一切,要經歷過才能到第一種吧,所以才會歷史不斷重複啊,沒親身經歷過不會懂的。
時間有限,總要一段時間玩一種東西,之後空間有得慢慢搞,現在是沒得搞找事情搞。
洩洩~~~~~~
%327++
心是需要run
夏季溪流經常發生不好的事
線是需要run
明鏡拂拭菩提現.....
高檔線材售客週全........預先run過到某個層次
Andy 兄! ^^ 恭喜你入了Stage III Concepts Kraken! 想請教ㄧ下,, 你覺得在試過 NBS BLIII VS VS STAGE III
請問你覺得最大的差別是在哪呢? 請問哪ㄧ條的速度比較快, 音場比較寬呢? 還有最重要的哪ㄧ條聽起來最Balance 呢?
我前幾天去音響展.... 聽了很多, 發現平衡真的是真正的可貴呀! ,,,,,,, 很多現在的cable 越做越離譜....那天看到 MIT SHD 還什麼的...
那個filter box 比我頭還大...... 但.... 那不都把原本最pure 的訊號給染色了嗎? ...... ?
NBS BLIII’電源線‘相較於舊款,並沒有低頻量感多於別牌的情況,也很平衡,不過音場是較為內斂型,爵士、人聲很適合,不過插在Puccini上時,反而高音過多,有點淤積,會嗡(有點耳壓高的感覺),目前感覺插後級聲音最好。
Kraken我還沒插過太多的地方,後級上,音場龐大、更深,很想在前級上試試,不過插在QX4也是啾啾,高音淤積。
NBS BLIII訊號線跟電源線表現相反哦,音場很開,質感很好,跟電源線有點互補的作用。
每條線插在不同位置,表現差異都很大,所以我也相信一個品牌中的線材必然有互補的現象(電源線、訊號線,連器材也是),不然依照某些線材在某部位的表現,在其他位置再加成的話,那怎麼會能聽。
反而是Siltech,不能說他不好,他的高音質感、細節是他牌也很難比擬的,但是很容易........沒低頻,很看系統用,巨型喇叭可能都沒問題,但是中、小尺寸低音單體的喇叭系統就啾啾了,所以某牌子配上Siltech是啾啾中的啾啾。
Siltech插訊源,Acapella reference插前級,NBS BLIII插後級,之前本人系統這樣最好聽
今天是Acapella High Lamusika插訊源、Kraken插前級、NBS BLIII插後級............正在聽中,不過擔心線隨時會掉下來................恐燒雞,該很快拿下來...........只能說真好聽啊,比插在後級強,音場深且大,比起Acapella reference少了點中頻的韻味,人聲沒那麼厚,不過都是一樣的,音響最怕比,有上中下全贏的線材嗎? 老實說紅白線嚴格說都有優點呢~~~~
不過今天這樣接,Siltech接上我的phono,我的phono啾啾了。
不過上述的形容因系統、空間、擺位而異,大家聽了我說當參考就好,起碼是個走向而已,不得準的。
我只不過是在同一擺位、空間等一樣的條件下,線材換地方插而已,聽出個大概走向,喇叭一動,可能結果又不一樣了。
人聲韻味不夠??? 一兩個月過後就知道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