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共6頁 第一第一 ... 23456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31 到 40 共計 60 條
  1. #31
    註冊日期
    2007-05-15
    文章
    1,771
    Thanks
    946
    Thanked 136 Times in 96 Posts

    預設

    哇... J兄寫得真精彩...

  2. #32
    註冊日期
    2007-08-02
    文章
    1,153
    Thanks
    348
    Thanked 333 Times in 178 Posts

    預設

    第一樂章:奮鬥

    "To some it is Napoleon, to some it is a philosophical struggle, to me it is allegro con brio"
    Arturo Toscanini

    托斯卡尼尼:「對有些人來說(英雄)是拿破崙,對另一些人來說是哲學思辯上的掙扎,對我來說那就是allegro con brio有活力的快版」


    第一樂章的兩聲降E主和弦巨響,是否掀起了浪漫時期的新頁?四年後(1808年)的貝五有

    著出名的「嗯當當當當--」四聲代表命運敲門的命運動機。貝三這兩聲,是否意味英雄

    出征的步伐。


    譜例一

    譜例一樂器演奏的音符,不外是降E大調135三音所構成的主和弦。英雄身上鎧甲碰撞

    聲尤迴盪在空氣中,馬上就揚起出征的步伐。「英雄動機」由降E主和弦135構成S型的

    旋律線。然而,此動機卻停在一個升半音的Do,而且此音還漸強Cresc.,直叫人無法

    漠視這種不和諧所造成的不安定感。不禁讓我們懷疑由低音提琴所演奏的英雄主題,究

    竟是為了展現英雄的壯闊凜然,還是為了表現升半音Do所塑造的陰鬱神秘不可知的未

    來...


    譜例二

  3.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john925 For This Useful Post:


  4. #33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1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john925 查看文章
    第一樂章:奮鬥

    "To some it is Napoleon, to some it is a philosophical struggle, to me it is allegro con brio"
    Arturo Toscanini

    托斯卡尼尼:「對有些人來說(英雄)是拿破崙,對另一些人來說是哲學思辯上的掙扎,對我來說那就是allegro con brio有活力的快版」


    第一樂章的兩聲降E主和弦巨響,是否掀起了浪漫時期的新頁?四年後(1808年)的貝五有

    著出名的「嗯當當當當--」四聲代表命運敲門的命運動機。貝三這兩聲,是否意味英雄

    出征的步伐。


    譜例一

    譜例一樂器演奏的音符,不外是降E大調135三音所構成的主和弦。英雄身上鎧甲碰撞

    聲尤迴盪在空氣中,馬上就揚起出征的步伐。「英雄動機」由降E主和弦135構成S型的

    旋律線。然而,此動機卻停在一個升半音的Do,而且此音還漸強Cresc.,直叫人無法

    漠視這種不和諧所造成的不安定感。不禁讓我們懷疑由低音提琴所演奏的英雄主題,究

    竟是為了展現英雄的壯闊凜然,還是為了表現升半音Do所塑造的陰鬱神秘不可知的未

    來...


    譜例二
    寫得太好了!繼續加油!....(clap)(clap)

    譜例一就是屬於我說的『音』之層次,仔細分析兩個和聲,只有第一小提琴存在著不完全和諧的『降si』音。因此,重視第一小提琴的卡拉揚與重視弦樂四部合奏效果的克路易坦,這兩個和聲之感覺會相差甚大,可以 ab test 聽聽看...:)

    譜例二分析地太好了,這正是植基於『音』之客觀層次而進行『樂』之詮釋論述,這樣子講故事,會讓人覺得非常有道理而不是一味濫情。john925 加油!....(clap)(clap)

  5. #34
    註冊日期
    2008-10-16
    文章
    22
    Thanks
    1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預設

    psycho 兄
    Brams Bruckner Mahler Sibelius 是我個人最常聽的作曲家 全集版本也不少 幾乎有空就會放來聽
    希望下次能在此與你交流

  6. #35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1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KJohn 查看文章
    psycho 兄
    Brams Bruckner Mahler Sibelius 是我個人最常聽的作曲家 全集版本也不少 幾乎有空就會放來聽
    希望下次能在此與你交流
    KJohn 兄太客氣了!....

    Bruckner 與 Sibelius 我很不熟;馬勒普通,布拉姆斯就熟到背譜了;歡迎隨時來交流!....還是我們來開個布拉姆斯串?:o :o

  7. #36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1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自我與他者的和解:從六首後期弦樂四重奏看貝多芬的心靈世界 之一

    註:文字中有試聽檔。

    自我與他者的和解:從六首後期弦樂四重奏看貝多芬的心靈世界 之一


    前言

      從藝術家的心靈躍升角度,總能看到藝術家早、中、晚期作品中的心靈轉折;初確立這個藝術欣賞角度,正是從貝多芬的早、中、晚期作品發現;于二十歲時感受到這個角度,竟成為日後一輩子無止盡的追尋。當年有感於貝多芬六首後期弦樂四重奏而寫的文章,初發表在《古典音樂雜誌》第二期,後經修改發表在台灣學術網路史上名噪一時的連線古典音樂板;隨著確立終身基督教的信仰,這篇文章又進行了大幅後續添文;到如今會不會再添許多?己經不得而知了。

      無論如何,這六首弦樂四重奏即使以我現在的古典音樂體驗,仍確認是他們是最偉大的音樂聖經;所以仍需要分享給所有志於深刻體驗音樂美感的樂友,於是這篇文章又再次修訂後出現了。

    如果有最高的世界

      欣賞貝多芬最後六首弦樂四重奏會有許多歧途:第一是過度地以卓越的作曲技巧來欣賞,後果是造成有實力了解什麼是作曲技巧的樂友們對第十六號四重奏有「技巧不佳」的導向,而對不懂作曲技巧的樂友產生「退避三舍」的畏懼;第二是過度地以貝多芬的一生血淚來詮釋,後果是對情感比較不激昂的樂章有所迷惑。

      事實上,根據我非正式的觀察,幾乎可發現己經聽過不少古典音樂的樂友反而比有心聽而初入門者更不易去喜歡這六首四重奏,如果能接受「喜歡聽就可能有點聽懂」的假設,那我們可大膽說這六首樂曲和常人對貝多芬的印象是非常不同的,甚至和對古典音樂的印象也是不同的。

      如果你聽多了如命運交響曲、熱情奏鳴曲之類的貝多芬,那你一定會認為貝多芬音樂主要在強烈宣示與命運抗駁的情懷;如果你聽多了各種作曲家前、中期的作品,那無可避免的你會認為音樂的目的在於它是美好的休閒活動;如此,你將很容易說第十五號四重奏比較好聽,因為它有一個狂歡的結尾剛好可說成是向命運挑戰成功;你也很容易喜歡第十三號的第二、三、四樂章,因為它們都非常輕鬆且好聽。

      正由於這六首樂曲不是訴諸在上述對「欣賞音樂」一事的一般性觀點,因此就會有那種「太艱深了聽不懂」的想法。如果要進一步去欣賞這些曲子,或者,要去解釋為何能有一些聽不多音樂卻能常聽這六首的樂友,以及為何有一些只聽二十世紀音樂卻仍常欣賞這些曲子的樂友,那恐怕得從另一不同的角度來談。

      放眼我們活在世界上忙忙碌碌,偶而閒暇,突然想起:我是什麼?宇宙是什麼?人活著有什麼意義?......諸如此類不能有任何現實答案的問題一但襲來,總能讓我們頓感一片空虛;這時去逃避是不能治本的,因此有各種屬於宗教層次的思想來安慰這一時的空虛,號稱無神論者不過是把一個自己深切的信仰不願名之為「宗教」而已,在此我使用「神秘參與」這一人類學上的名詞來代表這種渴求和安慰(相對於心理學,可用『靈性需求』一詞來代表)。於是我們看出這「神秘參與」最後表現是我們因而忘掉現實上的種種失意與悲涼,同時也失去野心和壯志,回歸一個天真無邪的人性。

      貝多芬這六首後期弦樂四重奏正具現他晚年追尋「神秘參與」的歷程,更卓越的是它們擁有能讓欣賞者共同進行「神秘參與」的力量:在這些作品中,常常有曲風塑造出肉體愈趨衰老的死亡力量,同時也會塑造心靈愈見光明的重生力量,這兩大力量不會是競奏,也不是誰勝利;而是被嚴肅地宣告兩種力量是一體的(第十四號弦樂四重奏),或以平和而略幽默的口吻訴說看清此道理後,一切都已忘懷(第十六號弦樂四重奏)。因為它們屬於這種層次的思想,所以可以有這麼一種事實:一個人毫無音樂修養,但由於一心追求「神秘參與」的心境,因而在偶然完整聽到一首這種曲子後,愛上了它們。

      如果我們真以完全天真無邪的面貌對待這些曲子,自然會發現它們的特點;這些曲子常在開頭以最簡單的音符製造一樂念,再驅使這樂念或隱或現地纏繞在整首樂曲,產生一種獨特的統一感;再者是這些曲子的旋律本身往往就具備我前述那種「神秘參與」的精神力量,明明不見得多優美,但就是不由自主地被導入一種特別的狀態;其次是在四隻樂器中,往往四隻樂器同時奏出多條可唱的旋律(術語上叫做多聲部賦格),自然四隻樂器更是時時站在同等地位,不可輕易突出或壓抑任一個,所以我個人有一妙想:由於一般四重奏團的中提琴都不知何故比較不明顯,所以演奏這六首樂曲應當成「中提琴協奏曲」才剛好負負得正。

    註:二十年後玩音響,才知道中提琴不明顯的問題是錯誤錄音與錯誤音響造成的;現在無論聆聽 Vegh 四重奏團(VALOIS V-4400) 或 Talich 四重奏團(CALLIOPE CAL3633.9) 或 Hongrois 四重奏團(EMI 73798)這些錄音較正確的唱片,四隻樂器各據一方而產生平衡的聽感通通沒問題;可惜這個問題居然等到我開始玩音響之後才獲得解決。





    向他頂上的蒼穹追尋

      首先來看第十二號四重奏的第一樂章:首先出現的前奏主題依原譜應是莊嚴的,彷彿是一宣告;而隨後的第一主題外形上很美,但在音型的起伏上可聽出有一種基本的音型:三個等長的音符,先主音,再接一高音,再接一個次高音,如此乍聽下有「略帶希望」的內涵;這種音型起伏事實上充斥在整個樂章,即使是以下的其他主題(所有分秒一律以 Vegh 的唱片版本為主) ── 不論是 50 秒後進行式的旋律過門、1 分鐘後的過門、1 分 12 秒後的主題(有人說這是第二主題)等都有這影子;在發展部的發揮更為精巧:在此這一基本音型直接用來當基本的對位旋律和節奏,四分八秒後把基本音型反向變成第一小提琴的旋律,再與其他樂器執著的基本音型相結合,可說是特別意味深長的一段。

      因此,一個成功的詮釋應在莊嚴的前奏主題能厚重但不可失為悲壯,在其下的主題中充滿希望的基本音型應該被強調,而讓我們去體會貝多芬在這些作品中常有的「以一個基本樂念貫穿全曲意志」風格。

      第二樂章全篇為一溫和的曲風,在第一樂章的希望音型在此仍有揮不去的影子,且更加強了這希望氣氛而在歌謠結尾有默禱的心境。以下的變奏手法可稱為『雙重變奏』:本來變奏曲的主題大多可分成兩部分,每部分皆反覆一次;但在此貝多芬把反覆的部分也施與或多或少的變奏處理,所以一不小心還真聽不出這是變奏曲呢!

      第一變奏初聽只是主題加以複雜化,但在結尾(4 分 35 秒)突現一連串十六分之一音符、再換回原音型而直上最高一音,效果只能無比讚嘆了。在第二變奏中提琴和大提琴點出滑稽的節奏,第一和第二小提琴用三十二分之一音的對話帶出一段歡樂時光。第三變奏是富表情的慢板,大提琴在極高把位上的歌詠和第一小提琴在高把位上的對題形成如嚮往天堂的憧憬。第四變奏由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分別點進行曲般的節奏性對位旋律和主旋律,且彼此交替角色,請注意這對位旋律的每一個震音後都接著先低後高的兩個短倚音,明白揭示了這段的風格有「由下往上」的希望感,不能太強調進行的節奏而失去這層意義。

      第五變奏只有一半的長度但我個人以為不但技巧最超絕且內涵也最深刻,在此第一部份和第二部份的調性不同;前一段用最單純的動機和撥弦製造神秘,第二段的前兩小節和後兩小節的旋律和伴奏完全一樣,只不過演奏的樂器和呈現的音域不同,卻能傾訴一顆最深刻的心靈延續到第六變奏前段以十六分之一音符的謳歌,再以總奏不斷行進而產生結束的迫力,邁向寧靜的結尾。

      本樂章沒有大風大浪,但全篇主要風格是一貫的;因此初聽下會覺的平淡,多聽幾次當能感受這種平和心情。演奏家可能在意這樂章若完全依照原譜演奏就會太乏味,所以常常各顯神通地在此樂章加上種種不同風格的詮釋;但無論如何,掌握神秘參與的喚起力量是最重要的。

      即使第三樂章令很多人喜歡,但是這樂章顯然「回顧」(大膽的說是倒退)到 OP.126 鋼琴小品集之前的風格了,你可以注意到第十一號《莊嚴的》弦樂四重奏之詼諧曲和這樂章有繼承關係。我淺見以為我不能理解這樂章,它放在此不是很調和而樂曲本身也不大像前兩樂章的境界,可能是先前所作的,但實際情形仍有待高明考證。

      在四小節前奏動機後,第一小提琴以最低 G 弦的高把位呈現第四樂章的第一主題,而有濃厚的抑制感;在此樂章脫離了前兩樂章深情款款的歌詠,而以活潑、甚至有點淡淡的不安來表現,這應是半音階式的序奏動機和音符進行帶著『由上往下』趨勢的第一主題所造成的感受。

      主題之間的過門旋律卻極為幽默,在 2 分 55 秒後的第一小提琴演出架在大提琴高音上的第一主題變形又是一意義深刻的和煦樂風,在 3 分 25 秒後卻轉成利用斷奏快速音群的伴奏達到強烈的幽默感;當第一小提琴接下這一快速音群的工作時,和大提琴的節奏一起形成這樂章最為樂觀和天真無邪的一段。結尾被極端的擴大,以 Vegh 而言結尾佔總時間的七分之三弱,但很容易可聽出主要由第一主題的變形來構成;在轉調且改用小提琴高把位下這一旋律再也不像開始的抑制,產生獨特的開朗與平靜;即使間或一段強奏,也脫離不了這樣的與世無爭風釆。

      這第十二號四重奏是憧憬成份最濃的一首音樂,可想像貝多芬從第九交響曲高歌人本的歡唱、《莊嚴彌撒》激烈心靈對立的情感,開始轉回到自我與他者和解的心靈提問。而這種轉折是沈重與耗費的,讓貝多芬不只得開發更高明的音樂技巧與型式,來承載這麼豐富的心靈提問;這個困難的歷程,的確反映在樂曲中有一些些的斧鑿與失衡(尤其是第三樂章);要到達第十四號和第十六號那種最後的和解與答案,他仍得繼續追尋心中無限的提問。

    (待續)

    註:當年寫這篇文章,並沒有任何知識告訴我 Vegh 四重奏團代表著演奏貝多芬之法國觀點,更沒有正確音響可以辨別出它是錄音正確的唱片;當年怎麼會在毫無背景知識下正確判斷出這套唱片的價值,只能說音樂欣賞在主觀的外貌下一定潛藏著客觀的事實。

      再者,當年舊文主張 Vegh 樂團是『略帶女性化』的詮釋,後來在網路上才發現這句話引起嚴重誤解。其實當年瘋狂沈迷《紅樓夢》,女性化即『水做的骨肉』,意謂著發現 Vegh 的詮釋是透明而有層次的音色感,這很明顯就是二十年後我透過玩音響而理解的法國音色藝術;再次驗證了,很多音樂欣賞的要素是可以客觀感受的,只是我們的主觀運思能不能說清楚、講明白。

  8. #37
    註冊日期
    2007-05-23
    文章
    4,982
    Thanks
    2,157
    Thanked 3,874 Times in 1,491 Posts

    預設

    Psycho兄果然是大師中的大師.....:O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註:文字中有試聽檔。

    自我與他者的和解:從六首後期弦樂四重奏看貝多芬的心靈世界 之一

    前言

      從藝術家的心靈躍升角度,總能看到藝術家早、中、晚期作品中的心靈轉折;初確立這個藝術欣賞角度,正是從貝多芬的早、中、晚期作品發現;于二十歲時感受到這個角度,竟成為日後一輩子無止盡的追尋。當年有感於貝多芬六首後期弦樂四重奏而寫的文章,初發表在《古典音樂雜誌》第二期,後經修改發表在台灣學術網路史上名噪一時的連線古典音樂板;隨著確立終身基督教的信仰,這篇文章又進行了大幅後續添文;到如今會不會再添許多?己經不得而知了。

      無論如何,這六首弦樂四重奏即使以我現在的古典音樂體驗,仍確認是他們是最偉大的音樂聖經;所以仍需要分享給所有志於深刻體驗音樂美感的樂友,於是這篇文章又再次修訂後出現了。

    如果有最高的世界

      欣賞貝多芬最後六首弦樂四重奏會有許多歧途:第一是過度地以卓越的作曲技巧來欣賞,後果是造成有實力了解什麼是作曲技巧的樂友們對第十六號四重奏有「技巧不佳」的導向,而對不懂作曲技巧的樂友產生「退避三舍」的畏懼;第二是過度地以貝多芬的一生血淚來詮釋,後果是對情感比較不激昂的樂章有所迷惑。

      事實上,根據我非正式的觀察,幾乎可發現己經聽過不少古典音樂的樂友反而比有心聽而初入門者更不易去喜歡這六首四重奏,如果能接受「喜歡聽就可能有點聽懂」的假設,那我們可大膽說這六首樂曲和常人對貝多芬的印象是非常不同的,甚至和對古典音樂的印象也是不同的。

      如果你聽多了如命運交響曲、熱情奏鳴曲之類的貝多芬,那你一定會認為貝多芬音樂主要在強烈宣示與命運抗駁的情懷;如果你聽多了各種作曲家前、中期的作品,那無可避免的你會認為音樂的目的在於它是美好的休閒活動;如此,你將很容易說第十五號四重奏比較好聽,因為它有一個狂歡的結尾剛好可說成是向命運挑戰成功;你也很容易喜歡第十三號的第二、三、四樂章,因為它們都非常輕鬆且好聽。

      正由於這六首樂曲不是訴諸在上述對「欣賞音樂」一事的一般性觀點,因此就會有那種「太艱深了聽不懂」的想法。如果要進一步去欣賞這些曲子,或者,要去解釋為何能有一些聽不多音樂卻能常聽這六首的樂友,以及為何有一些只聽二十世紀音樂卻仍常欣賞這些曲子的樂友,那恐怕得從另一不同的角度來談。

      放眼我們活在世界上忙忙碌碌,偶而閒暇,突然想起:我是什麼?宇宙是什麼?人活著有什麼意義?......諸如此類不能有任何現實答案的問題一但襲來,總能讓我們頓感一片空虛;這時去逃避是不能治本的,因此有各種屬於宗教層次的思想來安慰這一時的空虛,號稱無神論者不過是把一個自己深切的信仰不願名之為「宗教」而已,在此我使用「神秘參與」這一人類學上的名詞來代表這種渴求和安慰(相對於心理學,可用『靈性需求』一詞來代表)。於是我們看出這「神秘參與」最後表現是我們因而忘掉現實上的種種失意與悲涼,同時也失去野心和壯志,回歸一個天真無邪的人性。

      貝多芬這六首後期弦樂四重奏正具現他晚年追尋「神秘參與」的歷程,更卓越的是它們擁有能讓欣賞者共同進行「神秘參與」的力量:在這些作品中,常常有曲風塑造出肉體愈趨衰老的死亡力量,同時也會塑造心靈愈見光明的重生力量,這兩大力量不會是競奏,也不是誰勝利;而是被嚴肅地宣告兩種力量是一體的(第十四號弦樂四重奏),或以平和而略幽默的口吻訴說看清此道理後,一切都已忘懷(第十六號弦樂四重奏)。因為它們屬於這種層次的思想,所以可以有這麼一種事實:一個人毫無音樂修養,但由於一心追求「神秘參與」的心境,因而在偶然完整聽到一首這種曲子後,愛上了它們。

      如果我們真以完全天真無邪的面貌對待這些曲子,自然會發現它們的特點;這些曲子常在開頭以最簡單的音符製造一樂念,再驅使這樂念或隱或現地纏繞在整首樂曲,產生一種獨特的統一感;再者是這些曲子的旋律本身往往就具備我前述那種「神秘參與」的精神力量,明明不見得多優美,但就是不由自主地被導入一種特別的狀態;其次是在四隻樂器中,往往四隻樂器同時奏出多條可唱的旋律(術語上叫做多聲部賦格),自然四隻樂器更是時時站在同等地位,不可輕易突出或壓抑任一個,所以我個人有一妙想:由於一般四重奏團的中提琴都不知何故比較不明顯,所以演奏這六首樂曲應當成「中提琴協奏曲」才剛好負負得正。

    註:二十年後玩音響,才知道中提琴不明顯的問題是錯誤錄音與錯誤音響造成的;現在無論聆聽 Vegh 四重奏團(VALOIS V-4400) 或 Talich 四重奏團(CALLIOPE CAL3633.9) 或 Hongrois 四重奏團(EMI 73798)這些錄音較正確的唱片,四隻樂器各據一方而產生平衡的聽感通通沒問題;可惜這個問題居然等到我開始玩音響之後才獲得解決。





    向他頂上的蒼穹追尋

      首先來看第十二號四重奏的第一樂章:首先出現的前奏主題依原譜應是莊嚴的,彷彿是一宣告;而隨後的第一主題外形上很美,但在音型的起伏上可聽出有一種基本的音型:三個等長的音符,先主音,再接一高音,再接一個次高音,如此乍聽下有「略帶希望」的內涵;這種音型起伏事實上充斥在整個樂章,即使是以下的其他主題(所有分秒一律以 Vegh 的唱片版本為主) ── 不論是 50 秒後進行式的旋律過門、1 分鐘後的過門、1 分 12 秒後的主題(有人說這是第二主題)等都有這影子;在發展部的發揮更為精巧:在此這一基本音型直接用來當基本的對位旋律和節奏,四分八秒後把基本音型反向變成第一小提琴的旋律,再與其他樂器執著的基本音型相結合,可說是特別意味深長的一段。

      因此,一個成功的詮釋應在莊嚴的前奏主題能厚重但不可失為悲壯,在其下的主題中充滿希望的基本音型應該被強調,而讓我們去體會貝多芬在這些作品中常有的「以一個基本樂念貫穿全曲意志」風格。

      第二樂章全篇為一溫和的曲風,在第一樂章的希望音型在此仍有揮不去的影子,且更加強了這希望氣氛而在歌謠結尾有默禱的心境。以下的變奏手法可稱為『雙重變奏』:本來變奏曲的主題大多可分成兩部分,每部分皆反覆一次;但在此貝多芬把反覆的部分也施與或多或少的變奏處理,所以一不小心還真聽不出這是變奏曲呢!

      第一變奏初聽只是主題加以複雜化,但在結尾(4 分 35 秒)突現一連串十六分之一音符、再換回原音型而直上最高一音,效果只能無比讚嘆了。在第二變奏中提琴和大提琴點出滑稽的節奏,第一和第二小提琴用三十二分之一音的對話帶出一段歡樂時光。第三變奏是富表情的慢板,大提琴在極高把位上的歌詠和第一小提琴在高把位上的對題形成如嚮往天堂的憧憬。第四變奏由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分別點進行曲般的節奏性對位旋律和主旋律,且彼此交替角色,請注意這對位旋律的每一個震音後都接著先低後高的兩個短倚音,明白揭示了這段的風格有「由下往上」的希望感,不能太強調進行的節奏而失去這層意義。

      第五變奏只有一半的長度但我個人以為不但技巧最超絕且內涵也最深刻,在此第一部份和第二部份的調性不同;前一段用最單純的動機和撥弦製造神秘,第二段的前兩小節和後兩小節的旋律和伴奏完全一樣,只不過演奏的樂器和呈現的音域不同,卻能傾訴一顆最深刻的心靈延續到第六變奏前段以十六分之一音符的謳歌,再以總奏不斷行進而產生結束的迫力,邁向寧靜的結尾。

      本樂章沒有大風大浪,但全篇主要風格是一貫的;因此初聽下會覺的平淡,多聽幾次當能感受這種平和心情。演奏家可能在意這樂章若完全依照原譜演奏就會太乏味,所以常常各顯神通地在此樂章加上種種不同風格的詮釋;但無論如何,掌握神秘參與的喚起力量是最重要的。

      即使第三樂章令很多人喜歡,但是這樂章顯然「回顧」(大膽的說是倒退)到 OP.126 鋼琴小品集之前的風格了,你可以注意到第十一號《莊嚴的》弦樂四重奏之詼諧曲和這樂章有繼承關係。我淺見以為我不能理解這樂章,它放在此不是很調和而樂曲本身也不大像前兩樂章的境界,可能是先前所作的,但實際情形仍有待高明考證。

      在四小節前奏動機後,第一小提琴以最低 G 弦的高把位呈現第四樂章的第一主題,而有濃厚的抑制感;在此樂章脫離了前兩樂章深情款款的歌詠,而以活潑、甚至有點淡淡的不安來表現,這應是半音階式的序奏動機和音符進行帶著『由上往下』趨勢的第一主題所造成的感受。

      主題之間的過門旋律卻極為幽默,在 2 分 55 秒後的第一小提琴演出架在大提琴高音上的第一主題變形又是一意義深刻的和煦樂風,在 3 分 25 秒後卻轉成利用斷奏快速音群的伴奏達到強烈的幽默感;當第一小提琴接下這一快速音群的工作時,和大提琴的節奏一起形成這樂章最為樂觀和天真無邪的一段。結尾被極端的擴大,以 Vegh 而言結尾佔總時間的七分之三弱,但很容易可聽出主要由第一主題的變形來構成;在轉調且改用小提琴高把位下這一旋律再也不像開始的抑制,產生獨特的開朗與平靜;即使間或一段強奏,也脫離不了這樣的與世無爭風釆。

      這第十二號四重奏是憧憬成份最濃的一首音樂,可想像貝多芬從第九交響曲高歌人本的歡唱、《莊嚴彌撒》激烈心靈對立的情感,開始轉回到自我與他者和解的心靈提問。而這種轉折是沈重與耗費的,讓貝多芬不只得開發更高明的音樂技巧與型式,來承載這麼豐富的心靈提問;這個困難的歷程,的確反映在樂曲中有一些些的斧鑿與失衡(尤其是第三樂章);要到達第十四號和第十六號那種最後的和解與答案,他仍得繼續追尋心中無限的提問。

    (待續)

    註:當年寫這篇文章,並沒有任何知識告訴我 Vegh 四重奏團代表著演奏貝多芬之法國觀點,更沒有正確音響可以辨別出它是錄音正確的唱片;當年怎麼會在毫無背景知識下正確判斷出這套唱片的價值,只能說音樂欣賞在主觀的外貌下一定潛藏著客觀的事實。

      再者,當年舊文主張 Vegh 樂團是『略帶女性化』的詮釋,後來在網路上才發現這句話引起嚴重誤解。其實當年瘋狂沈迷《紅樓夢》,女性化即『水做的骨肉』,意謂著發現 Vegh 的詮釋是透明而有層次的音色感,這很明顯就是二十年後我透過玩音響而理解的法國音色藝術;再次驗證了,很多音樂欣賞的要素是可以客觀感受的,只是我們的主觀運思能不能說清楚、講明白。

  9. #38
    註冊日期
    2009-04-25
    文章
    13
    Thanks
    16
    Thanked 2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阿多諾寫的貝多芬

    這本我喜歡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tem=0010430707
    內容簡介

    top

      阿多諾這本眾所渴待,但他生前未能成書的《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1993年才在德國出版,距作者1969年世紀將近四分之一世紀。本書彙集的這批重要、發人深省的劄記,以及許多也以片斷形式存世的散篇,阿多諾形容是他「貝多芬經驗的日記」。
      阿多諾自幼彈奏貝多芬作品,熟讀貝多芬總譜,1937年興起大規模研究貝多芬之念,有志據此研究寫成「音樂哲學」,此後三十年做成四十多本劄記,念茲在茲,亟欲成書,但一方面戰亂流亡,不暇整理,二方面他求全心切,總覺茲書體大,不宜率爾,因此直到辭世,猶未著手寫書。
      阿多諾專家Rolf Tiedemann盡蒐阿多諾所遺劄記,依照劄記的內在邏輯與關係脈絡,加以組織,賦予結構,配合阿多諾生平所寫關於貝多芬的散篇文章、電台廣播,以及阿多諾諸本成書著作中討論貝多芬的章節段落,加上不厭詳盡的注解,統合成一本理路連貫,從哲學、社會學、美學、音樂學、文學等角度觀照貝多芬的既精且博之作。
      阿多諾自己想寫的貝多芬書永不可得,但編者追摹他的原意,重建現場般建構阿多諾的「貝多芬書」圖像,這本《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堪稱可能未中,但應不遠,不但為阿多諾著作集增一瑰寶,在多芬研究裡也是一本扛鼎之作。
    作者簡介
    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 1903-1969)
      德國哲學家、社會學家、美學家、音樂學家、作曲家,「法蘭克福學派」主要成員,在上述各領域影響深遠,著有《啟蒙辯證法》、《現代音樂的哲學》、《多稜鏡:文化批判與社會》、《否定的辯證法》、《美學理論》。
    譯者簡介
    彭淮棟   1953年生。譯有《後殖民理論》(Bart Moore-Gilbert)、《意義》(博藍尼)、《俄國思想家》(以撒?柏林)、《自由主義之後》(華勒斯坦)、《西方政治思想史》(麥克里蘭)、《鄉關何處》(薩伊德)、《現實意義》(以薩?柏林)、《美的歷史》和《醜的歷史》(艾可)等書。


    詳細資料



    top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4.8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10. #39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1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andychu 查看文章
    Psycho兄果然是大師中的大師.....:O
    我一直怕這篇文章太難,沒想到 andychu 馬上跳出來叫好....:O 原來 andychu 喜歡欣賞這樣的音樂?太好了,如果真的喜歡這種私房音樂,我可以『專程』為你或其他樂友(應該極少數)來辦一場『私密性』的音樂分享會,地點就是 andychu 家,曲目就是後期弦樂四重奏,不談音響、不談錄音,只談音樂....

    這本書約略看過了一下,基本上是『哲學』與『社會學』比較多而『音樂本身』比較少;所以對於想從音樂跨界到哲學的愛樂者應該是極佳讀物。但是如果要談論『音樂本身』的旨趣,可能就要保留一下了...:)

    但是歡迎分享對於這本書的心得,我們可以再看看有沒有可討論之處....

  11. #40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1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自由馳騁在貝多芬多元世界裏的偉大指揮家 Mravinsky

    這篇舊樂評文章是要與熱愛 Mravinsky 樂友分享的.....

    自由馳騁在貝多芬多元世界裏的偉大指揮家 Mravinsky

    本樂評根據的三張唱片:

    ERATO 2292-45759-2
    貝多芬第一、三號交響曲

    ERATO 2292-45760-2
    貝多芬第五、七號交響曲

    ERATO 2292-45761-2
    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

    列寧格勒 philharmonic orchestra
    Evgeny Mravinsky 指揮

      有一些老生常談,一再地被提起,也一再地被忘記;「不要因為知名度而忽略偉大的藝術家」在歷史上一再如老生常談般呼籲,許多真正偉大的藝術家仍常在記憶中逝去;當我聆聽穆拉汶斯基(Evgeny Mravinsky)熱力四射的柴可夫斯基交響曲時,總會奇怪如此偉大的指揮家為什麼很少被提到和讚揚?今天要欣賞的是他對貝多芬獨到的詮釋,我先聲明以下三張CD除了第六號「田園」和第一號是不錯的3D錄音外,如果你非常在意音響上的(不是音樂上)雜音和動態,我先告訴你其他幾首的ADD錄音實在有夠....。

    註:這篇樂評是二十年前的文章了,那時根本沒有多少人認識 Mravinsky,才會有上一段感嘆。

      這三張唱片包括了第一號、「英雄」、「命運」、「田園」和第七號,穆拉汶斯基在這些曲目中展現了如下的特色:第一特點是他對樂譜上「突強」的指示往往施與最強烈的表情,而在指示「漸強」時他往往只稍強,直到他認為正確的一時刻才突然快速地「漸強」而有另一種「突強」的表情;前一種突強被他用來加強節奏,後一種突強被用來產生驅使樂曲進行的爆發力。第二特點是他戲劇性地挖掘貝多芬使用定音鼓的風味,如田園交響曲在配器上除第四樂章外都不使用定音鼓,穆拉汶斯基在此便壓抑了第一種突強的強烈悸動;但是在暴風雨般的第四樂章或「英雄」、「命運」和第七交響曲因為有定音鼓加入,在他特意加重下,每個節奏都有極大震撼力。第三特點是他在強奏轉成弱音時常突然把聲音切斷,一剎那又奏出下一樂句,這種強行切斷音流的手法在「英雄」交響曲的第一樂章產生極為激烈的情緒渲染,「命運」和第七也多有這手法的蹤跡。一般而言,穆拉汶斯基的風格是極戲劇性的熱力散發,而足以不愧是最偉大的指揮家之一的是他仍能依曲風不同而修正表達的樂思。

      「田園」是一首情感內斂而心向大自然的樂曲,穆拉汶斯基在此不強調他獨有的爆發力,而以極流暢的平穩風格演出;你可聽出他並沒在主旋律上有太多修飾,也沒有針對「田園」的圖像去把這樂曲弄成標題音樂。嚴格來說,他並沒有福特萬格勒那種把旋律線自由駕御的魔力,也比不上華爾特溫暖的氣質;但是他在這首曲子中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親和力,例如第二樂章的速度比較快,而且加上較明顯的節奏和強弱律動,因此似乎沒有田園形象;第三樂章他反而使用非常中庸的節奏,使這一樂章非常親切怡人。這張CD的錄音本來就常優秀,再加上穆拉汶斯基這種處理,是否會在聆聽時產生獨立在「田園」意像外的絕對音樂感受?

      在第一號交響曲的手法上穆拉汶斯基顯然比照莫札特時期的方法來詮釋,雖然本樂曲配器在有定音鼓,但並沒有在這曲子表現出他獨有的熱力;然而這樂曲在他的指揮下產生無比的輕快的風格,尤其是第四樂章只怕是所有指揮家中的頂尖演奏,這樂章裏有樂句間極緊密的連接產生流暢的快活曲意,同時也在中段的發展部有「切斷音流」的手法產生不過份的情感散發,配合上前後段的快活曲風,形成完美的典範;極優秀的錄音也令人激賞。

      第三號英雄交響曲讓穆拉汶斯基展現無比的動人力量,低音大提琴特別明顯是底下三首交響曲的共同特徵,不知是否讓樂曲更增添震憾人心的悸動?第一樂章利用各種「突強」製造爆發力和別具一格的樂曲流動,不只加強了節奏也加強了整個曲子由強弱起伏所產生的凝聚力;第二樂章強調流暢的推進力,低音部的強勁刻劃強烈的送葬肅穆,雖然不像福特萬格勒能在旋律本身賦與深刻感人的魔力,但是別有一番緊逼人心的曲趣;第三樂章的中段是所有版本中氣氛最熱烈,最像歡迎勝利軍隊的詮釋,在別人手下田園般的法國號在穆拉汶斯基卻是實實在在的軍隊號角;要注意一般指揮家往往在第一、二樂章施加太多,造成第四樂章相對的軟弱無力,但這點在穆拉汶斯基源源不斷的活力下根本不可能發生。

      擁有極著名的「命運」主題的第五號命運交響曲也是一個情感濃厚的演奏,穆拉汶斯基採取整體結構的處理方法,第一樂章的低音部和第一種「突強」的節奏都有故意的壓抑;第二樂章穆拉汶斯基沒有歌謠化,著重強弱對比是他和別人非常不同的特點;第三樂章有特別強化的低音部,產生極為粗獷的曲風,尤其在中段的低音部旋律絕對是他根據個人風格在總譜上故意的改變;直到第四樂章出現,我們終於可瞭解他把全曲高潮放在第四樂章的苦心:這一樂章內有定音鼓最毫無保留的突強節奏,所有「漸強」的樂段都不是慢慢增強,而是先加強到一頂點,再落回弱音,再加強到另一頂點,如此一直到最為強音的絕頂,這可稱為「階段性的漸強」;如果你欣賞這曲子喜歡聯想到所謂命運、抗駁和勝利,那這一版本會非常適合這方面的聯想。

      貝多芬自稱為如酒神般釀給世人的第七交響曲其手法和命運交響曲有所不同:在這首樂曲的每一樂章都有最激烈熱情的節奏,這種節奏完全不同於第一交響曲,穆拉汶斯基充份利用突強的低音大提琴及定音鼓製造非常強烈的伏特加酒,這是他在這幾首交響曲中最俄羅斯化的表現。我特別要提出第二樂章在穆拉汶斯基的詮釋下擁有遠比英雄交響曲的送葬進行曲更為深刻的感情,這裏有來自低音部的深沉悸動,可聯想成極大的不安和秋意;特別加強的定音鼓節奏是我把這樂章和送葬進行曲類比的原因;最為狂熱的第四樂章由於強奏指示太多,完全遵守原譜的強弱記號未必能正確掌握樂旨,這時穆拉汶斯基獨特的「階段性漸強」在此佔絕大的優勢,聽這樂章是無比痛快淋漓的生命節奏。

      這些偉大的演奏讓穆拉汶斯基不只是一俄羅斯指揮家,聽他在田園和第一交響曲的風格便可知他是全世界的指揮家,有資格和本世紀的五大指揮家抗衡;如果我們疑問為何這樣的演奏不很知名,我只能說在經紀制度和強勢媒體下,我們隨時都可能遺失一件優秀的藝術精品。

    (end)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