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共377頁 第一第一 ... 488896979899100108148198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971 到 980 共計 3768 條
  1. #971
    註冊日期
    2008-05-26
    文章
    756
    Thanks
    410
    Thanked 174 Times in 10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rendzaw 查看文章
    我是說Dx的:)

    最近經手幾台Dx的機器,發覺是很好的機器,
    竟然把它做的那麼衰聲:(
    那應該就是~沒抓到重點囉!8)

    其實像電磁波,要導也要吸收,不然可能會造成反射,我是覺得像連結網站中的方式,其實會不會反而沒導出〈雖然它有再接一條電線導出,但導到哪兒呢?會不會反而將傳導體的磁吸過來?:^)〉!

    我在晶片上有做的,是制震,電磁波我覺得應該是大面積來引導吸收,像它這樣化整為零,除非還有再做一個大面積的為主,否則還是包在整體的電磁波裡,那也就效果不彰了!

    電磁波能穿透,像我的PLAYER那麼厚的鋁板〈應該1公分有吧〉,一樣在作動時將測量儀朝向不同部位,數值都動來動去,只有在STOP時才靜下來!
    而量到的數值是穿透出來的,那沒量到的到哪兒去了?:o

    貼只能貼在晶片的一面,整體的電磁波還是以一樣的能量穿透整個電路板,而且也來自不同方向!所以應該以大面積來處理電磁波,才是比較合理有效的方式!:o

    對了,怎麼網站此時好像怪怪的,跑得好慢?:^)

  2. #972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74
    Thanked 2,972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remo大試試看測量機器接縫的地方,還有接近直角的地方。看看那裡的EMI是否比較強?那些地方是電磁波最容易漏出來的地方。如果您要減少EMI,在那些地方貼銅箔膠帶很有用。這是很久以前在台灣做PC時學到的一招。
    您其他的問題在用Google查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可以找到很多答案。

  3. #973
    註冊日期
    2008-05-26
    文章
    756
    Thanks
    410
    Thanked 174 Times in 10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remo大試試看測量機器接縫的地方,還有接近直角的地方。看看那裡的EMI是否比較強?那些地方是電磁波最容易漏出來的地方。如果您要減少EMI,在那些地方貼銅箔膠帶很有用。這是很久以前在台灣做PC時學到的一招。
    您其他的問題在用Google查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可以找到很多答案。
    我有試過在cd拖盤前數值會跳,那應該就是磁漏了!|(|-

    剩下的我得下個禮拜才能看到我的器材了,到時候再試!

    謝謝您提供的資訊!

  4. #974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6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remo 查看文章
    我有試過在cd拖盤前數值會跳,那應該就是磁漏了!|(|-
    [恕刪]
    沒想到 kevintran 也有秘招,這裡快要變成各路人馬都想來暗地學習的『秘招』集散中心了!....:o 大家加油!....

    p.s. 我的mc唱頭 ortofon mc2000 終於光榮掛點了,即使是0.5超低針壓,唱個10分鐘後,照樣躺平在LP上。有沒有什麼秘技可以復活的?(有人要再借我、送我、賣我...一顆MC頭更好!...:P)

  5. #975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6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p.s. 我的mc唱頭 ortofon mc2000 終於光榮掛點了,即使是0.5超低針壓,唱個10分鐘後,照樣躺平在LP上。有沒有什麼秘技可以復活的?(有人要再借我、送我、賣我...一顆MC頭更好!...:P)
    這個網站果然在小葉站長與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可以看到很多『質精』的成果...:)

    才剛貼了上述不要臉的徵求,今天就收到某個潛水網友的悄悄話,有感於我的文章而自願送我一顆 ORTOFON MC 唱頭... 其實有沒有這種好處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做為一個網路社會上的寫手,最開心的就是『有人認真看』而且『有收獲』。若『好處』是從這種收獲而來,對於寫手的鼓勵更是強上好幾倍!

    只能說謝謝小葉站長成立這個高品質的網路社群,謝謝熱愛這個園地的同好之共同參與;為了共同維護這個不易的美好園地,我們都繼續努力吧!.....

  6. #976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6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剛剛把 remo 的『CD拋光密技』整理成完整文章發表在我的blog,說不定remo會出名了....:P
    『錄音藝術之鑑識音響法』之十二:CD唱片的拋光密技
    http://blog.chinatimes.com/psycho/ar...13/433904.html

    ● 前言:

      『錄音藝術之鑑識音響法』系列,可以說我嘗試在人類主觀的音響感受中,仔細尋找客觀討論的可能性。當然了,不可能得到太嚴謹的結果;但是,卻可以成為一個勉強有效的科學驗證方法。對於把音樂或音響當成嗜好的愛樂友來說,這種簡易科學的理性層次應滿很夠用了。不可否認,如果相信科學的提升可以深化人文素養,那就值得更深入的『發現(發明)』更嚴謹的方法。

      在現今台灣網路社會中,My-Hiend 網站因為站長明確以品質為重的正確經營理念,己經成為討論內容品質最高的網站之一。凡是高品質的網路社會,一定會帶出高品質的知識成長;它會讓參與者有一種無形的動力,願意把自己內在的知識提出來分享,並且藉由理性討論而讓自己的知識提升。相對的,反科學的網路社會,一定是充滿著八卦式的爆料與自命清高的道德說教,科學只是拿來惡毒地抹黑對手之工具;這樣的網路社會長久參與之下,莫不讓正常網友變成心胸狹窄的『網客』。

      從1992年玩學術網路bbs,見證到網路成為高品質社會交流的契機;到如今看到網路處處充滿八卦與虛偽的惡毒風氣,科學類討論區更是充滿無所不用其極的『網路黑店現象』(我個人認為這是東方社會文化獨有的網路特色,以後會有文章專門分析)。網路社會走向快速的墮落是很明顯的,正因為如此,高級知識份子更應該站出來呈現應有的高度,為自由的社會盡上最重要的責任。

      我們每個人能做的很小,但是能做到一點『小事』就是網路走向高品質的契機了。因此我在 My-Hiend 網站努力尋找高品質對話的可能,當然了,以科學態度來導正網路社會的淪落是可行的方法,所以當人人習慣指斥音響神話來自命清高時,我寧可嘗試從願意開放對話的網友中,尋找透過科學讓彼此成長的機會。於是,嘗試進行『以錄音藝術來鑑識音響密技』。
    希望能與大家有更豐富的交流!...

  7. #977
    註冊日期
    2008-05-26
    文章
    756
    Thanks
    410
    Thanked 174 Times in 10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剛剛把 remo 的『CD拋光密技』整理成完整文章發表在我的blog,說不定remo會出名了....:P
    ...........恕刪..........
    希望能與大家有更豐富的交流!...
    哇!那我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要擔心!:^)

    希望不要太多人當一回事,不然我還真的要埋在各網兄的CD片裡!:P


    不過我想在這邊我想補充一下的,是我的器材不是很.......姑且說不是很“正統”,僅訊源→MD DECK→耳機,所以在聆聽上的正確性或者全面性,可能或有缺乏的!

    再來這樣對CD拋光,是有可能對CD片造成傷害,包括在施作過程中〈力道、使用的布料可能造成刮痕〉,以及完成後可能的化學變化〈若藥劑沒清乾淨,可能造成霧化,不過是可以再施作去除〉!若想自己嘗試的網兄,可要謹慎!:|


    其實改善音響效果的方式很多,同一種效果,可以由不同方式達成!

    但~多種方式的同時加持,多一種,就還是會有多進一步的表現!:o
    像我最近弄的隔離電磁波,我真的耳機一戴上就會不想拿下來,即便我入睡了又被吵醒!:P這是否是音頻均衡的現象,才會讓我的耳朵不覺得煩?!:^)


    感謝Psycho兄的推舉!

  8. #978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6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remo 查看文章
    再來這樣對CD拋光,是有可能對CD片造成傷害,包括在施作過程中〈力道、使用的布料可能造成刮痕〉,以及完成後可能的化學變化〈若藥劑沒清乾淨,可能造成霧化,不過是可以再施作去除〉!若想自己嘗試的網兄,可要謹慎!:|
    [恕刪]
    這是否是音頻均衡的現象,才會讓我的耳朵不覺得煩?!:^)
    文章貼出才一下子就有回應(在該blog算是非常快的),看起來你可以設計機器去開業算了!....

    音頻均衡的現象,才會讓我的耳朵不覺得煩 ==> 這早在淡水幫主 harrisionlin 那邊就測試過了,真正『均衡』時,就算音量大到耳朵會痛,仍然不覺得聲音很煩;這是我僅有的一次震憾經驗,說明了音響科學中『均衡』的存在特性...:)

  9. #979
    註冊日期
    2008-05-26
    文章
    756
    Thanks
    410
    Thanked 174 Times in 10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文章貼出才一下子就有回應(在該blog算是非常快的),看起來你可以設計機器去開業算了!....

    音頻均衡的現象,才會讓我的耳朵不覺得煩 ==> 這早在淡水幫主 harrisionlin 那邊就測試過了,真正『均衡』時,就算音量大到耳朵會痛,仍然不覺得聲音很煩;這是我僅有的一次震憾經驗,說明了音響科學中『均衡』的存在特性...:)
    嗯.........其實我聽也是會越聽,就開越大聲,:P

    而且可以聽到錄音環境中的聲音,越聽越有趣,當然要是現場錄音或真人演奏的!:o

    之前還有在打鼓時,一邊聽耳機〈放流行歌〉一邊打,音量都開最大聲,不然都被鼓聲壓過了!:P

    其實在真實的演奏現場,聲音之大,久了可還真的會讓人受不了(sweat)


    至於psycho兄提到要我去找流行歌,去作低頻檢測,我大概了解應該是要像那張管弦樂,曲目第二首您提過的那個段落!
    這幾天我想了想,要像那樣子的似乎是沒有,或是說很少!但是有bass與爵士鼓大鼓這兩者,有時會讓我有困擾!
    通常這兩者的演奏都是相互配合,也就是說它們在一些音符點上是同時出現的,而要分別兩者,就是bass有音長與音的高低,爵士鼓大鼓則是一個有力道的點,再一些伴隨低沉的迴盪!
    而因為有些bass,不管它是人彈的或是電腦編奏的,它每個音聲音出來的那個頭,會有相當的力道,聽起來就好像是有大鼓也同時踩奏,而且很難分別耶!
    而且情況也有很多的不同,難度我想應該難過psycho兄您喜愛的古典樂了!不過我還是盡可能去分別,因為大鼓多踩一下少踩一下,感覺是不一樣的!:o

    不過在看過部落格的文章後,我又更了解您之前的一些語意,或許真有可能我要在訊號線作些電磁屏蔽,看能否再改善低頻上的表現!
    可psycho兄您現在忙,我的線您何時可以鑑識呢?(sweat)
    我現在雖然有光纖,但我想您也可以了解,還是要用類比訊號線才是,而且我聽的感覺,光纖在低頻上是少了那麼些!:o

  10. #980
    註冊日期
    2008-05-26
    文章
    756
    Thanks
    410
    Thanked 174 Times in 10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文章貼出才一下子就有回應(在該blog算是非常快的),看起來你可以設計機器去開業算了!....恕刪.....
    呵,是喔?!:O

    不然我看好像都是滿存疑的回應:P


    哈哈,沒嚐過,不知好吃在哪裡:o



    對了,psycho兄如果您忙,還是盡可能先撥個時間給我您player的內部照片,拍的角度多一些,除了可以讓我先看先想想屏蔽作業,也至少可以先給您角錐擺位的建議!:o〈哇!這麼一來我還要看相算命囉:^)〉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