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dio Research 總裁:Terry Dorn
-
-
-
我想知道以後會不會推出有硬碟的媒體播放器....:*
引用:
作者:
小葉
新任總裁Terry Dorn將於本周四來訪喔:*
-
好的,身為用家,再多來幾個問題吧 :D:D:D
引用:
作者:
臭酸石頭
我想知道以後會不會推出有硬碟的媒體播放器....:*
-
有沒有SACD(很多說不出的廠商都出了...)
有沒有LS26或LS17真空管輸出級ㄉD/A(現役的DAC7只有純晶體...)
ARC電源處理器(雖然原廠說只要插牆壁,不過有用還是有差...)
以上想不出來了......(sweat)
引用:
作者:
小葉
好的,身為用家,再多來幾個問題吧 :D:D:D
-
再來呀.... :D:D:D
引用:
作者:
臭酸石頭
有沒有SACD(很多說不出的廠商都出了...)
有沒有LS26或LS17真空管輸出級ㄉD/A(現役的DAC7只有純晶體...)
ARC電源處理器(雖然原廠說只要插牆壁,不過有用還是有差...)
以上想不出來了......(sweat)
-
來了來了~~這次換技術題
為什麼ARC的後級輸入阻抗做的那麼高?(現在的音響都越做越低甚至有些只有10K)
真空管的工作方式很不穩定又容易受到干擾,為什麼ARC的S/N比可以做到10Xdb甚至11Xdb?
(仿間管機多半8Xdb~9Xdb即便是晶體機有些也不見得能做這麼高)
管後級在低頻的波形多半會失真嚴重,為什麼ARC有辦法在低頻也維持在很低的失真?
(有OPT的皆如此,米國M牌晶體機也不例外)
問完了~~~~:*
引用:
作者:
小葉
再來呀.... :D:D:D
-
再來再來 :D:D:D
引用:
作者:
臭酸石頭
來了來了~~這次換技術題
為什麼ARC的後級輸入阻抗做的那麼高?(現在的音響都越做越低甚至有些只有10K)
真空管的工作方式很不穩定又容易受到干擾,為什麼ARC的S/N比可以做到10Xdb甚至11Xdb?
(仿間管機多半8Xdb~9Xdb即便是晶體機有些也不見得能做這麼高)
管後級在低頻的波形多半會失真嚴重,為什麼ARC有辦法在低頻也維持在很低的失真?
(有OPT的皆如此,米國M牌晶體機也不例外)
問完了~~~~:*
-
再來就考倒我ㄌ.....(emo)
引用:
作者:
小葉
再來再來 :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