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共15頁 第一第一 ... 412131415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131 到 140 共計 150 條
  1. #131
    註冊日期
    2010-12-14
    文章
    31
    Thanks
    72
    Thanked 6 Times in 4 Posts

    預設

    關於電的部分,數位傳遞事小,但在電腦或DAC做類比輸出處理的前後步驟中,電就舉足輕重,這是我的心得~

  2. #132
    註冊日期
    2010-06-02
    文章
    356
    Thanks
    342
    Thanked 312 Times in 137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yhiendfirstseata 查看文章
    關於電的部分,數位傳遞事小,但在電腦或DAC做類比輸出處理的前後步驟中,電就舉足輕重,這是我的心得~
    是啊! 我也在純類比部份和 DAC 上投資了不少處理電源.

    附帶一提, 您買 USB HUB 給 Bladelius USB DAC 用, 應該還有別的細節會一併考慮解決, 是不是? 分享一下吧!

  3. #133
    註冊日期
    2011-03-05
    文章
    81
    Thanks
    1,186
    Thanked 192 Times in 68 Posts

    呲牙

    引用 作者: drkao 查看文章
    恕刪....
    後來不小心認識一些高手
    一開始只是把ROUTE換成線性電源
    卻發生變化
    而且是改善
    從此我開始優化電腦
    把NB換掉
    ....
    所以無論是任何介面
    優化電腦是必須的
    除非不在乎聲音品質
    .....
    廠商應該要知道這件事
    但沒人敢說
    說了誰還要買數位流
    優化電腦多麻煩
    因為優化電腦非常難量產
    但是還是有廠商生產出來了
    韓國人先發制人
    .....
    尤其是電腦越厲害的人
    越不肯承認這現象

    有興趣的人可以來我家聽聽看
    drkao,看到你的發言,真感謝你點出的地方。 而其他不吝分享的前輩們,也都在同樣的方向裡討論,真是非常謝謝大家,讓我這剛入音響界的人能有更明確的認知。

    對drkao這段文感興趣的原因
    1.認識到一些高手<=能請教是哪方面的高手嗎? :P
    2.優化電腦<=能請你分享些經驗嗎? 是調BIOS,還是...
    3.韓國人先發制人<=請問這段的意思是?

    電腦越厲害的人,越不肯承認這現象<=我對這句話持保留態度 :)

    我還是相信有高手能意識到背後的影響,假如不肯承認,那可能是陷入某種"心態"了....

    最後,請問大家有使用電腦的人,對主機板使用手冊裡的架構圖,有更深入的想法嗎?:o

  4. #134
    註冊日期
    2010-09-05
    文章
    847
    Thanks
    0
    Thanked 433 Times in 246 Posts

    預設

    解決問題,必須找出其根源
    在這數位音樂再生的過程中,
    除了如kmixer之類的問題外,是否有證據顯示資料錯誤?
    或者更明確的說,資料在傳遞過程中發生錯誤?
    我的光纖loopback實驗則是證明資料正確,而這也符合我們對數位資料傳遞的理解,
    在各式各樣電路/應用上都能正確傳遞的數位資料,自然沒啥道理在音樂再生這領域就會錯。

    哪麼,再來剩下的可能是?
    眼前,似乎只有jitter?
    而我們知道jitter與電源純淨度大有關係,
    既有此可能,那麼,對任何的動作/改變會造成聲音的差異,我們便會嘗試著去探究,是否會造成電源差異?
    若果,那好,知道怎麼處理了,
    若非,那,只好再繼續觀察尋找差異,並探究是否為問題的根源...

    當然這種找答案的方式,有時會落入如那個著名的"我的車喜歡巧克力冰淇淋,不喜歡香草冰淇淋"例子...

    各位是否有些觀察/證據可以分享?

    此外,我想有些詞語大家釐清比較好,以免雞同鴨講
    我們以再生的程序倒過來看,針對資料/訊號而言,
    最後是類比訊號,以目前的主要架構是個電壓變化訊號;
    往前推是DAC電路,通常是個IC,
    往前,輸入給DAC的是數位訊號,以CD而言,這是個PCM code,也就是以數字表示電壓,我們稱這一個個PCM code為sample;
    再往前是DAC卡/盒/模組的控制電路,裡面有一個buffer,存著一堆PCM code;
    再往前,以PC為例,則是PCI Express或USB或Ethernet或WiFi或BlueTooth,
    上面傳遞的資料通常是一批批的PCM code,或許會包個頭尾,我們稱這一批批有包頭尾的資料為packet;
    再往前是PCI Express或USB或Ethernet或WiFi或BlueTooth的硬體buffer,裡面也是packet;
    再往前是device driver,裡面也有個buffer,存著一批批的PCM code,通常沒有外加的頭尾;
    再往前是OS針對PCI Express或USB或Ethernet或WiFi或BlueTooth的API,裡面當然還是有buffer,還是存著PCM code;
    再往前是player軟體的輸出部分,裡面當然還是有buffer,還是存著PCM code;
    再往前,若是唱壓縮檔,是player的解壓縮部分,其輸出部分裡面當然還是有buffer,還是存著PCM code,
    其輸入部分裡面當然還是有buffer,不過存的是壓縮過的資料;
    再往前是OS的storage driver,CD或硬碟或Flash drive,裡面當然還是有buffer,存著檔案的某個片段;
    再往前是storage上的檔案,無論是CD或硬碟或Flash drive。

    通常我們這麼說,
    檔案,是在某個儲存體上已知其大小的一批資料;
    stream,是透過某種傳輸媒介持續的、有先後順序的一串資料;
    packet,是stream的其中一片段,有些stream並非穩定頻率不間斷的傳輸,而是送一批,停一下,又送一批。

    又,除了數位的jitter外,別忘了DAC有一半是類比,
    類比仍舊是需要砸重本重料才能做的好,尤其是訊號最微弱的訊源端。

  5.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drunkenlife For This Useful Post:


  6. #135
    註冊日期
    2009-08-25
    文章
    295
    Thanks
    63
    Thanked 618 Times in 14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LSP000 查看文章
    看過這種說法, 說實話, 我完全相信大家的金耳 (因為我是木耳).
    倒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的呢? 我沒法臆測.

    我只能這樣推論.
    - 如果您覺得是 "數位音樂檔案" 在網路傳遞過程中遭到了電源的污染, 造成了這個現象. 那我勸您千萬別在線上購買/網路下載任何 "數位音樂檔案", 因為在檔案傳送過程中, 可能會有數十/數百/數千個不同的 routers 為您默默地服務, 而它們絕對沒有音響等級線性電源的伺候.
    - 如果您也跟我一樣覺得不是 "數位音樂檔案" 的問題, 那您就應該可以體會我為什麼會在前文建議將 "數位音樂檔案" 直接完整傳送到 DAC (或眾先進提到的Music Server) 之上後, 再交給發燒友自己選定的 Hi-End 廠商全權負責 DA 處理. 效果不滿意, 代表您選擇錯誤. 唯有這樣, 才能杜眾發燒友悠悠之口.

    至於真正的解決之道, 當然是由專家找出真正的原因. 但我相信要發燒友信服, 一定會很難.

    檔案不會有問題
    下載的過程我寧願相信沒問題
    雖然有人曾提出
    下載的疑慮
    但是我聽起來是沒問題
    而且我大概擁有2T的下載音樂
    難道要全刪

    我們在下載音樂時
    與LINN DS接受電腦端
    這兩件事還是不同
    下載音樂還是有比對的機制
    而LINN DS的兩端雖然屬封包的傳遞
    但是電腦端一定還是要加時基
    否則無法溝通

    其實您說的
    把檔案放在dac中
    也就是說dac中也還要再放電腦組件
    仍要以pcm方式傳遞
    並未解決問題
    只是路徑短一些

  7. #136
    註冊日期
    2009-08-25
    文章
    295
    Thanks
    63
    Thanked 618 Times in 14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07080722 查看文章
    drkao,看到你的發言,真感謝你點出的地方。 而其他不吝分享的前輩們,也都在同樣的方向裡討論,真是非常謝謝大家,讓我這剛入音響界的人能有更明確的認知。

    對drkao這段文感興趣的原因
    1.認識到一些高手<=能請教是哪方面的高手嗎? :P
    2.優化電腦<=能請你分享些經驗嗎? 是調BIOS,還是...
    3.韓國人先發制人<=請問這段的意思是?

    電腦越厲害的人,越不肯承認這現象<=我對這句話持保留態度 :)

    我還是相信有高手能意識到背後的影響,假如不肯承認,那可能是陷入某種"心態"了....

    最後,請問大家有使用電腦的人,對主機板使用手冊裡的架構圖,有更深入的想法嗎?:o

    哈哈
    我都在MYAV出沒

    這些高手最厲害的是P900
    他老哥每作一個更動
    必定有所改善
    因為他有一副超級金耳
    幾乎所有的優化過程都是他獨立完成

    首先BIOS內
    需要把不需要的關掉
    然後是超頻
    是降電壓降頻率的超頻
    OS採用VISTA
    它是有缺陷的多工OS
    缺陷是影音部份會太過獨占資源
    剛好符合我們的需求
    在灌之前
    先將安裝光碟經VLITE濃縮成另一張安裝光碟
    所以這OS無法上網
    也沒有任何無用軟體

    也有自行開發軟體用來關閉開機用的軟體
    也更改FOOBARS
    把會動的元件移出機殼
    另外作避震
    所有風扇移除
    因為降頻使用
    只要中大型散熱器給CPU
    改裝記憶體
    使用線性電源供應CPU及SSD,硬碟
    ATX還是得使用交換電源

    自行開發軟體寫出記憶體的虛擬碟
    設個極簡單的路徑
    放到滑鼠右鍵的 傳送到
    只要點到該檔案夾
    按右鍵點 傳送到 該路徑
    就會把該檔案夾的檔案先複製到記憶體的虛擬碟
    再丟到FOOBAR或SAMPLITUDE

    也有圖片預覽的功能
    也就是圖形介面
    但通常我不喜歡載入圖片
    會佔記憶體

    韓國人出了一部優化的電腦了

  8.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drkao For This Useful Post:


  9. #137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drkao 查看文章
    哈哈
    我都在MYAV出沒

    這些高手最厲害的是P900
    他老哥每作一個更動
    必定有所改善
    因為他有一副超級金耳
    幾乎所有的優化過程都是他獨立完成

    首先BIOS內
    需要把不需要的關掉
    然後是超頻
    是降電壓降頻率的超頻
    OS採用VISTA
    它是有缺陷的多工OS
    缺陷是影音部份會太過獨占資源
    剛好符合我們的需求
    在灌之前
    先將安裝光碟經VLITE濃縮成另一張安裝光碟
    所以這OS無法上網
    也沒有任何無用軟體

    也有自行開發軟體用來關閉開機用的軟體
    也更改FOOBARS
    把會動的元件移出機殼
    另外作避震
    所有風扇移除
    因為降頻使用
    只要中大型散熱器給CPU
    改裝記憶體
    使用線性電源供應CPU及SSD,硬碟
    ATX還是得使用交換電源

    自行開發軟體寫出記憶體的虛擬碟
    設個極簡單的路徑
    放到滑鼠右鍵的 傳送到
    只要點到該檔案夾
    按右鍵點 傳送到 該路徑
    就會把該檔案夾的檔案先複製到記憶體的虛擬碟
    再丟到FOOBAR或SAMPLITUDE

    也有圖片預覽的功能
    也就是圖形介面
    但通常我不喜歡載入圖片
    會佔記憶體

    韓國人出了一部優化的電腦了
    請教drkao,

    有韓國人出的那台電腦的資料嗎? 謝謝~~~

  10. #138
    註冊日期
    2009-08-25
    文章
    295
    Thanks
    63
    Thanked 618 Times in 14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請教drkao,

    有韓國人出的那台電腦的資料嗎? 謝謝~~~
    就在這裡阿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ad.php?t=4049

    問小葉
    他po的新器材

  11.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drkao For This Useful Post:


  12. #139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drkao 查看文章
    就在這裡阿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ad.php?t=4049

    問小葉
    他po的新器材
    哇! 我居然都不知道

  13. #140
    註冊日期
    2009-08-25
    文章
    295
    Thanks
    63
    Thanked 618 Times in 143 Posts

    預設 我的數位流之路

    自從開始使用黑膠後
    全力在ebay上買唱片
    於是逐漸冷落家中Mark Levinson 30+31
    終於將它讓給更須要它的人
    自己用一台陸製sacd

    後來開始注意數位流
    與多位朋友請益
    決定購入Linn Akurate DS
    當時還是使用Notebook播放

    在網路上跟martinon吵起來
    於是p900自告奮勇前往martinon家中一探究竟
    證實了rip的重要性
    才認識p900及martinon, alc, lwc等好友

    首先由alc發起
    照p900的概念
    組了我與alc的cat
    並且由jlee出面幫我求黃先生作了一部線性電源
    這cat及線性電源的確讓我的Linn Akurate DS實力大進
    但是我仍十分懷念ML 30+31
    而黑膠仍遠勝數位流

    根據P900的指導
    我換掉了Linn Akurate DS
    改為利用RME AES音效卡輸出PCM
    進入BERKELEY AUDIO ALPHA
    這時才開始有HI-END的感覺
    我仍懷念ML 30+31
    而黑膠仍大勝數位流

    不過我要稱讚一下BERKELEY AUDIO ALPHA這DA
    它並完全不是數位流器材
    因為它沒有USB, 1394或網路輸入
    但它可解24/192以下的規格
    它真的是非常非常物超所值
    p900還將它改機
    並增設clock in
    此時實力可以撼動我現在的d05+g03

    後來在再換成現在的Esoteric D05+G03X
    此時它的聲音應該可以說有進入hi-end殿堂
    偶爾我仍懷念ML 30+31
    而黑膠仍勝數位流

    在這整個過程中
    p900仍不斷完善cat
    主機板從790am2到790am3到h55再回790am3
    到現在890
    os以window vista為基礎
    不知已經被重灌幾次
    每次p900要求要我重灌並給我ghost檔
    我都很高興

    把sata線包起來
    把音效卡包起來
    都是p900熬夜利用儀器測試如何包
    在主機板震盪晶片上貼密技
    改記憶體
    還有任何一項bios的更動
    都經由p900的反覆試驗並聆聽

    現在最後的版本
    讓我一直換片來聽
    不斷的驚喜
    現在我不再懷念ml30+31
    因為數位流完全超越了
    alc是我們當中最鐵齒死硬的黑膠流
    也終於鬆口
    提及終於可以把黑膠放棄
    其實現在應該是非常非常逼近黑膠
    這兩週真是讓人興奮
    不斷有新的驚奇出現
    常有原來這張cd是這樣

    現在的聲音是我聽過的數位系統最厲害的
    從前一直對dcs感到好奇及喜愛
    可當時聽dcs是在我同學耳醫那裡
    可卻也明顯聽出dcs不如他的黑膠
    現在我的數位逼近黑膠
    甚至某些特性勝過黑膠
    只是我的黑膠可能不如耳醫的
    也不禁讓我想像如果我把d05換成dcs scarlatti會好成怎樣

    如果有網兄想體驗並指導
    歡迎光臨寒舍

  14. The Following 10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rkao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