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共4頁 第一第一 1234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21 到 30 共計 37 條
  1. #21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henzhaoyi 查看文章
    谢谢kevintran兄的指正。现代高端的监听喇叭音色应该比较正确是吗?
    [/FONT][/COLOR]
    我個人的看法是:

    絕大多數的唱片錄音都是『不正確』的,因此以監聽為訴求的喇叭有可能『更不正確』;因此音色是否正確,還是得靠著大家口耳相傳、並且以殺音響唱片來測試,比較有可能找到.....

  2. #22
    註冊日期
    2007-07-06
    文章
    3,191
    Thanks
    346
    Thanked 827 Times in 411 Posts

    預設

    只能說監聽喇叭這名詞被泛用了...

  3. #23
    註冊日期
    2007-07-06
    文章
    3,191
    Thanks
    346
    Thanked 827 Times in 411 Posts

    預設

    或許非指喇叭特性, 而是擺放的場所

  4. #24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74
    Thanked 2,972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我個人的看法是:

    絕大多數的唱片錄音都是『不正確』的,因此以監聽為訴求的喇叭有可能『更不正確』;因此音色是否正確,還是得靠著大家口耳相傳、並且以殺音響唱片來測試,比較有可能找到.....
    有更多的時候和錄音/監聽的器材一點關係都沒有。。。。。。 有可能只是音樂家或是製作人就是要那樣的聲音。

    有的錄音師是用耳機去監聽的,像MA Recordings的Todd Garfinkle用Stax。消費者也該買對耳機囉?

    老實說,每個錄音室用的監聽喇叭和器材都不可能完全一樣,消費者是該買Abbey Road用的?Telarc用的?DGG用的?Philips用的?如果喜歡1950~1970年代的錄音,那麼是要找JBL?還是什麼?

    我同意Musk大的說法,“監聽喇叭”這個名詞被濫用了。變成一個“形容詞”了。
    此篇文章於 2012-12-02 01:05 AM 被 kevintran 編輯。

  5. #25
    註冊日期
    2012-12-25
    文章
    8
    Thanks
    0
    Thanked 2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拜讀psycho兄文章一陣子,佩服P兄及仲前輩追求答案的嚴謹態度,給小弟很大的啟發,同時也很認同CAT推廣的概念。最近在逐步建構自己的CAT系 統,對於"USB解決方案",很想依樣畫葫蘆,但是有一個疑惑,為何討論串之中沒有一架構是從電腦直接用光纖數位傳輸到DAC,或是同軸到DAC的作法?
    其中是否有其他的考量?
    爬文許久仍沒看到 大家用USB,捨棄光纖或是同軸的理由。

    又USB訊號與電分離避免訊號被干擾,這一個假設,透過前輩們比對實驗之後,得到外接電就會得到比較好的結果,這是一種實驗結果。但是否有更深入的解釋去建構完整的立論呢?還是我讀漏掉了。
    還請前輩指點迷津!

  6. #26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balaogisa 網友您好,大家一起討論交流請別客氣喔!....

    1、除了MAC電腦外,PC或筆電內建音效卡的光纖輸出或同軸輸出,基本上是非常非常不合格的。如果使用內接音效卡的話,CP值又遠不如USB DDC。以同一家樂之邦來說,內接音效卡真的<<< USB DDC。不同家牌比較下,知名的 RME9632約兩萬元多同樣輸給才2000元的 MONITOR 01 USD,所以我們這裡才會力推 USB DDC,就是因為『超值且極緻』。

    2、『更深入的解釋去建構完整的立論』是不大可能的..... 因為我個人學的是認知心理學,深知『音響聽感』是一種知覺現象,它是眾多因素整合下的一種表現,極難徹底掌握全部因素來精確預測。使用專業用語來說,它是類神經網路式的,只能模擬。

    因此目前我只能使用『聽感與唱片的對應』,來精確論證CAT音響的改善效果;除此之外,真的無能力了..... 這部份可能 bchsieh 的意願會比我強很多....

    引用 作者: balaogisan 查看文章
    拜讀psycho兄文章一陣子,佩服P兄及仲前輩追求答案的嚴謹態度,給小弟很大的啟發,同時也很認同CAT推廣的概念。最近在逐步建構自己的CAT系 統,對於"USB解決方案",很想依樣畫葫蘆,但是有一個疑惑,為何討論串之中沒有一架構是從電腦直接用光纖數位傳輸到DAC,或是同軸到DAC的作法?
    其中是否有其他的考量?
    爬文許久仍沒看到 大家用USB,捨棄光纖或是同軸的理由。

    又USB訊號與電分離避免訊號被干擾,這一個假設,透過前輩們比對實驗之後,得到外接電就會得到比較好的結果,這是一種實驗結果。但是否有更深入的解釋去建構完整的立論呢?還是我讀漏掉了。
    還請前輩指點迷津!

  7. #27
    註冊日期
    2012-12-25
    文章
    8
    Thanks
    0
    Thanked 2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P兄

    謝您的解惑!依我目前的狀況,還是用現有的設備MAC MINI + 光纖 + CEntrance 作為聆聽的基礎吧。 mac 上的hifi player都具備記憶體獨佔的功能,至於是否能像JPLAY播放正確不加料,目前尚未找到有人如P兄做過嚴謹的測試,不知是否本站有其他高手有在MAC World做過類似P兄的驗證。

    來應該是先找一對適合的喇叭吧,P兄所謂的中性喇叭是否有推薦的品牌呢(< $20,000)

    在follow您的討論串過程中,不少人的回應,似對於科學方法有不少誤解,看來台灣的科學教育並不成功。

    所謂科學並不是絕對,測出一堆數據叫科學,而是相對的~也就是建立可測量(或可重複驗證)的基準開始。
    可貴的是,Pyscho兄提供一套科學方法論,尤其是從人類知覺得角度來立論,可以使音樂素養不高,沒有學習樂器經驗的人,也可以透過P兄的方法論,得到同樣的答案。
    即使是每個聆聽者的知覺domain不同,也不會有不同的結果,差別只是在於尺度的距離。只要在統計上檢定為真,即具適用的價值阿!!!
    且P兄引用類神經網路,亦是有趣的見解,對一複雜因素的系統,不是去找出系統內每一變因的關係,而是找出輸入與輸出的對應關係,對於解"複雜系統"是很好的方法哩(我只略知類神經網路在CS的應用,對於認知心理學上就不了解了)

    不過要收集齊全P兄建議的測試音響科學的CD,投資也不少哩!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balaogisa 網友您好,大家一起討論交流請別客氣喔!....

    1、除了MAC電腦外,PC或筆電內建音效卡的光纖輸出或同軸輸出,基本上是非常非常不合格的。如果使用內接音效卡的話,CP值又遠不如USB DDC。以同一家樂之邦來說,內接音效卡真的<<< USB DDC。不同家牌比較下,知名的 RME9632約兩萬元多同樣輸給才2000元的 MONITOR 01 USD,所以我們這裡才會力推 USB DDC,就是因為『超值且極緻』。

    2、『更深入的解釋去建構完整的立論』是不大可能的..... 因為我個人學的是認知心理學,深知『音響聽感』是一種知覺現象,它是眾多因素整合下的一種表現,極難徹底掌握全部因素來精確預測。使用專業用語來說,它是類神經網路式的,只能模擬。

    因此目前我只能使用『聽感與唱片的對應』,來精確論證CAT音響的改善效果;除此之外,真的無能力了..... 這部份可能 bchsieh 的意願會比我強很多....

  8.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balaogisan For This Useful Post:


  9. #28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balaogisan 查看文章
    P兄謝您的解惑!依我目前的狀況,還是用現有的設備MAC MINI + 光纖 + CEntrance 作為聆聽的基礎吧。[恕刪]
    balaogisan 兄請客氣!....

    1、MAC 我的確完全不熟,而且『記憶體獨佔』只是播放軟體好壞的一個基本而己,離真正的極緻還相差甚遠呢!所以.......使用PC,不要把它當成一台PC,當成一台純數位轉盤好了!....

    2、新台幣兩萬元以下,中性的喇叭,我只能推薦『日本ORTOFON』的105或205,與新竹店家rendzaw該價位的喇叭。其他的能符合的不多,不過,orotfon 喇叭是中國製的似乎造成淘寶上有很多流出品....也許有驚人的發現也不一定....

    3、對科學方法的誤解........別說是台灣了,只要不是把『古典音樂』與『音響』當成是『自然科學』的任何人,都一定會誤解啦!.... 當然以社會文化背景而論,我的立論是台灣現況為『專業科學素養100分,通識(日常生活)科學素養完全零分』,所以很容易到處發現反科學或誤解科學的態度,這到是很嚴重的社會困境,所以也很值得高級知識份子繼續努力!....

    而你對我的『科學方法』之歸納整理,實在太準確了!.... 正因為我使用的是科學方法,所以才會快速搞清楚古典音樂的唱片市場在玩什麼把戲,也會很清楚音響界又會怎麼玩,然後才會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出現了....

    投資唱片當然絕對不能少,否則絕對不可能深刻理解我提出來的現象.....

    最後,社會現況總是會有很多不利,只是做為一個高級知識份子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逍遙退隱去(包含從此玩世不恭),一個是積極入世來;一但選擇後者,就不在意任何多數人的誤解了 ── 只要能影響少數人,救一個算一個,就是最大的快樂了......

  10.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11. #29
    註冊日期
    2012-12-25
    文章
    8
    Thanks
    0
    Thanked 2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Psycho兄,
    不能同意你再多!!

    謝謝您的指引,既然MAC的世界大家琢磨的不多,似也是我可以花些力氣開發的地方~
    當然建構一套足以實踐P兄方法論的環境是第一步哩~

    您推薦的新天新地老闆似乎不一定會在店裡,特意跑一趟沒買到您推薦的CD。
    果然音響界的求道之路並非易事。

    從相信到實踐,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就夠人敬佩!華人的社會中,確實缺乏科學方法的實踐,台灣的教育是一大敗筆吧!
    科學方法是建構理論的基礎,也是人類以理性對話很重要的基石。大家在各自的位置上努力吧!

  12.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balaogisan For This Useful Post:


  13. #30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balaogisan 查看文章
    [恕刪]您推薦的新天新地老闆似乎不一定會在店裡,特意跑一趟沒買到您推薦的CD。
    果然音響界的求道之路並非易事。[恕刪]
    哇哇哇哇,忘了提醒去新天地一定要先電話連絡免得白跑....因為那是一人小店,很容易有突發況的.....

    下次一定要先打電話去確認,我都是這樣子....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