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共377頁 第一第一 ... 1018192021223070120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191 到 200 共計 3768 條
  1. #191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6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Psycho 兄,

    我在讀您的review 後 終於知道為何我 一 直不欣賞聖桑的第三號 symphony. Munch's version was the only version I have. It sounded slow and muddy but I thought that's how it should sound like. After I read your review, I bought the CD you recommended and another version by Martinon. Then, I started to appreciate what you said about bad recordings.
    I am more interested in Bach and Mahler right now. I have bought the scores for most of Mahler's symphonies (including 大地之歌). Listening to the recordings while reading the scores gives you even more insights to what the composers intended to express. It also allows me to further understand what you said about 錄音的意術.
    很高興我的文章能透過網路讓海外的 kevintran 兄得到幫助,但是害你很哈那些一張動輒一千元的cd,就真不好意思了,在台灣買唱片幸福太多了。

    至於馬勒,如果讀譜聽馬勒,那會很慘,因為市面上將很少有唱片版本可以通過總譜的檢驗.....我貼一篇文章來相互交流一下!

    從馬勒第四交響曲談演奏詮釋的不同取向


    ● 前言:

      一首音樂應該如何演奏?存在著詮釋優劣的絕對標準嗎?這種問題如果當成一個純粹思辨的邏輯論證,當然是各說各話各有立場。但是如果回到音樂本身來,除了對音樂詮釋的主觀喜好外,能不能存在著走向客觀的判準來幫助我們增進精緻的音樂欣賞能力?

      聆聽馬勒音樂以來我一直想到的問題,就是『從馬勒的個人思想來欣賞音樂』會出現什麼限制?眾所皆知,馬勒個人世紀末的思想毫無保留地注入在音樂中;但是,他是一個音樂家不是一個哲學家;高明的音樂家應該是在高明的音樂基礎上傳達個人思想,如果光有感人的思想卻沒有精緻的音樂基礎,音樂就變成說教的無聊工具了。馬勒的音樂當然不可能是一種說教工具,但是,如果一味強調馬勒音樂的個人思想,卻往往變成一種說教工具,甚至把馬勒作品中原始的精緻音樂之美通通拋棄了,這就值得深入探討了。

      馬勒的音樂曾經被忽略過,直到二十世紀後半才又復興起來,很重要的思潮背景是『世紀末』與『異鄉人』的共鳴(借用樂評前輩曹永坤先生的說法)。在這種人文基礎上,馬勒交響曲的演奏詮釋一再走向誇張的戲劇化與主觀的情感渲洩,很容易被視為良好的演奏方式。然而,從『音、樂分立』的立場,過度重視『樂』之層次往往帶出來的就是『音』之層次的淺薄,這不但是推論,而且恐怕成為事實。因此,站在『提供更精緻的音樂欣賞角度』之立場,本文將以馬勒最風行的第四交響曲為例,分析指揮詮釋的問題。

    最佳版本之一:華爾特:1945


    最佳版本之一:華爾特 in paris
    圖片後補

    ● 第四交響曲驚人的『音色複雜度』:

      很多人都認為馬勒第四交響曲是最通俗、最易入門的,這是實話,我開始聽馬勒也是優先被它吸引。但是容易入門是一回事,聽不聽得出這首音樂的完整內容又是一回事。它當然不是一首簡單的海頓或莫札特交響曲(其實這兩者也不見得多簡單),在時代的演變下它一定承載著更豐富的音樂內容。依我個人看法,至少存在一種豐富內容,就是『音色複雜度』。


    最佳版本之一:J-C Casadesus


    最佳版本之一:克倫貝勒


      我選定觀察的段落是第一樂章中段的發展部,在各版本的唱片中大約是5:00開始處。第一樂章先由鈴聲與長笛合奏的序奏開始,帶出本樂章奏鳴曲式的呈示部。再一次出現時發展了呈示部的旋律,又再一次出現後以第一小提琴首席獨奏出自第一主題後半段的旋律;從這裡開始,馬勒發揮驚人的音色變化絕技。本來每個人都以為第四交響曲很簡單,等到看了總譜,才發覺馬勒加上的演奏指示多到驚人;很多指揮家沒有遵守指示,不可以隨便用『詮釋是自由的』來混過去,真正的原因,只怕是『指揮的功力不夠』。

      從這段音樂開始,馬勒非常仔細地標示每一個聲部應有的音量大小,並且加上一大堆複雜變化的漸強漸弱。一開始其他聲部都是p以下(p在樂譜是弱音之義,pp為更弱,mp稍弱;f是強音,ff為更強,mf稍強),只有獨奏小提琴與間奏的雙簧管指定mf以上,很明顯這是馬勒想突顯音量的聲部。一陣管弦樂的合奏之後,第一小提琴重新演奏第一主題,馬勒在此加上一大堆漸強、漸弱、突強的音量指示,很明顯主張這段旋律要非常強烈的感情投入。

      再來進行到低音大提琴的撥弦與大提琴的震音伴奏中,馬勒呈現出『完全沒有和聲』的樂團色彩:長笛指示f吹奏主旋律,豎笛指定mf應和之;兩條旋律是單音進行毫無任何和聲色彩,恍若回到巴哈《賦格的藝術》那種單純線條的樂風中,為後面的色彩變化做預備。這種單純線條的音樂不斷發展,重新以豎笛f音回到一開始的旋律後,伴奏的弦樂快速音符開始加上和聲,主旋律使用三隻樂器的同名音加上一隻樂器的和聲,開始進入和聲復雜化的色彩世界。再次經過序奏後,兩隻長笛使用完整三度和聲音階呈現主旋律,這種『充滿和聲』的色彩開始主導了樂曲行進,走向更雜雜的音色世界。

      於是,把序奏轉成旋律由四隻長笛以複雜的和聲呈現,法國號一段獨奏之後緊接著中提琴的撥弦,出現了兩部小提琴與大提琴用『弓背敲弦』製造出獨特色彩。隨及第二小提琴指示使用比第一小提琴更大的音量撥弦且加突強重音,這是很容易辨別指揮家是不是『第一小提琴指揮家』的樂段。一陣木管主導的合奏之後,第一小提琴再度以一大堆漸強、漸弱、突強的音量指示演奏第一主題;以這樣的情感基礎下,馬勒不厭其煩、約每個小節就指示某個特定聲部是ff以上、其他聲部是mp以下,一直到最強烈的合奏樂段出現,才一視同仁地通通指示ff以上。換句話說,這麼複雜的音量強度指示底下,馬勒內心屬意那個聲部是主旋律其實非常清楚。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馬勒音樂的一個重要特性:雖然因為時代或環境問題,他沒有像拉威爾一樣實驗出驚人的管弦樂色彩(不過馬勒的單一樂器音色表現與多樂器合奏音色的技巧也非常驚人)。但是做為一個音樂演變的先驅者,他利用『音量強弱的明確指示』與『樂器和聲特性的明確區分』,清楚說明做為指揮家的馬勒要求指揮他的樂曲時應該發揮的詮釋風格;這種風格,充分發揮了『音色複雜度』。


    ● 指揮詮釋的差異:『線條的馬勒』與『色彩的馬勒』

    線條的最佳代表:海汀克


    色彩的最佳代表:Kletzki


      這時我們可以發現足以客觀描述指揮家風格的分類方法了:如果非常強調馬勒的個人思想帶來的情緒渲染,馬勒早就寫在樂譜上了,就是利用一大堆漸強、漸弱、突強的音量、再加上自由速度的轉折變化,自然可以把樂曲的主旋律線條修飾地非常動人。這樣的指揮家如果水準再提升,就會注意到馬勒的音樂擁有豐富的對位旋律,應該修飾的線條不只有主旋律,還有對位旋律;於是他們呈現出『線條的馬勒』,重視抓住旋律線並且把旋律線鋪張、修飾地很有個性。也就是說,他們實踐了『音量強弱的明確指示』;但是很奇怪的,他們往往做不到『樂器和聲特性的明確區分』;如果走向末流,甚至會自創與馬勒譜完全不一致的『音量強弱的明確指示』;當然詮釋是自由的,可是做不到色彩要求的前提下、無法在線條滿足馬勒總譜的指示,個人強烈質疑這是『指揮功力』的問題。

      這派的指揮家以我目前聆聽經驗有:鄧許泰特、伯恩斯坦、阿巴多、海汀克,個人認為海汀克的線條豐富度最完整,之所以把他歸類為『線條的馬勒』,是因為『樂器和聲特性的明確區分』做得不好,『完全沒有和聲』與『充滿和聲』的樂段色彩相差不夠大。

      另一種是『色彩的馬勒』,非常重視馬勒樂曲中種種的和聲效果與不同樂器的合奏效果,完整做到『樂器和聲特性的明確區分』,『音量強弱的明確指示』也做得不錯。但是相對的,他們似乎無意於修飾馬勒的線條;或許他們討厭過度情緒渲染,但是馬勒樂譜中明明白白的指示都不想渲染,這就未免把馬勒搞得太理性了。不過與前者相比個人偏好這樣的指揮家,可能我被拉威爾影響地太深了。

      這派的指揮家以我目前聆聽經驗有:庫貝利克、Bertini、Kletzki。其中 Kletzki 是最完美無缺的『色彩的馬勒』,甚至比華爾特還更完美,比任何發燒片更能呈現音響快感;無怪他在我前幾期介紹的拉威爾《展覽會之畫》能以mono錄音徹底打敗各家立體聲錄音,就可惜他不願加上一點情緒渲染導致呈現出不夠馬勒的馬勒。Bertini是很難得的擁有完美色彩功力與樂團合奏能力之現代指揮家,證明上述判準不見得只是好古非今,只要不『混』現代指揮家照樣可以辦到。

      要注意的是,雖然我說他們是『色彩的』,事實上他們都能呈現完整的對位聲部,線條的表現能力超強,但是偏偏完全不修飾線條,我才稱之為『色彩的』;如果注意到他們各聲部的音色平衡,你就會在他們外表枯燥乏味的旋律線條下,聽到豐富的『音色複雜度』。同樣的,前述『線條的馬勒』一派也可能在線條上表現非常多色彩來渲染情緒,但是無法以整體聲部來考慮音色的平衡;所以整體樂團的色彩是不足的,情緒渲染卻常常是很大的,我才稱為『線條的』。

      為什麼提出馬勒樂譜的指示當成嚴苛的判準?因為有指揮家完全做得到馬勒的所有要求;其中最完全的典範,就是馬勒的弟子華爾特的經典詮釋;無論是1945還是1953的兩張唱片,通通完美地呈現這首音樂應該有的『音色複雜度』,情感的修飾一點也不輸其他當代的指揮家。這是本樂曲最高的經典。

      如果無法忍受MONO錄音,那 Jean-Claude Casadesus 成為最佳選擇。這張唱片不但錄音超級正確,所有總譜的指示都不落人後。只可惜情感上沒有華爾特那麼深厚,詮釋上略遜一籌。(請參考的舊文章:『錄音』本身承載著藝術)

      克倫貝勒也是完美的經典之一,不過,不知何故克倫貝勒比華爾特主觀很多。拜錄音比華爾特好一大截之故,克倫貝勒的『音色複雜度』輕易就能感受,可是他常常不遵守『音量強弱的明確指示』。當然以克倫貝勒的藝術水準絕對可以不遵守指示而成一家之言,但如此一來,這首音樂變得太過優雅,馬勒的深情款款削弱了很多,克倫貝勒的主觀加上了不少,因此個人把他放在第三選擇。


    ● 結語:回歸精緻的音樂欣賞

      馬勒的音樂本來就有強烈的情緒渲染,但是這往往變成廉價的音樂欣賞,非常可惜。

      『色彩的馬勒』是困難的,要把樂團各聲部的音色音量表現通通依馬勒的指示正確表現出來,當然需要指揮家本身的基本功力;他同時要注意某個聲部是否是完整線條、依馬勒指示應該用單音演奏還是用和聲演奏、兩隻樂器吹奏和聲時不能一大聲一小聲.....最後,只剩下他願意在該樂曲加上多少情緒渲染,這種主觀的判定才決定我們對他的喜好與否。

      『線條的馬勒』就非常容易走向『混』!前述該類指揮家其中就有一位,只能做到馬勒樂譜指示的一部份,結果造成馬勒複雜的對位聲部表現很差,當然色彩效果表現地更差。可以說整首音樂只是一條主旋律外其他通通是伴奏,馬勒第四交響曲變成史特勞斯的波爾卡舞曲。但是,他的主旋律修飾地很強烈、突顯地很鮮明;波爾卡舞曲化的馬勒,乍聽之下的確平易近人,完全符合我們對『第四交響曲應該輕鬆愉快』的聯想。於是,這麼『混』的演奏,居然被很多愛樂者推舉成最佳演奏之一......

      因此,這篇文章是寫給期望走向更精緻的音樂欣賞之愛樂者,也是寫給好奇人文思潮趨勢的求知者。我們可以發現,藝術的內涵必定建立在很多基礎要求上;最容易走向膚淺的結果,往往在於『高蹈』。如果音色、線條的控制能力都不夠,就夸言『詮釋風格』,勢必只是迎合當代喜好的淺薄娛樂,甚至僅僅是跨國企業的炒作手段而己。偏偏這種『高蹈』在我們東方社會結合了『修行主義』,往往更理直氣壯地無孔不入。

      古典音樂欣賞從來都不能免於社會文化的影響,社會文化的問題有多大,音樂欣賞的問題就有多大。嘗試走向精緻藝術生活與深刻思考洞見的我們,更需注意到人文世界層層相扣彼此相關的複雜。如何免於『高蹈』帶來的貌似深邃實則空洞?應該成為人文生活不斷的自我考驗。

    (END)

  2. #192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6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sp007 查看文章
    psycho兄
    『威爾剛』RendistoR,這是做什麼用的?
    你給的網站,禁止參觀耶.............
    他們要註冊且登入才能看文章的樣子....:P :P

    『威爾剛』RendistoR 是一種非常詭異的東東,完全不知道是什麼原理,只知接在喇叭端子,可以保證『爛擴大機』比較不會受到喇叭的『反電動勢』所影響,也就是喇叭將被推得更有力、動態越佳。

    而且只有run 100個小時後才能出現『最佳』效果....(sweat)

    來一組試試看如何?一組(兩顆)九仟(原先寫錯了)....

  3. #193
    註冊日期
    2007-08-04
    文章
    23
    Thanks
    5
    Thanked 15 Times in 9 Posts

    預設

    這裡有關於RendistoR的介紹
    http://life.fhl.net/phpBB21/viewtopi...=9494&start=40

  4. #194
    註冊日期
    2007-05-15
    文章
    1,771
    Thanks
    946
    Thanked 136 Times in 9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ong 查看文章
    感謝哩...

    七千, 不便宜哩.....

    這個木內的產品,是不是相似的??

  5. #195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6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sp007 查看文章
    感謝哩...

    七千, 不便宜哩.....

    這個木內的產品,是不是相似的??
    不是七千,是九千,我記錯啦!會被林老板活打死了我!...(sweat) (sweat)

    我是比較感覺到,木內調音法是調『頻率響應的良好』,也就是『好聽』或『音質』;而這些法國的小東東比較是『動態還原』,也就是能量感增加。當然了,因我個人偏好,比較喜歡『還原動態』的調音法就是....:)

    sp007手骨,一組九仟元算什麼?三組啦!三組啦!保證喇叭升級很多倍!

    例如以 PEL 喇叭而論,KANTOR 當然比 QUARTTET 低頻多了一截;而少了一截的 QUARTTET 一放超低頻正確的唱片當然立刻死掉。可是,『好像』低頻不足的喇叭,播放超低頻會有強烈的反電動勢而導致全頻段跟著死掉;這個現象除非己理解,否則不容易在一般唱片聽出來。我當然是使用超低頻測試片聽出來的。

    結果加上威爾鋼,神奇了!超低頻雖然仍不足,但是超低頻導致的全頻段亂掉之現象『徹底消失』!也就說,聽不到超低頻,但是不會搞亂全頻段。

    這個意思就是說:同樣的前端,加上威爾鋼的 QUARTET 比 KANTOR 好聽、順耳多了!除非前端器材與空間能正確無比地消化掉KANTOR的超低頻;否則超低頻不正確帶來的全頻段音質損失,原來這麼可怕!....:O :O

    看到這種現象,我當然快快把我的KANTOR加上威爾鋼,否則旗艦叭還輸給次級叭豈不丟人? 也由此可見,這個 RendistoR 掌握到知識並非一般喇叭廠可知,所以就算是我頂級的 KANTOR 照樣一加見效;而上文孫超大哥家中的 Avantgarde UNO,更是加上 Avantgarde UNO 後才出現最佳的鑑聽能力。因此,下手吧!.......

  6. #196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74
    Thanked 2,972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Psycho 兄,
    昨晚花了1個多小時聽了3個版本
    Klemperer/Philharmonic EMI
    Chaily/Royal Concergebouw Decca http://www.arkivmusic.com/classical/...1&comp_id=1802
    Maurice Abravanel/Utah Symph Vanguard http://www.arkivmusic.com/classical/...album_id=76945
    正如您所說的, Klemperer got most things right but he sometime didn't observe all the 音量強弱的明確指示. I need to spend a little more time with Abravanel to make up my mind. However, I thought Chaily's version is excellent. I thought he has observed most (if not all) the specifications.
    Also, my score is a little different from yours. You stated that
    再來進行到低音大提琴的撥弦與大提琴的震音伴奏中,馬勒呈現出『完全沒有和聲』的樂團色彩:長笛指示f吹奏主旋律,豎笛指定mf應和之;兩條旋律是單音進行毫無任何和聲色彩
    But, on my score (http://www.amazon.com/Symphonies-Nos.../dp/0486261662), flutes are f and oboes are p !?
    所乙是不是有可能您聽到的差異是來自總普版本的差異呢?

    謝謝

  7. #197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6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Also, my score is a little different from yours. You stated that
    再來進行到低音大提琴的撥弦與大提琴的震音伴奏中,馬勒呈現出『完全沒有和聲』的樂團色彩:長笛指示f吹奏主旋律,豎笛指定mf應和之;兩條旋律是單音進行毫無任何和聲色彩
    But, on my score (http://www.amazon.com/Symphonies-Nos.../dp/0486261662), flutes are f and oboes are p !?
    所乙是不是有可能您聽到的差異是來自總普版本的差異呢?
    謝謝
    沒想到 kevintran 也是善用總譜聽音樂的高手,太好弓,握握手!

    你所聽的 Chaily 與 Abravanel 我都沒有而且沒聽過....

    至於上面這個問題,你使用的是 DOVER 出版的視聽譜,雖然容易買又便宜,但是印刷不良且犯錯的可能性高一些些。我參考的日本音樂之友社出版的,上面標明是『決定版』;就你所說例子,的確可能發生你說的『版本不同的情況』...:)

    不過,當我下這個判斷時,不會只根據文章中的一個小例子就下判斷,而是先對譜聽一次,發現怎麼有的指揮家『不注重音色』,然後,再找一個我個人認為最明顯的例子來舉例。所以就算個例子錯了,還可以舉很多不同的例子...:)

    所以我是先根據我耳朵直接聽到的聽感差異,再拿總譜當成討論工具;因此,理論上可以避免總譜出錯或版本不同的問題;然這只是『理論上』,實際情況就得CASE BY CASE。不知 kevintran 是想討論那張唱片版本與我上篇文章不同之處?...

  8. #198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6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從進階級的愛樂與發燒角度談論『好聽』與『難聽』

    從進階級的愛樂與發燒角度談論『好聽』與『難聽』


      無論是聽音樂與聽音響,『好聽』這個容易被嚴重誤解的形容詞都需要先辨正一下。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就是:『唱片的錄音(或演奏)有問題的居大多數,錄音(或演奏)沒有問題很少。』。換句話說,如果聽不出演奏者的技巧缺陷(天下幾無十全十美的演奏家),恐怕得優先自省音樂素養是否有待提升;如果音響系統播放多數的唱片都覺得差不多,這當然是嚴重失真,沒有把錄音或演奏的缺陷真實地暴露出來。

      這個意思絕對不是說善於挑毛病或冷言冷語就是擁有音樂素養或音響科學,差別在於『對內』還是『對外』;要求自己聽得出演奏者的技巧缺陷,這是非常『個人知識』的認知歷程,只能針對自己的進深知識而不能成為普遍標準,當然是『對內』的。也就是說每個人剛開始能聽出演奏缺陷的角度往往不一樣,有人在乎音準、有人在乎詮釋、有人在乎傳統學派;直到音樂素養深到某個層次,才會發現大家的藝術美感目標都是相同的。每個人剛開始能聽出音響缺陷的角度更是完全不一樣,有人在乎頻寬、有人在乎動態、有人在乎平順;直到音響科學準確到較高層次,才會發現大家都可以通過真實現場聲音的判準。

      相對的,把這種『個人知識』歷程拿來『對外』,就變成挑毛病或冷言冷語了。但是,這只是討人厭或人品不高,會不會妨礙他自己的音樂素養或音響科學?當然不會,因為他的確是進行『他的』個人知識歷程。反之,把這種『對外』的『個人知識』當成自己的知識歷程,就注定不會有任何成長了;因為個人知識永遠只適合個人,除非重新參與整個個人知識的從無到有歷程,否則只有結果而沒有過程的個人知識完全是毫無用處的垃圾資訊。所以,我非常強烈地反對一兩句話的評分觀念,這正是標準的『只有結果而沒有過程』的無意義個人知識;讀得再多,對自己絕對毫無任何一絲幫助。反之,如果把歷程詳細說清楚,就算是極度主觀的個人偏見,照樣可以得到豐富的知識成長,因為要學習觀摩的是『過程』而不是『結論』。無論任何人文或科學,想成為大師一定都要從『精讀原典』著手,正是要學習這種知識『歷程』。

      再開個玩笑:很多人都知道有些玩音響的喜歡當老大,再養小鬼或打手去別人地盤鬧場。重點在於,這種老大自己有沒有足夠的音樂養養或音響科學水準?當然還是有半瓶水之多呢!因為在這種沒人品的行為中,他終究還是經歷了個人知識的思辨過程,對『他自己』還是會有幫助。要觀察的是那些小鬼與打手:這種人往往把老大的『結論』當成真理而深信不渝,而鬧場的行為其實只是使用老大的結論去攻擊別人的不同結論,也就是完全沒有任何知識的思辨歷程。於是在這種老大與小鬼的關係中,我們往往可以發現:老大還是有一定的程度,而小鬼的水準只會日益低落越來越爛。所以,害人又不利己的笨蛋就去當小鬼...:P


      有了以上知識論(有興趣的網友請參考博蘭尼名著:《個人知識》)的基礎,對於嘗試進深音樂素養與提升音響科學的人,我會建議『好聽』與『難聽』的定義可以改變如下:

      所謂的『好聽』,是指唱片的錄音本身可以正確捕捉聲音的各種特性,從而彰顯演奏技術的特色與發聲樂器的特性;然後,音響系統如果正確無誤地表現出這種特性,就叫做『好聽』。

      所謂的『難聽』,是指音響系統可以正確呈現出多數唱片的錄音是有缺陷的,多數唱片的演奏水準是有缺陷的,從而發現無論演奏或者錄音都有極大的藝術水準差距。因此,彰顯出『難聽』,反而是音樂鑑賞或音響調整成功的特色。

      192x 的 MONO 錄音好不好?當然『不好』;問題是,忠實且不加料的唱片製作,可以透過正確的音響調整而正確無誤地還原 192x 大師驚人的演奏技巧,聽起來會感覺『非常好聽(因為非常感動!)』。所以當我音響調整越成功,越喜歡重聽大型樂團的 MONO 老錄音,重新感動在夢幻樂團的演奏風采。


      於是我發現,越是能同時注意極大量音樂訊息的人,他們很自然的會認為這種『高訊息量』的音樂才是好聽的,便會重視高訊息量的音響系統與演奏家。相對的,很多音樂與音響的玩家只能注意到特定的訊息,例如只能注意到主奏樂器而無法兼顧伴奏樂團、只能注意主奏聲部而無法兼對位旋律;他們自然會覺得『低訊息量』的音樂才是好聽的,從而傾向修飾過度但突顯單一聲部的演奏家或音響系統。例如顧爾德的郭德寶變奏曲與卡拉揚的貝多芬交響曲便是標準的『低訊息量音樂』,他們會成古典音樂的流行標準也不足為奇了。這種音樂本身不見得不好,只是長久接觸後容易窄化音樂的感受力,因為習慣低訊息量的音樂便是一種設限。

      音響系統也如此,放什麼唱片都好聽,只是把唱片的訊息量減低,再加以修飾美化而得到美聲的效果。當成背景音樂非常不錯,當成音樂欣賞就糟糕了。而古典音樂流行的錯誤錄音,正是一種減低音樂訊息量的方式。例如 CASCAVELLE 出版的拉威爾全集之 193x 小提琴曲《吉普賽》,裡面的左手撥弦與右手撥弦之音色差異,比慕特那張唱片還要明顯很多;就彰顯小提琴的音色特性之訊息量而言,193x 還比現代錯誤錄音多哩!因此所謂的『難聽』,不是很骯髒刺耳的那種難聽,而是聽到『不正常的小提琴』、『不正確的樂器聲』、『離譜的空間』....種種人工扭曲,削弱了訊息量,造成追求高訊息量的愛樂者或發燒友,覺得『錄音不好會更難聽』。


      因此,使用簡單的『好聽』與『難聽』是不易客觀檢視音樂與音響的特性,必需追求最大的訊息量、透過比較不同的唱片而檢視自己分辨訊息量的能力。其實,我最近迷上了談論紅酒的漫畫《神之水滴》,品酒的學問與上述觀點幾乎一樣;努力挖掘每一口酒的最大訊息量才能成為品酒師,當然努力挖掘每張唱片最大訊息量才能提高音樂欣賞與音響發燒的能力。葡萄酒迷可以盲飲而說出該酒的產地、年份甚至作者,音樂迷或音響迷豈不也應當如此?

    (end)

  9. #199
    ec337280 目前離線 新手上路請多包涵���ž
    註冊日期
    2007-08-21
    文章
    353
    Thanks
    27
    Thanked 11 Times in 5 Posts

    預設

    To psycho老師,再次感謝您的分享,古典樂真是需要學習聆聽。
    每多讀一小篇,就會有很多收穫,謝謝。

  10. #200
    ec337280 目前離線 新手上路請多包涵���ž
    註冊日期
    2007-08-21
    文章
    353
    Thanks
    27
    Thanked 11 Times in 5 Posts

    預設

    RendistoR 設計理念如果是對抗反電動勢,是不是代表無負回授設計的功率放大器不適用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