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共101頁 第一第一 ... 3070787980818290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791 到 800 共計 1008 條
  1. #791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2012音響展心得 I

    颱風天逛完展, 趁著周末前跟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在此列出幾個我認為本屆非去不可的展房

    雅韻

    密度與活生感最佳的示範, 音樂在這裡彷彿有了生命, 在惡劣的環境當中調整的非常好,

    音像定位與層次都非常好,

    即使用嚴格的角度來檢驗也是音響性與音樂性完美的結合,

    我個人在這個房間聽了最久的時間, 極力推薦

    我個人衷心希望每個代理商都能像這樣認真對待自己家產品發出來的聲音, 畢竟聲音是大多數人來參觀音響展的原因!



    TAD

    TAD的反應快速, 聲音整體的融合度很高, 飽滿札實, 各種音樂的呈現輕鬆寫意, 彷彿什麼都難不倒這套系統,

    我參觀的時候, 剛好TAD的Andrew Jones也在, 聽他解說這套系統學到很多東西,

    不過他也提到, 在許多國家一般聆聽的音量都會必較小, 居家因素,

    但他說音樂就應該大聲點聽, 這樣聲音的動態, 表情/感情才會出來,

    我很認同!

    不過我感覺Demo時他有刻意小聲一點, 呵呵~~

    後來Demo結束, 果然大聲點好~~

    另外最近這幾次TAD的展房都很注意空間的處理,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這些處理!



    midimall

    Lipinski是 High End錄音室品牌! 各位, 這套系統太嚇人了,

    看看我的照片, 坐在皇帝位, 拍部下整套系統啊! 就知道這房間有多小, 系統有多大了!

    但.......

    實在是無比的精準!!! 太可怕了, 這個聲音是那麼地自然, 低頻再這種空間這種喇叭大小, 居然這麼精準!

    我聽到後來實在忍不住回頭問midimall主事者 Paul Fang有沒有加EQ啊!?

    答案是沒有......哇靠! 好恐怖啊!!

    本屆聽到最清楚的定位, 形體, 音場呈現.......聲音的質感也非常好.......

    我待第二久的展房, 請各位不要因為不熟悉而錯過.......一定要去聽!



    德錩

    Magico Q7

    進房間一看差點沒昏倒, 原來Q7這麼大一隻啊!?

    本來想說, 這聲音.....會不會.....很好笑啊!?

    結果大出乎我意料! 雖然Q7無法完全發揮實力, 但是聲音確實還不錯,

    由其實低頻, 沒有空間無法負荷的狀況, 讓我忍不住問旁邊小余, Q7的低頻是不是能調啊!? 答案是不行~~

    Q7靠牆擺, 而且在這最大的房間中還是感到Q7大到不成比例, 但是音場的深度還是有出來, 音響性還是很優異,

    Q7是我這次參觀音響展的原因之一, 我個人非常期待, 但是也很擔心會讓我失望,

    Q7並沒有讓我失望, 我真的希望下次能有大展房, 要完全發揮我估計至少要20坪的空間!




    極品

    Estelon我覺得其實應該擺小對的, 大的對這個小房間來講調整難度過高, 算是不可能的任務了

    尤其是在My-Hiend試音室聽了那麼久, 這次在音響展真的要為Estelon抱屈,

    聲音整體來說還是蠻不錯的, 但是估計只發揮了3成實力.......

    但是聽得出來是對非常優質的喇叭!



    ATC

    這次監聽喇叭都有很好的表現,

    你看ATC體型這麼肥大的喇叭, 在展房中居然發出很袖珍的音場!? 好奇妙......

    袖珍的音場?! 是不好嗎? 當然不是!

    是發出來的聲音很細膩.....不"肥大".....哈哈~~

    喇叭把空間塞得滿滿的, 但是聽到的聲音完全不會有從這兩隻很"吸睛"的喇叭上發出來的感覺,

    聲音融合地非常好, 聲音扎實, 細節又十分豐富, 該有力道的地方有力, 該細膩的時候有很溫柔.....

    真的是好東西~~



    大器

    這對Goldmund小系統發出很奇妙的聲音......活靈活現的, 聲音真的有一種貴氣, 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美,

    這是有一種特殊魔力的聲音......不太會形容, 可能也未必是每個人的菜......但是值得一逛, 品嘗一下~~



    KEF的五十周年紀念喇叭

    哇! 完了完了......

    這對小喇叭太可怕了!!! 聲音的表現沒話說啊! 小小的體積居然有這種表現力, 不論是音響性還是音樂性都十分優秀

    更可怕的, 偷聽到工作人員說這對實售才4.5W,

    這等表現會打趴一堆國產喇叭 還有中高價位的進口貨啊!

    這對真的是本屆殺手級產品, 要是我家夠大, 我應該當場就會買了放書房臥房之類的吧!

    展房同時還有撥放影片介紹這對喇叭, 內容豐富!



    勝旗

    這套系統的聲音十分直接與活潑, 很能夠讓人有與音樂面對面的感覺~~



    大器

    Sonus Faber Aida 這套真的是看了就很爽, 聲音表現也沒有問題, 抱著朝聖的心態也是要聽它一聽啊~~



    星辰的這套系統也很讚, 管機有種特殊的生命力, 有點像是黑膠給人的那種感覺,

    雖然我不知道擴大機的規格, 但是搭配大編制爆棚音樂也不會覺得軟腳,

    雖然我對這些器材不熟,

    但是發出來的音樂我覺得很動人, 該有的都有, 細節一樣不缺

    同時聲音又極富感染力!


  2. The Following 11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3. #792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2012 音響展心得 II

    這間展房我想另外拉出來獨立一篇

    惡堡

    各位應該都看得出來上一篇除了KEF之外都是高價的系統, 惡堡這套系統相對來說價格就平易近人許多

    (當然我不知道到底多少錢....只是用猜的而已.....)

    但是惡堡所呈現出來的聲音, 音場寬闊, 深邃, 定位清楚, 層次分明

    細節十分豐富, 在這一間我聽到很多展房失落的(錄音中的)殘響.....

    我想說, 惡堡的調整用心程度讓人十分感動, 這種就是High End的聲音, 與價位未必直接相關,

    我一直認為, 音響性是一套系統絕對必要的, 音場, 音域平衡, 細節, 這些都是基本的,

    沒有這些東西談甚麼High End!? 有了再來音樂性,

    當然音響性還是有高下, 但是一定要過了某個門檻再來論高下, 有些系統連最低標準都沒過, 還談甚麼音樂性!?

    惡堡的系統在聲音的質感以及一些細節當然比起調整得好的高架系統還是有差距,

    但是這個聲音已經證明, 好聲並不一定要高價,

    只要用心調整, 一套看似平凡的系統也能發出很好的聲音!


  4. The Following 10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5. #793
    註冊日期
    2007-05-15
    文章
    374
    Thanks
    100
    Thanked 181 Times in 86 Posts

    預設

    chsiang兄的會場報導,有點"音響神壇"雜誌的風味

  6.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andy For This Useful Post:


  7. #794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好久沒有更新,

    最近期的的改變是增加了第二台平衡隔離變壓器,

    達成數位專線 與 類比專線 分離並接上平衡隔離變壓器的理想,

    純淨的電源帶來的是低頻的沉潛與高頻的延伸,

    高頻的厚度與密度增加, 完整性變得更好

    低頻凝聚, 飽滿,

    整體的改善十分明顯, 正向

    理論上接上後級的兩條專線也應該要進行處理, 但是畢竟後級是純A類, 還是有點疑慮.......先打住吧

    這樣我覺得已經很好了~~

  8.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9. #795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系統的瓶頸

    走到今天系統的瓶頸在這一兩個月來已經無所遁形了

    每次一開聲, 我就可以聽到我的系統在撕喊著「給我更大的空間!」

    現在喇叭後面的音場已經濃縮到快要爆炸的階段, 喇叭後面明顯是另外一個世界....

    是錄音現場?是後製作出來的?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那是個與沒有音樂的時候截然不同的時空.......

    現在我已經分不太清楚當我感覺不對時, 聽到的是系統的缺點, 還是錄音上的缺失.....

    我只知道, 要再進步, 只有徹底解放空間的限制才行........目前的聲音實在太有趣了 哈!

  10.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11. #796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空間處理即將邁入新章,

    不是要打掉重練, 也不是要搬新家,

    是開始探索每個動作真正產生的改變, 以及每個動作後面的意涵



    Coming soon.......

  12.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13. #797
    註冊日期
    2008-02-07
    文章
    19
    Thanks
    37
    Thanked 8 Times in 5 Posts

    預設

    這個好玩,不知馬克兄會像ken兄一樣玩到時域還是玩頻域only呢?

  14. #798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麥克風入手好久, 居然都還沒有時間正式測量.....

    同一時間, 天花板的處理也開始規劃了, 天花板處理執行要交給專業的來, 自己亂弄到時候掉下來可就恐怖了.....

    (之前保麗龍的東西掉下來也是很危險的)

    材料倒是都準備得差不多了.......

  15.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16. #799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有很多時候不得不佩服一些"神奇小道具"能對聲音帶來的改變......

    這些東西帶來改變的原理是什麼? 老實說有很多我還真的不知道也想不透, 甚至用怪力亂神來形容對我而言也不為過,

    但是會有改變倒是事實,

    只不過現在我的認知是這些東西, "幾乎"都是負面的, 也就是說有一好沒有兩好,

    放太多這種東西, 只是讓系統變得很複雜, 越來越難控制......

    我現在對"調音"這件事越來越見質疑,

    在去年我大舉移除這些道具, 之所以去年才移除是因為我一直認為這些東西不可能改變聲音太多, 放著也無妨,

    結果聲音得到莫大改善, 昨天我又把因為之前懶惰而沒有去動的這些小東西再次移除,

    同樣又得到莫大改善.......

    真是懊惱沒有早點做這個動作, 應該一次就完全處理好不要偷懶......

    我的這些經驗已經告訴我自己好幾次了,

    "認真的循規蹈矩處理空間才是王道, 不管再困難都是要盡可能去處理, 而不是依靠這些東西, 這是通往True High End要有的覺悟!
    此篇文章於 2012-09-24 09:43 AM 被 chsiang 編輯。

  17.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18. #800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我覺得普通空間若能處理好100~200Hz的問題其實就能勝過90%的系統了,

    至於100Hz以下其實可以隨緣,

    100Hz大家好像認為不算多低頻, 但是100Hz的波長是3.4m, 1/4波長也將近80cm,

    80cm並不是說吸音物要有80cm那麼厚, 而是吸音物 + 後面的空氣層要有80cm那麼厚,

    放牆角好了, 大家可以自行推估一下正常的比例關係, 後面的空氣層頂多30cm就很多了, 再多, 就突兀了

    加上吸音物本體10cm好了, 那也還不能處理到100Hz阿!

    當然這些都是刻意要簡化的例子, 實際上還是能利用一些物理原理把不夠厚的深度能吸收的頻率再往下降,

    但是在怎麼樣還是有物理的限制,

    100Hz以下, 空間的共振頻率影響太大, 而且波長太長,

    很難找個適切的地方躲過去, 也由於共振的關係, 要完全吸掉是很困難的, 所以我才會說隨緣, 除非空間夠大, 自由度夠.....

    這些小道具我看到的, 我也不能說沒有效果, 但是我自己的觀察這些道具通常都是 "加"的效果,

    而低頻需要的卻是"減"的效果......可想而知, 為何會弊多於利了........

    另外也不要認為用小喇叭就沒"低頻"就沒事, 很少小喇叭100~200Hz發不出來吧.......

  19.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