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共7頁 第一第一 ... 34567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41 到 50 共計 64 條
  1. #41
    註冊日期
    2008-02-03
    文章
    4,034
    Thanks
    836
    Thanked 768 Times in 587 Posts

    預設

    請問你是在那一州?謝謝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2. #42
    註冊日期
    2013-08-15
    文章
    153
    Thanks
    330
    Thanked 443 Times in 124 Posts

    預設 100 Hz駐波處理 in 3坪小空間

    小弟住在麻州Boston Metropolitan Area
    此篇文章於 2023-06-10 10:48 PM 被 k900733 編輯。

  3. #43
    註冊日期
    2008-02-03
    文章
    4,034
    Thanks
    836
    Thanked 768 Times in 587 Posts

    預設

    我是在猶他 聖喬治 ,音響室的配置 設置 是很~~~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4. #44
    註冊日期
    2008-02-03
    文章
    4,034
    Thanks
    836
    Thanked 768 Times in 587 Posts

    預設

    這是專業錄室用的吸音材料 我是放在家内高處位置 減少室內的雜音 IMG_3813.jpeg IMG_3815.jpeg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5. #45
    註冊日期
    2013-08-15
    文章
    153
    Thanks
    330
    Thanked 443 Times in 124 Posts

    預設 100 Hz駐波處理 in 3坪小空間

    過去陸陸續續玩過雙超低音、DRC、time alignment,
    這些對系統聲音都有助益,但由於純兩聲道架構上的限制,
    無法發揮這些工具的最大效用,同時也產生一定程度的副作用。
    因此我一直對全dsp多聲道分音的兩聲道聆聽系統非常感興趣,
    也慢慢地朝這個方向建構得差不多了,只缺一台多聲道DAC。

    我對多聲道DAC的需求包括:
    1. 解碼有一定水準
    2. 至少有六個獨立聲道
    3. 內部沒有ASRC
    4. 每個聲道要有XLR輸出端子
    市場上最符合這些條件且負擔得起,大概就剩下OKTO DAC8 PRO。
    OKTO小公司產能有限,只偶爾開放幾台供訂購,
    十月左右發現又開放訂購了,馬上下單一台,
    也因此有這篇心得文。

    系統架構:
    1. Audiolens xo做數位分音, 左右聲道60hz以下sum成monobass 作超低音;
    60-3500hz bandpass作中低音;
    3500hz以上highpass給高音。
    同時也做drc及time alignment

    2. HQPLAYER convolution engine使用Audiolens生成的filter輸出六聲道

    3. DAC8 PRO解碼後,
    高音兩聲道給一台AHB2後級接Orfeo 喇叭的高音端子;
    中低音兩聲道給另一台AHB2後級接Orfeo的低音端子;
    兩個聲道的monobass給兩顆超低音

    4. 喇叭是JMR Orfeo,音樂類型90%為古典。音響室大約12坪的長方形房間。

    對照組則是Holo 梅L3 + Benchmark LA4前級,接兩台AHB2來biamp和兩台超低音,但AHB2都吃全頻訊號無分音




    聽感:
    首先,最大的改善是乾淨迅速紮實的低頻,
    這點歸功於把主喇叭60hz以下low cut,讓超低音更好跟主喇叭整合。
    此外,把主喇叭很吃力的60hz以下砍掉,有助於減少喇叭失真並改善中高頻。
    兩年前用minidsp SHD做類似的事情,第一次體會到「加入超低音同時有助於系統中高頻」
    這種違反直覺的概念,這次又重新體會到。

    第二個明顯的改善就是中高頻清晰度,
    主要來自於主動分音以及time alignment,
    整個形體非常立體明確,
    音樂的輕重緩急也呈現地更加輕鬆。
    相較起來,對照組有種柔化霧化的聽感,需要稍微加上一點自己的腦補。

    再來則是細節爆棚。
    之前每次調整系統,都覺得細節變多了,沒想到還能榨出這麼多細節。
    但另一方面,系統也更反映錄音了,平庸的錄音聽起來變得更沒吸引力。
    有意思的是,有個正就讀波士頓大學音樂學院研究所的朋友,
    平時需作曲並請其他學生演奏且自行錄音當作作品集,
    特地帶了一些他的錄音作品來播放,
    我們還真能辨別哪些是專心認真的錄音、哪些錄音是趕工交差的XD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些DSP全上之後,
    並沒有改變Orfeo原本的音色或是聲音特性,
    更像是奠基在原本音色之上的全面升級版。
    Orfeo是我很喜歡的一對喇叭,之前分別用drc或像是rePhase,
    多少會讓Orfeo的音色跑掉,對我來說是big no no。
    決定入手dac8並嘗試全DSP時,這也是最大的擔憂,
    幸好建構完成後聆聽到現在三週尚未覺得有問題。

    結論:
    DAC8 PRO單就解碼而言,是比不上梅的。
    剛入手前幾天,暫時把它當純兩聲道dac來用時,
    還跟樂友哭訴我系統鋼琴聽起來變電子琴了。
    但它擁有獨立八聲道所帶來的高度彈性,
    得以突破傳統兩聲道的限制,讓用家對更多環節有操控權並優化,
    進而提升系統整體的表現。
    若有機會且有條件,還是蠻推薦有興趣的樂友試試看。

    雜談:
    以下是系統各環節一些經驗心得,這些受我系統限制以及我個人偏好影響,不一定符合每個人的經驗。

    1. Audiolense xo: 這是我用到目前最滿意的drc and time alignment軟體。
    彈性高功能多,但相對的有learning curve,
    要達到好的效果,要求也很高,
    一年多的嘗試直到現在三路分音後才達到令我滿意的效果。
    以前用過dirac 2.0方便簡單,但相對地彈性較低,比如雖然frequency domain可以做partial correction,
    但time domain仍是強制全頻調整,因此聲音還是有生硬感。
    此外,嘗試多次後仍覺得頻響只砍不補最自然。

    2. 超低音: 良好的低頻對音樂體驗的提升是無庸置疑的,之前文章提過就不重複了。
    目前有效的低頻整治方法包含bass trap、eq、還有multi-subwoofers,
    我選擇三管齊下,GIK各種bass trap大概也砸了將近$6-7k鎂,
    而雙超低音放房間前牆和後牆正中,打算再蹲兩個Rythmik F12放左牆和右牆正中來達到更平順的低頻。

    3. 連接Orfeo時其實我沒有bypass內部分音器,
    但儘管如此,前端主動分音的效果還是很顯著。
    下一步就是找對體質不錯也不貴的喇叭,拆了內部被動分音器,
    來個全主動系統試試XD

  6.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900733 For This Useful Post:


  7. #46
    註冊日期
    2013-08-15
    文章
    153
    Thanks
    330
    Thanked 443 Times in 124 Posts

    預設 100 Hz駐波處理 in 3坪小空間

    訂了一對鼎鼎大名的BMR monitor,
    趕在聖誕連假前到了,
    那當然馬上動手改裝成三音路主動分音嘍!





    拆到一半才發現中音單體腔室是密閉的,
    心臟又不夠大不敢把箱子鑽孔,
    只好放棄改裝中音單體,
    讓它繼續連著分音器,並使用內建喇叭端子





    最後拉兩對線,
    一對直連高音單體、一對直連低音單體,
    然後從反射孔拉到喇叭背面,裝上額外的喇叭端子





    收工上電tri-amp!
    分頻先按照原廠的850hz 和 3800hz,
    然後低頻切100hz與超低音銜接。
    其中兩台擴大機是純後級,接高音單體和低音單體
    一台是帶音量的綜擴,接中音單體,
    所以簡單量測來選擇綜擴音量,幸好單體都有接對沒燒掉XDD
    擺地上初聽也覺得蠻有潛力,
    等喇叭架到了再上架實測和上DSP

    此篇文章於 2023-12-24 11:50 PM 被 k900733 編輯。

  8. #47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82
    Thanked 2,974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聖誕快樂!


    在音響展聽過幾次Dennis Murphy設計的喇叭,當真不錯。
    RAAL的高音單體聲音真的很迷人。
    此篇文章於 2023-12-25 11:16 PM 被 kevintran 編輯。

  9. #48
    註冊日期
    2013-08-15
    文章
    153
    Thanks
    330
    Thanked 443 Times in 12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聖誕快樂!


    在音響展聽過幾次Dennis Murphy設計的喇叭,當真不錯。
    RAAL的高音單體聲音真的很迷人。
    聖誕快樂!

    我記得Kevin兄就住在MD或附近,
    去CAF音響展聽Dennis的喇叭就蠻方便!

    去年今年的CAF原本小弟都有計畫開車過去,
    但後來還是因為路程遠又懶,就沒去了,
    不然也很想親自聽聽看他用Purifi單體做的新落地喇叭

  10. #49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82
    Thanked 2,974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這兩年都碰巧有事沒去CAF。

    看看明年有沒有機會去參觀?如果您不怕開8個小時的車,DC附近其實還挺不錯的。有來的話,請知會一聲,讓我盡點地主之誼。

  11.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12. #50
    註冊日期
    2013-08-15
    文章
    153
    Thanks
    330
    Thanked 443 Times in 124 Posts

    預設

    由於上次爆拆BMR改主動分音的結果沒有很滿意,
    因此動念想找個人家已經設計好的diy喇叭,
    來製作成主動分音喇叭。
    但問題來了,我不會做喇叭箱體啊XD
    靈光一閃,那我來diy開放帳版喇叭好了,
    也因此搜尋到本文的主角LX521

    LX521喇叭是六單體、3 or 4音路,
    設計者Siegfried Linkwitz(後稱SL),
    也就是發明L-R crossover 其中的L。
    LX521一開始是SL要製作來自用的喇叭,
    因此他根據他的研究設計出LX521,
    詭異的外型完全依據聲學考量,
    目的是要達到frequency independent radiation,
    這是他認為影響兩聲道重播是否真實的最重要要素之一。
    有興趣可以去他個人網站瀏覽,
    有非常多他的論文和研究成果。
    後來SL把LX521整個設計釋出,
    包含箱體,單體,ASP(Analog signal processing)電路圖
    讓DIYer也能自行製作LX521。

    目前想獲得LX521的管道有三個,
    1- 買construction plan和授權($120)然後自己100% diy
    2- 整套成品 ($25k+) from SL過世前授權的Linkwitz.store
    3- 半diy: 買1然後從Madisound買切好的板材以及單體

    小弟木工經驗為零,口袋又不夠深,
    只能選擇第三條路了。
    而2015年左右SL跟一個LX521用戶,
    一起將原先ASP開發出miniDSP四音路版本LX521.4
    因此第三條路小弟選擇使用DSP,總成本大約


    小弟手殘黨,建造過程絕對不能出錯
    因此從Madisound下訂後的一個禮拜時間,
    construction plan 和user forum 看了n次
    也在YouTube惡補木工tips,
    直到板材到了才稍微有點信心開工



    整個箱體分成三大部分:
    tweeter baffle, v-frame woofer cabinet, bridge
    首先先來安裝v-frame woofer cabinet
    搞笑的是, 其中一塊板子連接的tongue厚了0.02吋...
    我只能慢慢切掉0.02吋才接合得進去



    再來把組裝tweeter baffle,並把
    lower midrange和upper midrange螺絲預打洞






    最後則是組裝bridge,
    目的是把低音音箱的震動與中高音帳版隔絕
    這裡費了一番功夫,確保bridge腳完全垂直,
    才能確保與低音音箱隔開



    大功告成,合體!


    總算完成組裝箱體這項挑戰,
    接下來需要安裝總共12顆單體以及接線,
    又是另外一項挑戰。
    目前單體已經抵達,
    minidsp flex8以及八聲道後級則還在路上,
    下篇再來分享單體組裝、接線、開聲以及雜談

    先放上個十吋低音單體


  13.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900733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