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wei123wei123
是喔
也許你的系統跟空間很完美
我沒有專屬的空間
也許你還沒被音響荼毒過,也許你家沒有春夏秋冬,佈置都不會改變,
只要個東西改變,都會影響你家的聲音
剩下的留白...
聽音樂
剩下的留給高手巴
道不同,不相為謀:| 您慢慢玩!小的不奉陪了。:|
-
-
多看看,多聽聽,有機會多交流,才不會成為井底之蛙自己爽快,
也藉由方便的網路認識了北中南的網友,甚至府上交流,讓各自
的系統精進,
就經驗...不是錢花的多必出好聲,調整.觀念.學習.吸收新知,才
是系統進步的原動力:)
CALL:0932-377626黃先生
新竹市光復路2段882號6F~1
-
-
-
-
其實有心玩,每個人都能玩出自己的一套,自然也有各自缺乏之處,我想大家願意分享出來,都值得尊重與學習!
之所以還沒把線寄給rendzaw兄,是因為又發現到一個,就是電磁波的問題!
在網拍找到專門生產防制電磁波產品,買回來幫訊源內部做一些阻隔,一聽發現還真的有效,之前要在CD片外圈畫黑才有的定像效果,現在播放沒有畫的也有同樣效果出現,而且低頻的表現也更好,一些歌曲原本沒有的Q度出現了!整體上,層次、穩定度都更好了!
不過那個產品像鐵片一樣,超難剪裁使用!(sweat)
後來又在網拍找到另一家,買來發現相當好用,像紙片一樣,很好操作,但效果卻好上幾倍,我在電源變壓器試~

看左邊三顆變壓器,還那麼靠近讀取機構!|(|-
然後剪一塊磁波隔板試放看看~

馬上3.2降至0.9!:O之前用那個鐵片的,只有0.1~0.3的差距而已|(|-
於是就把電源部,跟類比輸出電路板的部分作隔離,很容易的剪一剪、貼一貼,就在狹小的空間作好區隔,不像那個鐵片,剪也難剪,折也難折,之前還弄傷我的手!;(
不過我卻發現雖然隔離電磁波效果變好,但音響上的效果卻似乎~一樣!:^)看來雖然只差零點幾的磁波影響,卻已足夠!:o
〈在此作個補充,因為po此文那天我是拿十幾年前的流行唱片做測試,而隔一天我則又拿最新出的流行唱片聽〈新唱片我也聽一陣子了〉,才發現真的好到令人不可思議,所以我想應該是那張老唱片本身性能就不是很好,也被發揮到極致了,應該在新唱片上會有相當好的效果呈現〉!
再把一些愛聽的錄一錄,就可以把線寄給rendzaw兄了 !
順道說一下~
這張是訊源讀取部之前的照片~〈它還有一個黑色鋁合金上蓋,要取下才能看到讀取部〉

其實雷射頭周圍的塑膠部份原本是整個都白色的〈之前沒拍下照片:|〉,這是我把它貼上制震金屬貼紙,剛好也是黑色,減低反光折射,再跟上面的圖比對,會發現它那條橘色的排線怎麼不見了,其實是我用制震金屬塗料把它塗黑了,當然也把雷射頭周邊再整個塗黑了,制震又消光!
補強後記~~~
昨晚....應該說今天凌晨弄好後,才突然想起,有屏蔽也要吸收,我同時有買吸波材,所以剛剛又再拆一次...(sweat)
原本做好的,電源變壓處~

不過後邊的電源入處倒沒有弄:P
類比輸出板處~頭偷偷跑出來:P

其實這附近用偵測器量,不用屏蔽電磁波就很低了~
全景,把電源輸入出處加上屏蔽!整體看起來很美觀

機殼頂板內側~

它原本就有銅板作導波導磁,現在再於兩側加貼吸波材!吸波材也是軟質,很好剪裁,並且有背膠!這塊頂板已經不是原來的,它可真不便宜喔;(
完工~

這圖不知大家有無看出什麼蹊蹺?:o
-
-
 作者: remo
[恕刪]在網拍找到專門生產防制電磁波產品,買回來幫訊源內部做一些阻隔,一聽發現還真的有效,之前要在CD片外圈畫黑才有的定像效果,現在播放沒有畫的也有同樣效果出現,而且低頻的表現也更好,一些歌曲原本沒有的Q度出現了!整體上,層次、穩定度都更好了!
[恕刪]
這是我把它貼上制震金屬貼紙,剛好也是黑色,減低反光折射,再跟上面的圖比對,會發現它那條橘色的排線怎麼不見了,其實是我用制震金屬塗料把它塗黑了,當然也把雷射頭周邊再整個塗黑了,制震又消光! 
remo 又有密技分享了....(clap)(clap)..而且看起來很像一回事,應該要好好研究一番....
我目前『私人』看法是:電磁波影響非常大,而且幾乎都是壞影響,能消滅就得全部消滅。如果我猜得沒錯,remo如果把仟元的線材,『每股』都包上這種電磁隔離東東,說不定聲音(尤其是與相位失真相關的聽感)會大幅升級。
不過,不知道『防治電磁波』是用什麼防治的?要不要給個連結讓我們上去看看?
而『震動』我就比較保留了,制震的結果常常是背景變黑、變好聽,但是細節、韻味與能量吃光光;這就一定要使用我的錄音藝術唱片來測試,否則可能只是部份改善而整體惡化 。
-
-
 作者: psycho
remo 又有密技分享了....(clap)(clap)..而且看起來很像一回事,應該要好好研究一番....
我目前『私人』看法是:電磁波影響非常大,而且幾乎都是壞影響,能消滅就得全部消滅。如果我猜得沒錯,remo如果把仟元的線材,『每股』都包上這種電磁隔離東東,說不定聲音(尤其是與相位失真相關的聽感)會大幅升級。
不過,不知道『防治電磁波』是用什麼防治的?要不要給個連結讓我們上去看看?
而『震動』我就比較保留了,制震的結果常常是背景變黑、變好聽,但是細節、韻味與能量吃光光;這就一定要使用我的錄音藝術唱片來測試,否則可能只是部份改善而整體惡化 。
我用的是這個~

http://www.moxiecorp.com.tw/htmfiles...eld_index.html
另一項是吸波材,比較推薦合金軟板,真的像紙一樣好剪好貼!
制震在我的經驗是都還有不錯的效果,大概都是聲音變得穩定,只是應該也是要看地方!至於說細節韻味會喪失,我倒是覺得沒有,而且都還是有相當明顯的呈現!:o
我想線材先不弄了,等給rendzaw兄試過回來後再搞吧!:o
-
-
 作者: remo
[恕刪]

這圖不知大家有無看出什麼蹊蹺?:o
什麼蹊蹺 ==> cd player 的角錐嗎?
咦?角錐的位置是我上次測試碳纖維墊片,效果極差的位置?大概是每台 cd plyer的最佳角錐位置通不一樣.....:P :P
-
-
 作者: psycho
什麼蹊蹺 ==> cd player 的角錐嗎?
咦?角錐的位置是我上次測試碳纖維墊片,效果極差的位置?大概是每台 cd plyer的最佳角錐位置通不一樣.....:P :P
呵!果然psych兄就是psych兄!
靠近機子前方那顆,是在讀取機構正下方,靠左邊那顆是電源部份〈這一顆差不多在機器側邊的中點偏後〉,還有照片上沒看到的一顆.......再猜一下吧!:P
-
-
 作者: remo
呵!果然psych兄就是psych兄!
靠近機子前方那顆,是在讀取機構正下方,靠左邊那顆是電源部份〈這一顆差不多在機器側邊的中點偏後〉,還有照片上沒看到的一顆.......再猜一下吧!:P
投降....猜不出來...... :P :P
還有,你的電磁波隔離效果是那張唱片測試出來的?忍耐一下音樂先天的喜好,用新天新地那張管弦樂來測試啦!不然到時被我測試出『hi-fi性能增加但是音色扭曲不正確』那就好玩了....:P :P
-
-
 作者: psycho
什麼蹊蹺 ==> cd player 的角錐嗎?
咦?角錐的位置是我上次測試碳纖維墊片,效果極差的位置?大概是每台 cd plyer的最佳角錐位置通不一樣.....:P :P
對的阿,我覺得後來是靠耳朵在聽,每個東西都有其共鳴,
(讓大家笑八,畢竟我也只有我一對耳朵)
連位置也是,盡量不要讓聲音呆就是拉,
後來真的是靠直覺跟靈感.
反正一般是不要靠最邊邊,離開一點聲音比較均衡,共鳴比較平均.
還有每台機器的重心分佈不同,因此有所不同.
每樣東西的形狀跟材質都會影響共鳴,
CD讀寫更是神,只要附近布置的材質有改變亦會改變聲音,(反射波的改變)
小弟實在很爛還是需要調音的,因為器材不夠好。
還有SATIE有比較好聽的版本嗎,小弟有CLOLINII還有另一個EMI的女性anne queffelec,剩下的就沒聽過拉.
還有看到其他法國作曲家,PSYCO老師有比較愛好的嗎.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