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阿!
Westlake本來就是作監聽喇叭起家的
我也喜歡他們家喇叭的聲音,很大器
真不好意思在葉sir這借版面聊了這麼多
可列印查看
Eddie網友慨借..早年名轉盤(改裝)..試聽.:)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1394
台中..DIY界名家~YY宮主之dac-2號..好評不少的 DAC 2:)
網上不難查到推文..內部照..是台用足"重料"的數類轉換器.:)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1393
轉盤+dac外觀照.居處空間有限..委身了.(blush)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1395
重點是要試聽/領教..不少支持者口中的好料與好聲..到何程度..?
能否與大廠~studio cdp 一較長短..或是直接幹..當肥料..:O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1396
這dac是真空管的.故需要熱機.最好有個30分鐘以上..剛開始傻傻甫開機就放..轉盤以 aes/ebu入 dac-2..因工作溫度不足..雖然整體音色頗佳:).但大聲就是怪怪的..(sweat).
平橫數位輸出值非常大...估計 5v不會少..因為自機 sony cdp d500也是高輸出一族..不下10次與它機比試過.深刻感受的到..這下遇到鐵板啦..(sweat)(sweat):P
因不好意思拆頂蓋.
轉述別人內部照情形:供電極燒..3顆環變+1顆ei小型變壓..電容 m-cap..補料不少..早年也用過 theta dac.印象中美式的豪情~現在融入了細緻的元素..傾聽之漸而怡愫..很美.自然流暢..管子根本不是問題啦..:D
再感謝 eddie哥願借在下增加見聞..可能是有點?緣份..其實是"住距"很近..:P:P
Dear 葉sir,
客氣啦,禀著交流與試聽之心情與您共享機器與音樂
這也是美事一件,這台管DAC CS4328
小弟這台還不算是很好的,更頂級的都有
其中不乏許多高檔器材擁有者及宮友,均有此機
但聲底相同,但走向不同...(blush)
小弟寫的介紹
http://eddie0817.wordpress.com/2009/...be-dac-cs4328/
http://eddie0817.wordpress.com/2009/...a-basic-iimod/
但您讓我知道了此器材目前不足之處,可能會更換
供給高壓的變壓器成進口..再做細部修改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438/...9b4ec30ec9.jpg
下次必當前往貴府拜訪您 :)
自己cdp..dac:用(買)+借(試)..經手超過15部有了.雖不敢講觀點成熟..經驗/分辨能力還算有一點(blush)
yy宮主之 (改)theta data basic2+(製)dac2..在不少出處都有好評..也不用再錦添了.我用到現在(第5天)可以講點心得..
過往一些使用經驗..訊源這個"頭端"影響整體的程度應僅次於喇叭.雖然不像換喇叭般一翻兩瞪.但是讀取音樂能力高下也不難區別..這一套一開聲叫我驚豔.:O.! 也小受驚.(sweat).很少遭受那麼'直接"的挑戰..現役"冷門"機的優點好像她全有.開闔大而明確..豪邁中不乏細膩..果斷不拖..清晰帶甜..(又不是賣水果|-))..一幅立即想吸住你..巴不得馬上幹掉自家機子的態勢...!!..這下苦戰啦..(sweat)(sweat)
:|試聽之 eddie 哥~dac2.據悉只算是"陽春"機型.:O
而改機之 theta 雖是舊機.但架構及拓展性都不錯.應該是改機工作者所愛..
若是有機會聽高階型或頂級型..勢必更上層.8)
有人愛"徹頭徹尾"一級作功..機箱~內部一切要最高規格一絲不茍.
有人只管聲音好聽第一.其它可以妥協.
多次切換機試/比.. theta輸出~dac2(一套).. sony輸出~dac2(混搭).. sony直接聽(比較).
說真的.有幾次自己都搞昏|-)..聽以為是甲機..正樂著.走向前一看~竟然是乙機.!
因為2者的音樂性格..真有不少相似處..此回(sweat)..握手啦..:):D
當然.也預留了 機器主人來舍指導/交流時.再一起印證一番..否則以上結果目前為止是在下一方之言而已..請指教囉.(blush):P
是冷門非主流cdp.雅虎一下可查資訊不少..可aes/ebu..rca數位輸出..類比xlr與rca輸出..
輸出值頗大.在下為04'機種08'購入10'換雷射頭.操作便利性佳.音質應適大部份人吧.也有評太直接了點.當初買入(廉).比試過同門cdp..R3.cdp3100感覺是最實惠者(其實是操作最快)沒想到2年多了還未被別機給幹掉...哈.
gitzo 224腳架+1276雲台..用來照相很穩.有時"夜拍"得在野外架上10個小時.
D500屬於Sony錄音室系列,使用KSS-213C雷射頭
就跟大多數的錄音室CDP一樣都有著許多編輯的專業功能
尤其是在時間顯示,快轉,選曲等...
傳輸介面也是一應俱全除了基本類比的RCA和平衡輸出外
RS232C,同軸和AES/EBU的數位輸出也都有,當然也少不了連接Clock的接頭
但妙的是他卻沒有monitor out!?
但這台在Sony錄音室系列裡算是特別
因為他有遙控器!!!
通常在狹小的錄音室裡爲免紅外線互相干擾
機器多半不會設計"內建"遙控功能這個選項
但這台D500就有
錄音室因為傳輸距離長,和需要大動態的檢視
所以多半使用平衡輸出,且一般來說錄音室的機種輸出也都會高一些
這台的聲音沒有錄音室機常有的冷調,卻依舊精準
算是中性偏一點點暖,高頻甜味也不錯,蠻討喜的聲音
厚度密度都有,但在超高和超低的延伸尾韻上差了那麼一丁點
這點我覺得接RCA或是換個線應該會改善很多(畢竟錄音室對線材沒那麼講究)
不過由於是錄音室機種,外觀工藝就沒這麼精細了
專業機種好不好用看個人摟,通常監聽味會比較重
有時候聽一些後製或錄音比較差的軟體會有點痛苦
但在數位輸出的部份多半做得不錯,接台好DAC通常可以得到不錯的效果
而且專業機種多半在外觀上沒那麼講究就是了
可惜現在的唱片製作已不見得完全是製作人或錄音室的想法了
以前的唱片製作的確是製作人或錄音師美學風格的呈現
但在唱片市場萎縮之下,許多的錄音和後製都已被cost down
鎖不鎖clock?是不是Real time?麥克風的選擇?mastering的過程?母帶的選擇?
唱片公司有壓力,製作人有壓力,錄音師有壓力
結果就是compromise
一份好錄音或說一張好專輯
應該是不管放在專業或家用系統都要好聽
只是也許在專業系統裡你會多聽到一些東西或是多知道一些東西
不過站上許多網兄的系統的播放能力早已超過專業系統
能聽到的應該只會更多啦!
BTW,麥克傑克遜的錄音遠比現在許多的發燒片還燒
不管是放在專業系統或家用系統都一樣燒
要能完整呈現麥克傑克遜的錄音的系統可絕對不簡單喔!
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試
果然是..年輕又專業人仕..http://www.my-hiend.com/vbb/images/icons/icon14.gif..:)
正照著 積奇哥的劇本在演..前陣子換線就如 您所言..的表現至今.:)
現在所帶來的樂趣.造成EQ停工~快者近月了..哇哈:D:D!
低頻音箱[超低音]:難DIY嗎?不難!誰說的?:O那就難吧!:D
好單体可有造箱容積尺寸規格,要聲好厚重[夾層及加強內部]有測試器材更好更可玩調整而達到好的音頻,箱內容間比原有規格大一面測在一面補上 硬質材料 縮小容積, 軟質材料 阻尼加大及縮小容積[箱音], 吸音材料 箱內音頻。哈哈! 也許~~~~:D
PS 分頻最理想是65Hz更低 85Hz以下就要試驗聽聽
從音開始 經麥克風收音後就不是音了 是電的數據存在軟体如CD;[電波]:加大電波[電壓]、放大電能[電流],線材、接頭、器材 一重又一重 一件又一件,終於由音圈轉變成動能推動紙~~~~各种材質的 可發音盆[喇叭]:推動空氣[音波]、震動空氣[音壓]。我們主要面對的就是 [電] [音波],但發燒玩家重視的 雙耳 驗收。不否認他們不重視 還是這是不值一提 嘿‧請指教 還有~~但文筆太差 腦程式速度慢還在Download :D處理中
我很愛玩及了解更希望能有机會去實際使用,工具 音響 機械 :探討 學習 好勝 ~~,麥克風這不好那不行, 錄音 人為失誤條件不良~~~~~一大堆理由的評論,不好沒有這些 我們如今要聽什麼 對 都去聽現場 。少年年輕時沒有VHS Video 好電影都要擠破頭。
個人認為 麥克風 錄音 都是重要 更重視
EQ 在現場是看測試麥克風拾到音波轉成電波電能而顯示在顯示器[銀幕]上,EQ 的功能就是工作員決定的某段或某點頻率用EQ來降低或加強這電的波形,所以EQ是調音?是調電?EQ調過的好不好 這標準如定在是[錄音的重現]那就請用這目標為終點,套句j兄的話:
要能完整呈現麥克傑克遜的錄音[原音還原]的系統可絕對不簡單喔!
{{"調音"此道??小道具似乎不見常用??}}這堆器材內有九台不同方式EQ 自動EQ 內建EQ 一般EQ,小道具?;EQ是很必須的利器工具,音效頻響要好唯有它 麥克迴授消減更是不能少。當然您問的是Hi-End音響有人用嗎?我所認識的都是堅守不用包括自己,這問題如果有一台是Hi-End公認評論好的,想用[玩]EQ的人會更多。在下多次想把EQ接上但想如EQ的傳輸~~音的品質變了,接點多了線多了就這樣一直在矛盾中,這是我一直沒有用EQ在音響系統上的原因,如有一台EQ或內建在前級的EQ不會有傳輸上的損失,一定會用EQ做最後音頻的修正、或調校出自己喜愛的聲音,但如用Mixer作音響前級時會用上面四段EQ微調一下,聽的很過癮:)
http://img828.imageshack.us/img828/2310/dsc00061po.jpg
是的. .引用:
作者: 999369;98517這堆器材內有九台不同方式EQ 自動EQ 內建EQ 一般EQ,小道具?;EQ是很必須的利器工具,音效頻響要好唯有它 麥克迴授消減更是不能少。當然您問的是Hi-End音響有人用嗎?我[SIZE=3
在下也試過所謂"一般EQ"等化器..音質變差以外.+/-12分貝的調整量~加到底~還分辨不太出來噎.真是不能用..|-).舍下EQ嘛..中間頻段不敢講.兩端:20hz...20khz~加減個2~3分貝就可明顯區別:)..
HI END界應該是不會去"公開"推EQ機的.因為EQ無罪.推之則罪也.如 兄所言:錄音製作環境/演唱會場合內.滿坑滿谷EQ機~都是因應需求.自家的話"惦惦用"就好啦.!!:P
剛剛發生事件.導致尬機結果變得"明確"..!:O
eddie 哥..在大風雨中蒞舍指導交流.兩人在多次比較之後.達成了新排名:
第1名:Theta Data Basic2(改)+YY-Dac2(平價版)..RCA數位接..RCA入AMP:D
第2名:Sony D500..RCA入AMP:)
第3名:Sony D500+YY-Dac2..RCA數位接 RCA入AMP:|
未以 AES/EBU 做連接.乃因:YY-Dac2輸出值很大.平衡固然可能更多訊息量.但是管子Dac在每一次訊號"出入"時.喇叭會"波"一聲..原以為跳曲才有..結果是全有|-).是不會傷害.但放大音量前~不免毛毛的哦.此狀況??改善?(sweat)
1名~強在力道較勁(一些).分離度更清楚交代(10+%..有).聽感就如從音樂廳已經不錯的位置.再往前挪2排那種感受:)..事實也是如此..此套2台弄下來.$$多出sony二倍多.我們聽現場有時位差2排.票價差一倍也可能..
2名~操作性領先不少(專業強項.).連接簡單省空間(廢話.).整體(音場)退一點相同音量感+要多按4~5下..耐聽度猷小勝出!?(blush).雖驚豔度打了9折?整個表現下來:就是瑜/亮之差吧.只是一台不貴/陽春/且6年的錄音室專業cdp.還能苛求嗎?:P
3名~也一點不會難聽.只是沒有徹底發揮1+1效果.反而匹配略不如一套:|.也輸給2名只多一些些(火氣..略大..把CC.Admoniter甜美的高頻推過了一點)..畢竟製作人有自己觀念作法..經驗吧?會從事"改機"必然想法理念有過人處.如果隨便搭上別家轉盤就比自己一套要強.那決不是成功..!!:)
感謝 eddie 哥.冒雨來舍讓我受到新啟發..一起聆賞也免流入一方之評..8)
本國發燒DIY界.有許多熱誠支持玩家.在下感覺是:必然是不妥協求精者居多.沒有任何(廣告)光環資源可用.能賣..靠得就是口碑.而且要升級相對簡單許多..哈哈.:D
DG-48可外接顯示銀幕[15寸或17寸]能有更清楚圖的功能嗎?
葉sir 客氣啦,
視聽室規劃細膩,居家裝潢溫馨
人也相當客氣,多去幾次是必要的 您不嫌棄的話~
第一跟第二差在 分離度 力道跟細節 在聽樂器與大動態音樂時更能聽出差異
但第二名聲音平順耐聽,該表達的資訊都有 很不錯
第三名Sony+管DAC CS4328聲音搭起來太多於尖銳及有壓迫感
會比較毛躁一些。
D500很超值,不過....
葉sir也搞一套管DAC吧~~(bl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