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共6頁 123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56 條
  1. #1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0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歷史錄音』的音樂與音響體驗

    這個主題是給偏好古典音樂之『歷史錄音』的愛樂者共同分享的...

    歷史錄音,顧名思義就是老錄音,它們當然錄音一定極差,為何我還會說有『音響』樂趣呢?理由有幾個,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正確的音響,可以把歷史錄音中真實的訊息量重現出來。,換句話說,歷史錄音是另一種證明音響系統擁有高訊息量的好方法。

    再者,歷史錄音之所以值得出版值得買,當然是背後的音樂水準極高才值得如此做了。不過,談到音樂水準一定會有主觀問題就是了...:P

    最後是一個很現實也很精彩的情況:先前被我勸敗 EMI FRANCE 的網友可能會打我.....那些1EMI FRANCE的確超值又好聽,一張不過100元。如果有『更佳製作、更佳轉錄』的版本,一張300-400元,你會不會重買?我當然會,只要我想聽的通通會重買....

    歐洲的著作權是50年,也就是說,很多超級發燒的 EMI FRANCE 快要變成無版權的『歷史錄音』了。轉錄這種事是科學的,只要是正確轉錄的唱片公司,他們做出來的唱片很可能會幹掉第一版CD。尤其是EMI FRNACE原版母帶保存極佳,第一版CD佔不到『母帶較佳』的便宜.....8) 8)

    因此,歷史錄音與其轉錄很可在音響上會優於第一版CD,加上這些老大師的永恒價值,這將成為古典音樂愛好者另一個關心的焦點了。於是,我將開始進行相關的分享...

    我目前聽到一些 1957、1958 的現場錄音轉錄,雖是MONO,但是老大師的風采實在驚人!

  2. #2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0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先轉一篇新天新地林主惟寫的好文章:

    http://blog.roodo.com/stsd/archives/1196982.html

    概談歷史錄音轉錄

      轉錄,是指CD等以數位方式存放資訊的音樂媒介出現之後,將類比音樂資訊轉換成數位音樂資訊的過程,在八○年代數位錄音普及之前,以類比方式錄製的所有音樂資料,在製作成CD等數位媒介之前,都必須經過轉錄。

      轉錄的過程大致如下:類比母帶→類比重播→類比數位轉換→數位母帶。

      既然八○年代之前有大量的錄音資料皆需要轉錄以製作成CD,何以轉錄在歷史錄音上最被強調呢?我想原因不外乎是六○年代進入立體聲之後的版權尚屬於各唱片公司所有,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情況之下,轉錄品質無從比較,也無需計較,但歷史錄音的問題就複雜許多,以下我以轉錄的階段來詳述此中牽連,也概述我心目中優秀歷史錄音轉錄的必備條件:

    ●一、母帶。
      廣義的說,母帶是轉錄製作的根據,並不一定指錄音的母版,狹義的說,母版、即原始母帶又隨當時用途而可能具有各種型態的版本,在漫長時間的人事變易中,母帶的問題更是複雜難解。許多人以為大廠出版的歷史錄音必定是以原始母帶轉錄,因為大廠必定擁有原始母帶,但實際上並不然,絕大部分大廠轉錄的母帶與歷史錄音小廠的來源相同,來自私人收藏。原始母帶已破損不堪使用或遺失,是極有可能的。另一個問題在於這些古老錄音的版權問題相當混亂,大廠未必擁有真正的版權。這時,誰有能力得到音質佳、版本老的母帶,端視主其事者的本領。(註一)

    ●二、類比重播。
      母帶本身不能發聲,必須藉由相應的系統來播放以取得類比資訊,說來簡單,但藝術的奧妙就在於,科技進步的今天,播放昔日母帶仍存在許多無法克服的困難。我認為類比重播部分是轉錄過程中至關重大的一個環節,它決定了兩件事:從母帶挖掘出音樂資訊的多寡,與,音樂資訊被正確呈現的比例。由於當年母帶製作的規格十分混亂,目前最可行的方式是盡可能以當年母帶相應的系統播放,且不但在技術規格、也在聆聽經驗裡掌握著朝正確方向進行的知識與經驗、仔細的調整,從而得到最真實的類比重播效果,這不是考古學家、而是當年主其事的耆老們無可取代的優勢與掌握的秘密。(註二)此外,由於錄音規格或母帶保存狀況無可避免的噪訊,經良好的類比重播後,往往得以與原始音樂訊號間有明顯的分離、甚至大幅降低。

    ●三、類比數位轉換。
      在今天已是非常普及且簡單的技術,一般人利用簡單的電腦設備就能夠做到,如將錄影帶轉成VCD或DVD。類比數位轉換技術仍在進步之中,雖然影響是極其有限的。(註三)

    ●四、數位母帶。
      經過類比數位轉換所得的數位母帶,能直接製作成CD等數位媒介,但在此處下功夫者卻大有其人。現今數位科技的進步,使數位資訊的編輯極其簡便,任一套音樂軟體都能讓一般人在電腦上輕易的為數位音樂資訊加工,以改變其音質、音色、音高、篩減或加料等等,即所謂的後製。因應不同音樂類型、或錄音與播放系統間規格的差異,後製常不可避免,但請留意,後製必定帶來聲音的負面改變,既使僅是摘掉雜訊,也必定同時造成部分資訊的遺失。

      數位技術讓後製更為簡便,也使後製變的浮濫。歷史錄音轉錄並不存在後製的必要性,但實際上大部分歷史錄音轉錄廠不但運用後製技術,更標榜轉錄師的重要地位。這時,一個提問便出現了,歷史錄音聆聽者要的是重現當年真正的聲音紀錄,還是符合他們所追求的夢幻大師之聲?尋找良好的母帶、類比重播部分的考究,努力呈現忠實於類比母帶的音質,既使因母帶的各種毀損而具有不悅耳的部分,這是對原始資訊的重視與信任。(註四)

      相反地,後製或許能提供悅耳的音質,卻距離真實更為遙遠,何謂真實?轉錄師必定如此質問,他們不信任母帶,而他們通常也並沒有取得良好的母帶、甚至覺得沒有必要。

      我簡單陳述我所認可的真實。我們既不可能親耳聽聞,也就是真實的現場已不可得,那麼,退而求其次的真實,應該是錄音的全部資訊,至於錄音與真實的差距,自有當年的錄音師與製作人為我們把關,歷史錄音轉錄應該是盡其可能的復原原錄音,此時,任何試圖以想像為憑據、妄加更動原始錄音狀態、翼求以此得到真實的想法或宣示,都是極不恰當的。

    (END)

    註一、如Dumazert在法國聲樂錄音、Morin在法國器樂錄音、Gebhardt在德國歷史錄音領域中,都以當年錄音製作的第一線身份,個人擁有權威母帶的檔案庫,並且與其他同時代重要人士互通有無,故具備著難以取代的地位。

    註二、Dumazert先生在MALIBRAN音質問題上的答覆,為此做了最佳詮釋,「這是我當年親耳所聞!」現今許多愛樂者以為找到盤帶、SP或LP,以相應系統播放就得到忠實音質,這都是小看了類比重播部分的困難。此時,這些耆老們所製作的CD,反而是得到忠實音質的最佳途徑。

    註三、Morin先生從八○年代初期即擔任許多法國歷史錄音相關轉錄的藝術總監,以我所收藏、Morin先生在各時期相同演奏版本的不同轉錄來比較,音質逐次更顯傑出。對Morin先生來說,母帶本就是他所掌握的,類比重播也必定是他原本就使用的播放方式,故而音質的逐步進化,應該來自類比數位轉換技巧的進步。

    註四、PEARL出版了許多罕見錄音,母帶與類比重播部分都不算極佳,但由於不後製,既使噪訊較大、音質較硬,但在良好的音響上播放,資訊量卻極令人滿足。ARCHIPEL系列的全動態轉錄理念,簡單講就是不做壓縮動態的後製。壓縮動態因為能相當簡便的得到較為厚實的音質、且避掉兩端的失真,而成為最被廣泛運用的修飾方式。保留完整動態同時也保留了兩端頻段的失真,卻能更完整的呈現自然空間泛音、音樂表情的起伏、與樂器的透明感與質地。

  3. #3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0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轉自《交響情人夢》的古典音樂視野:音樂的『調和感』)http://www.my-hiend.com/vbb/showpost...29&postcount=4

    ...........

      (古典)音樂的本質在『調和』,這在美好時代時期的著名巴黎四大樂團之三:巴黎音樂院樂團、柯隆內樂團與拉慕魯樂團之錄音資料,真的是一清二楚的趨勢。透過古典音樂欣賞者中特殊的『歷史錄音欣賞取向』,更是可以了解很多音樂欣賞的旨趣。

      非專業的古典音樂愛好者,接觸管弦樂的歷史錄音,絕大多數都是從『福特萬格勒』與『托斯卡尼尼』兩位超級著名的大指揮家去接觸。剛好這兩人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典型:在過去,我們把福特萬格勒稱之為『存在主義式演奏』,把托斯卡尼尼稱為『忠於原譜式演奏』。現在從『調和』的古典音樂本質,再加上法國樂團的精緻傳統,可以發現更重要的管弦樂藝術欣賞角度。(關於『存在主義式演奏』與『忠於原譜式演奏』可參考本人文章:從古典音樂的有聲記錄談藝術欣賞的『時代處境』與『心靈躍升』角度)

      托斯卡尼尼強調『照譜演奏』,嚴格遵守樂譜的指示與速度節奏。同一段主旋律,貝多芬既然先用小提琴、再用豎笛、再用法國號來接續演奏,那麼為了突顯樂譜中變換樂器音色的特性,托斯卡尼尼採取先後『突顯該聲部演奏主旋律時的音量強度』之方法,清楚交待了樂譜上的細節。可惜的是,這種『突顯音量』的方法,非常容易造成不同聲部之間完全無法『調和』。托斯卡尼尼的美學極可能主導了整個美國古典音樂欣賞界的觀點,隨之發展的古典音樂唱片錄音,通通採用按照樂譜主旋律來『突顯某樂器音量』的錄音法。結果,造成這些唱片無論多麼發燒,最多是產生音響快感,卻幾乎完全得不到任何音樂或錄音上的『調和』美感。

      福特萬格勒被稱之為『存在主義式演奏』,在於他主張演奏家可以主動詮釋音樂意旨而更動樂譜內容。他特別驚人的才華在於整齊劃一的速度變化(甚至完全違反原譜),吸引愛樂者的情緒與之共舞。換句話說,他掌握了某種『時間軸上先後的縱向調和美感』:同樣的速度,這邊加快那邊漸慢,硬是能在精神層面上說服欣賞者而獲得美感。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會有那麼多音樂欣賞心得偏好『野田妹』類型,正是對福特萬格勒的成就之夢想追尋。但是,為了充分掌握樂團在速度變化劇烈下的整齊,福特萬格勒明顯偏重『小提琴聲部』,以小提琴聲部來主導樂團的精密進行變化。於是,一不小心,就會嚴重喪失『同一時間』於『不同樂器』之間的『調和美感』。福特萬格勒之後的柏林愛樂指揮家,從卡拉揚到阿巴多,這種『交響曲等於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的嚴重問題一直無法解決。


      我先前沒有聽過法國樂團在美好時代時期的歷史錄音唱片,對於上述兩種調和美感的缺失問題,總覺得是歷史錄音的天限。聽過了這些經典的巴黎樂團之演奏水準後,才發現問題真的是在於『調和』。


    TIMPANI 拉慕魯管絃樂團
    1929-1933


    CASCAVELLE
    拉威爾歷史錄音大全集
    (巴黎音樂院樂團、其他夢幻名團)


    CASCAVELLE
    柯隆內管弦樂團

      在這些歷史錄音中,無論是那個傳奇樂團,通通有著『調和』能力超強的事實。最基本的聽感就是:在 TIMPANI 的拉慕魯樂團1929(1930?)之拉威爾古風小步舞曲,雖然是極糟糕的老錄音,但是,五種不同樂器的合奏效果所混出來的獨特音色仍然非常清楚,並且可以直接穿透樂團而分別注意到某一樂器的獨奏能力,這是最偉大的『樂團合奏之透明感能力』。對比之下,克路易坦與巴黎音樂院 196x 那套錄音超級發燒的同曲目錄音,仔細一比,合奏音色極佳,但是單獨樂器的透明感硬是稍稍輸了一點點。到了改組後的巴黎管弦樂團,馬替農與其在 197x 的錄音,合奏音色就明顯輸了一截,獨奏之透明感變得突兀了。到了 Inbal 與 ORTF 的近代錄音,更是雙雙遠輸。

      這些歷史追尋說明了一個事實:管弦樂團合奏美感真的來自於『調和』;無論走那種演奏路線取向,最後的門檻都是在於合奏時的調和能力。有趣的是,若論及樂手的獨奏能力,卻是越來越強!今日要找到能演奏出超技曲目的演奏家實在遍地皆是,為何樂團的合奏反而難以感動人?也許正是漫畫中借由主角千秋之口所說的:『能以理性的力量,專心對音樂作品做整判斷的人』才算是音樂家,否則只能稱為『cantor』。不過,作者這個觀點,可能會導致福特萬格勒以來的『哲思型』演奏當道,這是前文指出的一個缺憾。


      還是回到那個第一小提琴首席的銘言:『合奏的精髓在調和』。對於福特萬格勒的欣賞,的確養成了一種『線條旋律的調和』之音樂欣賞素養,著重在時間軸上先後的縱向調和。所以當野田妹、黑木與保羅演奏浦朗克的三重奏時,漫畫作者只能想像出演奏速度與詮釋情緒的情節,無法想像出音色調和的情節。上述著名的巴黎樂團之演奏能力在於時間軸同時發生的橫向調和,表現出來的是『音色層次的調和』,產生超絕的透明感,而能在極糟的歷史錄音中,照樣清清楚楚聽到該時代的美好音樂。當然,也要感謝專業工程師如 P.Morin 與唱片廠商正確地製作歷史錄音唱片,才能完整呈現這些感人的音色瑰寶。

    (END)

  4. #4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0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推薦這張超級通俗名曲: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Archipel Records - ARPCD0375
    Gyorgy Cziffra (piano)
    Paris Conservartoire Orchestra, Pierre Dervaux
    Studio recordings 1957

    我原先己經『厭惡』這首『流行音樂』厭惡到爆了,因為聽了半天,除了煽情還是煽情。今天聽過這張唱片後,天啊!柴老大我真是對不起你,原來你到巴黎來不是白來的:管弦樂的合奏藝術與鋼琴之配合這麼好聽啊!

    對音樂本身有興趣的樂友務必買下來聽,保證徹底顛覆你對柴老大的映象,回歸柴可夫斯基他真正想聽到的『音』究竟是什麼!

    Pierre Dervaux 是我最愛的法國指揮之一,加上巴黎音樂院樂團後,居然讓柴可夫斯基這首流行音樂有這麼高的藝術價值,太驚人了!錄音一點都不必擔心,它是全頻段動態無壓縮,超高頻與超低頻暫態己經是MDG這種等級了;唯一的缺點是音場寬度定位不佳,音場高度可是直破屋頂的,這正是正確轉錄的優勢。

    看起來,Archipel 如果出 EMI FRANCE,我一定會買到爆!

    P.S. 有人喜歡福特萬格勒在EMI著名的1951拜魯特之貝多芬第九嗎?請聽:

    Archipel Records - ARPCD0401

    我這個擁有第一版CD的,上述轉錄簡直把一版CD打好玩的;上次大張旗鼓出版的OFXXX一完全比不上,在正確音響上一比較就知道了...:) 只是我個人『不推薦』這張,我比較推薦另一個討論串提過的:


    無論是音樂演奏水準還是錄音藝術水準,這張1942的唱片都比拜魯特那張『好』太多了....

  5. #5
    註冊日期
    2008-07-25
    文章
    527
    Thanks
    5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erci 查看文章
    說到福特萬格勒,讓我想起曾經看過一篇網誌,http://pathedelamusique.blogspot.com...g-post_20.html
    wayfarey的留言頗令人莞爾。
    從曲子中認識一個人,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音樂,如同其他藝術創作,往往是一個作曲家心中的私密低語。有時候透漏出的訊息甚至更深過面對面接觸。

  6. #6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0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erci 查看文章
    說到福特萬格勒,讓我想起曾經看過一篇網誌,http://pathedelamusique.blogspot.com...g-post_20.html
    wayfarey的留言頗令人莞爾。
    引用 作者: fjialo 查看文章
    從曲子中認識一個人,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音樂,如同其他藝術創作,往往是一個作曲家心中的私密低語。有時候透漏出的訊息甚至更深過面對面接觸。
    福特萬格勒的故事是說不完的....

    對於想深入古典音樂世界的人,福特萬格勒有其入門的媚力;同時對於己是高水準的古典音樂老手,福特萬格勒照樣可以擁有深入研究的價值。只是從一個比較客觀的角度,福特萬格勒真的比較像是『音樂家』而不是『演奏家』;他的音樂是『貝多芬式的福特萬格勒』、『布拉姆式的福特萬格勒』....甚至是『德國式的福特萬格勒』、『被李格欺壓的福特萬格勒』;所以,這都是偏向『詮釋』的層次,聽得比較是『福特萬格勒』而不是古典音樂本身。

    這樣的一個指揮家,我個人認為稱之本世紀最偉大的指揮家是可以成立的。但是他絕不是最偉大的『德國指揮家』,也不會是最偉大的『貝多芬指揮家』;因為他是個獨特風格的音樂家而不是忠實於演奏音樂的演奏家。

    我正在聽一張保證是真正德國味道的歷史錄音:Kempe (肯培)指揮 Staatskapelle Dresden(德勒斯登樂團) 的韋伯、華格納與貝多芬:


    聽了這張唱片,才知道『真正的正統德國樂團』有多麼偉大!合奏能力超強完全不是柏林愛樂與維也納愛樂可以比得上一絲一毫的;而來自德國質樸而誠懇的風味,完全展現出我去過的東德城鎮之感受。這才是真正的德國音樂,值得對貝多芬、華格納有深入興趣的樂友好好聆賞....:) :)

  7. #7
    註冊日期
    2008-07-25
    文章
    527
    Thanks
    5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預設

    可惜Psycho大大推薦的CD這裏一張也找不到:O

    歷史演奏尤其是二戰前的演奏在詮釋上的自由及強烈的音樂個性。很容易被充滿著演奏者個性的演奏所吸引,只是到了30年代以後,人們才開始回避具有個性的演奏。

    我感覺,七八十年代以後不少的錄音,演奏的速度,特別是在古典音樂的某些特定領域中,變得過分的緩慢了。指揮家們好像不敢將速度加快,他們就是不願意用比較快的速度演奏。當你聽福特萬格勒的錄音時,會發現到了他生命的晚期(1954年),速度變得相當慢。而在1934 年科文特花園的《指環》錄音選輯中,他聽起來就象托斯卡尼尼。而有些指揮家,他們好象不想使用速度來作為傳達感情的手段。像聽卡拉揚晚期的錄音,聽起來是停滯的,沒有向前運動。但我在音樂廳現場聽像倫敦、柏林、費城和不少國外的交響樂團的演出,又沒有像CD的速度那樣緩慢,難道是錄音師的錯?

  8. #8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0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fjialo 查看文章
    可惜Psycho大大推薦的CD這裏一張也找不到:O

    歷史演奏尤其是二戰前的演奏在詮釋上的自由及強烈的音樂個性。很容易被充滿著演奏者個性的演奏所吸引,只是到了30年代以後,人們才開始回避具有個性的演奏。

    我感覺,七八十年代以後不少的錄音,演奏的速度,特別是在古典音樂的某些特定領域中,變得過分的緩慢了。指揮家們好像不敢將速度加快,他們就是不願意用比較快的速度演奏。當你聽福特萬格勒的錄音時,會發現到了他生命的晚期(1954年),速度變得相當慢。而在1934 年科文特花園的《指環》錄音選輯中,他聽起來就象托斯卡尼尼。而有些指揮家,他們好象不想使用速度來作為傳達感情的手段。像聽卡拉揚晚期的錄音,聽起來是停滯的,沒有向前運動。但我在音樂廳現場聽像倫敦、柏林、費城和不少國外的交響樂團的演出,又沒有像CD的速度那樣緩慢,難道是錄音師的錯?
    我推薦的 CD 好像可以請新天新地寄送海外,fjialo 網友要不要去他們的網站問問看?...:)

    至於『我感覺,七八十年代以後不少的錄音,演奏的速度,特別是在古典音樂的某些特定領域中,變得過分的緩慢了。』<== 我個人是傾向認為那是『故作深刻姿態』:P 其實錄音室的唱片造成『演奏技巧有問題』的演奏家,可以透過剪接與重錄來閃躲演奏技巧的缺陷。躲過演奏技巧之後,要比的就是裝模做樣故作姿態了。所以這錄音室中的唱片,絕大多數都可以直接聽出『欺騙』的問題....8)

    相對的,我聽的這些『歷史錄音』,多半來自廣播錄音或音樂廳存檔,是百分之百絕對不能重來的『現場』,演奏者的水準當然必需完美無缺否則就掛了。結果,實在是聽到太多令人感動的音樂。

    不過,這些唱片都非常挑音響:等級不夠、方向不合的音響,放這種唱片會無法彰顯該唱片真正的訊息量。這部份我會再寫一些唱片評論來分享....:)

  9. #9
    註冊日期
    2008-07-25
    文章
    527
    Thanks
    5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我推薦的 CD 好像可以請新天新地寄送海外,fjialo 網友要不要去他們的網站問問看?...:)

    至於『我感覺,七八十年代以後不少的錄音,演奏的速度,特別是在古典音樂的某些特定領域中,變得過分的緩慢了。』<== 我個人是傾向認為那是『故作深刻姿態』:P 其實錄音室的唱片造成『演奏技巧有問題』的演奏家,可以透過剪接與重錄來閃躲演奏技巧的缺陷。躲過演奏技巧之後,要比的就是裝模做樣故作姿態了。所以這錄音室中的唱片,絕大多數都可以直接聽出『欺騙』的問題....8)

    相對的,我聽的這些『歷史錄音』,多半來自廣播錄音或音樂廳存檔,是百分之百絕對不能重來的『現場』,演奏者的水準當然必需完美無缺否則就掛了。結果,實在是聽到太多令人感動的音樂。

    不過,這些唱片都非常挑音響:等級不夠、方向不合的音響,放這種唱片會無法彰顯該唱片真正的訊息量。這部份我會再寫一些唱片評論來分享....:)
    我已經試過無法打開網頁,直接郵購還是免了,以後看有什麼方便的管道再說。

    其實錄音室的唱片造成『演奏技巧有問題』的演奏家,可以透過剪接與重錄來閃躲演奏技巧的缺陷。躲過演奏技巧之後,要比的就是裝模做樣故作姿態了。所以這錄音室中的唱片,絕大多數都可以直接聽出『欺騙』的問題....8)<== 可惜現在大部分都是這樣的錄音為主,想想也挺可笑,聽到的居然是多軌多次剪接合成的人工音場的音樂。好的器材是很容易辯別出來的,尤其是用錄音室用的DAC,那些缺陷被HIEND器材逐級放大後聽起來是蠻殘忍的。聽這類唱片真是無樂趣可言。

    相對的,我聽的這些『歷史錄音』,多半來自廣播錄音或音樂廳存檔,是百分之百絕對不能重來的『現場』,演奏者的水準當然必需完美無缺否則就掛了。結果,實在是聽到太多令人感動的音樂。<== 這點我也非常認同,三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很多好的錄音,那個年代那種激情現在的錄音好像感覺不到了。

    不過,這些唱片都非常挑音響:等級不夠、方向不合的音響,放這種唱片會無法彰顯該唱片真正的訊息量。這部份我會再寫一些唱片評論來分享....:)<== 非常期待:)

  10. #10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0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fjialo 查看文章
    我已經試過無法打開網頁,直接郵購還是免了,以後看有什麼方便的管道再說。

    其實錄音室的唱片造成『演奏技巧有問題』的演奏家,可以透過剪接與重錄來閃躲演奏技巧的缺陷。躲過演奏技巧之後,要比的就是裝模做樣故作姿態了。所以這錄音室中的唱片,絕大多數都可以直接聽出『欺騙』的問題....8)<== 可惜現在大部分都是這樣的錄音為主,想想也挺可笑,聽到的居然是多軌多次剪接合成的人工音場的音樂。好的器材是很容易辯別出來的,尤其是用錄音室用的DAC,那些缺陷被HIEND器材逐級放大後聽起來是蠻殘忍的。聽這類唱片真是無樂趣可言。

    相對的,我聽的這些『歷史錄音』,多半來自廣播錄音或音樂廳存檔,是百分之百絕對不能重來的『現場』,演奏者的水準當然必需完美無缺否則就掛了。結果,實在是聽到太多令人感動的音樂。<== 這點我也非常認同,三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很多好的錄音,那個年代那種激情現在的錄音好像感覺不到了。

    不過,這些唱片都非常挑音響:等級不夠、方向不合的音響,放這種唱片會無法彰顯該唱片真正的訊息量。這部份我會再寫一些唱片評論來分享....:)<== 非常期待:)
    不過我還是得補充:

    喜歡歷史錄音並不一定是『老大師』情結,我們總是很容易認為『新不如舊』;但是我所聽到的2007、2008新錄音,無論是演瘈水準與詮釋精神,很多是把老大師打好玩的;例如我在前面的樂評提到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唱片,我個人認為那是我所聽過最偉大的版本。

    這種藝術價值極高的『現代錄音』剛好有這種特性,就是通通不是剪接的,通通是一次演奏、錄壞了就全部重來;所以演奏技巧當然有最高的水準,也很容易就得到應該有的古典音樂感動了。

    因此無寧說,喜歡『歷史錄音』正是喜歡『歷史』,想從古典音樂演奏的歷史軌跡去尋訪歷史的感動。當然,也有一些歷史是難以重現的而擁有絕對音樂水準與價值:例如福特萬格勒、巴黎四大樂團.....不過我會避免過於好古非今的習慣....:)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