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250 條

查看主題

  1. #33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6
    Thanks
    3,520
    Thanked 5,500 Times in 1,85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Deen 查看文章
    教授好:
    最近在看音樂史,看到關於賦格曲的介紹,我覺得賦格曲似乎適合用來練習"平行式處理"的能力,若我想以巴哈的G小調小賦格來練習平行式處理之能力,請問您會推薦哪個版本的錄音?
    首先:使用賦格曲來練習"平行式處理"的能力是不錯的構想....:)

    再者:但是使用巴哈的音樂會發生很嚴重的謬誤。

    原因發生在,巴哈的音樂是所謂的「複音音樂」,這種音樂型式的「旋律線」本身就是平行式處理的旋律線,與我們正常習慣的如唱歌般的旋律線非常不同。所以再怎麼簡單的巴哈作品,只要用到複音音樂的旋律線,就會出現平行式處理的旋律,再加上賦格曲式,腦袋非爆炸不可!

    從賦格曲式習慣平行式處理,我會建議拿貝多芬比較容易。以第七交響曲的慢板樂章而論,一開就是最清楚明白的雙主題賦格,淺顯易懂。曲子到了中段,發展第一主題成為一段小賦格曲,這時會比較接近巴哈時代的賦格曲式。你可以自行比照看看那邊比較容易清楚明辨不同聲部的旋律線。

    而從「複音音樂」理解平行式處理則是超級高難度!!例如說,巴哈最瘋狂熱賣的無伴奏小提琴曲集與無伴奏大提琴曲集,就都是使用「複音音樂」模擬平行出現三個甚至四個聲部的超高難度音樂,而市面上的相關唱片應該不到 0.001的版本是演奏正確的,幾乎全都變成序列式處理的演奏。所以,會建議先從貝多芬下手再進階到複音音樂比較適當。

  2.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