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50 條

查看主題

  1. #11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77
    Thanked 2,972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iamvincent 查看文章
    我一直有這個疑慮 希望可以找到一些解答


    很多人不升級設備的理由是:用不到
    而很多時候還真的用不到
    聽流行音樂:十萬跟二十萬的器材 扣掉器材本身的走向 其實最大的瓶頸還是CD本身
    聽爵士,搖滾:意境到了就好了 (意境我自己認為比較重要)

    聽古典(尤其是大編制):左邊音場不夠 右邊空間有問題 中間推力不夠
    古典一播下去 系統的優點往往被缺陷蓋過去
    (尤其是殺音響的片子,自己剛好挖到EMI Angel錄音CD 聽到想;(;()

    而好巧不巧 近代的CD真的沒有太多片子會需要有強大的性能的
    (Esoteric那種暴力CD除外)
    反而是比較早期的古典 非常的考驗系統

    所以 依照這個說法 只要把別人轉化成古典愛好者 對於重現古典的音響系統的需求
    自然而然會跑出來 (需求出來了 小朋友就自己出走了)

    當然 這只是假設 今天很多人聽古典隨便一對喇叭就打發了
    或者可能抓一抓MP3放在iPhone上用原場小白塞聽一聽就算了
    這種人絕對占大多數 要不然今天市場不會這麼小

    結論: 因為古典殺音響 所以推古典==>殺音響
    本來有音響==>被殺了==>沒東西可以聽==>還是想聽==>乖乖掏錢升級
    (我現在想想 根本在說自己)
    從某個角度來說,聽古典音樂也可以是聽那個意境,把它當成背景音樂。聽搖滾樂,也可以聽到很認真的。比方說,聽很通俗的Metalica的同名的黑專輯:音響的高音不好,電吉他就不好聽;低音不夠紮實快速,那個鼓聲可是不會好聽的。

    您說“而好巧不巧 近代的CD真的沒有太多片子會需要有強大的性能的(Esoteric那種暴力CD除外)反而是比較早期的古典 非常的考驗系統”
    您大概沒聽過這張吧?裡面的動態可以讓很多系統哭不出來(我家的就是)


    另外,我買的一些MA Recordings的錄音,當我的後級升級後,我發現很多沒聽到的細節(像有一首曲子的saxphone的獨奏裡吹奏的氣不是很穩,造成像vibrato的效果,換機前根本不知道)。

    聽古典音樂對音響的要求,未必比聽其它的音樂要求要高。有不少聽爵士樂和搖滾樂的發燒友,用的器材和調校出來的聲音可以讓不少古典音樂發燒友臉紅呢!TAS的總編Robert Harley就是爵士樂迷,您大概不會覺得他對音響的要求低吧?

  2.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