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hojuiyang111 查看文章
認同psycho 兄說的:『投入』是最重要的..
"audio 之前,人人平等",
要找到自己的聲音都得自己動手..也才找得到 audio 的樂趣.

不過值得提的是,
『投入』時注意不要迷失,
注意方向要對,"理論"要了解和善加應用.
才能節時而有成績,千萬別"土法煉音".
相互勉勵..:)
引用 作者: throne 查看文章
:),"理論"這東西是原則, 也是原罪.
學科學的都知道理論是需要可以經的起一次一次驗證的, 偏偏音響理論百家爭鳴卻又各自表述..........:^)
所以我個人的想法是:

音響儘量不要『太早就訴諸個人感覺』,因為這樣一來,很可能從此『土法煉音』。當然個人爽就好也不是錯事,但是因此聽不到更精緻的音樂藝術就太可惜了!

因為音響先要求『能聽到什麼東東』:聽到深度空間?聽到定位?聽到某處有雜音?聽到幾隻樂器在那裡?據此建構『熟悉的唱片播放效果』。

然後,以幾張熟悉的唱片為準,管他理論如何百家爭鳴,只要一放該唱片;ok,可以比較客觀地進行音響科學的驗證了。

因此我一直認為軟體是音響之母,了解軟體,就可以比較容易進行音響科學的調整了。

寫了半天,不過是把很多這裡的音響高手之內在思考方法寫清楚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