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共6頁 123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60 條
  1. #1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古典音樂雜談:貝多芬

    除了音響、錄音外,也應該回到古典音樂本身來交流一下...

    先來談貝多芬,推蔦一本極佳的入門書:


    於是, 命運來敲門: 貝多芬傳
    作者/ 愛德蒙.莫瑞斯 (Morris, Edmund)
    編/譯者/ 李維拉
    出版社/ 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 20071128

      很久沒有看貝多芬的傳記了,這次左岸文化出版社與法雅克環亞店合辨《於是,命運來敲門──貝多芬傳》這本書的發表會,透過我的中時部落格邀請心靈小憩藝文網站協辦;本來我抱著『只是協辦』的心情閱讀這一本書,不料,看到一本非常棒的貝多芬傳。

      我很不喜歡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記,總覺得文學太多而史實有爭議;而日本出了很多貝多芬相關傳記,卻又是細節太多而整體思想太少。這本《於是,命運來敲門──貝多芬傳》卻是非常好的貝多芬傳記,尤其是針對我們東方社會難以同理的西方文化傳統來說,這本書可以直指很多理解西方古典音樂心靈傳統的重要思辯,從而更加理解貝多芬。所以,我將全力合作這樣的一場講座。

      回到這本書,為什麼這本書會有上述的閱讀成效呢?可以分成以下幾點:

    一、藝術家必需『修行清高』?

      我們東方社會一向有『聖俗二分』的一元化思想,當我們認定古典音樂是『聖』的,同時就會一元化的認定偉大的古典音樂家貝多芬也應該是『聖』的。於是,閱讀貝多芬傳記,面對那麼罪惡甚至下流的史實,我們總是找各種理由去解釋、去同情,總想著貝多芬這種聖人應該是清白無暇的。

      但是,隨著史實越多,貝多芬的道德越來越不是清白無暇;於是我們轉用『逍遙觀』來笑傲人世,把貝多芬的罪惡當成虛無主義式的鬧劇,認定反正人人都一樣,地球還是繼續運轉;甚至完全歸究只是貝多芬脾氣太壞而己....於是,『非如此不可!』的深刻西方心靈,變成玩世不恭的『修行清高』之東方隱士。

      這本書給了以上思維一個當頭棒喝:就算你能使用『逍遙觀』來迴避貝多芬的罪惡事實,那麼貝多芬之『俗』呢?貝多芬的撈錢技巧夠不夠俗?維持他在貴族當中身價之手段夠不夠俗?鑽營貴族階級並遠離平民夠不夠俗?換句話說,習於聖俗二分,不但得面對貝多芬之罪惡,更得面對貝多芬現實生活之『俗到極點』:一點修行境界都沒有!於是,要了解貝多芬,唯有徹底放棄聖俗二分的價值觀:利用古典音樂賺錢或鑽營?那是個人的選擇,無關聖俗,只是忠於自己的感覺而去做或不做。

    二、從聖與俗的辨證出現音樂:

      於是,整本書的架構,建立在這種反聖俗二分的『聖俗辯證』下;他一方面描述貝多芬俗事纏身,多鑽營的事都做得出來;但同時間卻一轉寫出深刻而偉大的音樂作品。這種架構下,任何音樂背景都是在『聖與俗的辨證』中得到理解。

      這裡我們將學到,西方文化傳統中真正的『就事論事』精神。正因為確認聖俗永遠無法二分,多麼偉大的音樂都一定伴隨著人性有限下的俗(甚至罪);因此,就事論事,不必追究音樂家、藝術家有什麼個人修行的問題,單單只要談音樂本身就夠了。唯有這種真正的多元化思想,才能真正理解貝多芬、理解古典音樂。否則,我們很容易陷入:為了表現貝多芬的命運奮鬥,只看到演奏家製造很多奮鬥感而喝采,卻沒聽出該演奏家是很混的、技巧有嚴重缺陷....。

      為了聖俗二分的價值觀,過度地認定貝多芬的音樂具有某種『意義』(奮鬥?英雄?)而聽不到音樂本身,這正是理解古典音樂最大的文化陷阱。

    三、『音、樂分立』的音樂分享:

      所以我們又可以看到,原作者使用非常好的『音、樂分立』樂評文字來分享音樂心得。他不會使用一大堆形容詞來堆砌自己的感覺,而是直接回到音樂本身;在不涉及過多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先告訴我們他聽到了什麼『聲音』,並且花很多文字描述聽到的聲音,然後才討論聲音帶來的感覺。
    (音樂分立的更多詳細論述請參考我的部落格之相關文章)

      正因為我們習於聖俗二分,重視音樂偉大的哲思境界,導致太早就追尋『音樂的意義』而高蹈進入『樂』的層次;結果連『音』是什麼都聽不出來,當然會被演奏很混卻有舞台效果的演奏家欺瞞了。於是,『音』的要求極高的貝多芬後期作品,就很難被聽懂了── 因為聽的方法是偏差的。

      仔細品味這本書作者莫瑞斯的文字,除了文筆優美外,你是否發現他重視了『聲音本身的描述』?你看他第一段談到貝多芬《命運》第四樂章,花了多少文字描述這個樂章本身應該有的聲音?最後結尾談到OP.135弦樂四重奏,能把公雞高啼描述成『It must be!』,對聲音本身的敏感度多強!同樣談第九交響曲,我承認他談第一樂章有點專業術語多了一些,但是這麼重視『聲音的創見』,正足以說明他用了正確的方法來欣賞貝多芬的後期作品。

    四、從『依次的二元辨證』轉向『同時的二元辨證』:

      大家都知道貝多芬喜歡同時間創造氣氛不同的音樂,例如《命運》與《田園》。但是這些音樂是分開聆聽的,而且通通可以把它們當成:『只有一個主旋律』而其他聲部只是伴奏;所以我們只要抓到主旋律,就可以聽到不少這些『依次的二元辨證』音樂中的內容,而得到感動。

      但是做為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的音樂在結構上是非常複雜的,上述音樂其實都應該使用『多聲部同時聆聽』的方法才能盡得其妙。這在我的相關文章都有詳細論述,在此先不談。

      『只有一個主旋律』的聆聽方法到了後期作品就完蛋了,因為貝多芬轉向『同時的二元辨證』:不同氣氛的音樂,不只出現在同一作品、同一樂章,甚至出現在同一時間!例如莊嚴彌撒第一樂章後半段,同時間出現控訴上帝不憐惜蒼生的『基督!』嚴酷和呼求,與祈求上帝施恩的『求你垂憐』溫順和敬虔。沒有『多聲部同時聆聽』的聆聽方法,是完全不能聽到這種音樂的妙處。

      所以,由於作者重視優先聽到聲音的『音』之層次,他當然可以快速獲得『多聲部同時聆聽』的能力;用來理解貝多芬後期作品,當然是再適合不過了。於是,我們看到他寫出很多後期作品的音樂心得,而且都具備非常高的音樂素養。

    五、結語:

      為什麼我們需要聆聽古典音樂?為什麼我們要理解貝多芬?每個古典音樂愛好者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無論新手老手、入門進深,都逃不掉這麼一個問題:根植西方心靈的古典音樂,其基本觀念跟我們是有差異的。如果能清楚這種差異,將能幫助我們更快獲得更多音樂藝術的喜悅。

      於是我認為這真的是一本很棒的書,正因為它的整個架構直接挑戰聖俗二分的習慣,導致分享音樂重視『音』才再談『樂』;熟悉這種視野,或許可以幫助欣賞偉大的貝多芬後期作品 ── 尤其是後期弦樂四重奏。

    (END)

  2.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3. #2
    註冊日期
    2007-05-15
    文章
    1,771
    Thanks
    946
    Thanked 136 Times in 96 Posts

    預設

    西方音樂家,很多都是俗不可耐的人,

    跟東方社會,要有偉大人格才能偉大創作的假設,完全不一樣.......
    創作跟人格,真的成正比嗎?

  4. #3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與貝多芬心靈相遇

    與貝多芬心靈相遇

    註:點圖片會有音樂範例可聽!而且這篇文章有極為強烈的個人主觀...

      我從娘胎開始爸爸就篤信『胎教』,天天讓我聽古典音樂;小時候最快樂的事,是爸爸一邊放圓舞曲,一邊帶著我大跳不三不四的舞步。更幸運的是,我家經濟情況是中下等,父親出身也不是什麼知識份子,不過是小小的公司課長罷了。但是,把花在房子裝飾費、遊樂費、置裝費的錢一省再省;什麼名銜金錢都是現實問題,熱騰騰的只靠一顆追求『美』、追求『超越』的心。

      這樣的心,既不是迎合什麼貴族品味,更不是賣弄自家程度,也絕不會被太多不必要的知識干擾赤裸裸的心靈;然後,決定了至今約40年的音樂歲月。

      當然了,沒有人能完全客觀的面對所有音樂,因此,我只能談談我浸淫最多年的古典音樂;其中有一段時間曾移轉到國樂(古曲,非現代融合古典音樂做法的作品),但是,終究以古典音樂為最後的歸宿。

      越聽得多,口味卻越來越窄;直到現在,更是特別對貝多芬、舒伯特、莫札特、布拉姆斯與巴哈這五大音樂家的後期作品有強烈的感動。過去在 bbs古典音樂板上的討論,我常常提到這個『五大後期』的觀點,當然了,相對引發的討論一定是:為什麼『只』有這些『五大後期』的音樂才值得聽呢?當時常常有一些討論,不過,這種與『五大後期』的心靈深深相遇的感覺,實在很難化約成音樂語言來跟別人分享;所以,一直頂多也只能用『境界高妙』、『旋律感人』、『作曲法特殊』這些名詞來進行不精確的描述,總覺得不能盡興。

      更有趣的是,這種深深心靈相遇的感覺需求,在純粹音樂愛好者身上反而很難看到。我常常以為,愛一個音樂(或藝術),要愛到願意『獻身』才能深深的心靈相遇;像我所出生的小小破舊的家,四面都是白牆壁;只憑著父親完全放棄任何外在的裝飾,硬是把四面蕭牆擺滿了唱片與書籍。想到許多人看到我所擁有的書籍與唱片總以為我家是什麼大老闆、大教授的出身,卻不知道是我父親一個月不超過三萬的薪水苦苦撐出來的;我想,這才是真正的『獻身』於美和超越,才能談真正深刻的心靈相遇。



      一直在想:音樂為什麼會得到我的喜好呢?無非是心靈的共鳴吧!

      我對國內古典音樂界的一點特殊貢獻,多半是對舒伯特的獨特眼光;不過,說到深深的心靈相遇,還是得談到貝多芬。

      貝多芬,這個被一大堆通俗、專業讀物談爛了的人物,還有什麼可談呢?有!談貝多芬很容易,『彈』貝多芬也很容易,但是要說到與貝多芬深深的心靈相遇,這就很難了。

      從貝多芬的一生作品心靈相遇,充分體會到他在年輕時的活力、衝動與大膽,op.1 no.3 的鋼琴三重奏是最標準的證明。然後到了中期作品,從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在中規中矩的外貌顯露最大的熱情開始,貝多芬拼命向世人展現:你看!這就是貝多芬!這就是他的心聲!不管是『熱情』奏嗚曲的憧憬、『命運』交響曲的搏鬥、『田園』交響曲的安憩;就算是一瞬靜思光輝的小提琴協奏曲,貝多芬總是以最大的熱情向世界狂嘯、怒吼,更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傲氣。



      直到第27號鋼琴奏嗚曲開始,他變了;變的溫柔而婉約,熱情不再,開始用沉思般的音樂語言訴說他的心情。這時候,一個神秘的問題出現了:

      上帝問貝多芬:『你知不知道你這一生為的是什麼?』

      從第27號鋼琴奏嗚曲,到兩首大提琴奏嗚曲;經過了第30號鋼琴奏嗚曲對詩情畫意的憧憬,越過了第31號鋼琴奏嗚曲對苦難情緒的深思。一個可能的答案出現了:

      貝多芬回答:『我要超越這個世界,我要追求完全的心靈解放,我要逍遙的冷眼看待這個苦難世界!』

      因此產生古往今來最偉大的 op.111 鋼琴奏鳴曲;古人說,讀蘇東坡兩篇赤壁賦,勝讀一部莊子;我要這樣說:聽一遍 op.111 第二樂章,勝過讀兩篇赤壁賦!



      op.111實在無法描述其成就的偉大:從第一樂章對世間苦難的提問開始,那種面對現實世界無法安樂的沉重足以讓人心沉到無限的幽谷;貝多芬奮力掙脫,得到人心能得到的最高境界 ── 第二樂章的逍遙、自然與神秘,是如何憾動了我的心,讓我對現實的煩惱完全的忘卻,在心靈上完全的解放。



      瘋狂沉迷於 op.111,是我高三考大學的日子。一大堆煩惱的事,再加上父親所服務的公司倒閉,家計岑岑不保;在那種苦日子裡用這首音樂來安慰心靈,是當時唯一的依靠。反正世事是『既來之,則安之』,用一顆逍遙的心看待它,不要讓心情受到影響,我自能得到平靜。

      上了大學後,我所關心的議題有了重大轉變;以往著重個人的修身養性,現在則捲入社會運動的旋渦。先是民進黨成立,再是學運風起雲湧,然後是資訊的充足而對社會改革有所負擔;這時候,再也難以保持安靜的心了。五二0事件學生靜坐抗議卻被打個半死,農民和平示威卻被抹黑成預謀藏棍子石塊;一切只是為了打壓政治上的反對勢力 ── 沒錯,也許那些人是為了一己私利才想取代當權者;可是沒有政治利益全憑道德熱情的學生呢?生計沒有保障不得不走向街頭的農民呢?他們為什麼得在政治鬥爭的考量下受到傷害?為什麼沒有人看到這一點?為什麼只要為了所謂的『安定』就非得要把純樸的農民與熱情的學生抹黑成流氓?為什麼為了所謂的修行所以在道場中要被嚴詞批判『參加街頭運動會敗壞門風』?為什麼談到修養人人滿嘴清高和平,談到街頭運動人人就滿嘴惡口,恨不得罵盡街頭『暴力(?)』份子的祖宗十八代???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不公平,我沒有辦法不正視;一顆逍遙的心可以超越一切,就是無法超越我親身目睹這種時代的各種可悲可笑又可嘆的苦難。

      我還是瑟縮在 op.111 的懷抱裡,那是我唯一的安慰;不然,我會發瘋。但是,貝多芬被上帝詢問的另一個問題也開始漸漸跑到我的腦海了:

      貝多芬回答上帝:『我要超越這個世界,我要追求完全的心靈解放,我要逍遙的冷眼看待這個苦難世界!』

      上帝微笑了,上帝再問貝多芬:『你認為你的答案是正確的嗎?你如何能從你的答案知道如何面對卡爾事件中你對一個母親愛子之心的踐踏?』

      貝多芬無法回答,終其一生都沒有答案 ── 只有音樂嘗試回答;最後的作品,六首弦樂四重奏就是這樣產生了。



     貝多芬並非不知自己的過惡,一個人犯錯不可怕,事後他的良心對他的啃嚙才可怕;『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一書中對這種情況有一個很貼切的描寫,歸結成:『落在永生上帝之手是可怕的!』。一點都沒錯,不管是自身犯錯,或是看到社會亂象卻無能為力,落在永生上帝的手中真是可怕,這也是貝多芬 op.133 弦樂四重奏『大賦格』的主要精神。曲中強烈表達驚懼的不安與莊嚴的宣判,一但查覺自身過錯與社會現實的荒謬,對永生上帝最後的審判誰能不驚懼呢?





      然後,在 op.131 最後一個樂章中,這種對『最後的審判』之描述更深沉了;值得注意的是該樂章之前短短的一小樂章,表達出來的心情是如此的渴求這種莊嚴的審判 ─ 為什麼貝多芬放棄 op.111 這麼逍遙高妙的心靈境界?為什麼貝多芬要回到痛苦的深淵心情,再去祈求上帝的饒恕?並且敬畏上帝的審判?

      無法理解這些,就無法理解為什麼 op.135 弦樂四重奏與 op.111 是如此的不同。





      op.135有四個樂章,尤其以第四樂章因為有謎樣的文句標題所以更為人所稱道。從 op.133 到 op.131 那種對『落在永生上帝是可怕的』的驚懼己經消失了,因為:『非如此不可嗎?就是如此,就是如此!』(Muss es sein ? Es muss sein ! Es muss sein ! 德文,是貝多芬在第四樂章主題的自題文字)。由於認識到上帝的愛才是最後的救贖,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自己會墮落;op.111的逍遙心情不再是生命的最終答案了,上帝的拯救才是最終的答案;整首op.135強調的是對上帝拯救的渴望(第一樂章提問式的主題)、與上帝同在的歡欣雀躍(第二樂章)、天堂裡的『和平之歌』(貝多芬自題,第三樂章)與最後樂章『一個困難的決定』(貝多芬自題)裡對這個最後答案的滿足欣喜(最後結尾樂段)。







      在貝多芬生命的後期,徘徊在『逍遙』與『拯救』是他最後的疑惑;透過音樂的語言,他把這兩種生命追尋的答案都完美道出了 ── 最後剩下的是『選擇』,也就是『一個困難的決定』!選擇 op.111 式的『逍遙』與 op.135 式的『拯救』完全沒有對錯可言,那只是個人心靈的選擇;或者說,對於選擇了『拯救』的人而言,那是上帝的恩典與應許。

      貝多芬最後選擇了『拯救』,我在大學三年級瘋狂愛上最後六首弦樂四重奏時就模糊的有點感覺;但是,對於『為什麼』貝多芬選擇拯救,這是我一直無法理解的,也是我那一生中難解的疑惑。

      我仍然喜愛 op.111,因為它是我心靈極大的安慰;但是 op.135 在心靈的啃嚙是可畏的,落上永生上帝之手,誰都逃不掉。

      當然現在成為基督徒後,信仰、藝術(音樂)、思想、知識與社會關懷完全融合一體,不會再互相衝突了。我的心靈歷程與貝多芬是如此的接近,所以我也隨著他作品的轉變而變;現在,我也確定我選擇了『拯救』;同時,也完全能理解為什麼自己明明知道 op.135 的『神秘境界』比不上 op.111,卻仍然偏好 op.135 了。

      至於我『為什麼』選擇『拯救』,我跟貝多芬一樣無法回答;落在永生上帝的手中是一種奧密,只有上帝才知道。

      貝多芬曾經給我留下這個大難題:為什麼他會從 op.111 鋼琴奏鳴曲的逍遙、自然與神秘的最高境界,轉向 op.135 弦樂四重奏的拯救、盼望與和平?

      現在,再度與貝多芬透過音樂心靈相遇,我想,我己經得到答案了。

    (end)

  5. #4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sp007 查看文章
    西方音樂家,很多都是俗不可耐的人,

    跟東方社會,要有偉大人格才能偉大創作的假設,完全不一樣.......
    創作跟人格,真的成正比嗎?
    好準!想貼上篇文章,正是設想回答 sp007 上述的問題...

    我是傾向認為西方文化比較敢正視『偉人也有俗不可耐』的事實,所以傳記會比較敢寫實...:)

  6. #5
    註冊日期
    2007-05-15
    文章
    1,771
    Thanks
    946
    Thanked 136 Times in 9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好準!想貼上篇文章,正是設想回答 sp007 上述的問題...

    我是傾向認為西方文化比較敢正視『偉人也有俗不可耐』的事實,所以傳記會比較敢寫實...:)
    這多少跟"為賢者諱"的傳統有關,...........

    psycho老大,也是熱血青年哦....嚇一跳 :O

  7. #6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sp007 查看文章
    這多少跟"為賢者諱"的傳統有關,...........
    psycho老大,也是熱血青年哦....嚇一跳 :O
    不敢.. 唸大學時不學好,專門搞學運,才會淪落成無法賺大錢的窮助理教授....:P :P :P

  8. #7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推薦我心目中最頂級的《命運》交響曲版本:馬克維奇與巴黎拉慕魯管弦樂團

    推薦我心目中最頂級的《命運》交響曲版本:馬克維奇與巴黎拉慕魯管弦樂團,LIVING STAGE LS 4035168。



    聆賞重點可以放在『節奏的整體結構』:

    《命運》第一樂章是弱起拍,也就是說,著名的『當當當當~~~』主題應該是,前三聲小而後一聲大,這才是『弱起拍』應有的力度結構。

    綜觀很多版本,很多老大師基本上都能掌握這個力度原則,而很多近代指揮家就完全搞錯;結果,很明顯會出現結構崩潰的不良感.... 因為,為了強調(誇張化)命運之奮鬥感,讓四聲都一樣強,無形中這首『有抑揚頓挫』的古典音樂就弱化成一味煽情的愛國歌曲了。

    而本版本是力度結構最清晰最感動的好版本,加上錄音超強,很快就能感受到這個節拍問題。因而,讓這首音樂的『速度感』有別於一般所謂的快或慢,而是一種有韻味的節奏感。除此之外,我在《田園》交響曲提到的音色合奏能力之問題,這個『直接繼承貝多芬演奏傳統的樂團』當然是表現地完美無缺。
    (註:雖說貝多芬是廣義的德國人,但是,貝多芬交響曲的原始演奏傳統卻是在法國,這可是有貨真價實的音樂史之證據,等我以後再整理。)

    而錄音與音響快感方向,由於是極佳的『真實錄音』,如果音響系統調整正確,應該可以聽出『現場感』極強的音響快感與深度感非常好的音場。

    同時推薦唱片末 op.124:The Consecration of the House Overture(向大廈獻禮序曲),超級精彩的後期作品,只有重視多聲部賦格結構的指揮家與樂團才能表現出這首音樂的精彩。

  9. #8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以下是討論串: 【"猴塞雷"的mbl西裝】家訪 jfli0325 的相關本主題之內容,轉一些來這裡繼續討論:

    引用 作者: john925 查看文章
    呵呵!還有線材、訊源、以及電力產品未到位...
    最近都在聽法國的CD,不管是法版的,或是法國演奏家的,或是法國作曲家的
    似乎都有一種特殊的活生感
    cluytens的beethoven真的是不得了...8)
    引用 作者: john925 查看文章
    cluytens那套貝多芬全集,博客來只賣400元左右。日本HMV可是賣2200日圓哩!
    cluytens除了表現出活生感之外,相較之下會覺得其他人的貝多芬好像缺東缺西的,不是少了幾聲銅管的過度橋段,不然就是少了幾聲定音鼓。cluytens的貝多芬讓我有印總譜來看的衝動了!
    等一下,等一下!還有好貨哩!...

    如果可以接受極優秀的 mono 錄音,EMI FRANCE 之舒李希特與巴黎音樂院樂團的貝多芬全集,更是清楚呈現任何樂譜中應有的『合奏效果』,比起來克路易坦還差一點點呢!只是錄音的發燒度比不上就是。

    這個錄音極度殺音響,別說是CD,連LP都照死不誤,我個人第一次發現『錄音科學遠遠跑在重播科學之前』的,就是這套 195X年代之錄音、卻只有現代HI-FI技術才能成功播放的唱片。用錯音響,錄音難聽到爆;用對音響,音場深度直接破牆而出,除了左右音場寬度不夠寬之缺點外,前後、左右、高低音場定位完全一清二楚。

    不過說真的,需要是重視音色合奏效果的愛樂者,才會喜歡這套唱片的演奏效果就是了....:)

    要把Cluytens播放得好的確不簡單,因為原始錄音的極高頻與極低頻都出乎意料之外地豐富;但是它卻不至太殺音響 ,再怎麼爛的音響都會聽出它是很好的錄音。

    的確強烈推薦這一套,想嘗試進入 EMI FRANCE 的錄音藝術與法國的『貝多芬演奏傳統』,都可以從中得到旨趣。

  10. #9
    註冊日期
    2007-05-15
    文章
    1,771
    Thanks
    946
    Thanked 136 Times in 96 Posts

    預設

    .........EMI FRANCE 之舒李希特與巴黎音樂院樂團的貝多芬全集.........

    是這套嗎?


  11. #10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貝多芬交響曲的法國演奏傳統

    關於貝多芬交響曲的法國演奏傳統,這是一個大問題;放在純音樂愛好者會引起巨大爭議,因為跟他們從小所學完全相反;但是很可惜的,正確地追溯音樂史後,發現完全不是那一回事。而我把這個觀點寫這裡,因為大家多半是玩音響的,或許反而能避免古典音樂圈錯誤的流行觀點所污染,從而能正確看出這個史實與真相。...

      新天新地的林主惟教導過我,管風琴之演奏有世世代代相傳下來對『音色』的記憶;這首管風琴曲『應該用什麼音色』,對一個深厚音樂演奏傳統的演奏者,他們可以記在大腦中世代相傳下來,也可以記在書本上標明是那隻音栓。

      由於每一台管風琴的音色都有差異,同樣一隻音栓,製造出來的管風琴音色可能就不大一樣。作曲家的樂譜指定了某隻音栓,但是演奏家傳統聽到的音色卻認為應該是『這台管風琴』的『另一隻』音栓。那到底應該用那一隻音栓?在這個例子中,我會傾向相信演奏家的傳統,因為我相信他們的『音色之記憶能力』比樂譜還可靠。我有一次親身體驗,就是沒有演奏傳統的管風琴唱片,把法蘭克的最後管風琴作品《三首聖詠曲》變成完全與曲風相反的鬼哭神嚎,害我曾經嚴重誤以為法蘭克死前發瘋了;反之,聽到正確演奏傳統的唱片,卻精彩地呈現神聖、詳和與安息的臨終關懷。你看,相差多麼可怕!因為張唱片使用的管風琴音栓雖然名稱上相同,音色卻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同樣的,法國樂團演奏貝多芬的交響曲,木管聲部與銅管聲部都比較突顯。這是對的還是偏的?一個判定的可行方法,或許可以追溯到貝多芬交響曲的演奏傳統;結果我們發現西方古典音樂史上,的確,貝多芬交響曲的演奏傳統是在法國;所以,這就讓我更敢確定這種法派演奏是很可靠的。

      目前我掌握的資料是:《古典音樂雜誌》第四期 P.38 巴黎管弦樂團的介紹:() 內是我自行加註的文字。

    『.....巴黎音樂院管弦樂團(1828創立,應該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第一場演奏會以 Habeneck 費心研究過的貝多芬《英雄》為中心。1831舉辦第九交響曲在法國的首演,翌年孟德爾頌(這個應該是正統德派?)聽過後贊美『這是我所聽過水準最高的管弦樂團,並一一告知祖國的家人。1839年參觀過該樂團《第九》排練過華格納(正德派),也對他們完全按照樂譜精確而忠實的演奏驚嘆不己,因為當時一般的樂團,遇到難樂段往往只好改編.......... 』

      樂譜極難有明確的『音色』指示,連管風琴這種以音栓定義音色的樂器,都會發生音色無法一致而造成照譜演奏失誤的問題。由此看來,管弦樂團與指揮如何決定一首樂曲應該表現出什麼音色效果?那我會如此思考:

    1、追溯他如此音色表現:是根據演奏傳統,還是全然創新?
    2、再問自己的直接聽感:自己聽得爽嗎?
    3、也可以分析樂譜上的聲部結構:這種表現合適嗎?

      於是,我發現法國的樂團呈現的貝多芬交響曲,往往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貝多芬。福特萬格勒一樣是我心目中偉大的貝多芬演奏,但是福特萬格勒比較多、貝多芬比較少。而其他的就不一一舉例了。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