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共19頁 第一第一 ... 3456715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41 到 50 共計 182 條
  1. #41
    註冊日期
    2007-05-23
    文章
    4,982
    Thanks
    2,157
    Thanked 3,874 Times in 1,491 Posts

    預設

    我的LP到時也不一樣了喔! 如果被你殺了, 小高會找你算帳的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andychu 對音樂太客氣啦!能看得下我的貝多芬後期弦樂四重奏,絕非池中物....:)

    我知道你音響升了好幾級,所以不敢說可以宰你的CD,改口說要宰LP.....其實不見得能宰啦!只是大家藉機玩樂一下,順便見識我選的LP有多麼『毒』....:o :o

    咦?『房子裝潢好』?空間有大變動了嗎?那我一定得去取經,否則兩年後我換成大樓、獨立音響室沒了,不向你多學學就完蛋了!....:)

  2. #42
    註冊日期
    2007-05-16
    文章
    720
    Thanks
    180
    Thanked 152 Times in 11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andychu 查看文章
    我的LP到時也不一樣了喔! 如果被你殺了, 小高會找你算帳的
    又再升級一次,小高會很高興的
    CALL:0932-377626黃先生



    新竹市光復路2段882號6F~1

  3. #43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wei123wei123 查看文章
    但是我是類同軸又更棒,跟老師的PEL比起來,我們的C521真是太超值拉。
    但是PEL喇叭一樣是專注HI-FI性能的喇叭,所以整體表現仍然存在著價位差距.....最後就是錢來決定了....

    我個人是仍然選擇PEL啦!但是等我詳細測試 C521後,再來看看要不要推薦成接觸錄音藝術的最低門檻、可以發揮『psycho包』的幾成實力...:)

    引用 作者: kib71350 查看文章
    指教是不敢啦~~ 華山論劍 嚼舌根市免不了的啦 :*
    客氣了,歡迎儘情『嚼舌根』!...

    引用 作者: andychu 查看文章
    我的LP到時也不一樣了喔! 如果被你殺了, 小高會找你算帳的
    引用 作者: rendzaw 查看文章
    又再升級一次,小高會很高興的
    大家都很幽默,看起來等 andychu 房子好了後,我們就可以知道我活不活得下來了....

  4. #44
    註冊日期
    2008-02-19
    文章
    246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那是安慰黃老闆的拉

    老師不要信以為真,

    比較講究的現代小喇叭,反射孔在高音後面,分音器也不是架在後面不然就是高音的後面,

    那都是針對音質上的設計,沒人放在底板的拉,放在那裡會增加中頻,

    很多都是實戰經驗,妳把喇叭打開來聽聽,重新玩玩吸音棉就知道拉,

    小弟是因為不得已,不然改那些很麻煩,想反射孔本來想改高音後面,但是機內線已經不夠長,

    所以將就改,是可以拿那些軟體叫老闆在去設計跟調教,

    不然音響展,拿那些超大動態的音樂...


    自然會有因為超低頻出不來,超高頻被影響到拉,因為單體的能量無法釋出,

    導致了更多的失真。

    一般都是講究靜態數據,機器數據,都很漂亮阿,但是不能聽,有的是不人性,

    因為機器是要造給人聽的,不是給機器聽的,

    有些是機器結構失真,那個太小儀器也聽不出來,

    基本調教基本上可以用機器,但是高級的設備架構有的都是要人去感受,

    因為不是每一樣都有機器可以量的,


    再則,我都是玩動態調整,放出來調整看看,邊放邊調整,這是另一種優點,

    一般都是玩的方向跟我不一樣,我在乎結構,零件之間干擾要少一點,

    甚至於整體的聲音要平衡,是聽感的平衡,於是才會越玩越細,因為剩下的東西,

    大概只有木內那種大師會弄,一般廠機ACAPELLA也是玩得很細緻,但是一般不太會玩那些。

    玩那麼久還跟人家一樣,也就失去樂趣拉。用錢堆出來的,

    跟自己動手玩出來感覺就是不一樣,彷彿那鋼琴是自己彈的一樣,

    老師你的LP看可不可以換矽膠皮帶,我相信是橡皮本身的問題是長條型的,

    若是妳看一般LP已經很多用矽膠皮帶,妳去買一條也會升級很多八,那是接觸點的問題。

    不是價格論定的問題,存在乎結構美感跟避震導震諧振美學。

    這才是我玩的科學,還有能經過耳朵跟時間的考驗。

  5. #45
    註冊日期
    2007-05-16
    文章
    720
    Thanks
    180
    Thanked 152 Times in 11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andychu 好久沒跟我哈拉了,要不要買幾片我推薦的專殺LP之LP來玩玩看?....我最有興趣的還是玩『錄音藝術虐待音響法』....



    黃大與scs,我剛剛使用超低針壓聆聽那張貴死人的蕾菲布LP,結果發現:

    真糟糕,原先LP的真實頻寬不足,所以從唱放到擴大機的這一段訊號線,使用性能較差的ORTOFON 8NX訊號線(約一萬八)的效果跟超高頻寬的ESPRIT STRUCTURE 4(五萬元)是差不多的。

    現在把超低針壓密技搞熟後,糟糕,真實頻寬一拉開,訊號線的品質馬上配不上!使用ESPRIT STRUCTURE 4(五萬元)把性能較差的ORTOFON 8NX訊號線(約一萬八)電個七昏八素,從HI-FI性能到音質美感通通電歪掉。

    所以老實說,要發揮『超低針壓』密技的全部實力,連線材都要花大錢,要命啊!(sweat) (sweat)

    因此在我調整後,你們的鋼琴......我知道問題出在那裡了!鋼琴的全頻寬暫態太可怕,實力不頂級的器材與線材通通被宰。為了實驗我故意換了一條不知道幾百元訊號線,沒錯!超低針壓變得比傳統針壓還難聽,因為超針壓的HI-FI性能把爛線材打個頭破血流,還把整套音響系統『最弱的一環』毫不客氣地暴露出來。

    按照這個經驗,等我下周回來測試『大鍵琴唱片』,我猜會比鋼琴更可怕地專殺『最弱的一環』。

    而依我玩 ORTOFON 105 的經驗,黃大的 521 應該是忠實反應前端的喇叭,也就是無論餵給它多貴或多便宜的器材,通通會忠實反應性能的差異。所以很有可能你給它換上十倍價差的『線材』,居然性能忠實的提高十倍....所以它無論多低價,照樣會忠實反映音響系統『最弱的一環』。

    所以那天你與 scs 的鋼琴表現是相對來說比較差的,我猜可能正是這個原因。大家再來討論看看....

    對了,我個人認可的線材沒有一條是『調音的』,通通都是『HI-FI性能派的』,只是價位反應性能差距。
    先求出HI-FI性能,再慢慢求質感,若在能從價格不貴中求得那就更歡喜
    CALL:0932-377626黃先生



    新竹市光復路2段882號6F~1

  6. #46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錄音藝術之鑑識音響法聆聽 scs 的十萬元內超值組合

    錄音藝術之鑑識音響法聆聽 scs 的十萬元內超值組合




      科學的精神有兩種:一種是不惜血本追求最高性能的表現,例如先前家訪過的musk與twc;另一種則是嘗試以最低價格達成最高性能表現,也就是追求『超值』,我自己正是這一種。而次家訪 scs,見識到了比我還要更起肖的第二種科學精神:據說是為了嗆賭,硬是在十萬元內組出一套超值的 hi-fi性能卓越的系統。當然了,十萬元內會有什麼缺失都是可以猜想到的,所以挑毛病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追究到底十萬元能彰顯出多高明的 hi-fi 性能?這就是科學精神了。

      scs 的音響室規格極差,接近正方形;器材是:CDPRO 2 DIY,Technics SL-1200MK5 + 舊雷氏五號頭 + DIY 唱放,前級是 DIY,後級 DIY,喇叭是 Carmans 521sS 雙8"腳架兼超低音。LP 訊源部份約:唱放一萬,唱頭兩萬,唱盤兩萬。



      首先當然優先進行錄音藝術之鑑識,scs 放一張忘了是什麼的DG唱片,好慘!音場濃縮到只有兩隻喇只中間一小團,幾乎聽不出有什麼聲音舞台的長寬高;scs 連忙說因為音響室空間極差,音場只能現有這樣的表現,超低音還得少一截......我的立場當然是:使用錯誤加料的錄音是測不出音響的真正實力,先放這一張巴黎聖母院的主日彌撒實況錄音LP版:


      能不能想像一個己經很自負自己的便宜系統卻有 HI-FI 性能的人,卻被自己系統的真正實力活活嚇死的精彩實況?我看 scs 下巴都快掉下來了:從來沒想過,超低頻不足、正方形空間的先限制下,照樣有真實無比的三D聲音舞台音場更是一舉破兩隻喇叭而出,完全超出喇叭兩側甚遠;更誇張的是,照樣有層次分明的『音場舞台高度』,也就是所謂『神聖空間』的聽感在這種正方形空間照樣可以輕易得到。當然與良好空間相比還是有妥協,但是正方形空間也有這麼好的音場與舞台也足夠嚇死人了。我也從中學到了:原來正方形空間反而是挑錄音的利器呢!錄音藝術夠好,正方形只會影響頻寬的均衡感,對音場與舞台的『基本現象』是不會騙人的。

      隨後放了幾張 EMI FRANCE 的 LP,每張都讓 scs 贊嘆原來他的系統還有這麼強的實力沒有表現出來。

      再來測試 DG 中錄音比較正確的唱片,庫貝利克與巴黎管弦樂團的貝多芬《田園》:


      果然!DG 中錄音較佳的唱片,音場與舞台就正確許多,照樣超出喇叭兩側甚遠,而且.....因為十萬元的限制與音響室空間的天限,這張 DG 的整體聽感反而優於 EMI FRANCE 一些;雖然明顯聽出舞台深度沒有層次感、樂器定位跑來跑去的問題,但是這張DG錄音的最高頻與最低頻比起 EMI FRANCE 還是少了一點點,於是,音響系統有天限的情況下,產生了這張DG反而比 EMI FRANCE 好聽一點的『假象』(因為我家與 rendzaw店訪皆明顯聽出 EMI FRANCE 優於這張 DG)。測試貝姆的舒伯特交響曲集得到相同的結果。



      這時 scs 表演了『超低針壓』密技中演生的種絕技:微調 um 級的 VTA。在下圖中,唱臂末端有一小點紅色黏士,將之前移後移一小段距離,造成 VTA 極小的變化,卻可以產生天差地遠的聲音質感變化。



      我說 DG 這張LP的超高頻還不太夠(跟 EMI FRANCE 相比),scs 不服氣地說:看我神功......動了一下紅色小黏土後,哇!高音完全開了,音場與舞台變得更大了,聲音變得更活了;沒錯,真的存在著『絕對正確的VTA』密技。這種密技的科學原理我並不確知,但是它是真實存在的,而且產生的的『改善』幅度有可能與換器材相提並論。不過,幸好我的錄音藝術理論還是沒吃虧,因為播放DG再怎麼改善,它的錄音缺陷永遠無法改善。

      展現密技成功而得意非凡的 scs 還說:這對 Carmans 521sS 喇叭的擺位是比較差的呢!因為最好的擺位拿來測試這對 ROGERS 喇叭了。於是我們把喇叭接上去一聽:



      唉!別提了,在習慣 HI-FI 性能的音響下,我的耳朵完全無法接受老 ROHERS 的聲音,只好請 scs 趕快換回 Carmans 521sS 喇叭。

      早知道 scs 常常強調小提琴聲音的真實性,宣稱超低針壓密技後的小提琴一點都不『刺耳』、更好聽。這句話對我而言是嚴重扣分,因為真實的小提琴本來應該是『該刺耳就要刺耳,該順耳才要順耳』,任何宣稱小提琴不刺耳的音響系統或錄音唱片,我都可以輕易指出那是加料的修飾作法,偏離真實的原音甚遠。早在 rendzaw 店訪時詢問他們所謂的小提琴示範究竟是什麼唱片?原來是 Testament 的柯岡演奏,試聽之後我知道了......

      這張唱片是英式的美聲加料唱片,中頻有不正常的厚度,而且最高頻與最低頻皆有削減。我在五萬元音響系統時期曾誤判 Testament 認為還不錯,到了現在四十萬元級的系統卻是一聽就明顯發現加料與不正常。而一般LP系統為了表現『音質』,往往極度『突顯中頻的正確』而輕忽高低頻的正確;因此播放這種『中頻厚度不正常』的唱片時,中頻被雙重突顯,當然會過衝、當然會刺耳了。

      於是我特地帶這張錄音超級正確的『CD』來測試看看,追求 HI-FI 性能的發燒友即使愛好 LP 聲,能不能排除 CD 的干擾而見識到錄音藝術極緻的小提琴聲有多麼真實嚇人?這張 Tosi 再一次立下汗馬功勞:



      後果呢?只聽 LP 的 scs 乖乖去買 CD,因為錄音藝術最後還是決定一切啊!....

      最後測試威森伯格的 EMI FRANCE 之法國版LP


      結果真糟糕,還是被這張唱片宰了?依我玩 ORTOFON 105 的經驗,Carmans 521sS 應該是忠實反應前端的喇叭,也就是無論餵給它多貴或多便宜的器材,通通會忠實反應性能的差異,因此會忠實反映音響系統『最弱的一環』。無論 rendzaw 或 scs 都傾向以低價位音響來呈現極致的 HI-FI性能,但是無論如何低價位器材終究有天限,就等著日後再慢慢測試天限究竟發生在那個環節了。

      由於只有短短兩個多小時沒有進行更深入探討,但是整個家訪讓我這種重視錄音藝術的人非常非常滿意。會跟 rendzaw 與 scs 他們那麼契合,主要是發現他們(或許要包括wecare?)無意中找到了LP系統『最超值』的鑑識唱片錄音法。超低針壓的聲音絕對不是『好聽』,因為它會非常可怕地把唱片的種種錄音、轉錄、演奏之缺陷殘忍地暴露出來,從而讓我們覺得版位(ED1、第一版CD、玻璃CD....之類 )反而不是那麼重要,錄音的本質才是最重要的。這與我多次在千萬音響系統中感受到:HI-FI 性能越強的頂級音響,越容易暴露錄音藝術的缺陷,從而拉大好錄音與普通錄音的聽感差距,完全不謀而合。

      同時,因為他們堅持使用便宜器材來發揮音響性能,無形中讓我再次體驗『HI-FI性能』與『音質』是可以切割的音響科學認識。主要是我覺得當天他們兩人使用的LP訊源、唱放、擴大機與線材,在音質的細部調整都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我當然了解這種音質的調整無法『誇張地』突顯超低針壓的 HI-FI 性能優勢,但是太 HI-FI 的聲音的確對大多數人難以入耳也是一個該注意的問題。然而無論音質如何,錄音夠不夠水準的細節與效果卻完全可以成功表現;更重要的是,專注 HI-FI 性能,的確可以幫助音樂欣賞免於被錯誤加料錄音所污染,而容易接受真正夠水準的演奏技巧。

      這是一次完美的音樂與音響之相互印證!

    (END)

  7. #47
    scs 訪客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錄音藝術之鑑識音響法聆聽 scs 的十萬元內超值組合




      科學的精神有兩種:一種是不惜血本追求最高性能的表現,例如先前家訪過的musk與twc;另一種則是嘗試以最低價格達成最高性能表現,也就是追求『超值』,我自己正是這一種。而次家訪 scs,見識到了比我還要更起肖的第二種科學精神:據說是為了嗆賭,硬是在十萬元內組出一套超值的 hi-fi性能卓越的系統。當然了,十萬元內會有什麼缺失都是可以猜想到的,所以挑毛病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追究到底十萬元能彰顯出多高明的 hi-fi 性能?這就是科學精神了。

      scs 的音響室規格極差,接近正方形;器材是:CDPRO 2 DIY,Technics SL-1200MK5 + 舊雷氏五號頭 + DIY 唱放,前級是 DIY,後級 DIY,喇叭是 Carmans 521sS 雙8"腳架兼超低音。LP 訊源部份約:唱放一萬,唱頭兩萬,唱盤兩萬。



      首先當然優先進行錄音藝術之鑑識,scs 放一張忘了是什麼的DG唱片,好慘!音場濃縮到只有兩隻喇只中間一小團,幾乎聽不出有什麼聲音舞台的長寬高;scs 連忙說因為音響室空間極差,音場只能現有這樣的表現,超低音還得少一截......我的立場當然是:使用錯誤加料的錄音是測不出音響的真正實力,先放這一張巴黎聖母院的主日彌撒實況錄音LP版:


      能不能想像一個己經很自負自己的便宜系統卻有 HI-FI 性能的人,卻被自己系統的真正實力活活嚇死的精彩實況?我看 scs 下巴都快掉下來了:從來沒想過,超低頻不足、正方形空間的先限制下,照樣有真實無比的三D聲音舞台音場更是一舉破兩隻喇叭而出,完全超出喇叭兩側甚遠;更誇張的是,照樣有層次分明的『音場舞台高度』,也就是所謂『神聖空間』的聽感在這種正方形空間照樣可以輕易得到。當然與良好空間相比還是有妥協,但是正方形空間也有這麼好的音場與舞台也足夠嚇死人了。我也從中學到了:原來正方形空間反而是挑錄音的利器呢!錄音藝術夠好,正方形只會影響頻寬的均衡感,對音場與舞台的『基本現象』是不會騙人的。

      隨後放了幾張 EMI FRANCE 的 LP,每張都讓 scs 贊嘆原來他的系統還有這麼強的實力沒有表現出來。

      再來測試 DG 中錄音比較正確的唱片,庫貝利克與巴黎管弦樂團的貝多芬《田園》:


      果然!DG 中錄音較佳的唱片,音場與舞台就正確許多,照樣超出喇叭兩側甚遠,而且.....因為十萬元的限制與音響室空間的天限,這張 DG 的整體聽感反而優於 EMI FRANCE 一些;雖然明顯聽出舞台深度沒有層次感、樂器定位跑來跑去的問題,但是這張DG錄音的最高頻與最低頻比起 EMI FRANCE 還是少了一點點,於是,音響系統有天限的情況下,產生了這張DG反而比 EMI FRANCE 好聽一點的『假象』(因為我家與 rendzaw店訪皆明顯聽出 EMI FRANCE 優於這張 DG)。測試貝姆的舒伯特交響曲集得到相同的結果。



      這時 scs 表演了『超低針壓』密技中演生的種絕技:微調 um 級的 VTA。在下圖中,唱臂末端有一小點紅色黏士,將之前移後移一小段距離,造成 VTA 極小的變化,卻可以產生天差地遠的聲音質感變化。



      我說 DG 這張LP的超高頻還不太夠(跟 EMI FRANCE 相比),scs 不服氣地說:看我神功......動了一下紅色小黏土後,哇!高音完全開了,音場與舞台變得更大了,聲音變得更活了;沒錯,真的存在著『絕對正確的VTA』密技。這種密技的科學原理我並不確知,但是它是真實存在的,而且產生的的『改善』幅度有可能與換器材相提並論。不過,幸好我的錄音藝術理論還是沒吃虧,因為播放DG再怎麼改善,它的錄音缺陷永遠無法改善。

      展現密技成功而得意非凡的 scs 還說:這對 Carmans 521sS 喇叭的擺位是比較差的呢!因為最好的擺位拿來測試這對 ROGERS 喇叭了。於是我們把喇叭接上去一聽:



      唉!別提了,在習慣 HI-FI 性能的音響下,我的耳朵完全無法接受老 ROHERS 的聲音,只好請 scs 趕快換回 Carmans 521sS 喇叭。

      早知道 scs 常常強調小提琴聲音的真實性,宣稱超低針壓密技後的小提琴一點都不『刺耳』、更好聽。這句話對我而言是嚴重扣分,因為真實的小提琴本來應該是『該刺耳就要刺耳,該順耳才要順耳』,任何宣稱小提琴不刺耳的音響系統或錄音唱片,我都可以輕易指出那是加料的修飾作法,偏離真實的原音甚遠。早在 rendzaw 店訪時詢問他們所謂的小提琴示範究竟是什麼唱片?原來是 Testament 的柯岡演奏,試聽之後我知道了......

      這張唱片是英式的美聲加料唱片,中頻有不正常的厚度,而且最高頻與最低頻皆有削減。我在五萬元音響系統時期曾誤判 Testament 認為還不錯,到了現在四十萬元級的系統卻是一聽就明顯發現加料與不正常。而一般LP系統為了表現『音質』,往往極度『突顯中頻的正確』而輕忽高低頻的正確;因此播放這種『中頻厚度不正常』的唱片時,中頻被雙重突顯,當然會過衝、當然會刺耳了。

      於是我特地帶這張錄音超級正確的『CD』來測試看看,追求 HI-FI 性能的發燒友即使愛好 LP 聲,能不能排除 CD 的干擾而見識到錄音藝術極緻的小提琴聲有多麼真實嚇人?這張 Tosi 再一次立下汗馬功勞:



      後果呢?只聽 LP 的 scs 乖乖去買 CD,因為錄音藝術最後還是決定一切啊!....

      最後測試威森伯格的 EMI FRANCE 之法國版LP


      結果真糟糕,還是被這張唱片宰了?依我玩 ORTOFON 105 的經驗,Carmans 521sS 應該是忠實反應前端的喇叭,也就是無論餵給它多貴或多便宜的器材,通通會忠實反應性能的差異,因此會忠實反映音響系統『最弱的一環』。無論 rendzaw 或 scs 都傾向以低價位音響來呈現極致的 HI-FI性能,但是無論如何低價位器材終究有天限,就等著日後再慢慢測試天限究竟發生在那個環節了。

      由於只有短短兩個多小時沒有進行更深入探討,但是整個家訪讓我這種重視錄音藝術的人非常非常滿意。會跟 rendzaw 與 scs 他們那麼契合,主要是發現他們(或許要包括wecare?)無意中找到了LP系統『最超值』的鑑識唱片錄音法。超低針壓的聲音絕對不是『好聽』,因為它會非常可怕地把唱片的種種錄音、轉錄、演奏之缺陷殘忍地暴露出來,從而讓我們覺得版位(ED1、第一版CD、玻璃CD....之類 )反而不是那麼重要,錄音的本質才是最重要的。這與我多次在千萬音響系統中感受到:HI-FI 性能越強的頂級音響,越容易暴露錄音藝術的缺陷,從而拉大好錄音與普通錄音的聽感差距,完全不謀而合。

      同時,因為他們堅持使用便宜器材來發揮音響性能,無形中讓我再次體驗『HI-FI性能』與『音質』是可以切割的音響科學認識。主要是我覺得當天他們兩人使用的LP訊源、唱放、擴大機與線材,在音質的細部調整都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我當然了解這種音質的調整無法『誇張地』突顯超低針壓的 HI-FI 性能優勢,但是太 HI-FI 的聲音的確對大多數人難以入耳也是一個該注意的問題。然而無論音質如何,錄音夠不夠水準的細節與效果卻完全可以成功表現;更重要的是,專注 HI-FI 性能,的確可以幫助音樂欣賞免於被錯誤加料錄音所污染,而容易接受真正夠水準的演奏技巧。

      這是一次完美的音樂與音響之相互印證!

    (END)

    我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這兩張木頭味那麼重,原來是加了料的:o:o:o左邊的就是我放的第一張,德國EMI.....


  8. #48
    註冊日期
    2007-05-16
    文章
    720
    Thanks
    180
    Thanked 152 Times in 111 Posts

    預設

    一切只是方法的分享,嘗試又不花錢,方法不好用頂多退回原始設定,要在極致就加個小道具,

    老師回來時再借個小道具給您用用:):):P
    CALL:0932-377626黃先生



    新竹市光復路2段882號6F~1

  9. #49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scs 查看文章
    我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這兩張木頭味那麼重,原來是加了料的:o:o:o左邊的就是我放的第一張,德國EMI.....
    原來是 EMI Gm,這種 EMI 的品質不穩定,有些比 EMI ENGLAND 還爛,有些卻可以直追 EMI FRANCE。但是以你當天放的這張,跟DG一樣差.....:P

    『這兩張木頭味那麼重,原來是加了料的』.....其實我從來就不覺得小提琴有什麼木頭味..:P 我又不是沒有自己親身摸過百萬元級的小提琴,從來不知道什麼是『木頭味』....

    木頭味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我所謂第二種中頻加料:『沒有頻寬的突起,但是有不正常的厚度。』,直接造成的後果,就是完全無法分辨小提琴與中提琴的音色有何不同?小提琴的低把位比中提琴的高把位還要像中提琴(所以評論佛瑞的安魂曲就會破功),中提琴的低把位比大提琴的高把位還要像大提琴(這樣子永遠也無法欣賞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有可能連長笛與單簧管都無法區辨。

    不過我不否認很多人會把正確的小提琴聲『誤用』木頭味來形容,例如很多發燒友去 musk 店訪 都說那裡有木頭味.....我就會知道那是誤用的形容詞。

    再者,如scs你所發現的,錄音加料會造成木頭味,而這種木頭味在 hi-fi 性能強悍的音響下會無所遁形地難聽到爆....:P

    引用 作者: rendzaw 查看文章
    一切只是方法的分享,嘗試又不花錢,方法不好用頂多退回原始設定,要在極致就加個小道具,
    老師回來時再借個小道具給您用用:):):P
    還有小道具?哇我哭,零用錢不夠了....(sweat)

    我現在優先想到的是:有沒有碳纖維熱錐或柱好讓我把所有器材通通墊起來....:P

  10. #50
    註冊日期
    2008-02-19
    文章
    246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PSYCO老師應該要用BDR阿,那才夠水準阿,

    不然就要用山寨版的台製大象棋一盒200那種才夠力,

    另一種更好用的是用不鏽鋼螺絲,把原來的角錐螺絲拿去五金行買不鏽鋼螺絲,

    要買圓錐型的,基本上可以自己調整高度,

    若是仔細聽,很多低頻膨大可能來自妳的原廠墊才,

    塑焦的墊才就不要用了拉,直接上螺絲調整就可以拉,

    當然CDP、AMP要都用同種材質角錐聲底比較靠近拉,

    每個東西都有失真拉,只是要想辦法把失真減到最少拉


    另一個發燒BDR墊板也是必要的,那個是依老師等級才配的上的拉,

    真的不行,就去選用台版青菜水果沾板,

    擴大機的沾板就用拼的八,擴大機底板比較不需要再加高,

    若是CDP的可以選一個好一點的沾板再加高一層角錐就可以拉,買39元的那種家具角錐,

    上版要有切邊的聲音比較不會那麼呆板,若是90度切角,無論材質如何,

    都是不利高頻的拉,妳看SCS那個大理石或花剛岩那就是邊邊是直角的。

    山寨版台方,老師可以玩玩拉。


    ROGERS應該也沒那麼爛八,我猜是喇叭架的關係八,

    小弟我把頂面的8跟螺絲換成平的白鐵,

    底部的原來的角錐都不用拉,用內部的外面四根用圓頭螺絲(這四根就是角錐拉),內部也是平的,

    這樣喇叭架也比較低,螺絲直接故釘在鐵柱上,也少一層渲染,

    主要是喇叭才不會掉下來。都是亂玩出來的,好不好就看自己拉。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